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嬤嬤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打量著阿檀,越看越覺得可以:“阿彌陀佛,真是菩薩有靈,阿檀你生得真好,這眼睛、這臉盤、這段……老夫人前陣子還念叨著要去哪里尋一個合宜的,今兒就憑空掉下你來,不錯、很不錯,我就不信了,若這都不行,那也太沒天理了。”
阿檀被陶嬤嬤看得心驚膽戰,張地抓住領子,說話又開始結:“嬤、嬤嬤,您是在夸我嗎?”
“當然是。”陶嬤嬤樂呵呵地道,“若是尋常,你這樣大膽的丫頭,是要被抓去浸豬籠的,但如今正值用人之際,你放心,膽子大一點,臉皮厚一點,萬事有老夫人給你做主。”
不,一點都不放心。阿檀覺得陶嬤嬤的話越來越奇怪了,聽得直冒冷汗。
但剛想開口辯解,那邊“砰”的一聲,門又被推開了,秦玄策走了出來。
他已經下了鎧甲,換了一襲玄黑外袍,頭發和胡子還沒來得及打理,只稍微捋了一下,依舊還是凌的,兇悍之氣半分不減。
阿檀嚇得“噌”的一下躲到了陶嬤嬤的后,一點不敢吭聲。
幸而秦玄策并沒有在意,在他眼中,大約和空氣差不太多,他馬上就忘了,徑直離開。
秦玄策剛到秦府大門口,就有人飛快地進去報給秦夫人了。
秦夫人喜出外,急急忙忙到前院正廳等候。
分明是十二分焦急,還要裝出不悅的語氣,對侄盧曼容道:“這個不孝子,我前頭寫信他務必要趕回家過個元宵,他卻當作沒看到,這會兒過了十五才回來,算什麼呢,兒大不由娘,往日我都白疼他了。”
盧曼容跟在旁邊,聲勸:“皇上看重二表哥,他重兵在握,有多要務纏,那是旁人求不得的榮耀,姑姑應該恤才是。”
這姑娘是秦夫人娘家一個族伯兄弟的兒,因其母早亡,其父遠赴嶺南外任知縣,家中無人主持,故將兒送到晉國公府,求秦夫人代為照料。
在晉國公府住了三四年,視秦夫人如親母,事事至孝,秦夫人對這個遠房侄兒還是有幾分真心疼的,也愿意和多說兩句。
譬如眼下,秦夫人就搖頭道:“什麼榮耀,要這些個虛名作甚,我倒愿他和老三一樣,在家安生度日,混口飯吃,強似這等刀口上,我日擔驚怕。”
話才說到這里,秦玄策進來了。
秦夫人的眼眶馬上紅了,不待兒子跪下問安,就上去一把將他扶住了。
“我的兒,這回平定安慶之可還順利,你有沒有傷,快讓為娘好好看看。”
秦玄策每每出征歸來,秦夫人都要把他全上下個遍,確認沒有短缺點什麼才放心,無論兒子多本事,在做母親的心里,始終是讓牽腸掛肚的孩子。
秦玄策知道這點,所以在見秦夫人之前,就把戎裝鎧甲下了,免得秦夫人看到了更要念叨。
“兒子不孝,讓母親擔憂了。”秦玄策盡量溫和地回道。
他也曾經桀驁不馴,年時沒挨秦夫人的打,但自從父兄雙雙陣亡后,一夜之間仿佛長起來了,變得剛毅而沉穩,秦夫人即欣又心疼。
此時,秦夫人著兒子糟糟的頭發和胡子,忍不住要落淚:“這般不修邊幅,一點都不像朝廷的大將軍,活似個土匪頭子,人看了笑話,你邊伺候的人呢,怎麼照顧你的?”
秦玄策回道:“兒子本想遵從母親之命,在燈節前趕回家,但實在來不及,只待那頭叛一了結,就直接從戰場上回轉,日夜兼程,一路匆忙,顧不上儀態,母親原諒則個。”
“我的兒,可苦了你。”秦夫人再下去,就到了秦玄策的手,手上扎著繃帶太過顯眼,又要哭。
秦玄策最不了秦夫人這點,他趕把手回去,生生地把話題轉開:“如今安慶平定,賊首伏誅,塞北及嶺南這兩年也太平,如無意外,接下去的日子,我都會留在長安陪伴母親。”
盧曼容在一邊等了許久,終于有機會上前見禮:“曼娘見過二表哥。表哥終于回來了,姑姑日夜思念,如今可團聚了,曼娘心里也十分歡喜呢。”
秦玄策聞言不過略一頷首而已,連目都沒有在上停留一下。
說起來,盧曼容也是一個人,清雅昳麗,淡若梨花,故而盧父把兒送到了晉國公府,未嘗不是存了另外一番心思。
怎奈秦玄策鐵石心腸,一年也見不了這個表妹幾次,及至見面不過點頭而已,如今日這般,連話都說不上,真氣煞。
盧曼容幽怨地咬了咬,這個表哥氣勢過于駭人,哪怕心存慕,也不敢多說一句。
秦夫人這時節哪里會注意到侄的小態,眉頭微微皺起,低聲道:“你為主帥,扔下三十萬大軍先行回京,這個罪名可不小,怎可如此莽撞?橫豎又不差這幾天。”
秦玄策語氣平淡:“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我若事事循規蹈矩,未免人不安,如此無傷大雅之錯,偶爾做上一兩次,反而皆大歡喜,母親不必多慮,我自有分寸。”
秦夫人這才吁了一口氣,點頭道:“你這孩子打小主意就大,心里有數就好,母親不多說了。”
話鋒一轉,旋即面歡喜:“對了,先前你總推說無暇顧及,如今可有的是時間了,接下去,聽母親的安排,把你的終大事給辦了……”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