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重生異能 國色生香 第116章 116

《國色生香》第116章 116

兩人疊羅漢似的抱了會兒, 最后是宋嘉寧先冷了, 提醒壽王把剛剛被他扯開的被子拉過來。

趙恒趴在肩頭,腦袋不手往旁邊,拽住被子便拉了過來,蓋得也不嚴實。宋嘉寧當他事后犯懶,自己掩好被子,手抱著他腰,嘗試著將放下去。趙恒配合地抬起腰, 等平了,他再趴下來。

前一刻還是狂風暴雨,現在風平浪靜就變得溫馨起來, 宋嘉寧蹭蹭他腦袋, 終于想起廚房的粥了,笑著問他:“王爺還用粥嗎?”忙活一場, 好像更了。

自己的王妃溫溫的,一下子扯到了吃, 趙恒睜開眼睛,嗯了聲。

宋嘉寧便拍拍他背:“那王爺穿吧, 我六兒端上來。”

趙恒抬頭,見臉頰殘留紅暈, 水潤的杏眼含著他,沒有任何謹慎或不安,趙恒終于懂了, 本沒聽到他那聲結的“安安”,也是,那會兒正被他收拾的死,可能連自己的聲都聽不見吧?

趙恒迅速恢復了鎮定,親親紅紅的兒,這才起

他坐在床尾穿中,宋嘉寧抓起備在一旁的巾子捂住自己,藏在被窩收拾了會兒才紅著臉坐起來,搖鈴鐺六兒。在暖呼呼的被窩待了半個時辰,兩人都不想再換地方了,讓六兒將托盤端進帳子,然后夫妻倆一人捧著碗山藥枸杞粥,面對面盤坐著吃。

“王爺,您八又要添個侄子或侄了。”宋嘉寧笑著對他道,現在才明白,馬車里他不接的話,肯定是在想宣德帝代的大事。

趙恒意外地看著

果然如此,宋嘉寧心里更舒服了,不無羨慕地道:“嫂子明日請郎中號脈,很快就知道準信兒了。”

Advertisement

趙恒腦海頓時浮現了侄子升哥兒虎頭胡鬧的樣子,想到年底可能會多個侄子,他目比方才更和了幾分,道:“好事。”

宋嘉寧一手捧著碗一手舀粥喝,見他這樣,就看出來了,自家王爺是個喜歡孩子的。宋嘉寧垂下眼簾,看著自己的肚子,突然特別期待生了孩子那一天,期待看壽王哄孩子的樣子。

趙恒現在的職不高,但他是王爺,因此也有資格上早朝,天未亮便起來了,簡單收拾收拾出了門。隔壁郭伯言正要出門,聽到王府門前的靜,他刻意在門里面等了片刻,待王府馬車拐出巷子,他才騎馬去上朝。

到了大殿,趙恒、睿王跟著秦王站在文臣那列前面,武安郡王、楚王、恭王列在武這側,郭伯言與趙恒雖然是翁婿,但在朝堂上就與陌生人一樣。

宣德帝落座后,當眾宣布他要伐晉的決策,讓文武大臣商議。

使曹瑜等武大多支持皇上伐晉。

以宰相徐巍為首的文則不贊,明面上的理由是晉國后有強遼支援,此戰難打,且晉國彈丸之地,南邊一帶百姓早在當初高祖皇帝伐晉時便多數遷大周,再打下來也沒什麼用途,不值得勞民傷財。但究其本,這些文臣還是擔心宣德帝不是打仗那塊兒料,畢竟大周的天下幾乎都是高祖皇帝給打下來的。

宣德帝又如何猜不到這些臣子的心思?就因為他們看不起他,宣德帝才越要向文武百、黎民百姓證明他這個皇帝的能力,等他將兄長高祖皇帝都解決不了的晉國收囊中,那時,他才能真正走出兄長籠罩在他頭上的影。

“眾卿不必多言,朕意已決,即日發兵伐晉。”

Advertisement

俯瞰底下的文武百,宣德帝沉聲宣布道。

沉默,武高呼圣明。

散朝后,宣德帝召樞使曹瑜等幾位武重臣到崇政殿議事,諸位王爺、武安郡王也去了,最后商議出兩條戰策,由曹瑜率十萬大軍圍攻晉國,另派遣常年駐守雄州的鎮北將軍韓達帶兵阻截遼國援兵。

戰策一定,立即實行。

楚王、恭王都想上陣殺敵,被宣德帝摁住了,兄弟倆郁悶地不行,趙恒見父皇打援的部署與他不謀而合,便也沒有出聲,只有郭伯言,回到國公府后,立即給遠在千里的兒子寫信。長子去年十月離京,三個來月郭伯言沒與長子通過一封家書,現在長子在韓達手下當差,此戰必定上場,遼軍鐵騎絕非等閑,郭伯言擔心長子輕率傷。

三日后,雄州,自從被父親調離京城后,郭驍第一次接到了父親的家書,看到父親對他的叮囑與告誡,郭驍淡笑,臉龐曬黑了些,更顯得那一口牙齒亮白整齊,仿佛刀刃似的泛著寒。收好家書,郭驍翻上馬,手握韁繩眺京城的方向。

父親多慮了,他豈會自己出事?京城還有個妹妹在等他。

正月十七,大周調兵伐晉,晉帝得到消息,聞風喪膽,立即發書向遼國請援。晉國乃遼國掣肘大周的一枚好棋,年年還上供各種奇珍異寶,晉國有難,遼國當然要出兵增援,派兩員大將率八萬鐵騎南下。

而遼軍支援晉國,必經石嶺這一要塞,韓達早率領五萬兵在此以逸待勞,另遣郭驍、韓政昌兩個年將領各帶五千輕騎提前渡河埋伏在對岸。二月十二,遼軍渡河到一半,韓達正面迎擊,遼軍沒有準備大敗而退,退兵途中,郭驍、韓政昌從兩翼沖出斷其后路,與韓達前后夾擊,酣戰半日,遼軍戰死三萬余,傷一萬,投降三萬,剩余近萬狼狽而逃,晉國頓時孤立無援。

Advertisement

這一次打援,主將韓達立了首功,郭驍一馬當先驍勇善戰,活捉遼國大將耶律齊,功勞僅次于韓達。

捷報傳到京城,宣德帝當朝盛贊郭伯言虎父無犬子,郭伯言亦自豪不已,只是角未揚,他心里咯噔一下,暗暗看向斜對面的壽王。趙恒面無表,仿佛郭驍立功與否與他無關,郭伯言卻笑不出來了,去年他親口承諾會調離長子離京一年,如今長子雖然立功,有壽王在這兒,他也不能提前調長子回來。

郭伯言不有些憋屈,憋屈完了又記起了長子背著他干的那幾樁糊涂事,最終自豪也好,無奈也好,只能化為一聲嘆息。等吧,誰讓長子得罪的是壽王?左右伐晉的事一時半會兒完不了,若長子再立戰功,宣德帝開口長子回來,那壽王就怪不到他們郭家頭上了。

王爺又如何,王爺也得聽他父皇老子的!

壽王府。

宣德帝在朝堂上夸贊郭驍時,宋嘉寧剛剛睡醒,最近朝廷伐晉,壽王心系國事,在前院睡的時候多,昨晚難得有興致到后院陪,晚上折騰地狠了些,故宋嘉寧又睡了一個懶覺。睡醒了,宋嘉寧懶洋洋不想彈,默默回味昨晚,王爺一如既往地勇猛熱,就是不知為何,又不肯出聲了,從頭到尾都只悶聲弄,宋嘉寧喜歡歸喜歡,但總覺得……了點什麼。

躺夠了,也差不多日上三竿了,宋嘉寧丫鬟們進來伺候。

雙兒、六兒服侍洗漱更,九兒疊被鋪床,是負責記錄主子月事的,按規律今日主子月事該來了,九兒就特意檢查了一下床褥,結果干干凈凈的,什麼都沒有。但月事這事,就算主子很規律,一天也有早上、中午或傍晚的區別,九兒就沒當回事,只抱著被子提醒主子:“王妃,您月事快來了,要不要提前戴上帶子?”

宋嘉寧進京后有太夫人、母親心照料,子調理地特別好,月事向來都很準,聽九兒這麼說,宋嘉寧便點點頭。但一直到傍晚月事也沒來,估著今晚王爺要歇在后院,宋嘉寧提前將帶子取下去了,免得王爺誤會。

紅日西垂,趙恒歸府,卻沒有立即回后院,一個人去了書房。

小丫鬟將王爺的行蹤報給王妃。

宋嘉寧現在再不會因為王爺沒有及時來見而胡思想了,猜到王爺去書房肯定有正事,宋嘉寧就坐在暖榻上繼續翻看《史記》。有王爺教導,宋嘉寧已經讀完了

第一卷,手里頭拿的是第二卷,翻看了三四頁,壽王來了。

宋嘉寧放下書,笑著出門迎接。

趙恒朝點點頭,坐在了堂屋的椅子上,意思是直接擺飯。

宋嘉寧也沒多想,坐下來陪他用飯,飯桌上隨意聊些家常,但宋嘉寧很快便發現,今晚的王爺一如既往地話,但連聽閑聊的興致都淡淡。宋嘉寧識趣地閉上,飯后漱口,隨他去了室。寬解帶,夫妻倆上了拔步床。

“王爺有心事?”宋嘉寧靠在他旁邊,謹慎地問,總覺得他好像不太高興。

趙恒看看,道:“晉城,難攻。”

宋嘉寧知道,晉城乃晉國的都城,大周這次出兵如摧枯拉朽,迅速占領了晉國四周的州縣,就剩晉城沒打下來了。

“咱們兵多,拿下晉城是遲早的事,王爺不必憂心。”宋嘉寧由衷地鼓舞他道。

這是實,趙恒笑了下,將人帶到懷里,小手道:“打援很順,令兄驍勇,活捉敵將。”

令兄……郭驍?

從王爺丈夫口中聽到郭驍的消息,宋嘉寧目變了變,趙恒看在眼里,低聲道:“可高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