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
◎皇後崩◎
姜月對自己這次考試還是相當滿意的,的算數總不能還是丙,對吧。
回家的時候,廚房裏熱氣騰騰,聶照不知道在鍋裏燉了什麽,一奇異的香縈繞在院子裏,聶照則坐在廳堂裏數錢。
這五百文是姜月明年上半年的束脩,三百文做家用,那剩下就沒剩多了,臨近年關,還是要多湊一點錢出來,年關要給做新服。
“三哥!三哥鍋裏燉了什麽?好香呀!”姜月書袋還沒放好,就跑過來繞著他打轉兒。
聶照皺眉躲開,對著重新計劃用度:“燉了什麽自己去看,走開走開。”
就算能留下一點也不夠,姜月十五了,總得給攢點嫁妝。
姜月噔噔蹬跑去廚房掀開鍋蓋看,鍋裏沉著白花花的東西,認不出來,但還是香的,就又噔噔蹬跑回去,問聶照是什麽,聶照還著銅錢,心中想著姜月的嫁妝,沒答話,反而問:“你想什麽時候結婚?”
姜月一聽,小臉就垮下來了,蹲在他旁邊,像只小狗似的耷拉尾,眼睛垂下去,聲問:“三哥,你不要我了?你別不要我,我不想離開你,三哥你只要不趕我走,我一輩子都跟著你。”
再也找不到像三哥這樣對好的人了,最近是不是不聽話,讓三哥生氣了,所以他才想快點把自己嫁出去啊?
聶照松了口氣,既然不著急結婚,那還早,嫁妝還有得攢:“沒要趕你走,想這些有的沒的!吃飯!”
他一彈姜月腦門,把錢都收起來,起去給盛飯。
姜月蹲在地上,看他離開的背影,袖子和擺明顯短了一截,還是前年的裳,不由得抱著肩有些落寞。
其實三哥要是想早點把嫁出去,也理解,養真的很費錢,吃得很多,還要上學,學又上不好,也不給他爭臉,三哥為了養,連新服都沒做,要是早點嫁出去,就不用上學了,還能出去做工,三哥會輕松很多。
但是嫁出去之後,還能跟三哥住在一起嗎?真的不想離開三哥。
聶照向來不吃自己做的飯,他給姜月盛了一盆豬腦花,一盆紅豆米飯,一碟幹料,讓自己慢慢吃。
姜月很有什麽東西是吃不下的,但是這個白花花的不明羹湯,看了確實覺得滲人,但是怕聶照失,還是閉眼著鼻子全吃下去了,然後連忙用米飯噎住,生怕吐出來。
“一盆豬腦花都吃了?”聶照訝然。
姜月聽到是豬腦,臉青一陣白一陣,終于忍耐不了,沖出去吐了。
來逐城的路上,見到衫襤褸者死于道旁,頭顱被鷲鳥啄開,流出白花花的腦子,姜月心裏留下影,見不得這種東西,也吃不得。
聶照沒想到世上還有吃不下的東西,有這麽難吃嗎?
他進廚房,自己嘗了一口剩下的,煮的時候豬腦上的一層沒摘,格外腥臭,聶照不由得幹嘔了幾聲,選擇把它們倒掉。
確實,做飯不能沾沾自喜故步自封,他以前不吃,所以不確定飯到底多難吃,但現如今,是該買幾本菜譜,好好進些廚藝了。
書院的績單下來的很快,第二日就出了。
姜月一向禮樂書還不錯,都是甲等,乙等,唯獨那個數,這次倒是沒考丙,出人意料地考了個丁,比丙還差……
整個青雲書院,攏共兩個算數考丁的,一個是,一個就是同座的李寶音。
兩人同病相憐,一起纏纏綿綿在青苗乙班當了兩年的同桌,開始姜月還是倒數第一,把李寶音墊到了倒數第二,李寶音只有是甲等,禮樂書都是乙,算學是丁,後來姜月績好了些,就重回倒數第一。
一般先生在點名批評姜月的時候,肯定會帶上李寶音;批評李寶音的時候,也會帶上姜月,兩人倒是生了幾分惺惺相惜之。
散學後,兩個人著績單都不敢回家,在學校最偏僻的小花園裏蹲著。
姜月的圓頭圓腦快垂到地上了,一聲不吭,李寶音也在沉默,過了一會兒,忽然彈彈績單,沉聲說:“你說我把這個丁,用朱筆改乙怎麽樣?”
“這不是騙人嘛。”姜月埋著頭,甕聲甕氣。
“算了,跟你這種人說沒意思……你哭什麽?”李寶音被嚇了一跳,有些慌不擇言,“我還沒哭,你怎麽哭了?我家往前數四代都是二甲進士,我考丁等這是愧對祖宗,回家時要屁開花的,你三哥又不打你,你哭什麽哭?”
這麽一說,姜月哇哇哭得更大聲了,寧願三哥打,不然心裏更不好。
“聶照打你了?我早就說他不是個好人。”李寶音嘆。
“為什麽三三不得六?”姜月哭著問。
李寶音沉:“得六啊,怎麽不得六?是不是先生判錯了?”低頭看看自己的試卷,目幽深,鄭重道,“我也寫的是六,先生一定判錯了,明天我們去找他,讓他給我們改績。”
姜月重重點頭,終于幹眼淚,和李寶音分道揚鑣。
一回到家,就發現家中的氣氛格外凝重。
門大敞著,三哥正一臉深沉地坐在正堂裏,手掌撐著額頭,看起來頭痛,十分痛苦的樣子。
姜月還未來得及問他,他便問:“績出來了?”聲音也比往日虛弱。
姜月想到明日要去找先生改績,結結說:“沒,沒有。”
“你一撒謊就會結,剛才先生來過了,說你算學考了丁等。”
姜月瞪大眼睛,大張,不可思議,先生竟然來過家裏了?
“你跟我講講,一共甲乙丙三等績,你是怎麽考出丁的,先生來跟我說建議你退學,不是讀書這塊料。丁等的算學,還天天嚷嚷著要去賬房當學徒?”他從後出板子,恨不得把腦袋開。
姜月嚇得渾哆嗦,眼睛往地面方向輕輕一瞥,長睫一,豆大的晶瑩淚珠就跟珍珠似的連串兒從白的面頰上掉下來:“三哥,你真要打我嗎?你打我吧,你打我我心裏能好一些。”
乖乖把手出來。
聶照就下不去手了,什麽氣也沒了,輕嘆一聲,上前用手背給眼淚,緩聲說:“不打你不打你,打你做什麽?你又不是故意的,我什麽時候真打過你?”
小時候挨了那麽多打,剛來的時候,他一擡手就以為要挨打,他說實話,當時覺得懦弱讓人心煩,現在想著還怪可憐的。
他越不生氣,姜月眼淚掉得越多,額頭抵在他口,眼淚往他上蹭:“可是我考得真的不好。”
“不好就不好吧。卷子拿出來我看看。”
姜月將那個考了丁等試卷拿出來,放在書案上,聶照看得頭痛裂,怪不得先生要勸退,共一百道題,錯了九十八個。
般若近來心境好轉些許,不再夜難眠,他難得早早躺在床上,把被子蓋到頭頂,像一般安詳。
隔壁突然傳來一陣抑的質問:“三三得幾?”
“為什麽得六?你再說一遍三三得幾?”
他猛地睜開眼睛,表難以言喻。
早聽說姜月算學極差,沒想到竟然差到這種地步?
不過像聶照這種自就是天之驕子,即便總是逃學績門門也從未下過甲等的人,恐怕完全沒法理解姜月的痛苦,嘖。
“為什麽不是六?”姜月抓著筆桿,指尖在紙上劃,中氣不足,“三個又三個,不就是六嗎?”
聶照前半個時辰還覺得姜月哭得好可憐,他哪裏忍心打。現在氣得直咳嗽,捂住心口,咬牙切齒:“誰告訴你這麽算的?我把你切三段,每段再切三段,你告訴我你現在被切了幾段?”
姜月小聲:“九段。”
“所以三三得幾?”
“六!”
“幾?”
“九!”
聶照如釋重負:“你以後再算不明白,就這麽想,懂了嗎?今晚把九九歌背三遍。”
姜月點頭。
聶照修長的手指在燈下被照得宛如白玉,姜月順著他的手指向下一道題看去。
城中寂靜許久的鐘忽然重重敲了四下。
若非國喪、戰事,鐘萬不會響,城中一瞬間像是被鐘聲喚醒了似的,充斥著鳴狗聲,和人的喊聲。
聶照也下意識起,拎劍站到門外,姜月去捧了裝錢的匣子,收拾自己的服。
沒多一會兒,外面傳來雲板擊鳴和馬蹄聲,役一邊擊響雲板,一邊高宣:
“皇後崩——”
“太子薨——”
不是戰事,是京畿傳來消息,城中又重新安靜下來,畢竟哪個人做皇後,誰是太子,與他們關系不大。
聶照似聽得周轟隆隆的,宛若高山嘩然而傾,下意識扶住門框。
比起勒然侵,皇後與太子之死,意義要更為深遠,這說明朝中皇後一黨慘敗,宦黃賢一手遮天,無論是中央還是邊疆,必然有大的變故。
般若也從床上坐起,心髒被拋得高高的,無法落地。
當今陛下是先帝的第五子,當年奪嫡之慘烈,除了原太子一家被囚後燒死于東宮,其餘四位皇子皆喪命,包括繼後所生的最有奪嫡之的六皇子,五皇子一個一心煉丹,沉迷修道的庸碌之輩撿了大便宜登上皇位。
可惜他因服食丹藥過多,年近四十膝下只有一子,是打漁出的顧氏所出,因這一子,顧氏也順利為了皇後。
比起皇帝,顧皇後顯然有野心的多,收斂政權,大刀闊斧謀求變革,只可惜家世低微,基薄弱,在朝中擁簇者不多,又牝司晨之言牽制,捉襟見肘。
姜月聽到外面漸熄,走出來,見聶照目中有許多自己看不懂的緒。
“明日起,每日酉時,我會看著你在院中紮一個時辰的馬步,你今後跟著我習武。”
聶照說得嚴肅,姜月知道此事大抵很重要,乖乖點了點頭。
作者有話說:
要學的課程又多了,沒辦法,很快就要開始真的絕地求生了QAQ
雲家七少爺天生廢材,命犯花癡,是整個皇城的大笑話,到最後慘死在蓮花池,再次睜眼,末世獵屍人靈魂強勢佔入。惡毒嫡母侵占娘的嫁妝?連本帶利奪回家產,再送你一腳,好走不送。渣男賤女各種找茬,打的你滿地找牙,連爹娘都不認識。校園霸凌層出不窮,請你吃拳頭拌飯,一次管飽,還能打包帶走!從此後,懦弱,無能通通滾蛋!拳頭就是硬道理,一拳在手,天下我有!在皇城“他”可以橫著走。誰知一山還比一山高,“他”遇到了命裡的天魔星,他訛了“他”的錢,還想要訛“他”的人,媽蛋,老虎不發威,還當老子是病貓。後來……“不行了,好累……”“他”扶著老腰,果然成了病貓。 “七七,你體能真差,缺乏鍛煉,需要重新再運動一次……”他,令人...
長公主之女,無比尊貴的身份,可落在將軍府中,卻是個人人嫌棄的廢物郡主。 可無人知這個名滿京城的廢物,其實滿腹錦繡,實為絕世風采。 但她深愛著雲一言,甚至甘願為他嫁給了明止。 她手裡捏著刀同明止博弈,助雲一言登上皇位,最終卻換來他毫不猶豫的背叛。 臨死她才知道明止是那樣愛她,死前都要保全她。 重來一世,她斗渣男欺庶女,勢要活出個錦繡前程。 她這虐渣之旅,該有個攝政王作陪才算圓滿。 可這個攝政王有點小傲嬌。 「明止,我心悅你已久」 「郡主,你已有婚約,不合適」 雲輕煙跺腳,「我馬上退婚,你娶我」 等她真住進王府,才知他早已下套。 「明止,你這個大騙子」 明止輕笑,「求愛這事,不算騙」
平民出身的樑瓔,幸得帝王垂青,寵冠後宮。 她陪着魏琰從一個傀儡,走到真正的帝王。爲魏琰擋過箭、嘗過毒,因魏琰受過刑,被百官罵爲妖妃。她以爲這是同生共死的愛情,哪怕落得一身病痛、聲名狼藉,亦從不後悔。 直到大權在握後的帝王坐在龍椅上,眼裏再無以往的柔情。 “朕可以許你皇貴妃之位。” 至於先前說的皇后的位置,他留給了真正心愛之人。 原來自己自始至終,不過是他捨不得心上人受苦的棋子。 樑瓔心死如灰,俯首在紙上一筆一畫地寫下:“臣妾懇請皇上准許臣妾出宮。” 她在一片死寂中,終於等來了帝王的一聲:“好。” 自此,一別兩歡。 他江山在握,美人在懷,是世人稱道的明君,風光無限。 她遇見了真正相知相許的人,夫妻舉案齊眉,倒也安穩。 出宮後的第五年,她在大雪紛飛的季節裏,看望已是太子的兒子時,被喝醉酒的魏琰圈在了懷裏。 紅着眼眶的帝王似癲似瘋,乖巧得不見平日的狠厲,卻唯獨不肯鬆開禁錮的雙手。 “朕後悔了。” 後悔沒有認清自己的心,放走了真正的摯愛,留餘生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