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便臨近正午,徐大儒很快便講解完了上午的課程。
白鹿書院開課的日子,每天正午都有一個時辰的用膳休息時間。這段時間裡,東西兩苑的學子可以前往食肆用膳。食肆每天所提供的膳食是固定的,不僅可供選擇的種類不多,連分量也有限的很。至於味道,大鍋飯本著煮(捂)即可的原則,那味道可想而知。
書院裡一大半是權貴亦或者家境殷實人家的爺或者千金。在這些鮮吃過苦的小主子眼裡,書院食肆所提供的堪比豬食的吃食,他們是堅決抵制不吃的。即便食肆接各種小炒預定,他們依舊沒辦法接只會煮大鍋飯的廚子那手藝。所以,多數時間裡,這些個爺千金不是自帶食盒,便是乘著午休這一個時辰跑出書院,前往附近的酒樓茶館改善夥食。
對此,夫子們大多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當不知曉此事。畢竟書院食肆那大餐師傅的烹飪手藝著實不怎麼滴。偏偏今天,發生了一些意外。
李君楊下課後,照舊先整理好沈大儒的隨行之,簡單打掃了一些上課的學堂,隨後將沈大儒的隨行之送回書院給沈大儒安排居住的小院後,才不不慢地前往食肆。書院並不主張鋪張浪費,所以食肆一日三餐所提供的膳食很有限。萬幸的是諸位爺千金幾乎就沒有幾個人能接食肆那些膳食,所以過去的二個多月裡,李君苒雖說每次都比旁人要晚些去食肆,最終還是能領到屬於他的那份午膳的。有些時候分量還超額。
可惜,今天的李君楊注定要肚皮了,即便他比往常早了半柱香的時間。等李君楊趕到食肆裡,準備領取午膳時,別說屬於他的那份午膳不見了蹤影,連殘羹冷炙都沒留下。那些個原本裝菜肴的大盆子,幹淨得就像是被人特意過一般。
沒過多久,與李君楊家境差不多的為數不多的幾個寒門弟子也忙完了手中的活,匆匆趕到了食肆裡。當他們見到空空無一的食盆時,臉或多或有些微恙。
“劉大叔,今天的午膳……”還沒等李君楊講話說完,便被在食肆裡負責給主廚打下手的劉大叔給打斷了話茬。
“沒了沒了,今天的午膳已經全部領了。”
李君楊見劉大叔目閃爍,便意識到這裡肯定有問題。只不過劉大叔礙於份,忌諱莫深地不敢再多說什麼。
能進白鹿書院東苑的學子,即便是那幾個所謂的寒門仕子,家境跟現在的李家也差不多。畢竟讀書是很費銀子了。每年不僅得支付一整年的束,逢年過節還得準備謝師的節禮,文房四寶這些也是一大筆的開銷。
進書院讀書,自然是為了將來考科舉走仕途。若是為了認得幾個字,會打算盤記賬什麼的,選擇村鎮上的小私塾就可以了。問題科舉之路豈是那麼容易走的?是一個秀才,就得鄉試縣試府試考三場。雖說一年可以考兩次,運氣再好每次都一次通過也得花一年半的時間拿到秀才頭銜。之後舉人、進士什麼的三年才考一回。有多學子,寒窗苦讀幾十年。小小年紀就開始考秀才,年過半百了還在努力中,寫《聊齋》的那位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人。
所以李君楊幾個倒也不是出不起這另外點菜的銀子,食肆裡每天定額的膳食又多難吃,他們也知道。之所以每天依舊選擇食肆固定所提供的夥食,無非就是想省些銀子,適當減輕些家中的負擔。
“既然食肆的午膳已經全部被人領了,我那裡還有些幹糧。東易兄,逸飛兄、不如去我那兒,如何?”李君楊不不慢地開口道。
“也好,昨兒家裡正好給我捎來了一小壇子酸辣白菜。”佟逸飛笑著應道。
“去你那裡也行,不過在此之前……”傅東易的話只說了一半,還沒等劉大叔回過神來,傅東易便三步並作兩步,眨眼間便閃到了食肆後廚存放潲水的地方,毫不猶豫地掀開了潲水桶的蓋子。
果不其然,滿滿的一大桶潲水,裡頭正是中午食肆所提供的那些午膳。
劉大叔見他極力想瞞的事竟然輕而易舉地就被傅東易給穿了,本就沒多的臉一下子白了。還不等人質問,劉大叔便一腦兒地都給代了。
“不,不管我的事。是,是呂爺讓,讓我這麼做的。”
“呂大寶?”李君楊從劉大叔那兒聽到“呂爺”這三個字時,頓時有些無語。
李君楊進白鹿書院前,並沒有機會在李家屯上私塾,一來年紀尚小,二來那時候一家人還在李家四房討生活,而包子爹李正明那時候又愚孝得很。李小馮氏整日裡哭訴一大家子十多口人每天吃喝拉撒都需要銀子,還要不僅要供老大跟老五考科舉,前頭幾個孫子也要上私塾,困難啊。
一番哭訴下來,李小馮氏基本就沒什麼力氣,便將包子爹給攻陷了。於是李君楊這個李家四房最小的孫子只能乖乖地待在家裡,跟同胞妹妹小七柳一起幫著幹活。李君楊之所以後來認得幾個字,主要還是靠李徐氏閑暇時教的那半本《三字經》,之後隔壁李家五房的李正意又地教了李君楊幾天,總算是斷斷續續地將《三字經》跟《百家姓》給認了個七七八八。
說起來,也虧著李君楊記憶力不錯,加上本也刻苦勤,要不然還真認不得那麼多字。當然這些字對於想要進白鹿書院東苑而言,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李君楊進白鹿書院頭一個月因為基礎比較差,被徐大儒暫且安排去了西苑的啟蒙班。誰曾想,半個月時間,李君楊便從啟蒙班跳到了生班。劉大叔所裡所提到的這位呂爺,跟李君楊差不多是同一個時間段剛從啟蒙班升到生班,只不過這位率爺花了一年半時間。
這位呂爺,是呂家九代單傳的寶貝疙瘩,所以取了個很是通俗的名字:大寶。要說呂家,原本只是普通鄉紳,家有良田上百畝,充其量也就是比尋常百姓人家富庶了一些。當然,自打呂大寶大八歲的嫡親姐姐嫁了人後,呂家也跟著犬升天了。
或許不該用“嫁”這個詞,因為呂大寶的親姐姐是被抬去做妾的,只不過納妾那位比較有地位,越鎮這一片兒最大的兒――知府大人。也就是李君苒曾經拿出那瓶惹是非的紅花油,治好的那位徐家大小姐那親爹徐守田。呂大寶那親姐姐,就是徐府七姨娘。因為才抬進徐府一年,正是最寵的時候。
仗著自家親姐姐在徐府春風得意,呂大寶便自發地將自己抬為了知府小舅子。別看呂大寶一腦袋的豆腐渣,有些事還是很清楚的,當然這背後也有呂大寶親爹隔三差五地面提耳命的功勞。呂大寶從來不去招惹那些個份地位比他高的人,比如徐府兩位嫡出小姐,程府大小姐什麼的,他都是不敢招惹的。即便是程語瑤這樣的庶,呂大寶也鮮主惹是非。只有像李君楊這樣的平民老百姓,才是呂大寶眼中可以的柿子,說白了這小子就是欺怕厲荏的腳蝦。
這當中,自然是李君楊這個只在啟蒙班待了不到半個月的臭小子,最讓呂大寶看不順眼了。可惜,李君楊平日裡太“狡猾”了,呂大寶本就抓不到什麼把柄。加上他又不敢明目張膽地上跟自己臭味相投的朋友,再帶上隨從,將李君楊拖到沒人的角落裡海扁一頓。為此,很是鬱悶了好幾天。
今天正在頭大如何打李君楊的呂大寶,破天荒地在課堂上知道了李君楊一個天大的。那臭小子竟然還有個賣為奴的妹妹!
李君楊這臭小子果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他家父母也是個重男輕的,有銀子給兒子上書院讀書,卻沒銀子給親生兒(妹妹)贖奴籍,還整日裡一副孝悌忠義謙和有禮的模樣,真真是瞧著礙眼。
呂大寶並不知道李君楊在白鹿書院讀書所需的束以及文房四寶這些銀子都讓徐大儒給免了,即便知道了,也不過是在呂大寶心裡多了一宗罪。
剛剛得知大的呂大寶費了大半個上午,才決定在食肆下手,目的就是要揭發李君楊偽善的真面目。可惜,他才進行了第一步計劃,便讓劉大叔這個蠢材給破壞了。
“沒錯,就是你爺爺我!”原本就躲在暗的呂大寶見劉大叔如此不給力地將他給供了出來,也就沒再躲藏,直接從角落裡跳了出來。
李君楊抬眼看向呂大寶,面帶痛惜之。
“呂大寶,‘需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你怎可因為看我不順眼,而浪費糧食?”
“什麼浪費不浪費的?就這些連豬都不吃的吃食,倒了便倒了。你奈我何?!”
“……”傅東易與佟逸飛彼此對視了一眼,毫不意外地從對方眼中讀出了一幸災樂禍。倆人到底因為年歲關系,不能完全掩蓋中自己緒,只好將頭側向一旁,一個看窗外蔚藍的天空,一個低頭看自己的鞋子。
恩,天空很藍,今兒果然是個好天氣。
恩,咱腳上的鞋好像髒了點,正好可以乘著天好,將鞋子洗了。
“呂大寶!”(未完待續。)
穿越之後,葉軒偶得吞噬係統,不僅可以吞噬萬物,還可兌換血脈、武學、神兵、丹藥、寶物……這簡直是強到爆了!“別惹我,信不信我把你的神器寶劍吞了?”
秦始皇死后,被傳送到了一座圍城之中。他發現這里的一天等于外界的一年。而且還會按時間線傳送來更多的皇帝。于是第三天胡亥到來:“父皇,您要為兒做主啊!”十二天后劉邦到來:“政哥,難道你還不知道你的大秦已經亡啦?哈哈哈...”王莽到來:“你們這群無知的古代人。”劉備到來:“高祖,我真的是咱老劉家的人!”武則天到來,驚呆眾人,變成團寵。成吉思汗到來:“論江山面積,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朱棣到來:“爹,你先別動手,兒不是故意篡位的...”溥儀到來:“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容輕輕一朝穿越,從金牌人力資源總監變成了任人欺壓的庶女! 還嫁給了京都有名的紈绔二世祖沖喜! 這二世祖惹怒了六皇子,被打得半生不死,生活不能自理,還帶著五個一言難盡的徒弟! 大徒弟偷雞摸狗,深宅大戶如入無人之境?那就去做護院,打造成京都第一安保! 二徒弟不務正業,拈花惹草?那就開間胭脂服裝鋪,女人銀錢最好賺啊! 三徒弟舞刀弄槍,撩事斗非?那就送進軍營,好好練練! 四徒弟女扮男裝,不喜刺繡?那就走走中性風,成為引領京都新潮流的標桿! 五徒弟鉆營毒物,孤僻古怪?那就……呃,留在身邊,看誰不順眼,就弄死誰!! 剛剛醒過來的二世祖:“……” 他昨晚聽見他媳婦說守活寡不如守真寡,他現在連夜跑路還來得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