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幸得識卿桃花面 第217章 捅了簍子

《幸得識卿桃花面》第217章 捅了簍子

說起衛家,自從衛卿進宮以后,一次都沒回來過。

老夫人和衛辭書念起衛卿,都會責罵“不孝”,連家都不顧了。

不過沒有衛卿在,衛家也不算太平。徐氏和梅姨娘爭寵,衛瓊琚又和衛瓊玖爭鋒相對。

年后隨著開春,天氣暖和,容山書院開學了,這些達顯貴們紛紛把自家的孩子送進書院里去。

衛子規離年還有好大一截,又子頑劣,正是需要嚴加管教的時候。

除了容山書院這個最好的書院,別的地方衛辭書和老夫人一點都不放心。要是書院里的先生趨炎附勢、百依百順,反倒是害了衛子規。

況且衛子規一直嚷嚷著要回容山書院去學習,并且保證再也不東西了。

老夫人便對衛辭書道:“要不,改日還是親自登門去拜訪書院的院長,說說他再給我們子規一次機會。”

衛辭書放下臉面去了。

院長一點都不想再收衛子規,但衛辭書好說歹說,又不能不給孩子改過自新的機會,便勉強答應了。

然而,哪知衛子規非但死不改,反而變本加厲。他去書院哪里是去學習的,分明是去報仇的。

上次那幾個說他東西的學生,他還記得清清楚楚,一直恨得牙呢。

Advertisement

結果才開學的第一天,衛子規就把其中一個直接推進池塘里,差點淹死。

等人從池塘里救起來時,已經凍得臉青紫。

大家趕把那孩子送去就醫,無瑕顧及到衛子規,衛子規看著被自己推下去的奄奄一息的同窗,還狠狠啐了一口,道:“背地里告狀,死有余辜!”

這回衛子規捅了個大簍子,他推下池塘的正是刑部尚書家的嫡子。

那嫡子在刑部尚書家的寶貝程度,毫不異于衛子規在衛家的程度,但是份地位卻遠比衛子規顯赫多了。

他的父親是刑部尚書,母親是誥命夫人,乃正經的世家顯貴。

之前衛子規東西的事,孩子的父親們看在和衛辭書同朝為的份兒上,沒有計較。

可是如今衛子規非但不知悔改,還把人推下池塘,小小年紀就有此等險惡用心,與故意殺人有何區別?

衛辭書親自去刑部尚書家賠罪,可是這一次自家兒子還躺在病床上人事不省,刑部尚書怎會善罷甘休。

要不是著,恐怕刑部一張奏折就遞了上去,彈劾衛辭書。

衛卿在太醫院里做著日常本分之事,時不時給皇帝調配一副養生湯,又時不時往后宮娘娘們那里走一趟。

衛辭書托了宮里的太監,到太醫院來傳話給衛卿。

Advertisement

刑部尚書的兒子病重,讓即刻去刑部尚書家里,務必要治好尚書家的兒子。

衛辭書刻意沒提事的始末,可是衛卿若要打聽,這又有何難的。

一打聽得知,原來是衛子規把人害的,衛辭書這是要去給衛子規善后啊。

漪蘭道:“自從二小姐進宮后,衛府一次不曾派人來問過,現在倒好,小爺闖了禍,他們卻第一個想起二小姐來。二小姐打算怎麼辦?”

衛卿瞇著眼,悠悠道:“我要是治好了,刑部尚書會看在我是衛辭書的兒的份上,原諒衛子規幾分;可我要是治不好,就會被衛辭書推出去當替罪羔羊啊。這橫豎我都落不著好,我又不傻,這活兒能接麼?”

說著衛卿就挑笑了起來,又隨口道:“我猜刑部尚書咽不下這口氣,估計是想遞奏折彈劾衛辭書的。可惜,兩人都在首輔手下干事,首輔肯定會把這事下來。首輔也真是不厚道,窩里反這麼彩的戲碼,怎麼能夠隨便錯過呢?”

于是下午給皇帝送養生湯的時候,皇帝得知了此事,頗為震驚,道:“你說衛尚書家的子竟把刑部尚書的嫡子給推進池塘險些溺斃?”

衛卿驚訝道:“皇上還不知道此事麼?上午時衛尚書派人來傳話,請微臣務必要去刑部尚書家里救人,但微臣轉念一想,擔心刑部尚書尚在盛怒之中,不愿微臣接診,如此反而耽誤病,故先來請示皇上。”

Advertisement

皇帝道:“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小小年紀,便把人往池塘里推,這得多歹毒?”他隨即侍監來,吩咐道,“去,把事給朕弄清楚后,立即來報。再派人去刑部孫尚書府看看,需請太醫的立即請太醫,不要耽擱。”

侍監領命下去后,皇帝才看向衛卿,道:“衛尚書要你全力診治,你若要去,可與其他太醫一并出診。”

皇帝沒有直接命令衛卿出診,亦沒有阻止

衛卿應道:“回皇上,刑部尚書現在對衛家人毫無信任可言,微臣為衛家人,去也怕是火上澆油。微臣認為當避嫌。微臣是太醫院的太醫,即便要出診也是奉皇上之命出診,而不是奉衛尚書之命。”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

衛卿又道:“微臣愿意在太醫院協助出診的太醫,按照病癥商議出確切的診治辦法。”

皇帝準了。

現在皇帝知曉了此事,刑部孫尚書也不用再顧及首輔那邊,便可明正大地來太醫院請太醫。

衛卿雖不會出診,但早與出診的太醫商議過,注意孩子的哪些癥狀,以及該怎麼著手。

而犯事的衛子規,因為年紀小,律法里沒有給他定罪的規制。

皇帝聽說了早前衛子規還東西一事,而這次他推同窗下池塘,事后也毫無悔過之心,反而幸災樂禍,說同窗死有余辜。事后詳加盤問,衛子規也咬死不承認,說是同窗自己失足掉下去的。

如此皇帝才十分氣憤,道:“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朕還從沒見過哪個孩子有如此狠辣刁鉆的心腸!衛尚書真是教養了個好兒子!”

后皇帝嚴肅理此事,命大理寺先把衛子規看押幾日,并勒令他往后永久不得再進容山書院學習。孩子犯錯,多是父母教養之過,衛辭書也逃不了干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