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棉襖棉,李之玉愣了下,對著坐著喝茶水的韓穆懷問道。
“咱家冇有啥棉花票了,聽說過年的時候大隊就發六七兩棉花,幾個孩子還有咱們的棉本就不夠,你得準備起來了,看看廠裡給發多,不夠的話我再想想法子湊點兒。
”
計劃經濟就是這點不方便,們家還算好的,至有布,彆人家可是連件象樣的裳都湊不齊。
“我星期一上班問問,這段時間你也不要去上工,好好在家養養,咱娘說了啥,你隻管推給我,你彆往心裡去。
”
這兩個月劉翠花又看著李之玉在家呆著不順眼了,做醬油又不需要天盯著,有那個功夫還不如上工賺點工分,年底也好分些糧食。
可是李之玉在家呆的比泰山都穩當,劉翠花已經不止一次找上門來了。
李之玉這個人,吃什麼都不吃虧,老太太來了幾次,告了幾次狀。
最開始韓穆懷還去跟劉翠花說,但是怎奈聽不進去,這又是親孃,關係也不是說斷就能斷的。
“冇事兒,放心吧,我還應付不了一個老太太麼,冇看這幾次都冇啥事了。
”
李之玉滿不在乎的擺擺手,這老太太現在除了嘮叨一點兒也冇有彆的壞心思,就是看不得人閒著,總想給安排點兒活兒。
上輩子單到死的李之玉,終於到了婆媳關係的難以理。
韓穆懷的表現已經很好了,無論李之玉對還是錯,他始終保持我媳婦兒說的對也是對的,不對也是對的立場堅決不搖。
這無疑是李之玉能忍劉翠花的最重要的一點。
“對了,你的醬油做的怎麼樣了,想好銷路了冇?”
韓穆懷對於媳婦能弄出醬油來還是抱有一定的懷疑態度,畢竟這醬油不是手裡有方子就能做出來的。
“想好了,醬油做出來,我先跟大隊長商量商量,他的態度,要是想收我的醬油,我就賣給村裡,要是不收的話,我就找個供銷社出,總歸是賠不了錢的。
”
這兩種水的醬油,還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出來,出油之後就知道哪種水更好了。
本也覈算過了,現在的大豆醬油一百斤豆子也就是出三百斤醬油,陸師傅改良過的方卻可以出八百斤醬油。
做了兩百斤的黃豆,鹽是從APP上定的,大部分白糖也是,雖然這次冇有花什麼錢,但是覈算本的時候一定得算好。
小麥是現在是六分錢一斤,用了三十斤。
鹽是一三一斤,白糖是七一一斤,大豆是兩一斤。
這些材料能出醬油一千六百斤,這樣醬油的本控製在三分三一斤。
前兩天買醬油的時候供銷社是一九一斤,要是按照一錢供給供銷社的話,每斤醬油還能賺七分錢,這一千六百斤的醬油能給帶來的利潤就是一百多。
這還是拋去本的。
更何況這醬油還分生,老還有頭道醬油。
這就要看那種醬油賣的好了,老的要求高,澤要好,肯定貴,要是生好賣的話,那兩百斤豆子可不止出這麼點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