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重生異能 重活不是重生 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質疑的水壩

《重活不是重生》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質疑的水壩

滇中的十二月份並不寒冷,進旱季,反而正是室外土木施工的黃金季節。往日荒蕪的茅草河大山窪,已經變一片繁忙的土木施工工地。

祁正明著工裝,手拿施工圖紙,正和自家大妹夫王文信,陪同村委會幾位主要幾個幹部一起,查看茅草河山窪箐頂部攔水壩的施工進度。

在老嶽母壽宴上,王文信聽祁景燾說了馬龍公路工程的事後,一直猶豫不決,在滇中家裏呆了一段時間,順便接手了幾個鄉村修路修壩的小活計。等他不住馬龍那位朋友的』,再次去跑那個n手公路工程時,那個工程已經被別人捷足先登,承包了。

也不知是憾,還是失落,王文信在馬龍那邊呆了幾個月。還組織自己建築公司的兩臺挖掘機和推土機,在馬龍公路段幫其他老板搞了幾個月的土方工程。

祁正明拿到糧倉河果園承包合同後,祁景燾就把老祁準備好的幾大箱果園規劃設計圖、效果圖、土木基建施工圖紙移給老爸。果園項目專用銀行賬戶,隨同自家的專職私人助理徐曼麗派住施工項目部駐守。

作為糧倉河果園項目工程總指揮,本著自家資金自家做主原則的祁正明,考慮承建施工方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王文信的建築公司。一個電話把自家妹夫從馬龍招回老家,輕輕鬆鬆就將一個一手大工程給自家妹夫主持打理,他自己做起項目總督查。農業水利工程祁正明悉的很,他年輕時就帶領大隊和生產隊的年輕人搞過小水庫工程,現在幹起來輕車路。

Advertisement

徐曼麗徐助理進駐項目指揮部後,除了審核撥付項目款外,還是幹的老本行。施工項目談判,項目合同管理和項目資金審核。

徐助理隻對祁景燾一人負責,在項目指揮部則是萬事公事公辦,一副欽差大臣做派,搞的經常找要項目撥款的王文新哭笑不得,也暗自佩服自家大侄子會用人。

村委會的幾位幹部和王文信都搞不清楚,祁景燾移過來這套規劃圖紙怎麽規劃的,非得在糧倉河這個大山箐最末端設計這麽個大攔水壩。按照規劃圖紙,如果這個攔水壩建,將在糧倉河這條細細小小的小水頂端下移500米,三座大山的匯點形一個麵積超過五十多畝,最深水深達到九米多的小型水庫。

用機械設備和鋼筋水泥修築這條33米長的攔水壩容易,隻要資金跟上,修建起來快的很。可是,就憑那條細細的,從山巖石隙裏滲出的多條小水流形的所謂‘小河’,能積集這麽大一個水庫嗎?靠每年自然降雨形的積水,來儲蓄積水水庫?別逗老憨包玩了。

真有這麽容易,糧倉河早就變真正的糧倉河了。當年修建的攔水壩址就在下遊一公裏外,那可是村子裏幾千人花了幾個月,用肩膀生生挑出來的攔水壩。可是,攔水壩建了,水呢?這個大山窪本就沒有水可用。

張家元不滿地看著正施工的水壩基座,對祁正明抱怨道:“老祁,這個規劃方案是哪個設計的?有沒有來實地查看過?當年,我們村子裏有誰沒來這裏挑過水壩,折騰那麽多功夫,每年雨季積下來的雨水還不夠老牛來打滾。沒頭沒腦地在這裏修水庫,瞎胡鬧啊!”

Advertisement

“是啊,當年還請水利局的水利專家來勘測過,打算從前麵張家大山打個涵,從十公裏外的箐水庫引水過來,還不是因為山太大沒搞?”文書丁建說道。

“山太大是一會事,沒搞的原因主要是箐水庫儲蓄的水量太,維持那邊的山地供水都困難,怎麽給這邊引水?”

祁景宏說道,當時主持這項工作的就是他父親,最終功敗垂也不是人沒盡力,實在是客觀條件不允許,他可不容許別人隨便編排自己的父親。

“那在這裏搞個水庫規劃幹嘛?吃飽了撐得。”一位年輕的鎮上下來考察的幹部說話很不客氣。

五區壩子才不過120多平方公裏,這個項目已經算是大項目了,鎮上的相關領導還是很重視的,派出幾個幹部過來考察,跟蹤項目進度。

“嗬嗬,其實,從這個山窪的總地形來看,在這裏修建水庫的設想非常好。你們看看,這裏的地形就是個天然的儲水葫蘆,三麵環山,寬外窄,出口封閉,大壩的工程量是最小的。這個水庫建後,從這裏到下遊箐落差有40多米。如果真在這裏攔水搞出個小水庫,蓄滿水。隻要順著兩麵山修引水渠,下遊差不三公裏山坡地就都有水澆灌了。如果水量充足,到時候,別說栽櫻桃栽果樹了,栽水稻都沒問題。”

另一位鎮上下來的幹部中肯地評價這個水庫設計和相關水利設施規劃布局的科學『』。

Advertisement

“嗬嗬,關鍵的關鍵就是沒水,如果有水,糧倉河早就名副其實囉,何必荒蕪茅草河。你看看,漫山遍野全是茅草,燒過一次,還得花費多人工才清理的出來?”祁景宏憾地說道。

“這是我們祁總請省裏的高級工程師做的規劃設計,這樣設計肯定有他的道理。我們就不要討論了,等建不就知道結果啦?”

徐曼麗聽他們說的似乎都很有道理,不過這些東西真不懂。回去也問過祁景燾,祁景燾說就那樣規劃,水庫也肯定能蓄滿水的。徐曼麗不知道水從哪裏來,如何蓄滿,隻好開口維護自己老板的設計方案了。

張家元對當年帶領村民瞎折騰,沒好結果耿耿於懷,聽這位徐助理的話,撇撇:“嘿嘿,省裏請的高級工程師,地形圖、等高線倒是看的明明白白,引水渠也設計的規規矩矩。可惜啊,沒見他來施工現場看看實地況,有他哭的時候。”

“大哥,小燾這個規劃圖真有問題,他還能從山肚子裏引水,還是從地下掏出山泉水?整個大壩建要150多萬,到時候沒水就全部浪費了。”

王文信作為施工方隻管按照施工圖施工,本來沒必要管最終能不能蓄滿水。可這個項目是他大舅子的項目,他不能不管,真沒水的話,這個笑話就要鬧大了,他作為施工方也非常沒麵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