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夫夫孩子熱炕頭 130

《夫夫孩子熱炕頭》130

原來還能忍住,現在可忍不了了,因為于寶寶已經出孝了,于良吉也已經十九歲了,他今年恐怕就要親了。

畢竟于家的家業也很大,不能一直沒有主人!

他們想的跟張老太太想的一樣,有了主人,還能有于寶寶的立足之地嗎?

這侄子長大了,也是要分一份家產的啊!

若是他們養大了小外甥,分一份家產,他們家雖然沒有孩兒,但是張家村有不,將來家立業就在張家村,他們家還能有個幫手……

總之,幾個的心里的算盤打的噼里啪啦響,男的里頭,老大跟老二都是實在人,就老三心眼兒活泛,跟媳婦兒昨天就商量了半晚上。

今天說什麼也不能錯過!

于寶寶其實出去,就是跟幾個大孩子打了聲招呼,然后分了一下小吃,都是些油炸貓耳朵、開口笑、江米條等等,分完了這群孩子一哄而散,知道這是人家的小客人,他們也不跟他多說什麼,謝謝之后就跑了,玩兒的意思都沒有!

于寶寶也不想跟他們玩兒,就帶著宋嬸子回了屋子,乖巧的坐在姥爺邊,拿著桌上的東西吃。

“怎麼不在外頭玩兒?”這麼快回屋里了?

“他們要回去讀書,寶寶不能耽誤大家的好時。”于寶寶還很有道理:“一寸一寸金,寸金難買寸。”

“寶寶真乖啊!”回去學習了,這是好事兒,老爺子高興了。

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于寶寶還出口章了。

“嗯,那寶寶以后要努力哦!”于良吉給寶寶倒了一點茶水:“喝一點點就行,喝多了晚上你該走覺了。”

“哦,那我能吃一個凍梨麼?”于寶寶眼看著小盆子里的凍梨。

Advertisement

張老爺子剛要點頭說“想吃什麼吃什麼”,于良吉那邊就給否了,“吃什麼吃?忘了年前吃了個凍梨,肚肚疼了?”

張老爺子老實的閉上了

“吃點爐果兒吧,這個看樣子是自家做的,肯定比外頭買的好,就吃這個吧,不需多吃,不然一會讓吃飯了,你該沒肚肚裝了。”于良吉直接給了他一個爐果兒。

自己也拿了一個吃,吃完還笑道:“果然是自家做的,就是比外頭買的好吃。”

張老爺子指著他笑:“還當你是個穩重的,在家就餡兒了。”

于良吉也笑:“穩重那是給外人看的,在您老跟前兒,穩重什麼的,那都是裝相呢!”

于寶寶看著他們聊天,就坐在了外祖父邊,偶爾個花生,瓜子的給老爺子吃,宋嬸子一直站在一邊看著,偶爾給遞上手絹,什麼的。

于良吉正跟張老爺子說的熱火朝天呢,外頭就進來人了,一看是三位舅兄,于良吉就站了起來,拱手為禮打了一聲招呼,這聲招呼剛打完,后頭飛快竄進來三個婦

打頭的一個,看著大概三十歲,本來就很普通的長相,加上常年的風吹日曬,已經略顯老態了。

第二個是個一臉算計的人,乍一看還行,覺得是個明的家庭主婦,可細瞅就覺得這人肯定很刻薄,因為薄,眼角也上翹。

第三個進來,看著規矩的一個人,就是眼珠子太活絡了點兒,那眼神一直朝跟進來的宋嬸子瞅,后來看到于良吉,就朝于良吉看個沒完了。

別說是在這個古代了,就是在開放的現代,也是一個非常失禮的舉

因為是正月里,大家都穿著新服,看起來都喜氣洋洋的,尤其是后頭竄出來的八九個小子!

Advertisement

都是一大紅的服,像跑的紅包一樣滿地都是!

于良吉當時就有想笑的沖,因為于寶寶已經被嚇到了!

雖然說這個有點不對,但是家里的人做服,那品味可是很高的,宋嬸子的眼絕對沒問題!

看到張家最大的孫兒,都十三歲了,還穿著一大紅的服,當時宋嬸子的眼角就了一下!

這要是五六歲的小兒,穿著這一的確好看,就像后頭那幾個小的似的,可,喜慶。

可你都十三歲了,還穿這樣,這豈不是傻子?

但是看孩子那樣兒,也不是個傻子啊!

“這是你三位嫂子。”張老太太出來,看到三兒媳婦那樣就來氣,重重的介紹完之后,不等于良吉打招呼,就朝三個二媳婦道:“還不快去廚房幫忙,撿碗筷,要吃飯了。”

于良吉只好面帶微笑,微微頷首,他是舉人,他怕誰?

三個鄉野村夫,看就看了吧,他又不是紙糊的,不怕看!

倒是宋嬸子對那位三舅太太側目不已,這麼明目張膽,要是在別人家,就算不被休棄,也要關祠堂了。

“來,都過來。”人們下去了,就剩下兒子們帶著孫子們,張老爺子坐在主位上,旁邊站著于寶寶。

“這是你大哥家的四個兒子。”四個孩子最大的就是那個十三歲的半大年,第二個是十歲,第三個七歲,第四個四歲。

小叔。”老大喝一聲,四個兒子一哆嗦,“小叔!”

于良吉也被嚇了一跳,好模好樣的為啥要那麼大聲說話?

于寶寶也嚇了一跳,震驚的看著他大舅舅,這是要化形的節奏麼?

“好,都乖啊!”于良吉輕咳一聲,他后早有準備的宋嬸子立刻奉上四個荷包給四個孩子,笑瞇瞇的道:“這是我家小老爺,給幾位表爺的見面禮。”

Advertisement

四個荷包,每個荷包里都有一個小銀命索。

臘月的時候,得知過了年要去張家,劉文喜就長了個心眼兒,他去銀匠鋪子,買了五十個小銀命索。

每一個都重三錢,不大不小,剛好當做見面禮,既不失于良吉的份,也不會多花錢,比什麼都合適!

人家五十個要價二十兩,他是給降到十八兩,差點兒被老板趕走列為拒絕來往戶!

是五十個小銀命索就用了銀子料十五兩之多,還不興人家賺點手工費嗎?

里頭除了一個小銀命索,還有十個銅板,都是新的,當給孩子們歲錢了。

“還不快謝謝!”老大這個氣啊,自家孩子怎麼這麼木呢?

“謝謝……小老爺?”幾個孩子鬧懵了。

“謝謝小叔,什麼小老爺?你傻呀!”這個時候,老大媳婦兒出來了,照著兒子后腦勺就是一下子。

順便斜眼看了看宋嬸子,那意思很明顯,你是卑賤了,我家可是良民。

而宋嬸子在給完見面禮之后,就退到了于良吉后,微垂著頭,標準的仆婦做派。

“謝謝……小叔。”幾個孩子趕道謝,然后都跑到他們爹那里,想要躲起來。

205 睡的很快

娘打人很疼的,四個孩子,除了最小的那個,其他的都被揍過,或多或,不聽話,老娘的掌可不是吃素的。

挨打最的是老大,最多的是老二跟老三,老四現在太小,打不得。

“下去!”張老爺子冷喝一聲,這老大家的越來越敢下狠手了,打的那麼狠,這是要揍死他孫子的架勢啊!

“是。”大兒媳婦敢揍孩子,但是不敢跟老大鬧,更不敢跟公爹說半個不字。

二兒媳婦看到這種況,立刻就收斂了許多,推著自家三個孩子上前,人。

“這是給三位表爺的禮。”宋嬸子這回沒地方,改了劉文喜給荷包。

“謝謝小叔。”這回這三個聰明了,說完就跑回他們娘的邊了。

于良吉就點點頭,也不說話,只是面帶微笑,說了兩句“好乖啊!”

這種話,說是贊吧,又不是;說是貶義的意思吧?還不是!

反正怎麼聽怎麼想,全看他們自己了。

老三家的如今就倆,還都很小,一個五歲,一個兩歲,五歲的還好說,兩歲的剛冒話。

不過也是一人一個荷包。

老三家的媳婦兒一眼就看出那荷包是綢子,上頭用線的如意紋圈了個“福”字兒。

“謝謝小叔。”五歲的倒是知道說謝謝。

兩歲的是他娘代接的,同樣的,這位也打量了一番劉文喜,嚇的劉文喜臉都有點白了。

親家舅三太太也太不知道收斂了。

“行了,還不快去放桌子端菜!”三個兒媳婦,還沒走到廚房門口,就聽到了老大的喝,一溜兒煙的全回去了,氣壞了張老太太。

干脆,老太太也不自己去廚房了,就抬兒,上了炕,直接指揮兒媳婦干活了。

反正這三個都回來了,還做什麼活兒?

“是,娘。”老大媳婦兒立刻帶著兩個弟妹去了廚房。

“讓你見笑了。”張老爺子一臉黑線,覺得不論是兒媳婦還是兒子,都夠丟人的了。

孫子們更是怯怯的看著他們。

再看外孫子,正好跟張老太太坐到了炕上,正在哄著生悶氣的張老太太,這高下立判啊!

“嫂子們只是直爽而已。”其實就是缺心眼兒的代名詞!

“都是眼皮子淺的。”張老爺子說話一針見

“大哥們也是老實人。”說白了就是太老實了,讓個娘們兒在自己跟前兒耀武揚威!

他家石宏大,就不敢這樣!

小于舉人心中暗自哼哼唧唧!

因為曾經去過于家,知道于家對于寶寶是越來越重視,張家為了不綴了名聲,準備的那一個盛啊!

臘月殺的豬,豬心豬肝豬肺都留著呢!

拿來的青椒,做了椒炒豬肺,豬肝清水煮了,蘸蒜醬吃,還有豬心,做了炒豬心。

剩下的紅燒,里頭沒放一塊土豆,平時都是放土豆塊的,這回全都是大塊

還有小燉蘑菇,豬燉酸菜,鯉魚燒條,干鍋大鵝。

水餃是早就包好了的蒜苗豬餡兒。

家常涼菜,放了他們帶來的黃瓜和香菜,一個油炸花生米,拌了細鹽面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