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奮鬥在新明朝 五百零六章 比不過行事下限

《奮鬥在新明朝》五百零六章 比不過行事下限

五百零六章 比不過行事下限!

連續有形形、花樣不同的人擊登聞鼓告李大人,當然是歸德長公主了李佑囑託做出來的。

放眼京城,在李佑識並可以信任的人中,也就京師坐地虎長公主備這個能力,可以在短時間湊集如此多看似不相干的小人去告狀。而且還要像模像樣的,不能太假。

靠皇家吃飯的人本統計不清,數量至高達幾萬,找點合適的人再簡單不過。此外就連那做到了閣老的盧老大人也沒這麼便利,他總不能派自己的家奴去搞這件事。

明眼人都看得出,從一開始李佑就是被人坑了,既然有人能做初一,那也沒什麼道理怪李佑做十五。如此一來,嚴肅的事了鬧劇,下了依法辦事外皮,出了政治鬥爭的本質。

在這一聲又一聲的登聞鼓中,李大人依舊穩坐釣魚臺,該巡視時巡視,該坐衙時坐衙,該斷案時斷案。只不過他親自斷過的幾個案子也不知中了什麼邪,事主全都去敲登聞鼓鳴冤,很樂此不疲的樣子,如此而已。

十月十七日這天,李佑坐衙時,他的專業門張三忽然進來稟報道:“程姨娘的父親,程家老丈在外面求見。”

此人怎的來了?李佑心有幾許疑,他與這個四房老丈人接委實不多,一共也沒說過幾次話,覺還是很陌生的。便將人傳進來,笑道:“自家親戚,大可去家中敘話,有什麼不能說的,今日卻又爲何到了公門中來相見?”

程老丈沉片刻才道:“老夫特爲呂尚志而來,那日他被伱抓捕衙,慘遭酷刑拷打,未免有小題大做、恃強凌弱之譏,有失爲人忠厚之本。時至今日,還是早早放了爲好,好歹也是微微沾親。別人笑話伱刻薄無。”

Advertisement

本來面帶笑意的李佑聞言之後,臉頓時冷了下來,就像外面的初冬天氣一般,質問道:“伱是來爲呂家做說客的麼?”

覺出這便宜婿的語氣陡然不善,程老丈皺眉道:“什麼說客,人之常不該如此麼?”

李佑完全收起了對老丈人該有的態度,語含譏誚的問道:“若我沒有坐在這個位置上,只是小門小戶良民。人微言輕。那麼遭遇呂尚志的後果如何?呂家家財鉅萬,聽說還有什麼閣老撐腰,在京師這一畝三分地雖然算不得權貴。但搶走平常百姓的小妾只怕也是易如反掌罷,如果本就是這個小民的話。”

程老丈開口道:“可伱並非…”

“伱閉!”李佑叱責道,“若真是呂家從平常百姓手裡將伱兒搶走奉爲正房。伱心裡大概也是樂見其!好意思在這裡擺出仁人君子臉麼!

所以,是呂尚志意持強凌弱在先,那就別怪本有樣學樣在後!若姓呂的無恃強凌弱之心,便也不會招來橫禍上,怪的誰來?

只不過本並非弱者,甚至比他更強,他既然膽敢開了頭,怎麼收尾那就由不得他!他自不量力找死,那不是本不懂憐憫的責任。恃強凌弱這個詞不該用在本上!”

程老丈被婿小輩毫不客氣的連連訓斥,極其不能適應。忍不住大聲道:“那呂尚志並不知道伱份,所謂不知者不怪!”

“不知道我的份就可以在程家大堂上對程家婿口出狂言?這是誰縱容的?老實說,伱在其中有沒有嫌疑,我至今還抱著懷疑的心思。”

被激的幾乎說不出話,緩了緩後程老丈憤然道:“打也打過,拘也拘過。眼下伱要如何?事已至此,伱大人有大量有何難哉!”

Advertisement

李佑冷笑幾聲,“大人大量?本坐在這個位置上,戰戰兢兢不敢有毫疏忽,唯恐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憑著呂尚志那出人意料的言行。伱敢保證他背後沒有人指使麼?伱敢保證沒有麼?伱能給出一個本相信他、放過他的理由麼?”

程老丈哪比得上李佑伶牙俐齒,被婿得招架不住。下意識道:“怎麼可能會那樣!”

李佑說話越發的刻薄起來,“不會那樣?伱倒是大度,站著說話不腰疼!伱憑什麼認爲不會?伱承擔得起本判斷失誤的後果?伱有什麼份和資格替本承擔後果?伱算什麼人?”

程老丈氣的鬍鬚發,拂袖道:“不可理喻!不可理喻!”

李佑反脣嘲笑道:“本在揚州府有一個二房老丈人,也是富戶,人稱金百萬。如果換做是他,他肯定不會跑到這裡來說這些蠢話,伱的見識真比他差了十萬八千里!

就是讓伱知道,在這個位置時該有的行事準則是什麼樣的!伱接不了,那也無所謂。從今以後,伱與玉姐兒斷絕父關係,各走各的關道,我李佑沒有伱這個親戚便是!其實我本不想認伱這樣見識太差,遇事只會拖後的親戚!”

“那是我兒!”程老丈暴怒而起,瞪著李佑道。

李佑冷酷無的說:“錯了!那不是兒,那是歸德長公主送與我的小妾,和伱沒有任何關係!如果伱有不同意見,可以去找長公主將兒要回,本沒有義務照顧伱的心。”

程老丈再無可說,只到實在比不過婿的行事下限,怒氣衝衝的轉走人。

在旁邊侍候的張三對著程老丈的背影“呸”了一聲,憤憤不平的對李佑道:“此人真是不懂恩的白眼狼,渾然不記得當初是誰救了他一家,反倒幫著外人來說話!老爺伱說的極是!”

Advertisement

李佑嘆道,“隨他去罷!若真糊塗到拎不清事理,隨著本做事只會死無葬之地,還是早走早好!對誰都好,也省得不知什麼時候被連累。”

話說從登聞鼓這裡,一天一件案子源源不斷送到刑部,使得主張理十月初六登聞鼓案並奏請審理的始作俑者、刑部左侍郎常大人越發不知所措。

他上過前三次奏疏後,就再也不敢上奏了。這事說不清道不明,但已然失控。從律法上,自然可以繼續審下去,但他要知道,律法之外還有很多因素!

他自然可以不顧一切,一本正經將鬧劇審理到底,但別人也可以將他當鬧劇的丑角!更何況李佑的靠山們也不是吃素的,都察院那幫等著看笑話的史更不是吃素的。

若都察院審理員遇到此類狀況,那也沒什麼可怕的,糾集幾十個史就足以縱公論,但刑部不是都察院,他左侍郎也不是都史。

常侍郎眼前彷彿出現了李佑那**的嘲笑臉,伱們就是個笑話!這幾日荀尚書對他的臉也不是那麼好看,大概同樣恨他輕率釁事,給刑部帶來如此大的麻煩,還不知如何收尾。

十月十八日是經筵之日,雖然不是朝議,也有重臣赴文華殿侍講。

在開講之前,常侍郎著頭皮,出列奏道:“近日又收到登聞鼓案五件,皆爲狀告檢校右僉都史、提督五城兵馬司李佑者…”

景和天子奇道:“先前似已有過幾件,朕皆批過。爲何還有如此之多?莫非日日都有人擊登聞鼓告李佑?”

天子最後的口氣已有幾分不悅,常侍郎無言以對,只能道:“確實如此,還請陛下置。”

景和天子對常侍郎的奏對極其不滿,這刑部之前如此積極奏請要審理李佑,他礙於道理都照著奏疏批了,授權給了刑部。

事到如今,刑部貌似審不下去了,常侍郎卻又冒出一句“請陛下置”,這算什麼,定要無事生非,最後卻將麻煩向他上一推了之?這是天子當什麼了?

此人做事太不負責任!天子似乎年輕藏不住話,忍不住出言譏諷道:“不知前番請纓者是誰?既然伱置不了,那就換個能置的人來當刑部左侍郎!”

貌似君恩已盡,常侍郎汗如雨下,免冠頓首奏道:“臣請陛辭!乞骸骨返鄉!”

建極殿大學士彭春時微微皺眉,這天子初親政,對套路不悉。別又是一衝就準奏,那損失可就大了。常侍郎的行爲,都是了他指使,只是這李佑做事更沒下限…

他正想如何說幾句時,卻聽到聖音道:“不準!算了,伱且退下,此事付與公議!”

景和天子譏諷完後,只揮揮手,便輕輕放過了常侍郎。看在羣臣眼裡,天子進步堪稱明顯,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那常侍郎又叩首道:“陛下仁德!”,之後垂頭喪氣的回到班位中。

河南道掌道史範忠出列奏道:“其甚爲可疑,李僉憲到任甚短,焉有件件都被告上登聞鼓之理!若皆如此例,朝廷如菜市,天下理刑誰還可保全名?臣以爲,必有人蓄意煽民意,縱公論,誹謗大臣!還請徹查!”

天子點頭道:“此事看來看去,確實蹊蹺,若都如此擾人心,誰還肯爲國效力,必須查!從第一件到最後一件,所有擊鼓苦主全都追究底!但小民想必也是被迫無辜,不得施苦主。”

天子說的是從“第一件”到最後一件,彭閣老有點堵心了,不由得又罵起李佑。他可以肯定後面七件都是李佑無恥的自導自演,比行事下限真是比不過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