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重生之出人頭地 第一二零章 殺雞儆猴?卸磨殺驢?

《重生之出人頭地》第一二零章 殺雞儆猴?卸磨殺驢?

最新章節!

第一二零章 殺儆猴?卸磨殺驢?

1951年5月21日,香港慈善組織樂施會立儀式暨第一屆執委會就職典禮,在中環香港聖公會聖約翰座堂舉行。

宋天耀臉上掛著笑,站在聖約翰座堂外迎著自己老闆那些狐朋狗友帶著伴下車趕來,每來一位,宋天耀臉上的笑容就多一分,態度殷切的把對方領進教堂。

師爺輝和鹹魚栓今日也都煥然一新,頭臉收拾的乾淨利落,往常臟兮兮的汗衫土如今已經是白襯衫黑馬甲,鹹魚栓的頭上有多戴了頂氈帽,此時正在遠道路上負責指引那些來客的司機或者隨從,把車停去遠避免堵塞通,各家報館來報道的記者,更是由他們兩個負責悄悄送上一份紅包,再禮貌的道聲辛苦,把這些妙筆生花的記者哄的眉開眼笑。

除了他們兩個在外麵忙碌,街上還有二十多個全副武裝的軍裝警員在一名鬼佬警的帶領下維持附近秩序,把閒雜人士驅離。

對照自己手裡那份褚孝信提供的名單,名單上的闊都已經到齊,宋天耀轉進了教堂,坐在最後一排角落的座席上開始隨著眾人鼓掌,今天樂施會立儀式出席的人並不多,隻有三百多人,但是其中一多半是在港英國人,剩下的則是褚孝信的狐朋狗友及伴,比起保良局和東華三院那些大型慈善機構每年的募捐和紀念儀式上,輒數百華商,上千人出席的場麵,顯得要聲勢差上太多。

不過保良局和東華三院每年出席的全都是華人富亨,而今日出席的,從表麵上看,地位上最高的,自然是聖公會港澳地區主教何明,但是實際上,香港港督葛量洪的夫人葛慕蓮,也以聖公會信徒的份,在何明主教的邀請下,出席了這次樂施會的立儀式。

Advertisement

在場的近兩百名英國鬼佬,有一大半都是嗅到了味道,追隨著這位港督夫人趕來的。

這也是讓宋天耀佩服石智益的原因,葛慕蓮當然不可能是何明一個主教去邀請的,隻能是這位石智益想方設法說服港督後請來的,港督夫人來這裡一次,樂施會永久名譽主席這個最高榮譽頭銜自然是要讓給,這個永久名譽主席的頭銜雖然看起來不參與樂施會日常慈善事務,無非是今日參加儀式來捧捧場,象征捐點財,但是背後該屬於這位港督夫人的好,卻不能了哪怕一分。

都說港督葛量洪比起前任更好財貨名利,今天一看,的確傳言不假。

比如今日,葛慕蓮雖然不可能去和貝斯夫人一起去為九龍地區木屋區的貧民贈藥,但是明日各家報館報道時,卻必須要記得提起這位港督夫人。

除了何明和葛慕蓮,再之下就是已經一腳踏香港民政府高層,距離香港工商業一哥位置隻差半步之遙的香港工商業管理長,暫署長,正式晉升後能被稱為石司長的石智益,這三位參加樂施會立儀式的份最高,其他諸如石智益手下的貿易署署長和夫人,工業署署長和夫人,海關署署長和夫人,以及一些在港英商等等,在華人麵前也許算是遙不可及的大人,但是在英國人的香港民政府序列裡,比起這三人都差了不,這三人一個何明相當於英國國教駐遠東民地**師,一個葛慕蓮是遠東土皇帝的寨夫人,還有一個石智益,是能直接左右這些署長和英商命運的直管領導。

不過讓宋天耀有些疑的是,石智益如果在儀式結束的同時馬上開始徹查歐洲海岸公司,海關署署長應該聽話的在下麵奔走纔對,怎麼也一西裝筆,牽著有些碩的夫人出現在了這裡?

Advertisement

自己給章玉良拋的餌不算太大,也釣不出深水下的魚來,而且稍稍慢一步讓章玉良得到這裡風聲,他就能輕鬆與加力子公司違約,拿回主權。

不會是石智益一心想捧自己老婆,把章玉良那點事忘了吧?

可是等看到西裝筆的褚孝信和今日打扮的保守大方的安吉—佩莉已經跟在貝斯夫人後登上前臺,宋天耀歎口氣,忘就忘吧,反正收拾章玉良也隻是順手的事,如果章玉良識趣,應該會記得事後示好,謝褚孝信放他一馬。

隨著三位發起人登臺,四個在各角度早已經就位的照相師傅頓時再次按下手中相機按鍵,閃燈連續閃爍。

褚二臉部表有些僵,不如邊安吉—佩莉和貝斯夫人兩個人看起來那麼自然,不過褚孝信有一點好,有自知之明,知道藏拙。

自己英文不好,下麵又坐著大部分鬼佬,那就不如安靜的站在一旁免得出醜,聽著貝斯夫人和安吉—佩莉兩個英國人侃侃而談,闡述樂施會立的目的和構想。

也算褚二運氣好,歪打正著,他登臺時腳步稍稍落後一步,站位也靠後的舉,反倒是讓在場很多英國人覺得這箇中國男人頗有紳士風度,在這種暴在相機下極容易出風頭的環境中,仍然沉穩低調,彬彬有禮,謙讓士。

所有儀式大同小異,無非是發起人闡述理念,然後地位高的那幾個特邀嘉賓發言,下麵坐著的來客負責鼓掌,倒是貝斯夫人出那份有調查起草的香港水質報告,讓很多英國人有些驚訝。

顯然之前都冇發現,這位石智益的夫人居然是水文科學家,而且還拿出了考據詳實的調查報告,說起香港地區的水資源和水質問題,出口章,引經據典,完...最新章節!

Advertisement

據典,完全一副專業的氣質。

隨後,英國人更驚訝的是褚二的最後發言,雖然他英語語速慢了些,但是出口有力:“利康商貿公司,在得知貝斯夫人這項關於香港水質問題的調查之後,願意響應樂施會善舉,在今日無償捐贈五十萬驅蟲藥給樂施會,由樂施會免費發放給飽寄生蟲病困擾的香港市民,以後每年同等價值藥捐獻,利康不會於兩次,隻要利康商貿還在,我褚孝信還在,這項捐贈就不會停!直到貝斯夫人的報告有一日能清楚的告訴我,香港所有市民已經全部都能喝到真正乾淨的水!我也衷心希,貝斯夫人期盼的那一日早些到來,那也是我,在場各位乃至所有香港市民共同盼的一天!”

這些謝,希之類的套話不值得英國人耳,他們聽到的是利康一次捐出五十萬藥,每年最兩次,那就代表一年捐出一百萬港幣,而且是每年,也就是說以後每年,這個褚孝信的中國人都會拿出價值一百萬港幣的藥來搞慈善,這就很值得底下英國人欣賞和錯愕了。

連何明,葛慕蓮聽到褚孝信這番話,都忍不住麵帶讚許的拍手鼓掌,表示讚許。

倒不是這些英國人冇有見過市麵,被褚孝信捐一百萬就嚇到,而是目前香港最大的兩個慈善機構,保良局和東華三院都是那些華商自己發起立的,英國人想去慈善晚宴混頓飯吃,在一乾富翁麵前麵冇有問題,但是如果說想要參與進去,用這兩個大機構的慈善行為為自己刷一下聲,不好意思,香港華商有錢人想捐錢換太平紳士的都已經忙不過來,英國人就不用想著進來搶位置。

而英國一些真心關注慈善的人士自己組建的一些慈善機構,又缺乏香港本地群眾基礎,因為香港華商冇人蔘與,所以就算是想拿錢去買人心都不知道如何下手,更遑論就財力和行力,號召力而言,英國在香港那幾個慈善組織比起保良局和東華三院來,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保良局和東華三院不讓英國人手,英國人就隻能收這些華商獲取太平紳士和授勳的機會,戰前每年都有七八個華商因為捐款夠多得到太平紳士的頭銜,像是杜肇堅那種捐資首善,更是能前往倫敦,參與王授勳,但是如今,哪怕保良局和東華三院每年都大搞慈善,為港府緩解社會力,但是港督委任太平紳士的人數已經了很多,1950年,隻有三個,今年看樣子隻怕保良局和東華三院兩個慈善機構裡那些一門心思想要獲得頭銜的華商,也要有些失,不會比三個更多。

其中原因,未必冇有港督覺得這些中國有錢人在香港市民中示好,而不帶英國人玩的怨氣。

可是現在樂施會三位發起人,兩個是英國人,而且是英國,隻有一名中國人,聽口氣明顯是本地華商富翁,不然哪敢隨便開口每年捐一百萬港幣的藥品?要知道,負責工商貿易的石智益就坐在上麵,港督夫人葛慕蓮也在鼓掌聽著,這箇中國人如果是撒謊吹牛,除非他以後的生意不想在香港做下去。

而有了這一百萬藥品打底,又捧了兩個英國順便加一個港督夫人,再扯上聖公會,港督葛量洪隻要不是白癡,絕對能把這手牌打的漂亮些,兩個人如果做得好,作為傑出人士回倫敦被皇家授予低級勳章十拿九穩,就算是這箇中國人褚孝信,太平紳士的稱號也已經跑不了,葛量洪也需要用這個新出爐的太平紳士褚孝信來提醒敲打保良局和東華三院的那些捨不得帶英國人玩的華商。

一百萬港幣的藥換一個太平紳士的頭銜貴嗎?當然不貴,保良局,東華三院那些華商,有頭有臉的,一年現金最也要捐五六十萬,而且這個數目都排不到前列,就算是一百萬港幣現金,也爭不到保良局主席或者東華三院董事局主席的位置。

一百萬港幣的藥,就是個慈善組織發起人,還能得到太平紳士的頭銜,連臺下的英國商人都覺得這位褚孝信先生非常有投資眼,絕對香港華商年輕一代翹楚人,有手段,識時務。

心思靈活一些的英國人,已經覺得自己應該在今日多捐一筆,提前在樂施會執委會混個位置。

儀式發言結束,自然就是捐贈環節,既然褚孝信剛纔已經放話捐給樂施會五十萬的藥,自然這捐贈的第一筆就由他以利康老闆的份來進行,四輛貨車清晨時就已經把第一批信牌花塔糖運來,此時正堆在教堂後殿,被一大片紅布遮蓋,褚孝信邀請葛慕蓮,石智益,何明,安吉—佩莉,貝斯夫人一起把尼龍布揭開,出下麵碼放整齊包裝完善的信牌花塔糖。

隨後就是安吉—佩莉認捐五萬元港幣的驅蟲藥品,由褚孝信先生代為生產,貝斯夫人認捐五萬港幣驅蟲藥品,由褚孝信先生代為生產,石智益捐出一萬元港幣現金,葛慕蓮認捐十萬元港幣驅蟲藥,何明主教捐《聖經》五百本,食若乾……

就在宋天耀哈欠連連看著前麵的人依次開始捐款時,鹹魚栓悄無聲的走到宋天耀邊,俯下輕聲說道:“宋書,碼頭的哥讓人特意搭黃包車送訊息過來,陸警,水警,海關聯合駐港島英軍,一起查封了港島、九龍各大碼頭所有西藥公司貨倉,也包括利康的倉庫。”

所有西藥公司的貨倉?宋天耀剛纔還困頓瞌睡的表馬上消失不見,眼神如鷹隼般向此時臺上正與妻子貝斯立在一起,麵帶微笑,低調斂的石智益!

鬼佬居然改劇本?這是要玩一招殺儆猴,殺一儆百?仲是卸磨殺驢,翻臉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