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第134回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134回

聽婆母都說白了,常胡氏這下才尷尬起來,端正了一下坐姿,不說話了,常嬤嬤又瞪了一眼,才又緩緩道:“我那短命鬼兒子沒了,也是燁哥兒派了人護送著,我們孃兒幾個纔敢把棺木送回老家,讓年哥兒他爹土爲安的!”

說著語氣哽咽起來,眼眶也紅了,明蘭忙勸道:“嬤嬤莫太傷心了,注意子要,常嫂子母子三人還要依靠嬤嬤呢。”常燕常年姐弟倆也一左一右過來勸了幾句。

“瞧我這樣兒,真夫人見笑了。”常嬤嬤回覆了常態,拭著帕子笑道。

這時,花媽媽領著蓉姐兒來了。

“蓉姐兒,看誰來了?”明蘭笑道,“來,給嬤嬤見個禮。”

蓉姐兒穿著一件淺紅綾緞紗襖,顯得小臉兒白如水豆腐般,見了常家人,目從嬤嬤到常家姐弟臉上掃了一遍,恭恭敬敬的行了禮,低聲道:“嬤嬤好。”

常嬤嬤神很複雜,似是憐憫,又有些厭惡,眼換過幾遍,才道:“你……長大好多了,樣子也白淨了,這樣很好。”

蓉姐兒擡頭看了眼明蘭,張了張口,還是沒說話。

常嬤嬤看著明蘭,直言道:“蓉姐兒能遇上夫人是的福氣,脾氣倔的很,夫人您也不用往心裡去,只管該教的教,該說的說就是。”

明蘭點點頭,沒說什麼,只蓉姐兒坐到一旁去。常嬤嬤看了看,又轉回頭來,對著明蘭笑道:“說了好一會子話,也沒問夫人如今怎樣?燁哥兒可好?”

明蘭從臉上看見了一種真正深切的關心,心裡,溫言道:“一切都好,我初初掌理家務,什麼都得學起來;老爺就是公事忙了些,不過神倒好。”

Advertisement

常嬤嬤聽明蘭言語誠懇,臉上的皺紋都笑了一團:“這就好,這就好,我早就說過,燁哥兒是大有出息的,有朝一日,定然要宗耀祖的!”

明蘭的視線轉到下首的幾個孩子,見常燕正坐在蓉姐兒邊輕聲說著話,常年端坐著聽大人講話,明蘭微笑著問道:“說了半天,還沒問過燕姐兒和年哥兒呢?如今做什麼消遣。”

常嬤嬤瞟了一眼孫子孫,笑道:“燕子是個丫頭片子,略識得幾個字,能做點兒針線,回頭嫁個好人家便是了;倒是我家年哥兒,如今正讀著書。”

明蘭轉眼看了常年一眼,常年見大人們談到了自己,便起恭立著,明蘭看著這個小年,玩笑著試問:“始惡惡臭,如好好。出自何?”

常年似有吃驚,看了明蘭一眼,稚氣的面孔浮起正,道:“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始惡惡臭,如好好,此之謂自慊。出自《大學》。”

“何解?”明蘭再問。

常年對答如流:“所謂誠意,不知待人誠,也要待己誠,要像厭惡臭氣和喜麗的一般,這纔是真正的誠實。”年的聲音還帶著音,但態度朗朗,言之有

明蘭挑了挑眉,不做評價,還問:“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何出?”

常年笑了笑,出兩顆討喜的小虎牙,朗聲道:“善劍者不拔,善抱者不,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這段出自《道德經》。”

Advertisement

然後不等明蘭再次發問,常年就解釋起來:“將德行擴至自,自家,自鄉,自邦乃至天下,道德就能無限延;而用自己來觀察別人,用自家來觀察別家,用自己的國家觀察別的國家,那麼天下的事,就可盡知了。”

這次明蘭笑了,心裡暗暗吃驚。

打個簡單的比方,在科舉考試範圍中,四書五經就好比是必修課,這之外的種種典籍,如《道德經》之類的,屬於選修課,沒想到他一個小小年,只在鄉野學習,學識竟如此紮實。明蘭記得當初學這段文章時,註釋容抄足了一滿頁,而這個男孩只用寥寥數語就概括了,釋文簡介,語出明朗,很不簡單。

明蘭轉頭深深看了眼常嬤嬤,眼中那種明確的讚賞和微驚讓常嬤嬤十分舒服,驕傲自豪的看著孫子,臉上都是幸福的彩。

“年哥兒如今在何上學?”明蘭問。

常嬤嬤嘆了口氣:“原先在老家時,跟著位鄉下的老秀才讀了幾天書,後來了京城,咱們人生地不,便在鄉下一位先生的私塾裡學著,不過,年哥兒大多時候都是自己讀書的。”從他們祖孫倆的表來看,這位劉先生顯然不很讓人滿意。

明蘭低頭沉思起來,讀書這種事果然有天分之差,不是滅自家威風,盛家的讀書氛圍可說是極好的,不但全家男人都有功名,老爹還整日在後頭揮鞭子吆喝,但憑良心說,長棟學的不如眼前這個常年。

常年雖比長棟還小,但舉止談吐,磊落明,見到高位之人並不怯,來到富貴之鄉也無憤慨或豔羨等緒,只帶著一種朗然的欣賞態度去愉快賞鑑,不卑不,頗有古君子之風。

Advertisement

到現在,明蘭才明白常嬤嬤爲何這般行事。

如果常年將來要科舉仕,那麼他就不能在份上有傷,否則容易在場上遭人攻擊,他的祖母可以做過孃,但不能奴籍,或許,當年常嬤嬤就是這樣爲自己的獨子考慮的。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常嬤嬤見明蘭始終低頭不語,便試探道:“夫人是書香門第出來的,聽說夫人的兄弟們學問都極好……”明蘭擡起頭來,微笑道:“書香門第談不上,但家父誠然看重學問,我孃家弟和年哥兒差不多大,如今也正讀著書。”

讀的還是大名鼎鼎的海傢俬塾,一大羣的廩生秀才進士甚至退休的老學士還有來做客長住的名士文人,著番的教,小長棟每次回來,都是一圈一圈的蚊香眼。

常嬤嬤著聲音道:“若夫人能幫著給尋個好先生,老婆子真是激不盡了!”

古代教育並不普及,沒有電燈柱上鋪天蓋地的家教廣告,如果不是行人,很難知道哪位先生教的好,像莊先生,整個兒一士做派,家住一條沒有門牌的小衚衕,當初盛紘可費了盛紘姥姥勁兒纔打聽到他,又費了爺爺勁兒才把他請到登州去。

明蘭沉片刻,點了點頭:“我可請我大哥尋尋看,不過還得看年哥兒自己的造化。”

已知常嬤嬤的意思,不過並不反,就是放在現代,爲了孩子能讀上好學校,家長們也是無所不用其極的。

常嬤嬤抖著手指,囁嚅著很激,明蘭微笑了下,溫和道,“這樣罷。我出個題目與年哥兒,他寫篇文章來,回頭我送去給我大哥看;然後請他估量著辦,如何?”

常嬤嬤遲疑道:“現在?不如回去慢慢寫。”

小常年第一次急了,連忙道:“無妨的,我願意現在就寫。”

明蘭朝他微笑了下,略一思索,道:“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修,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過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半個時辰可夠。”

常年微黑的臉浮起一抹紅暈,恭敬的一揖到地:“學生領命。”

明蘭心很愉快,在這個貶低的時代呆久了,自己都快懷疑自己智商了,微微提高聲音:“丹橘,領著年哥兒去我書桌上,服侍他磨墨書寫。”

丹橘笑著上前,應聲領人而去。

這樣的即時考試,不但考書法,考基本功,還要考心理素質,倘若在這種形下,常年寫出的文章還能長柏認同,那麼就真是可造之材,給自己孃家多拉個有前途有天分的學生,也不是壞事,沒準將來在場上也能添個幫手。

就算不,找個比鄉下私塾強些的學堂,總沒多大問題。

接下來,常嬤嬤怎麼也坐不住,一個勁兒的往門外看,常胡氏一直不敢說話,剛一張,就被常嬤嬤惡狠狠的瞪回去,而自己說話則是前言不搭後語,明顯不在狀態。

明蘭也不急著和們說話,只笑的有一句每一句的扯著,這時,顧廷燁總算回來了。

顧廷燁連朝服都沒換,直接捋前擺往偏廳裡大步邁進。他高大拔的軀在門口一出現,常嬤嬤就站了起來,聲音裡滿是喜悅:“燁哥兒!”

“嬤嬤快坐!”顧廷燁龍行虎步,幾步走進廳,扶著常嬤嬤坐下,明蘭趕把自己的位置讓出來,讓顧廷燁和常嬤嬤坐的近些,自己坐在上首另一側。

常胡氏帶著兒還有蓉姐兒,一齊給顧廷燁行了禮,起後,常燕面帶紅暈的眼瞧了瞧男人,但顧廷燁似不喜,只對常胡氏淡淡點了點頭,便撇開頭,自與常嬤嬤說話了。

“燁哥兒如今瞧著可神多了!”常嬤嬤著顧廷燁的袖子,上下的打量著,眼中含著水,連連道,“好好好,這樣纔好,了親,以後就是大人了,要好好的!”

顧廷燁笑的很厚無恥:“這是自然。”

“這哥兒!”常嬤嬤瞪了他一眼,朝明蘭笑道,“瞧瞧,有了可心的新媳婦,我這老婆子可礙眼咯!罷了罷了,我還是趕回去罷。”

“這可不;年哥兒還押在我書桌上呢,嬤嬤不要孫子了?”明蘭打趣道。

常嬤嬤故作懊惱的笑道:“這下沒轍了!”

常胡氏母和屋幾個丫鬟一齊笑了起來,顧廷燁不解的看向妻子,明蘭輕聲解釋:“我見年哥兒學問不錯,便他寫篇文章來,回頭給我哥哥瞧瞧,看能不能給尋個好先生。”

顧廷燁笑著大讚,對常嬤嬤道:“這極好,嬤嬤瞧我這媳婦娶的不錯吧。”

明蘭大,面微紅,常嬤嬤指著顧廷燁笑罵道:“你就吹吧!你媳婦好還用你說?!”

一片歡聲笑語,常嬤嬤眼見自己那個不著調的兒媳又想開口,連忙對明蘭道:“們幾個都是頭回來這兒,不如人陪著們在園子裡逛逛,我麼也好說說話。”

明蘭看了眼顧廷燁,然後點頭道:“這倒是好,旺貴媳婦口齒伶俐,不如陪著常嫂子和燕子一道遊玩下園子,蓉姐兒若想跟著去,便一道吧。”

常嫂子很想多說兩句,但看著婆母眼兇惡,只好帶著兒和蓉姐兒出了廳堂。

待旁人都走後,常嬤嬤便靜下來,細細問顧廷燁可好之類的,又吩咐了明蘭好些話:“唉,以後燁哥兒就全靠你照看了,他是頭沒上嚼子的野馬,一發起來便不顧惜子,他背上肩上有好幾傷,夫人您多看著些,該吃藥吃藥,該藥就藥,得好好養傷纔是!”

顧廷燁笑著道:“嬤嬤你又來了,都猴年馬月的舊傷了,皇上早找醫給我瞧,如今都好的差不多了,不妨事的。”

“胡說八道。”常嬤嬤瞪眼道,“前幾年冬日,你傷發起寒來,疼的直冒冷汗,我拿生薑和藥油日日給你著,足足了半個多月才見好,別是好了瘡疤忘了疼!”

明蘭低頭細想,顧廷燁的肩上和背上果然有幾刀槍傷疤,其中一條從左肩延至後背的特別嚇人,便暗暗記下,回頭也去配幾副虎骨膏和藥油來。

顧廷燁看明蘭恨不得立刻去拿紙筆記下來的樣子,心裡好笑又,便道:“前回你不是說想去莊子裡瞧瞧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