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在齊永泰下首,馮紫英眼觀鼻,鼻觀心。
“你是怎麼考慮的?”齊永泰捋須微笑,越看這小子越是滿意。
鎖院之後貢院裡邊的風波一旦撤棘之後便難以遮掩了,自然也就傳到了他們這些大佬們耳朵中。
據說方從哲和顧秉謙發生衝突的那篇文章便是自己這個得意門生的。
馮紫英的文章經義和遣詞用字功底齊永泰當然是清楚的,說文白淺不爲過,但能讓顧秉謙這種人敢和方從哲板,若是這篇文章沒有點兒底氣,縱然顧秉謙背後可能有人他,他也是不敢這麼做的。
齊永泰甚至可以肯定,顧秉謙此時肯定把這篇文章謄錄之後送宮中,讓皇上覽了。
“齊師,您也知道,弟子這是考了三百七十九命,有些僥倖,差點兒就名落孫山了,嗯,殿試這一關,讀卷肯定會是葉閣老爲首的吧?”馮紫英顯得很平靜,“一甲是皇上親定,二三甲則是讀卷們來敲定,弟子覺得自己恐怕沒太多機會啊。”
“這麼沒信心?你就滿足於當個同進士?同進士起步正八品,進士起步正七品,這中間差距起碼都是六年的時間,而且進士日後晉升基本無限制,而同進士三品基本上就是到底了,便是六部主,同進士出的基本沒有,你明白麼?”
齊永泰目裡多了幾分恨鐵不鋼的味道。
“齊師,弟子當然知道,只是弟子的文辭本就欠缺,這殿試爭雄,一甲弟子是想都沒想過的,二甲卻又是讀卷推舉,弟子何來機會?”
馮紫英也很無奈,他當然不願意落到同進士位置上,但是自己實力有限,奈何?
“紫英,莫要妄自菲薄,另外讀卷雖然權力很大,但是爲師和汝俊兄都是讀卷之一,雖說讀卷以閣老爲首,但是並非其他讀卷就了擺設,一樣有我們自己的職責,更重要的是皇上纔是殿試的關鍵,他要閱卷看卷,沒有誰可以阻撓,……”
馮紫英眼睛一亮,“那齊師您的意思是……?”
“好好準備,不必背太多包袱,就按照你正常水平發揮,殿試就是純粹考時政策論,而且越合當下朝務越好,這恰恰是你最強的一面,難道就不敢大膽表現一下?”
齊永泰知道其實沒自己說的那麼輕鬆簡單,但是他覺得馮紫英的心態不好,這種形下就需要給他打氣,讓他再搏一回,縱然失敗了,那也算是搏過一回了,不後悔。
再說了,有顧秉謙這個變數,他把文章帶回給了皇上一閱,皇上在殿試時會有什麼想法,那就不好判斷了。
“弟子慚愧,齊師這麼說,弟子自當遵命。”馮紫英打起神。
“不過弟子還是覺得如果有機會的話,弟子還是更願意到地方上去打磨一下自己,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弟子一直很贊同這句話,沒有在州縣幹過,怕是很多下邊的弊端都難以都難以知曉。”
“嗯,你的觀點不無道理,但是紫英那是後邊的事,你首先要進二甲以上,才能說得到其他,難道說你連庶吉士都不願意去?”
齊永泰對自己這個弟子格還是有些瞭解的,總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不願意爲朝,卻願意去地方上,齊永泰可還是第一次聽說。
“不,不,齊師,庶吉士弟子還是很有想法的。”馮紫英趕解釋。
這庶吉士乃是日後進大周朝廷閣的基,齊永泰、喬應甲、應震以及崇正書院王永都是庶吉士出,都有資格進閣,但是像沈珫、周永春就未曾進過庶吉士序列,基本上就是閣無,頂多幹到六部尚書就是極限了。
雖然這並無定例規定,但是卻已經爲本朝約定俗的慣例。
“唔,我還以爲你真的是昏了頭,連輕重緩急都分不清楚了。”齊永泰瞪了馮紫英一眼,庶吉士下到地方的機率很小,而且如果有這種形的話,那基本上就是被貶或者不得聖眷了,絕大部分庶吉士都是在朝中一直幹下去。
“不,齊師,弟子只是覺得如果能夠一份在地方上歷練和悉政務的經歷,可能也能更有利於應對朝中朝務。”馮紫英還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向齊永泰說清楚,不能讓這一位自己最大奧援誤解自己的想法。
齊永泰沉了一下,“我明白你的心思,沒有經歷過地方政務,覺得自己心裡沒底,其實大可不必,嗯,本朝和前明略有不同,前明庶吉士後期便不觀政,只在翰林院進學習書修書備問,但本朝從廣德年間開始便一直堅持庶吉士既要進學修書,亦要觀政,以進學修書爲主,觀政揣爲輔,但實際上,很多時候觀政揣朝務亦是一種最好的學習,……”
“……,觀政便不能侷限於只在六部和都察院、大理寺,更應當到地方協助理一些政務,我已經向皇上和閣提出來,應當將觀政學習朝務之責明確下來,不能一味只是進學修書,日後真要到六部和都察院、大理寺,卻是半點不懂,還要一年半載才能慢慢悉適應,這不利於朝務置,……”
馮紫英也沒想到自己這位老師也看到了朝廷中對朝務生疏的這些弊病,尤其是一些員未曾在地方上幹過,很多時候難以瞭解下邊的難和弊病。
這個況在書院時馮紫英就和齊永泰、應震都談起過,他們二位也都有同,沒想到齊永泰這一到朝中,便開始按照他自己的意圖在推一些細節問題上的改革了。
“弟子明白。”馮紫英恭敬地應道。
“爲師還是希你能進庶吉士序列,這兩三年時間裡可以讓你悉朝中政務,備顧問,贊機,可不是說說而已,會讓你益匪淺,而且也能與閣閣臣和皇上有較多的機會接,……”
對自己這個得意門生,齊永泰也有的避諱什麼,這在其它人上上架後極爲罕見的,或者說能讓清正如齊永泰說這番話的,恐怕就是弟子中也屈指可數。
“謝齊師提點,弟子銘記在心。”馮紫英趕起又是深躬一禮。
“坐下吧,不必如此多禮,爲師還是更喜歡你灑大氣的模樣。”齊永泰捋須微笑,“待會兒你去汝俊那裡,估計汝俊兄也會和你代這些,嗯,他肯定也希你庶吉士,散館後也要到翰林院中去謀個職,……”
想到喬應甲的功利心態,齊永泰也忍不住微笑,不過在馮紫英的前塗上,他們二人觀點都是一致的,不管馮紫英殿試結果如何,他們兩人都要想辦法保馮紫英庶吉士。
殿試他們可以不爭,那是要看皇上心意和葉向高的權力,但是庶吉士的館選則是東閣考試之後由閣和六部都察院堂上會選,那就不是某一個人說了算了,馮紫英進庶吉士應該就是他和喬應甲心照不宣的底線。
不出齊永泰所料,馮紫英到喬應甲府上拜會的時候,喬應甲的態度也是一樣鮮明堅決,殿試無所謂,哪怕是最後一名也無關要,當然這也不可能,但是庶吉士必須要。
“乘風肯定也和你說了,紫英,庶吉士份非同小可,只有你自己在裡邊呆了之後你才明白這兩三年的意義!”喬應甲就比齊永泰要直白乾脆得多。
“三年時間,你可以和閣閣臣、六部和都察院、大理寺的堂上打無數次道,可以和五軍都督府各府和九邊的武將們隨意接,瞭解邊務況,因爲你們是備顧問,贊機,那就是什麼都可以接瞭解,對你們沒有機可言,而最重要的是你們還可以在皇上和閣面前發表你們自己的觀點意見而無需擔心來自都察院的彈劾,因爲你們是在進學修書,還是一個學習階段,……”
喬應甲揹負雙手,在廳堂裡踱步一圈,“多四五品員經年難得在皇上和閣閣臣那裡留下一個印象,可是庶吉士卻有三年時間來把握這個機會,就憑這一點,紫英,你就必須要進庶吉士!”
喬應甲的風格就和齊永泰不一樣,但讓馮紫英更覺得親切,甚至更大。
雖然他也知道庶吉士很重要,如果殿試進不了三甲,要進翰林院,那就必須要是庶吉士,而大周又素來有非翰林不得閣的慣例,所以自己未來要想進大周權力中樞,那就必須要走庶吉士這條路。
但庶吉士的日常和好他卻知之不多,齊永泰也只是簡單的說了進學修書習書,備顧問,贊機,但是如何,卻是喬應甲才毫不晦的說出來。
想想當初自己初見喬應甲時喬應甲的矜持冷淡,對自己的倨傲和拒人千里之外,現在對自己的關懷備至和親善有加,這真的就是不一樣了,私誼一旦建立起來了,那就是另外一個天地了。
明末的歷史紛亂混雜,堪稱是一段由一些有著強大個人魅力的人書寫成的歷史。不論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這些叛逆者,還是崇禎,袁崇煥,這些當權者,亦或是吳三桂,耿精忠這些背叛者,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的故事,就是因爲有了這些精彩的故事,明末的歷史才變得大氣起磅礴,波瀾起伏。
萬人敬仰的蕭王故去,留下名滿京都的紈絝世子,人人咬牙切齒。卻在某一天世子變了,在平靜中奮發,在誤解中進取,在困苦中掙紮,直到一天,驀然回首,世子已經崛起了
【系統】+【苟文】、【鹹魚】+【種田】+【雙主】、【搞笑】 我叫夏侯哲,夏侯惇的弟弟,開局成為曹營小文官,並覺醒項羽之力。 但是打仗這種高風險活,只有九成八的把握和送死有什麼區別? 我的人生目標就是低調苟住,混在曹操身邊當條鹹魚安穩過日子。 可最近不知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曹操拚命給我升官。 不說了我好難過,才升官三天,剛剛居然又從軍師祭酒,升為了丞相。 我叫曹操,不知哪天起,我忽然能聽到一個混子的心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