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關於張原出使朝鮮的那些流言是姚宗文、韓浚等人授意家仆在酒樓茶肆散布出來的,如今在甄紫丹等錦衛的大力澄清下得到了糾正,對於京城士庶而言,此前聽到的畢竟只是道聽途說,現在是出使的錦衛親口所言,自然更可信,而且錦衛製造輿論更行,姚宗文等人對市井輿論的重視顯然不如張原。
七月二十九日午後,翰社書局刻印的署名張原的《行路難——丁巳朝鮮紀行》就已經在京城各大書肆銷售,翰林院侍讀學士郭淐為此書作序,此前京中的流言等於是為此書作廣告,很多京都命仆人去購買此書,張原親自送書上門的有吳道南、張問達、錢龍錫、基命、徐啟、左鬥、亓詩教、王大智、祁承爜、楊漣等十余人——
張原不怕別人譏他請托鑽營,當此世道,必須有從權之計,可結的就絕不清高拒人,三日前,他命武陵、舍、馬闊齊攜帶他和朝鮮使臣禹煙的書信和禮前往河南商丘拜見楊鎬,照目下的形勢,奴爾哈赤極有可能提前侵略遼東,遼東邊備廢弛,想挽救順、清河是不可能的,能做的就是避免薩爾滸之戰的全面潰敗,楊鎬將是指揮薩爾滸之戰的主帥,時局雖然因他張原而發生了一些微妙變化,但只要大明朝廷決定對後金大舉用兵,諳遼事的楊鎬一定會被推舉出來,因為楊鎬與方從哲同為二十年前的閣首輔趙志皋的門生,又且指揮過二十年前抗倭援朝戰爭,當然是此次主帥的最佳人選,其余象熊廷弼、李如柏等人都還不備那個資格,所以張原必須對楊鎬施加自己的影響力,現在的楊鎬還在商丘鄉下賦閑,正是張原向楊鎬展現自己的絕好機會,張原寫給楊鎬的信洋洋萬言,其中對遼東局勢的預測很快就會得到驗證,這必給尚未出山的楊鎬以深刻印象——
舍和馬闊齊陪同武陵到了商丘之後就會回四川石柱,張原為他二人領了小勘合牌,以便順利還鄉,同時還有一封信帶給秦良玉,請秦良玉關注永寧宣司奢崇明的向,若朝廷征調石柱和永寧土兵北上遼東助戰,那時就更要提防奢崇明,這個時間已不遠,或許就是明年。
張原雖負家國之重,但得閑時也要悠哉優哉一番,誰說世就不能樂娛,忙裡閑,七月二十六這日張原和大兄張岱攜眷遊了十剎海,北京的秋是一年四季中最好的季節,不冷不熱,天清氣朗,葫蘆大棗、香脆白梨,還有葡萄和栗子這些瓜果都了,十剎海的水格外明淨,坐在遊船上聽曲吃梨,不亞於西湖七月半。
穆敬巖與兒穆真真、還有小外甥張鳴謙相聚了幾日,於二十七這日領了兵部勘合牌,與洪紀、洪信二人回榆林向杜松複命,張原當然也給杜松備了一份禮並寫了一封書信讓穆敬巖帶去,王宗嶽則辭了張原回山西太谷家鄉,明年初王宗嶽會再來京中,他已答應長隨張原左右,這些年王宗嶽走南闖北結識三教九流人,但在有地位有份的紳眼裡,王宗嶽是一介江湖武人,難免有輕賤之意,而在張原這裡,王宗嶽到了尊重,張原是真把他當作老師來禮遇的。
沈榷舉薦溫仁為東宮日講以及韓浚彈劾張原的奏疏送到司禮監後遲遲未見批複,而張原旬日休假已過,從八月初一日開始到詹事府坐堂,張原現在是詹事府右春坊右讚善,詹事府的讚善雖與翰林院修撰同為從六品,但從翰林院到詹事府就是一個資歷的累積,是年輕員升遷的必經之路,張原保有翰林院修撰之職而不必到翰林院點卯,
以後詹事府就是他坐堂之所,多人在翰林院要熬上六、七年甚至十幾年,張原隻用了一年半,這就是出使朝鮮的好——詹事府沒有正印,由詹事錢龍錫代掌印,錢龍錫見到張原,寒暄數語,便道:“慈慶宮一早傳下旨意,皇太子要在文華殿召見你,東宮的還在等著呢,張讚善趕去吧。”
詹事府離文華殿不遠,張原跟著東宮太監韓本用來到文華殿,殿門已開,有幾個在殿上,見張原來了,趕去報信,不多時,皇太子朱常到了,皇長孫朱由校也來了,半年不見,朱由校長高了一些,臉不似從前那般青白,在其父朱常後向張原點頭笑。
朱常向張原詢問出使朝鮮之事,張原擇要說了,朱常躊躇了一下,開口道:“本宮聽聞有外臣對朝鮮國反正之事頗有非議,認為是以下犯上、冠覆倒置,甚至是大逆不道,張讚善適出使彼國,為何不製止此等悖逆之行反而推波助瀾?”
文華殿上的氣氛霎時張起來,皇太子朱常問話的語氣雖不甚嚴厲,但問題卻很尖銳,史韓浚在奏疏中彈劾張原也基本就是這些,攻擊張原搖了儒家禮儀道德這些立國之基了,張原必須當面給出讓皇太子滿意的解釋,不然這東宮日講的位子怕是難保。
張原當然是早有準備,躬道:“殿下容稟,當年海君以庶次子的份即朝鮮王位本就不合國禮,我大明禮部諸臣對此也多有非議,曾以‘繼統大義,長定分,不宜僭差’為由拒絕冊封,但後來考慮到海君在朝鮮的地位已經穩固,而且建州真日益強大,奴酋奴爾哈赤桀驁不馴,為鞏固東北邊疆,故而給予冊封,但海君即位後昏日甚,幽廢母后、屠兄殺弟、民怨沸騰,更且因為我大明曾經拒絕冊封其為王而懷恨在心,竟與奴酋勾結,奴酋遣其麾下智囊納蘭克什者與海謀不利於我大明,臣在朝鮮國忠義之士相助下察其謀,擒獲納蘭克什,歸國後已與錦衛審問,駱指揮定會將實向宮中稟報,至於說綾君撥反正,那是出於朝鮮仁穆大妃授意,臣只是適逢其會,卻遭到如此毀謗,臣不勝慨——”
說到這裡,張原語氣慷慨又有些悲愴,續道:“遙想漢之班超出使鄯善國,彼時鄯善國有匈奴使者在,班超率三十六人突城中斬殺匈奴使者,迫使鄯善國王表示願意歸附大漢,其余西域諸國有不忠大漢者,班超或滅其國、或另扶新君,極大地打擊了匈奴在西域的勢力,匈奴最終遠遁不敢與漢爭鋒,豈無班超之功在?若班超不幸生於今日,是否一歸國就要定其大逆不道、犯上作之罪?”
張原解釋完畢,文華殿上悄然無聲,立在皇太子後的東宮首領太監王安暗暗點頭,張原果然大才,這番解釋堪稱完,張原先以海君得位不正說起,一下子就切中皇太子心事,福王雖已就藩,但威脅依然存在,海君的倒臺與朱常在國本之爭中最終獲勝豈非暗合,單憑這一點,皇太子朱常就要力張原,更何況張原後面以班超為例的自辯相當有力——
想到這裡,王安與鍾本華對視一眼,二人都是微微一笑,張原果然是有輔臣的資質,輔臣必須備的是前應對能力,平日文章寫得再如何花團錦簇也不如當面切帝心一語。
果然,皇太子朱常和悅道:“張讚善莫要為那些流言蜚語困擾,本宮已明白你忠君國之心。”
張原跪稟道:“殿下,微臣出使朝鮮的日記已經刊刻印行,臣借此次出使,對遼東、建州、朝鮮的軍政邊備都有考察記載,敢呈殿下披覽。”
朱常道:“甚好,呈上來。”
張原即從懷裡將一冊散發著油墨香的《行路難——丁巳朝鮮紀行》雙手呈上,王安過來接了。
朱常對王安道:“傳旨詹事府和翰林院,明日重新出閣開講。”又道:“王伴伴,中秋佳節臨近,給各位先生的節禮應早早送去,張讚善的節禮要厚一些,算是補上回端午的節禮。”
王安應道:“是,奴婢立即就辦。”
朱常想想兩份節禮實難獎張原的功勞和忠心,但又沒有能力給張原升,便道:“張先生學問品德俱佳,本宮甚是敬重,以後張先生也給本宮講學解。”
給朱常講學那就等於是朱常的老師了,這擺明一旦朱常登基張原必重用,以張原的資歷,這是極大的尊榮了,鍾本華都為張原暗暗高興,不料張原卻婉拒道:“殿下,小臣今年才二十歲,無論學識還是聲都不足以擔此重任,皇長孫年聰慧,臣教導皇長孫庶幾可以勝任。”
朱常聽張原這麼說,想想也對,他比張原年長近二十歲,張原做他的講的確有些不合適,雖然韓愈有“無貴無賤,無長無,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之說,但言們顯然不會以《師說》來理解張原,只會抨擊張原僭越、狂妄,這就反而給張原造麻煩——
朱常看著年英氣的張原,心道:“張原是棟梁之材,就留給我兒由校吧。”示意朱由校過來,拉著兒子的手說道:“吾兒要聽張先生教誨,虛心求教,不要頑皮。”
朱由校高興道:“是,兒極敬重張先生,張先生講學講得極好,人品更好。”
朱由校這幾日一直擔心張原會被臣所阻不能繼續當他的老師,這時自然要大讚張原。
……
年初張原請求出使朝鮮時,姚宗文等人暗喜,都認為出使是苦差,不得張原離開京城去朝鮮,現在才醒悟張原已然得利,看來張原並不打算在萬歷朝與他們抗衡,而是寄於皇太子朱常,詹事府正是東宮的事務衙門,一旦東宮即位,張原自然飛黃騰達,對此,姚宗文、周永春、韓浚等三黨首腦人都極為忌憚,萬歷皇帝今年五十五歲,這在普遍壽數不高的大明朝皇帝當中算得是高壽了,不過想必也沒幾年好活了,張原今年才二十歲,而姚、周等人都已四、五十歲,到了新君即位後只怕鬥不過張原,如今張原可等於是東林人在朝中的希了,所以必須在這兩年就把張原逐出京城,牢牢把持住朝政,這樣的話即使新君即位之後也搖不了三黨的勢力,但韓浚彈劾張原的奏疏未見批複,張原堂而皇之地詹事府任職了——
八月初一這日傍晚散衙後,姚宗文與韓浚同車談,姚宗文說道:“晶宇兄的那份奏疏還未批複嗎,張原明日依舊宮進講了,真是豈有此理。”
韓浚道:“聖上被前幾個月的京察搞煩了,如今關於員彈劾的奏疏大抵留中不發,因為丁巳京察已經結束,所以說今年想把張原逐出京城只怕不易,張原極是狡猾,回京才十來日,出使的日記就已刊刻書了,那冊《行路難——丁巳朝鮮紀行》姚兄可曾一閱?”
姚宗文冷笑道:“若非要揪其破綻,誰耐煩看他的日記,我是昨日傍晚購得那冊書,尚未及細讀。”
韓浚道:“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我倒是連夜翻閱了一遍,張原的自辯很有力啊,堪稱無懈可擊。”聲音轉低,問:“那個阮大鋮如何了,若阮大鋮能指出張原日記不盡不實,那將給張原沉重一擊。”
姚宗文道:“阮大鋮是個無膽的紈絝,他是翰社骨乾,與張原素有,要他突然倒戈,他自己臉面抹不過去,也怕被人譏為寡禮義廉恥,不過前幾日他曾來訪我,言語間有疏遠翰社之意,但割席絕之事他一時也做不出,此人隻堪煽風點火,要他作先鋒與張原作對,他不敢。”
蘭溪重生了,所以,前世,且當心。 某男:該當心的是你!
因為偶然的原因,趙俊臣穿越到了一個陌生的朝代,成為了一個惡名滿天下的貪官。在這里,昏君當政,遍目皆是奸臣,清流無用,百姓受苦。 趙俊臣沒有揭竿而起的魄力,亦沒有取而代之的野心,更無意于辭官隱退,成為平民百姓,受那世間動蕩之苦。 所以,他只能融于滿朝貪官之中,借貪官之勢,用貪官之力,成為這世上最大的貪官,自上而下,還乾坤之朗朗。 ...
穿成肥婆就算了,還是一個整日在婆家作妖,對丈夫死纏爛打的惡婦人設?余晚竹淡定表示,不要慌,咱有變美系統在手,艷驚四座小意思! 宋逾白萬萬想不到,這個好吃懶做的女人,竟突然轉了性子?他說休妻,她同意了;他要和離,她無動於衷。 余晚竹無語望蒼天…老娘忙著賺銀子呢,你別打擾! 坐擁豪宅數座,良田千頃,余晚竹突然覺得少了點什麼,直到那個考了狀元的前夫出現,「娘子,可不可以複合?」 「叫誰娘子呢! 我們已經和離了」
作為一個演技高超的演員,林柯穿越到了大魏圣朝,成了禮部尚書之子。但他是娼籍賤庶!這個世界把人分為上三流,中流流,下九流……而娼籍屬于下九流,不能參加科舉。母親是何籍,子女就是何籍!什麼?三尊六道九流?三六九等?我等生來自由,誰敢高高在上!賤籍說書人是吧?我教你寫《贅婿兒》、《劍去》、《斗穿蒼穹》,看看那些個尊籍愛不愛看!賤籍娼是吧?我教你跳芭蕾舞、驚鴻舞、孔雀魚,看看那些個尊籍要不要買門票!賤籍行商是吧?你有沒有聽說過《論資本》、《論國富》、《管理學》、《營銷學》……還有賤籍盜,我和你說說劫富...
死於海嘯的舒錦,一睜眼卻成了雍王府後院的耿格格,開局肚子裡揣著弘晝,去隔壁幫鈕祜祿氏接生弘曆…… 忙活完之後,舒錦發現自己拿得劇本不錯喲! 小年糕即將入府專寵,她既不用爭寵、也不用奪嫡,安安心心躺平,熬死康熙、再熬死雍正,她就能舒舒服服當太妃去了!歐耶~ 然鵝,才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嘎嘣掛了!雍正嘎嘣登基了!舒錦看著還在吃奶的弘晝,震驚得脊背生寒! 這個雍正不對勁!! PS1、哈嘍大家好,我是稍微一轉型就撲成狗的尤妮絲,現在老老實實端起了清穿飯碗…… PS2、本文無男主,雍正是男配,如果一定要選個男主,那就女主肚子裡的弘小晝吧……(所以大家可以隨便磕CP) PS3、老絲絲現在也揣寶寶了,所以中後期可能停更生娃(我會努力攢稿,儘量減少停更期的嚶嚶),希望大家支持正版,讓我賺點奶粉錢養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