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奮鬥在新明朝 第170章 又缺錢了

《奮鬥在新明朝》第170章 又缺錢了

李佑在回虛江縣的路上,暫且拋開了雜念,一心一意想起銀子。他當初賣了兩個吏員位置,得了千把兩銀子。但在府城買了宅子,又整修一遍,共花費七百多兩,此外應酬花銷也不小,一來二去的錢袋子又有些見

這回舉家遷到府城,今後各種開銷更大,行沒了暴利每月二三十兩利潤遠不敷使用,只夠給關姨娘當零花錢的。

衙門裡有些灰,過小日子是夠了,但滿足應酬花費也頗吃力。主要是因爲和他來往的都是趙大人這樣門第的,錢不當錢,家世淺薄的李佑又不肯在這上頭丟面子。

別的名士,潑墨寫字作畫都可以當做禮,省了多銀子,這點一筆爛字的李探花可學不了,念首詩也得有載啊。

要說李推在府衙威風八面,豁出段貪贓枉法起來豈不財源滾滾?其實說起這個,那都是眼淚。

一來有個石參政在上頭,小還好,大打大鬧便不好遮掩了。

二來名聲所累。如今李佑在蘇州府揹著一個本地名流的旗號,乃是明星員,一舉一人關注,好事壞事都傳千里,極其加大了賺取黑的難度。

名士不做,那山人士;名士做,那紅塵歷練;名士懶於事務,那曠達通;名士勇於任事,那勤於王事;名士溫和,那君子之風;名士苛急,那嚴正剛毅…總而言之,在這年頭只要掛著名士的牌子,好輕佻狂傲跋扈打架罵街搞基收禮都不是錯,算作個,或者說不俗。但公開貪贓枉法似乎不在此範圍

Advertisement

可嘆李佑的權力貌似不小,一手把銀庫一手掌刑名,但一來不是正印,二來兩個職責都不太適合搞不驚別人的暗箱易,比如你給我一百兩我點你個生之類的活計。

打銀庫的主意就是貪贓,被查出來的後果太嚴重;打刑名的主意就是枉法,涉及人員太多,是非曲直太明顯,吳人又喜歡上告鬧騰,乾點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不容易。

若事不大,不傳出去還好,但真不大的事才能收多銀子?

別人可以不用太在乎聲,因爲有功名就有進之階,名聲只是個點綴。而沒有功名出的李佑卻很在意聲,這纔是李佑做最吃虧的地方。灰可以有,但不夠花用,想要黑若可能會傳出風聲就不行。

黃師爺說的沒錯,李佑原來是不要臉的,現在開始進化爲要臉了,有時反而不如當小吏時肆無忌憚。文雅的說法是,食足而知榮辱。

其實黃師爺還有個沒說出來,他覺得李佑做的派頭有點模仿陳巡道的痕跡…於是李佑再次遇到了賺錢速度跟不上地位提升速度的難題。

閒話不提,卻說李佑乘船到達縣裡北關水驛,從驛站調了轎子儀仗,一路傘蓋打起、迴避肅靜、鳴鑼開路回了家。

懂行的一瞧這類似於知縣卻又比知縣差一籌的儀仗,便知道是本縣出去的李推回家了。

Advertisement

李推在達貴人滿地走、豪商名士多如狗的府城不會這樣張揚,但今次回了縣裡,驛站來結,他也就卻之不恭了。

待李老爺進了家門,各房妻妾一起來拜見。其中關繡繡屈行禮時,一不留神從袖裡掉出本書。

李佑眼尖,瞅見封面上寫著《素九勢》,好奇撿來翻看,赫然是合龍飛勢、虎步勢、猿搏勢等等,另配有圖。

書有趣,看書的人更有趣…李老爺再擡眼,卻見關姨娘紅袖半掩,側頭含拒還迎。想向來端莊矜持,卻藏了這麼一本技指南,反差之下不由得心大。今夜就和研究研究?

真是眼瞎心瞎的蠢老爺,如此簡單的把戲都上了當,梅枝恨恨想道,早知道也藏幾幅春宮畫兒了,很稀罕麼。

“啊,這個東西,豈是人看的!”在一旁覷到畫的小竹尖

李佑哈哈大笑,“不是人看的,是神仙乾的,今晚老爺就做一回神仙。”

又和妻妾們調笑幾句,就見有下人持在門外道:“薛舉人薛老爺來訪。”

李推縣城中一路招搖過市,就和那黑夜中的螢火蟲一樣,想不被有心人注意都難。

李佑離了後院,來到前堂,拱手道:“薛老兄,多日不見了,我正有心尋你,你倒自投羅網。”

薛舉人見李佑有事,也不說自己來意,先問道:“李大人有何貴幹?”

Advertisement

“薛兄走南闖北,見多識廣,請教這世道可有什麼輕省生意值得我這小小推一試麼?”李佑諮詢道。

前文說過,這薛舉人兩次進京沒中進士,便從商做起買賣,是虛江縣有名的大儒商,家資說數萬。所以李佑纔會想起諮詢他。

薛舉人不假思索道:“有一種,但李大人份做不得。”

“哪個?”

“典當鋪生意。”薛舉人道:“坐地收息,無遠涉之險苦。可惜朝廷有令,嚴吏開典當鋪盤剝民衆,李大人的份去南京戶部申請當是領不下來的。”

李佑心頭一亮,這個生意委實不錯,收質放債而已,其實就是短期高利貸。雖然糾紛多,但他這理刑會害怕經濟糾紛嗎?只要能開張,包賺不賠。

但也有困難。一是本錢不足,幾百兩小打小鬧的開什麼當鋪啊。二是開合法當鋪需要申領當,相當於上輩子的營業拍照。三是,需要找個代理人。

正與薛老爺說話間,家裡下人又持進來道:“縣裡大老爺來了。”

這個縣裡大老爺便是虛江的新知縣了,李佑趕整頓冠,迎出大門,薛舉人也一同跟著出迎。

這知縣姓張,三十餘歲年紀。見了李推彼此對拜,互道一聲久仰久仰,幸得相見。薛舉人也見了禮。

請進來重新上茶,按著場規矩,該敘一敘出拉關係,但這是李推目前最於啓齒的地方。

張知縣來之前顯然是做過功課的,避開李佑出道:“聽聞李大人與按察陳巡道十分要好?本鄉試座師與陳巡道會試房師有同年之誼,故而與李大人也不須見外的,以兄弟相稱即可。”

李佑謙辭道:“在下年輕德薄,不敢唐突家鄉老父母。”

“不妨。賢弟心繫桑梓,爲愚兄助力甚大,日後還請賢弟繼續看顧。”

李佑拱手道:“那愚弟失禮了,家翁在兄長衙下,也請兄長多多照應。”

“自是不消說。”張知縣又從袖中掏出一封書信道:“爲兄素仰陳巡道高風亮節,此書也煩請賢弟代轉。”

李佑點頭答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