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天才被廢后成了我的道侶 123

《天才被廢后成了我的道侶》123

溫如玉則掛著兩個大黑眼圈,他一屁坐在了葉緩歸邊幽怨的問道:“我胖了嗎?”

葉緩歸:……

這家伙難道糾結這個問題糾結了整晚嗎?

葉緩歸將豆蟲從木桶中倒在了盆中,有些豆蟲爬到了筲箕的背面,他也將它們一條條的摘了放到了木盆中。

他斟酌道:“老譚說,修士的很強悍,不會輕易的發胖。你看老譚,他不是也沒胖嗎?”

溫如玉雙手一拍:“是啊!我也是這麼想的啊!那他為什麼要說我胖了?”

葉緩歸:……

這家伙看來要想很久,算了,不理他了。

盆中倒了半盆清水,豆蟲們立刻扭著掙扎了起來。翠綠的豆蟲一條條漂浮在水面上,又壯觀又滲人。

譚渡之不知道什麼時候走到了葉緩歸邊,他溫聲道:“要洗豆丹嗎?我來吧。”

葉緩歸笑道:“不用啦,就這麼點東西,很快就能理好。你和溫如玉坐著吧。”

溫如玉還在抓狂:“譚渡之你解釋一下,我胖哪里了?喂,你說話啊,你別不理我啊。姓譚的?”

譚渡之無視了他,他繼續圍著葉緩歸打轉轉:“豆丹還要理嗎?”

在他的理解中豆丹只要清洗干凈就可以油炸了吧?就像之前吃的知了猴那樣理難道不行嗎?

葉緩歸道:“要的,你等一下就知道了。”

清洗好的豆丹被葉緩歸放在了清水中,嗆了水的豆丹沒一會兒就集飄在了水面上直的了。

等它們不再彈時,葉緩歸一手提著盆,一手拿了個小凳子向著門外去。

沒一會兒他就來到了窩旁邊,們看到葉緩歸出現紛紛圍了過來,葉緩歸只能徒勞的攆著它們:“去去,不要過來!”

Advertisement

他從小養大的本不怕他,葉緩歸相信,只要他此時將木盆放下,盆里的豆丹就會被叼走了。實在沒辦法的時候,葉緩歸只能出大招了:“鴨鴨——”

聽到葉緩歸的召喚,鴨鴨從河里飛了過來:“昂——”

鴨鴨從天而降,它高高的昂著腦袋張開翅膀,像是守護主人的侍衛一樣。

有鴨鴨擋在葉緩歸面前,那些妄圖人手奪蟲的們都安靜了。葉緩歸這才能安安心心的坐下,他將木盆放在了邊,隨后從儲袋里面取出了最小號的搟面杖和一塊案板。

只見他撈起一條青的豆蟲放在了案板上,豆蟲的腦袋對著自己的方向。隨后他握著搟面杖兩端,橫著從豆蟲的腦袋方向向著屁方向碾了過去。

只聽輕微的一聲噗嗤聲,豆蟲的臟和從尾裂開來,青綠水飚出去好遠。

溫如玉倒吸一口冷氣:“噫……”

出來的豆丹白中帶了一點青黃,最前方還有一小灘青綠。葉緩歸將豆丹撿出來放在了早就準備好的碗中。

經過碾的豆丹就只剩下了了一層青綠的皮子,這層皮子也可以用油炸了吃。但是葉緩歸今天不想做炸,他隨手將皮子捻起來向前一丟。

群一哄而上,有只花母眼疾手快的搶走了這條皮子,沒能搶到的圍著葉緩歸打轉轉。

葉緩歸速度快,隨著一聲聲輕微的裂聲響起,沒多久旁邊的碗中就出現了一盆豆丹

著良心說,如果沒看到他理豆丹的畫面,譚溫二人本想不到這是蟲子的。一條條豆丹有一寸長小拇指那麼本看不出蟲子的模樣來了。

清理好的豆丹被葉緩歸放在了大碗中,沒一會兒還滲出了青綠水。

Advertisement

溫如玉面發青:“小葉子該不會想毒死我們兩吧?”

譚渡之平靜道:“豆丹沒毒,如果你不放心,可以吃別的菜。”

今天中午的菜有酸辣土豆、清蒸蒜蓉茄子、沫酸豇豆、西紅柿蛋湯以及瓜燒豆丹。都是些不太費事的菜,適合這個季節吃,葉緩歸做起來也得心應手。

沒一會兒他就將前幾樣菜放在了桌上,就差重頭戲了!

鍋里添油香蔥姜蒜后,葉緩歸便將豆丹倒了鍋中。看起來又黏糊的豆丹遇到熱油后變得飽滿了起來,湯也從綠

溫如玉圍著灶臺探頭探腦:“現在的看起來沒那麼詭異了。”

葉緩歸哭笑不得:“別在這里打轉轉。”

招財都沒他這麼煩人,這麼大的人杵在這里影響他炒菜。

豆丹剛下鍋時不宜翻,要等到豆丹型之后才能翻。等葉緩歸將鍋里的豆丹翻了個之后,此時豆丹的樣子像是一條條不規則的白條,聞起來有一香。

他將豆丹從鍋里盛了出來,洗凈鍋后,鍋里重新倒油。這一次他要先將瓜炒了,其實豆丹燒瓜,和瓜炒蛋差不多,只不過用豆丹替換了蛋罷了。

瓜炒了之后,葉緩歸將豆丹倒了鍋中。翻炒幾下后,鍋中出現了一些濃厚的湯。這點湯顯然是不夠的,葉緩歸又往鍋里添了一些開水。

鍋中的湯了渾濁的青白,一鮮香的味道從鍋里飄出。

縱然溫如玉沒辦法接豆丹的樣子,到了現在他也必須要說上一句:“這用燒的菜就是香啊。”

譚渡之補刀:“剛剛是誰說可能有毒來著?”

稍稍燉煮之后,滿屋飄香。瓜的味道完全被香遮蓋,揭開蓋子看一看,只見鍋中的爛,此時便可以調味了。

Advertisement

調味品很簡單,只要放上食鹽就足夠了。當然,喜歡重口味的還可以加上辣椒或者胡椒之類的,只是葉緩歸覺得那些口味重的調味料會遮蓋豆丹本的鮮味。

等鹽完全融化之后,一道簡單味快手的豆丹燒瓜便大功告了!

102.出發點蒼城

這道菜的賣相其實不咋滴,因為瓜燉煮之后就變得爛不型,而豆丹也形狀不均勻。但是這不妨礙它擁有驚人的鮮味,剛一出鍋,招財進寶就趴在了食盆旁邊等著葉緩歸投喂它們了。

就著鍋里剩下的湯拌了飯,葉緩歸將米飯放到了招財進寶的碗里面。小兩只悶著頭吃得津津有味,頭都不肯抬。

看到這幅場面,溫如玉再也不質疑豆丹的鮮了。

夾起一粒豆丹丟到口中嚼一嚼,豆丹并沒有什麼異味,不知的會以為這是口比較勁道的。但是比起,又多了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鮮味。

想必這就是豆丹本味吧,從出生到死亡都長在地里的豆丹天生天養,了啃豆葉了喝水,雖然樣貌猙獰卻本質純潔。

瓜三鮮湯一直是老譚喝的湯,煮瓜口鮮甜糯,他百吃不厭。今天的這道豆丹炒瓜,也功的得到了譚渡之的喜

只見他舀起一大勺豆丹和瓜蓋在米飯上,筷子稍稍攪和一下,白的米飯在濃厚湯的調和下就與瓜還有豆丹黏黏糊糊的在一起了。

這時候端起碗往里面拉,一口下去米香香菜香織,香得人本停不下來。

如果覺得味道比較淡,還可以舀起一勺子酸豆角沫拌在里面。這樣一來里的味道就更加富了!

溫如玉吃了一口之后也就學著譚渡之的樣子大口的品嘗起了味,他含糊不清的說道:“好吃~下次小葉子再去捉豆蟲記得上我啊。”

葉緩歸眉眼含笑:“好呀。”

一大盆豆丹瓜在溫如玉和譚渡之的搶奪中連湯都不剩了,葉緩歸心有余悸,幸虧他事先喂了招財進寶,要不然這兩只要鬧騰了。

接下來的日子里,溫如玉晚上多了一件事,他會在太落山之后站在黃豆田里捉豆蟲。他下手狠,地里大大小小的豆蟲在他的靈氣席卷下紛紛飛起,他留下大的,小的再丟回地里。

看到此此景,葉緩歸有些為他家的鴨擔憂了——今年收黃豆的時候,它們還能吃到味又營養的豆丹嗎?

炎熱的八月悄悄過去,迎來了秋高氣爽的九月。

葉緩歸之前以為宗的大典在農歷九月初九,結果當他去白鷴鎮時,鎮上的路兩邊已經掛上了紅燈籠。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