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我爲紂王之傲嘯封神 第387章 三清退二聖

《我爲紂王之傲嘯封神》第387章 三清退二聖

老子嘆道:“接引道人方纔說得沒錯,福禍無門,唯心自召。西方教素有野心,你如何能與之共謀?有今日之禍,也是天數。你當好生自省一番,速回教中,將那心志有異之徒儘快清理,以免滋事蔓延,將來追悔莫及!”

元始天尊沉一陣,也不多言,徑直告辭而去,臨行前,朝通天教主打了個稽首,算是謝過今日相助之義。老子朝通天教主微笑頷首,也回八景宮而去此番通天教主戰敗西方教二聖,又得到老子讚賞與元始天尊主行禮,自覺面上大是有,暗暗自得,對策劃這一切地天子更爲佩服。

且說元始天尊剛回到闡教之中,就聽到一個不好的消息:有好一部分門人已悄然離開玉虛宮,投往西方教而去。這些門人,大多是聽燃燈道人講道地忠實擁護者。最讓元始天尊惱火的,是門下嫡傳十二金仙中的懼留孫居然也屬於“燃燈一黨”!

Advertisement

不過懼留孫並沒有如那些門人一般悄然離去,而是跪在八卦臺前,等候元始天尊發落。

元始天尊看著這位自己親手調教出嫡傳弟子,眼中現出淡淡的寒,問道:“懼留孫,你已經決定了?”

懼留孫點了點頭,跪伏在地:“弟子生愚鈍,道心不堅,不僅未能參悟師尊所言之道,反而爲外道所迷,無法自拔,還請師尊責罰。”

元始天尊沉著臉,又問了一句:“你當真要破教而去,去修煉那西方教之道?”

懼留孫說道:“心者萬法之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其實弟子非刻意求何等之道,而隨心也。心外別求,終無是。”

元始天尊面上殺機一現,懼留孫只覺全如有千鈞重,卻不敢運仙力相抗,閉目待死。廣子、赤子等一衆平時與懼留孫好的門人見勢不妙,趕跪下求

Advertisement

元始天尊看著伏在地下一地懼留孫,眼神瞬息萬變,終化作一聲長嘆:“你走罷,此番破教出門,終生不得再踏崑崙半步。”

懼留孫不施仙力,重重叩頭,直至額頭出,說道:“弟子此生當全心修道,再不沾染任何爭鬥。”

元始天尊背過去:“你已非我門下弟子,我不得此禮,速速離去罷!”

懼留孫沒有多說,叩完九記,又默默對廣子等人稽首行禮,方纔離開玉虛宮而去。

良久,元始天尊方纔轉過來,面上又恢復了往日的深沉與平靜,命各門人靜心回府修持,免遭外道之擾,又安排黃龍真人妥善理道行天尊地後事。最後,元始賜予楊戩歸元滌神丹三顆,道書一卷,令其回玉泉山金霞好生參悟,每月往玉虛宮一回,聆聽教誨。

經此一事,闡教與西方教的正式破臉,而闡教所蒙的損失也是相當慘重的。以燃燈道人、懼留孫爲代表的一衆門人破教而出,投奔了西方教。

Advertisement

十二金仙中,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靈寶大法師與道行天尊已隕,懼留孫出走,只剩下廣子、赤子、清虛道德真君、黃龍真人、慈航真人、普賢真人與文殊廣法天尊七人。唯一的玄仙燃燈道人也叛逃而走,好在眼下發掘了楊戩這塊良材玉,極有可能爲超越燃燈道人的玄仙。另外,諸如南極仙翁、雲中子這樣的英也保留了下來,而天界也頻繁傳來示好之意,故而元始天尊雖然惱恨,但雄心依然不減。

若是元始天尊知道教衆尚有慈航、普賢、文殊這三個不安定因素,而楊戩又對當年雲華仙子之事耿耿於懷的話,只怕就無法這般保持冷靜了。

如今西方教收下燃燈道人、懼留孫等一干闡教衆仙,又“度化”了截教金仙、靈牙仙、虯首仙三名金仙及部分門人,加上原本殘餘的金剛夜叉明王、軍荼利明王、降三世明王、乾達婆、迦樓羅,聲勢與實力大振,與闡截兩教形鼎足而立之勢。

準提道人和接引道人想起當日逍遙子所預測地日後興盛大勢,心中更是深信不疑,更加堅定與兩教爭雄地決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