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常寧拿著包離開時,憶箖接完電話過來。
老太太說:“是啊,你要走?倒是可以和你三嫂一起。”
“行啊!我有開車,我和三嫂一起回去,宋伯就不用再送了。”
“嗬嗬,那正好了。”
在大家的笑聲中,憶箖挽著常寧出了老宅,上車離開。
雖是一大家子人,關係親近,但大家都有自己的事要忙,平日裏接的並不多,可以說一年到頭都說不上幾句話。
就比如說,和憶箖。
常寧跟憶箖不,也就一年裏必要之時大家在一起吃飯見見,說幾句話,除此之外,兩人再無集。
坐上車,憶箖往城裏開,一路上電話一個接一個,很忙。
常寧坐在副駕駛,看窗外早已悉於心的景。
離婚的事在想要不要先瞞著家裏,畢竟這件事可大可小,尤其兩家關係,這件事不好開口。
說起來,常寧能嫁給商司全靠的是老一輩的關係,也可能還有著緣分。
爺爺早年間幫助過商司的爺爺,也就是那一幫,讓商司的爺爺保住了命,家是恩的人,雖然後麵因為時局,各種緣由,大家斷了聯係,但這個恩家是一直記得的。
常寧第一次見老太太,是在爺爺生病住院的醫院裏,那時工作地點正好在爺爺住院的附近,所以每天一有時間就去照顧爺爺。
一天,如常去照顧爺爺,看見一個陌生老太太和爺爺說話。
而這個老太太正是商司的。
這才知道兩家的淵源。
後麵過了大概半年,爺爺跟說,老太太有一個很優秀的孫子,想介紹給,問願不願意,如果願意的話,兩人見一麵。
覺可以,就看。
對結婚沒什麽覺,畢竟那時才二十四歲,對家沒什麽概念,但比較傳統,也屬於聽父母話的那一類,爺爺這樣說後想了想,覺得自己這個年紀可以看看,合適就結婚,便答應了。
沒想到這一見,便是現在。
“呼,終於可以消停會了!”
車子停在一個紅綠燈下,憶箖吐出一口氣。
常寧思緒被拉回來,看見車子已經到城裏,說道:“億箖,你在前麵的一個路口停吧,我打車回去。”
老宅不好打車,都是司機接送,或者自己開車。
是跟商司回來的,商司一早離開,便由老宅的司機宋伯送回家,但憶箖送,工作忙,現在到城裏了也就不用送了,耽擱時間。
“怎麽行?這多不好?而且我現在……”
話未完,手機又響了。
憶箖黑臉。
常寧失笑,等著憶箖接完電話,笑著說:“沒關係,而且我也要去一個地方,你就到前麵的路口停下,去忙你的。”
憶箖總覺得不把常寧送到家不大好,皺著眉,但聽常寧的話,又想到今天是周六都還有事,肯定有自己的事要忙。
“行!”
車子停在前麵的一個路口,常寧下車:“路上開車慢點。”
“三嫂有什麽事給我打電話。”
“好。”
看著車子駛車流,消失不見,常寧看四周,然後攔了輛出租車:“師傅,麻煩去勝安律所。”
……
徐茗儷帶著丫丫去玩了,明德和明承一起下棋,文含英和明承的太太蔣華安陪著老太太在樓上玻璃房喝茶。
下了一夜的雨,寒之氣在山間彌漫,老宅也在一片微涼中。
倒是花草聞到了春的味兒,越是下雨它們便越是歡喜,一個個仰著頭迎著,迎著春日的氣息,隨風輕搖姿。
“華安,你去問問榮嫂,我之前讓做的紫蘇糕有沒有做,丫丫最吃這個了。”
老太太開口,蔣華安起:“好的,我這就去看看。”
出了花房,下樓。
腳步聲走遠,老太太喝了口茶,徐徐出聲:“孩子們的事孩子們有打算,你做母親的,就不要去一腳了。”
一句話,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文含英眉頭微不可見的皺了下,覺得有些話得說了。
放下茶杯,看著這愈老便愈發威嚴的人:“母親,我們家重義,這是好事,常寧和商司的婚事我雖不大滿意,卻也沒有反對,但常寧嫁進我家三年,無所出,我覺得我這個做婆婆的,有必要提點一二。”
“這是我做母親的責任。”
“周家那丫頭回來了吧?”
老太太後靠,落在椅背,抬眸,一雙老目看著文含英。
文含英一僵,那看著老太太的目下意識轉開:“聽說是回來了吧……”
老太太看著躲閃的目,說:“那今天我這個做婆婆的也提點你一二,孩子已經長大,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決定,做母親的,還是管閑事的好。”
文含英麵白了。
三年前,帝盟解體,遊戲天才莫北,低調隱退。三年後,她女扮男裝,埋名回歸,從被人唾棄到重登神壇,引來了全民沸騰他俊美禁慾,粉絲無數,電競圈無人不識。入隊一開始他對她說“安分點,不要有非分之想。”後來她身份暴露,他從桌前抬眸,緩身站起“遊戲裡結完婚就想始亂終棄嗯”
舒情從鄉下第一次來到城市,結果就碰到了個難纏的霍雲城。
我隻希望,等你發現所有真相的那一天,你千萬不要哭啊,你千萬,別哭啊。 …
那不是程歲寧第一次見周溫宴。 她見過他意氣風發,見過他浪蕩不羈,見過他懷裏女孩換了一個又一個。 只是那次,她心動最難捱。 那天室友生日她走錯包間,偶然窺見他懶懶陷在沙發裏,百無聊賴撥弄打火機。 火苗忽明忽暗身旁女生和他說話,他勾着笑半天敷衍回個一字半句。 她回到包廂裏第一次鬼迷心竅主動給他發了信息,【今天聚會好玩嗎?】 下一秒,他回:【你不在沒意思。】 後來他們分手,多年後在風雨裏重逢,她被男友差遣輕視狼狽不堪。 他跨過一衆圍着他殷勤討好的人羣,不顧目光,拉住她的手,塞進一把傘。 冬夜昏天暗地光線裏,他垂眼看她,聲音淡淡:“撐傘,別淋雨。” 那一刻她這才知道,除了他以外都是將就。 朋友問那再後來呢?她淺笑着沒說話。 只是每年西園寺,雲蒸霞蔚煙火繚繞的銀杏樹下多了個虔誠的少女。 那天年初一,青衣僧人說有緣人贈了她一張紙條。 展開一看,字體熟悉,上面寫着‘一歲一禮,得償所願。’ 她下意識回頭,人海茫茫裏,一眼只看見他溫柔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