蓬溪鎮雖然不算小,可是書院卻只有這麼一個,故而周圍的小商販們也知道,做孩子們的生意一定要來附近。
孩子們喜歡吃什麼、孩子們喜歡玩什麼、孩子們喜歡用什麼……只要在書院周圍的巷子里,準能找到。
像蟈蟈籠子這樣的小玩意,其實在附近的巷子里也有賣,價格還比溫阮賣的便宜,可每天賣出去的數目卻一般,沒有誰能一口氣賣出去三十個!
“再好看的蟈蟈籠子也只是蟈蟈籠子啊!”有人不服氣,“放幾日就黃了!”
“是呀!這編蟈蟈籠子的草梗一變黃,籠子也就不好看了!”
如今正是六月,草梗碧綠,可是因為天氣漸漸炎熱起來,這草梗也會被曬的失了。
“這蟈蟈籠子又不貴,就算變黃了再買就是了!”余萬金的同窗張子杰毫不在意的說,“你們瞧瞧——”
說完,他從袖口里拿出一個蟈蟈籠子。
這蟈蟈籠子雖然不似溫阮今日賣的這些鮮艷,可卻依舊帶著幾分綠意,毫沒有枯黃的跡象。
“我手里的蟈蟈籠子就是前幾天余兄問這位姑娘買的,都放了好幾天了,也沒變黃!”張子杰微微斂目,很是高興的吹了下口哨,逗著籠子里的蟈蟈,“鐵寶,你快一?”
若只是籠子變黃的速度慢一些,也不至于他如此激了。
可是余萬金和他都發現,凡是在籠子里養過的蟈蟈,再一次打架的時候,會比從前會兇狠很多。
起初,他們兩人都覺得怕是自己看錯了。
可經過這幾天的觀察,他們漸漸的發現,還真是這樣。
像張子杰的鐵寶,從前不是蘇逸塵表弟蘇秀林養的蟈蟈‘飛虎將軍’的對手,可昨兒居然打了個平手。
蘇秀林氣的哇哇大,而張子杰不止出盡了風頭,還贏了好幾兩銀子。
他都贏了幾兩銀子了,怎麼會買不起四文錢一個的蟈蟈籠子?
“還真是!”有人盯著瞧了半天,才說,“這都放了好幾天,這草梗居然還沒變黃!”
也有人嗤之以鼻,“如今天氣還不熱,草梗哪有那麼容易變黃?”
“就是!聽水巷的蟈蟈籠子才賣兩文錢一個,我花四文錢能買兩個了,兩個能放上半個月了!”
“你說的對,還是花四文錢買兩個新的比較好,我就喜歡新的東西!”
……
有人覺得溫阮賣的蟈蟈籠子編的巧,而且草梗都是挑細選的,所以四文錢買下來很值。
可也有人認為,不過是個蟈蟈籠子,再好看也只是個籠子,沒啥新奇的。
張子杰和余萬金卻懶得搭理這些人,他們一人一口氣買下十五個籠子,不給眾人半點機會。
自然,關于養在蟈蟈籠子里的蟈蟈會更厲害的事,他們也沒講給別人聽。
他們雖然不聰明,可又不是蠢到無可救藥,讓人來和他們搶東西!
“小姑娘,真的只有三十個嗎?”余萬金有些懷疑,他抬起手去掀唐宓的背簍,卻被背簍下面突然了一下的靜,嚇的他發出,“啊”的聲音。
余萬金臉頓時白了,他聲音有些抖,“你,背簍里……是啥?”
不是賣蟈蟈籠子嗎?怎麼還有活?
溫阮笑了笑,掀開放在上面的芭蕉葉,出里面三條胖的鯽魚。
余萬金家是開食肆的,他自然認識各種魚類,可是余萬金卻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鯽魚,瞧著足足有三斤多重。
鯽魚和草魚不一樣,它生長的極慢,要很多年才能長到一斤、兩斤重。
像余家的食肆,收到一斤以上重量的鯽魚,都會留著自己吃,并不會賣出去,因為十分難得。
鯽魚質鮮、味,余萬金就很喜歡吃。
“這魚你在哪里買的?”余萬金瞧著這的鯽魚,口水都快流下來,“我也要去買!”
張子杰頓時無語,余萬金就是這樣,一瞧見好吃的東西,就會忘記正事。
溫阮笑著回答,“回爺話,我這不是買的,是我自己在河里抓的,準備賣掉呢!”
“若是爺你要,我便宜點賣你!”
余萬金哈哈大笑,“這三條我都要了,不過得麻煩你送到我家食肆里去,就說是我要的,讓管事的別賣給其他人了!”
余萬金是個爽快人,他和張子杰不止買下了三十個蟈蟈籠子,還買了一些草編的兔子、草蜻蜓、草螞蚱。
那些瞧熱鬧不玩斗蟈蟈的,也買了一些其他的小玩意。
不過小半個時辰,溫阮手里的東西就賣完了。
今天運氣很好,所有的東西全部賣出去后,足足有兩百三十文。
溫阮已經收了余萬金的錢,自然要把鯽魚送到余家的食肆去,畢竟總不能讓余萬金提著去學堂里。
好在,余萬金已經告訴了余家食肆的位置。
余家食肆在南街,旁邊還有一個極大的市集。
溫阮之前賣了東西就回村里了,自然沒有來過南街,到了這邊后,好奇的左右看了看。
這里附近都是賣菜、賣果子的,再往里面走,還有賣各種筐子、籃子、背簍的,和現代的農貿市場有些相似。
小販們都扯著嗓子賣,十分的嘈雜。
等溫阮走到余家食肆門口,立即便有小二迎了上來,結果小二在瞧見溫阮上穿的又破又舊,還背著個爛背簍的時候,笑容立刻就收斂起來了,“小姑娘,這不是你該來的地方,快走開一些,別站在這里礙眼,驚了我們店里的貴客!”
余家食肆外面人來人往,有人聽聞這話,忍不住就笑出了聲。
也不怪店小二瞧不上這姑娘,畢竟穿著這個裳的人,還真吃不起食肆里的東西,和們說話簡直是浪費時間。
“這就是余家鋪子的待客之道?”溫阮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在現在,都瞧不上這些狗眼看人低的東西。
像是他們在這里做活,他們自己就是這鋪子的老板似的。
“你算哪門子客?”小二諷刺道,“在咱們鋪子里吃飯的,才是客人!”
“不在咱們鋪子里吃飯的,那就是花子!”
溫阮的脾氣頓時就上來了,冷笑著說,“蓬溪鎮就你們一家食肆嗎?不在你們這里吃東西就是乞丐?”
“那我好奇的問一下?這縣太爺可到過你們家食肆吃過東西?”
店小二聽著臉頓時就不好了,這小花子也太尖酸刻薄了!
她是二十一世紀的國宴大廚,意外穿成了不受寵的將軍夫人!明明是嫡出大小姐,卻成了家族受氣包。明明是堂堂將軍夫人,卻成了全京城鄙視的對象。
鄧如蘊來自鄉下,出身寒微,能嫁給西安府最年輕的將軍,誰不說一句,天上掉了餡餅,她哪來的好命? 鄧如蘊聽着這些話只是笑笑,從不解釋什麼。 她那夫君確實前程廣闊,年紀輕輕,就靠一己之力掌得兵權,他亦英俊神武,打馬自街上路過,沒人不多看兩眼。 鄧如蘊從前也曾在路邊仰望過他,也曾看着他頭戴紅纓、高坐馬上、得勝歸來的晃了眼,也曾,爲他動過一絲少女心絃... ... 如今她嫁給了他,旁人豔羨不已,都說她撞了大運。 只不過,當他在外打了勝仗而歸,從人群裏第一眼尋到她,便眸中放光地大步向她走來時,她卻悄悄退到了人群的最後面。 鄉下來的尋常姑娘,如何真的能給那樣前程廣闊的年輕將軍做妻? 這左不過是一場,連他也不知道的契約而已。 契成之日,他們姻緣結締;契約結束,她會如約和離。 她會留下和離書,從他的人生中離去,自此悄然沒入人海里。 * 那年鄧如蘊兩手空空,一貧如洗,沒法給年邁的外祖母養老,也沒錢給摔斷腿的姨母治病,還被鄉紳家的二世祖虎視眈眈。 這時將軍府的老夫人突然上了門來。老夫人問她願不願意“嫁”到滕家三年,只要事情順利完成,她可以得到滕家的庇佑和一大筆錢。 好似給風雪裏的人送上棉衣,鄧如蘊沒猶豫就應了下來。 她需要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