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我爲紂王之傲嘯封神 第135章 火雲洞三聖問道(下)

《我爲紂王之傲嘯封神》第135章 火雲洞三聖問道(下)

紫星見三皇不語,咬牙又道:“請恕子辛執迷,子辛道,也不懂什麼大勢,子辛只想守護好自己需要守護的東西,爲此…哪怕是與天道不合,也在所不惜。”

伏羲忽然笑了:“好一個執迷!我三人也正是有此執迷,故而至今不曾悟得混元大道。”

張紫星吃驚地看著他,只聽伏羲又說道:“我那位聖人妹子多曾開解於我,可惜我卻明知其理而始終無法悟,千萬年來,始終無法突進,兩位弟亦是如此。

張紫星又看了看神農和黃帝,只見他們的臉上也出和藹之,不由口問道:“三位聖皇…可曾後悔此念?”

三皇齊齊大笑:“正是無悔,所以不悟!”

張紫星一震,心中涌起一由衷的敬意,站起來,朝三皇真心誠意地施了一禮。

伏羲示意他坐下,說道:“我知你與媧之間互有怨憤,其實當年也曾與你一般‘執迷’,那時人族羸弱,靈智矇昧,爲衆族之末,每日慘遭屠戮吞食。我於本是妖族,可置事外,卻大起憐憫之心,不惜耗費元氣,助人族開啓靈智,授以自保妙法;後不周山塌陷,天地紊,禍害四起,人族塗炭,又採五之石,填補蒼天,令天地歸位,創下無邊功德,並妙悟混元真諦。”

張紫星雖然早已知道一些媧的傳說,但聽伏羲親口說出來時,心中難免升起一異樣的覺,不管怎麼說,媧這些功德,確實值得尊敬。

伏羲說著。長嘆了一聲:“然自聖後,妙悟大道,凡事以天道爲先,當年‘執迷’已漸漸不見。你所言天下萬民生死禍福於那天道大勢之中,只不過是小節而已,故而雖對你略有怨懟,也有所而爲,但終究還是爲了這場天道之中的殺劫。”

Advertisement

張紫星聽伏羲的口氣,竟然是知道媧的一些小作,而且似乎對聖後地轉變也有些無奈。雖然他依然對媧有所見。但也不得不承認伏羲此語的公允

媧和他的對立說到底,源還是在那“天道”的殺劫上,並非什麼化解不開的私怨。

神農淡淡地加了一句:“其實算計殺劫的,又何止媧皇聖人?”

張紫星一怔。黃帝接口道:“當日魃求我將封於赤水之北,那封印雖是我道之前所設,亦非尋常仙人所能解開,此次魃出世,並非符印失效,而是有人故意爲之,存心中生。”

張紫星一直懷疑這個人就是媧,但礙於伏羲,沒有說明。伏羲看穿了他的心事,搖頭道:“此事並非媧所謂,我曾得親口證實。”

不是媧?難道是另外的聖人?張紫星忽然想起當初媧廟差點讓他迷失本的幻香,心念電轉:膽敢算計媧的,必定也是聖人實力。其實在這些人地手中,他這個天子何嘗不是一枚棋子?

伏羲的話打斷了他的思路:“陛下的命格極其怪異。乍算之下貴不可言。再仔細算時竟然迷濛一片,我雖通八卦演算之,卻也不可詳知,真是怪哉!”

張紫星心知是那面地神奇功效,這樣看來。那神青年只怕是聖人一流。否則以伏羲的演算之,又怎會失效。究竟是哪一位聖人呢?

張紫星不想暴自己的這個寶貝。當下將話題轉開:“三年前媧娘娘曾言,大商氣運三年後必會盛極而衰,正應在如今,眼下果然天災人禍不斷,請教聖皇解救之法。”

“陛下有此命格,將來必有不凡際遇,或許…真能完你的那個執著也不得而知。”伏羲自顧嘆了一聲,回答了他的問題:“近年來天機顛倒,難以預測,縱然我以八卦之,耗盡心力,也只能勉強算出大概之形。凡事有盛必有衰,雖大商氣運日漸衰敗,但衰未必等同於亡,既能盛極而衰,亦有衰極而盛,就看天數與人爲了…”

Advertisement

張紫星聞言若有所思,黃帝說道:“噬魄乃魔神寶,以萬千天魔之魄凝鍊而,你雖有真仙修爲,但還是無法自如驅使,若是強行使用,疲力竭倒還罷了,一不小心,還會被其中魔頭所趁,從而心魔大生,化爲魔。況魔族餘孽未曾除,只怕還有事端,你且將其留於此地,並讓魃留下,我與兩位皇兄施將其改造後,由魃帶回。”

張紫星正嫌這噬魄太過顯眼,容易暴自己的份,一聽此言,連忙拿出給黃帝,並謝過三皇。提到這蚩尤時,他忽

一事,朝黃帝問道:“敢問聖皇,可知風伯此人?”

“風伯飛廉乃魔神族人,狡詐如狐,狠毒如狼,當年曾與其妻雨師同爲蚩尤麾下兩大親信,鹿一戰中,雨師喪於魃之手,風伯倉皇逃竄,正好被我法寶餘波所攝,被吸鼎中,只餘元神遁走。”

張紫星留意道了那個“鼎”字,問道:“是何法寶,竟有如此威力?”

“那寶乃先天至寶乾坤鼎,威力極大,”黃帝嘆道:“人教聖人老子當年化子,指點我尋得那乾坤鼎,老子曾言此寶於我緣分甚淺,果不其然,蚩尤定後,此鼎化作一道金江海不見,任憑如何都尋覓不到。”

黃帝的語氣大有“煮的鴨子飛了”的憾,聽得張紫星暗暗竊笑,黃帝又道:“你如今已習得黃帝心經,可有何不明,我可指點一二。”

張紫星知道這是難得地機會,趕將平日的一些疑難說了出來,黃帝耐心地一一解答,伏羲和神農似乎有迴避之意,只稱有事進殿。而那句一直費解的“採四靈之氣,融四脈凝鍊,幾可窺混沌”也有了正確的答案。

Advertisement

四靈並非張紫星認識中的中國神話傳統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而是仙靈、玄靈、妖靈、人靈四種靈氣,通過雙修的方法,將四靈之氣融≈太、足、足太四脈,加以平衡,再凝鍊融合,可模擬出接近混沌地力量,如果有足夠悟,甚至可以藉此領悟到真正地混沌之力。混沌之力是天地間最初始的力量,也是最強大的力量,聖人所有的,正是這種混沌之力。可惜的是,就連黃帝自己也未能領悟這種混沌之力。

“此句雖乃黃帝心經上部素經地基礎篇所載,卻是整部心經地華所在,以你目前的力量,若能以雙修之採四靈之氣,融煉大,縱無法領悟混沌之力,實力亦可突進玄仙之境。”

直接進玄仙之境!張紫星暗暗咋舌,在驚訝地同時對這黃帝心經又生起了新的希

黃帝見他興的模樣,又道:“休要以爲此乃捷徑,休說四靈之氣採集困難,就算能集齊四靈之氣,也難以融煉凝合,要悟得到混沌更是難上加難。我觀你人靈之氣充沛,妖靈之氣也有微弱些許,玄靈之氣和仙靈之氣卻是半點全無,若想心經大,還需不懈努力。”

張紫星心中明白,人靈之氣是他和妻子們雙修的果,妖靈之氣則是妲己的“功勞”,便問玄靈之氣和仙靈之氣來自何人。黃帝告訴他,仙靈之氣只有天宮金的仙備,如被詛咒之前的魃。而玄靈之氣則來自那些已仙道,卻仍在地面修煉的仙,其中,以鴻鈞傳下的直系教派最佳,就是闡截兩教的弟子。如今天下正是玄道昌盛,找一個玄靈之氣的仙雙修並非難事,關鍵就在於仙靈之氣。

黃帝自己當年是和九天玄雙修,纔有了這仙靈之氣,最終凝鍊功。

張紫星終於確定了九天玄並非媧娘娘,對於仙靈之氣他倒不擔心,如果真想“採四靈之氣”修煉這黃帝心經的最高階層,有一位自天宮而來的仙公主自是適合不過,關鍵就看他的追求手段了。

此時,伏羲與神農從殿走出,神農說道:“天已不早,朝歌中瘟毒者危在旦夕,你還是速速趕回救人去吧。”

黃帝也點了點頭:“你可自去,過些時日魃自會將噬魄帶回。”

張紫星正要告辭離去,卻被伏羲住:“你負魔神玄帝之真武靈訣,玄武之像,雖有手段制那魔神之力,卻也怕萬一之數,我這裡有一,正好助融合魔神之力與弟的黃帝心經,你且拿去。”

說著,張紫星手中忽然多了一副圖,纔看了一眼便大吃一驚,就算沒有超腦的資料,他也認出了上面神的圖案…河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