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天子八月駕崩,今上登基後忙忙的過了三個多月,於是化二十三年就這樣過去,這也是用化爲年號的最後一年。新的一年就不是化二十四年了,而是改元爲弘治元年。
弘治元年元旦朝會,是今上登基後第一次大朝會,禮制自然遠遠隆重於常朝。所幸在這朝政紛雜之時沒有出差錯,更沒有天象來搗(滿朝文武真被化末年那些災異弄怕了)。
然後新春初至,萬象更始,朝政也隨之刷新,一批從外地召回京師的大臣紛紛回朝,史稱“正人匯進”。之後的歲月,當然就是激濁揚清、衆正盈朝、君臣相得,又史稱“弘治中興”。
召回的大臣裡,最醒目的是王恕、馬文升和方清之三位,其中王恕和方清之不需贅言,前文盡有詳細介紹。
卻說這馬文升,同樣是剛直之人,堪稱是略小一號的王恕。他原本是南京兵部尚書,回京後的職是左都史。
原左都史王越王老大人在汪直支持下,這麼些年以威寧伯份一直霸佔著左都史不肯放手。這次汪直被刻意“打”後,王越終於也繃不住了,便放棄了左都史職,正好馬文升回京後接任了。
不得不說,以馬老大人的格,當總憲還是合適的。走馬上任之後,便毫不客氣的開始履行職責了。先是上了一封長達千餘字的奏疏,猛烈抨擊司禮監秉筆太監汪直。
方應在都察院極有能量,很快就知道了馬文升彈劾汪芷。對此有diǎn兒不大明白。新上任三把火可以理解,怎麼就燒到汪芷這裡了?
於是方應便去找汪芷詢問。汪芷撓了撓頭,苦惱的答道:“七八年前我巡邊時年氣盛。而當時馬文升爲兵部侍郎,也負責整飭邊備,我與他有過沖突。這麼多年來,我早就把這事忘了,卻不曾想竟有今日之事。”
方應追問道:“衝突?後來呢?”汪芷便又答道:“我在老皇爺面前誣陷了幾句,然後馬文升下獄並被貶到戍所......”
方應久久無語,難怪馬文升甫一上任,便猛烈彈劾汪芷,當初被坑那樣。沒diǎn復仇心才奇怪。最後方應長嘆一聲,“當年你橫行霸道,造了多孽啊,至今還沒有還完債。”
“先不要管我了,你也有的苦頭吃。”汪芷岔開話頭道:“我在司禮監中看到了你那便宜外祖父的奏疏,他說你們方家父子均在中,理該避嫌並放出一個。”
方應也呆了呆,沒想到自家外祖父居然大義滅親。他知道王恕是個不講面的人,但也沒想到如此不講面。看來以後還有的愁。
與汪芷胡天胡帝之後,方應回到家裡。如今家裡又有了父親這個大老爺,方應不再是當家做主之人,除非他正式結婚。才能小小的獲得一diǎn獨立權。
想及此,方應便覺得自己的婚事該提上日程了。最近這段時間朝政平穩,沒有風波。正是親的好時候。
然後方應去了書房,找父親商議婚事。但方清之聽了後。皺皺眉頭一口否決道:“先皇骨未寒,吾輩不可失人臣之禮。等國喪期滿一年後再議。”
方應只得嘆口氣,這輩子究竟犯了什麼衝,結婚爲何如此之難?
方清之敏銳的覺察到方應冠略有不整,呵斥道:“國喪未除,爲人臣子當謹守本分,豈可浪無行?”
方應不耐煩的說:“朝堂之事,看穿後只遊戲爾,父親何須在家中較真?”
方清之怒喝一聲:“你這什麼妄言語?”
父親大人這種心態不對啊,必須要儘快從“打江山”向“坐江山”轉變,方應想道。又沉思片刻,便對方清之道:“兒子不想與父親大人辯解經義倫理,只請父親大人與兒子微服出行,沿街訪問。”
方清之不知道方應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還是依照方應要求,跟隨著從小門出府。方應帶著父親一直走到了棋盤街一帶,這才放慢腳步。
在一個攤販那裡,方應一口氣買了兩錢銀子的貨。然後他與賣貨的老頭兒閒聊起來,問道:“去歲先皇駕崩,今上登基,老人家有何?可否爲先皇哀痛,可否爲今上歡欣?”
面對大客戶,老頭兒很坦誠的答道:“沒甚,談不上喜怒哀樂。只是大赦很好,老朽有個侄兒流刑十年,也能放回來了。”
方應順著話說:“流刑十年,這可不短。”老頭兒便抱怨道:“時間確實太長了,若早遇大赦,他早就回來了,何至於等到今日。”
方應打個哈哈說:“老人家想岔了,大赦哪能說有就有,能上一次就不錯了。”
老頭兒卻絮絮叨叨的說:“公子此言差矣。老夫尚還在壯年時,也就是二十多年前,正值景泰、天順年間,旋即又是改元化。
猶記得那時候朝廷多事,隔三差五的就有大赦,還有減免錢糧之舉。可惜化之後越來越,幾乎有十幾年不見大赦了,至今回想起來,還是有些懷念當初。”
方清之站在方應背後,聽著自家兒子與賣貨老頭的閒扯,心裡默默計算起來。這賣貨老頭子沒見識記不清也說不明白,但沒修書修史的方清之卻能推算出這老頭子說的是什麼。
景泰、天順、化替的時候,確實是朝廷非常多事的時候。前前後後十幾年工夫,中間卻有三次登基大典,以及宣宗朝孫太后薨逝,還有化天子兩次大婚,之後化初年又有英宗朝錢太后薨逝。
所以這老頭兒說的沒錯,那個時間段裡,加起來林林總總有五六次大赦和減免錢糧,確實稱得上集了,也難怪這老頭兒懷念那時候。
但是嚴重到天子駕崩的國家大事,在老頭兒心裡的意義就僅僅是大赦和減免?對這種民心,忠君國以天下爲己任的方清之無言以對。
方應瞥了眼方清之,又問道:“父親大人聽過兒子作過的一首詞沒有?臨江仙那個。”
方清之腦中不由得冒出幾句詞來:“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事,都付笑談中。”
*一覺醒來,穿越到一個曆史上冇有的朝代,喬薇無語望天,她是有多倒黴?睡個覺也能趕上穿越大軍?還連跳兩級,成了兩個小包子的孃親。看著小包子嗷嗷待哺的小眼神,喬薇講不出一個拒絕的字來。罷了罷了,既來之則安之吧,不就是當個娘嗎?她還能當不好了?養包子,發家致富。不為惡,不聖母,人敬我,我敬人,人犯我,雖遠必誅。杏林春暖,侯門棄女也能走出個錦繡人生。小劇場之尋親:“囡囡吶,嬸孃可算找到你了!你當年怎麼一聲不吭地就走了呢?嬸孃找你都快找瘋了!你還活著真是太好了,跟嬸孃回家吧!一個女人賺了那麼多銀子,在外頭多不安全吶!”某花枝招展的婦人,拿著帕子,“傷心欲絕”地說。“你不關心我孩子,倒是先關心我銀子,真是好疼我呢!可是我們認識嗎,大嬸?”喬薇一臉冷漠。小劇場之尋妻:小包子領回一個容顏冷峻的男人:“孃親,叔叔說他是我爹。”喬薇莞爾一笑:“乖兒子,告訴你爹,要證明自己的身份,應該怎麼做?”小包子翻開金冊子,一板一眼地說道:“叔叔,如果你真是我爹的話,先背好《喬氏家規》一百條哦!”
甄家四姑娘爭強好勝,自私虛榮,費盡心機設計和鎮國公家的世子一同落了水。然后,一個呆萌吃貨就在甄四姑娘落水后穿來了…… 非傳統宅斗,女主非高大全,接受不能的慎入,無視警告的請自帶避雷針。。
一朝穿越神偷變嫡女,可憐爹不疼繼母不愛,還喂她吃泔水! 為一雪前恥,她廣撒家中不義之財,誰知這劫富濟貧之事竟然會上頭……山賊窩,貪官污吏,吃人皇宮,甚至皇帝寶座……嗯,都能不放過……不巧倒霉偷走他的心,從此「惡魔」 纏身。 「娘子,說好要七天的」 「滾」 「哎,說話要算話……」 「滾」 這哪家王府的世子啊,拎回去挨打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