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重生電子帝國 第147章 孫仲謀

《重生電子帝國》第147章 孫仲謀

當然,李軒也沒有自己從頭去建設一個晶圓廠的打算,這樣耗費的時間實在太長了,等晶圓廠建好黃花菜都涼了。他給東方電子制定的策略,就是收購現的晶圓工廠。

從去年開始,國許多晶圓工廠的日子很不好過。以日立、nec、富士通等爲首的日本晶圓廠開始調低32k、16k的dram存出廠價,國廠商被迫應戰,慘烈的價格戰讓許多國it企業陷虧損的泥潭!

八十年代的國企業界已經到了談日變的地步,日本的鋼鐵、家用電、汽車行業的廠商侵國市場後,把國同行打得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現在這種趨勢終於蔓延到半導產業。

國半導協會最新的統計數據,在16k的dram存市場,日本廠商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了60%。而在七八年前,日本半導業還只是轉移一些國人看不上的淘汰技,但現在雙方的技差距只剩一兩年的代差。

不久前的一次學會議上,惠普公司的技員以採購商的視角,公佈了一個令國人非常汗的數據。惠普對兩國主要廠商的16kdram芯片做了質量檢測,結果國合格率最高三家公司的產品不合格率,是日本合格率最低的三家公司不合格率的六倍。

國合格率最高的三家工廠分別是德儀公司、英特爾公司和k公司。倒退幾年前,正是這三家公司壟斷了全世界存儲市場的主要份額。但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日本人的崛起讓這些半導巨頭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

李軒從香港直飛舊金山,在舊金山停留一夜,稍作休整之後,又轉飛前往南部的德克薩斯州。

Advertisement

後世國有兩個it重鎮。一個是世界聞名的加州硅谷,另一個則是位於德州的“硅丘”。硅丘指的其實是奧斯汀市,這裡剛好瀕臨德州丘陵地形的起點,因此被暱稱爲“硅丘”。

奧斯汀地德州三大重要城市,達拉斯、休斯頓和聖安東尼奧之間,通便利。還坐落著德克薩斯州最著名的學府之一德州大學。當然現在的奧斯汀市,還沒開始與半導工業結緣。李軒此行的目的地是達拉斯,這裡有一家世界級的半導企業——德州儀公司(ti)。

表面上看,李軒此行是來與德儀公司洽談收購它們位於硅谷的一座晶圓工廠,但他更重要的目的其實是來見一個人。

李軒離開舊金山前。舊金山難得在下雨,而抵達了達拉斯的沃斯堡機場,卻是晴空萬里。過機場大廳的玻璃幕牆,窗外蔚藍的天空中,萬里無雲。

沃斯堡機場是國一座十分繁忙的重要樞紐機場之一,不停有飛機從跑道上起飛或者降落,機場大廳里人流量非常大。李軒帶著隨行人員,閒庭信步的走出接機口。

“李軒先生。歡迎來到達拉斯!”一個儀表堂堂的東方面孔,微笑著朝他揮了揮手。

年輕時年得志,年長時德高重;能開創一個行業。也能影響一個行業!這句話應該是對眼前這個男人最好的形容。

“張仲謀先生,麻煩你特地要來機場迎接!”李軒恰如其分的表達了自己的激。

李軒對眼前這個被稱爲“臺灣半導教父”的人並不陌生,他可是被後世報紙形容爲一個人撐起了一個地區的經濟。當然張仲謀現在還沒選擇返回臺灣創業,依舊是德儀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

Advertisement

他也應該是國it產業最早的華人高管之一,早在十年前就已經爲分管半導業務的副總裁,但卻一直沒能突破最後一層天花板。爲這家大公司的真正掌門人。李軒後世特地讀過他寫的自傳,知道他是一個做事嚴肅認真、格百折不撓的人。

張仲謀在自己家中爲李軒準備了一場家宴。他的妻子特意爲遠道而來的客人,準備一桌盛的中國菜。兩人在飯桌上相談甚歡。張仲謀是一個喜歡讀史的人,兩人從《左氏春秋》聊到《史記》,倒是找到了不共同語言。

飯桌上的流,讓李軒和對方之間相互多了一些瞭解。飯畢,李軒先是在主人的引領下,參觀了這個被張夫人佈置的很有中國風的家。隨後,兩人進書房,開始了真正的談、

“張先生,你對現在日本半導廠商進軍國市場怎麼看!”李軒看似隨意地問道。

“不得不承認,日本同行在本控制方面,的確比國企業做的更好!”張仲謀親自給李軒泡了一杯普洱茶,然後繼續說道,“我與日本的幾家公司有過許多流,他們對任何有可能降低本、提高效率的改革措施,都會認真對待,執著追求。

國企業在本的敏上就差了許多。日積月累之後,帶來的後果就是,雙方使用相同的製程技國晶圓廠的良品率只有50%,而日本工廠能達到70%,甚至80%。如此巨大的良品率差距,讓雙方的本不在同一起跑線上!”

李軒笑著說道:“所以像德儀公司的解決之道,就是淘來落後的產能,用更先進的技來降低本,從而取得競爭優勢!”

Advertisement

德儀公司有意準備轉讓給東方電子的這座位於硅谷的工廠,擁有兩條3英寸生產線,採用2.5微米制程工藝。這應該算是當前主流工藝的一座晶圓廠,但德儀在這個技等級上已經無法取得競爭優勢。

張仲謀苦笑著點了點頭,說道:“總部已經決定在休斯頓新建一座4英寸的工廠,會採用gca公司新開發的1.8微米刻機!”

3英寸和4英寸是指晶圓柱的直徑。半導芯片生產的第一步就是製造高純度的硅晶,然後進行切割分片。晶圓柱的直徑越大,每片晶圓的面積就越大。從而使單片晶圓能夠分割出更多的芯片,相對來說每枚芯片的本就可以下降許多。

而2.5微米和1.5微米是指刻機的刻線寬度。刻線越細,意味著芯片上單個集管佔用的面積越小。在集相同數目的晶管時,製程越小,芯片的積也越小。從而讓同一大小面積的晶圓可以分割更多的芯片,實現芯片本的降低。

因此晶圓直徑和製程,是考量一座晶圓廠工藝先進與否的最重要兩個指標。

德儀既然要投資建設更先進的晶圓工廠,原先的老工廠自然就了需要理的落後產能。半導工業的設備折舊一般在四到五年,但德儀位於硅谷的這座工廠於1978年底才建投產,到現在爲止滿打滿算才兩年,自然不可能直接關停。

東方電子突然出來表示自己願意收購,這讓德儀公司有了收回部分投資的機會。於是雙方一拍即合,談判進展的很順利。這座月產1.2萬片晶圓的工廠,只需折價675萬元,就被李軒收囊中。

三十年後,英特爾投資興建一座晶圓廠需要花費20億金,工廠的潔淨度比消毒最徹底的手室還要乾淨上百倍,一臺刻機造價就超過1億金。

但現在投資晶圓廠的門檻還沒這麼變態,新建一座最先進製程的晶圓廠,也只需1000萬金左右。

“在我看來日本企業在技上投資金,一點也不比國公司,雙方的技代差只會越來越小!國公司只有改進生產環節,提高晶圓良品率,纔是與日本企業競爭的唯一出路!”李軒笑著說道。

李軒自然知道國半導企業並沒能依靠技上的優勢保持對日本it企業的制,反而被日本打得大敗,最後只能依靠國政府出面,迫使日本政府簽署了一項《日半導協議》,才勉強保住了一元氣。

但即使這樣,德儀、英特爾等企業也都相繼退出了dram存儲領域的競爭。直到後來韓國的三星公司和臺灣的代工晶圓廠崛起,才結束了日本企業在存領域的輝煌。

張仲謀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我同意李先生的看法,國半導企業長久以來於技領先地位,即使生產管理比較放,也依舊能獲得高額的利潤。但當競爭對手的技開始迎頭趕上,雙方開始刺刀見紅的價格戰時,國企業明顯於劣勢!”

“現在國所有的it企業都是自己設計芯片,然後再由自己的晶圓廠進行生產,大部分公司的重心主要放在芯片研發上,而不是芯片生產上!有沒有可能獨立立一個公司,無需考慮芯片研發,只專注於晶圓生產,全力提高生產效率和芯片良品率!”李軒突然說道。

張仲謀眼前一亮,卻有些疑的問道:“我記得貴公司也是有芯片研發業務的,那麼兩者的關係又該怎麼理?”

他其實也明白李軒來找自己的目的,是想要邀請他加東方電子公司。但在這之前孫仲謀還沒有做任何決定,畢竟東方電子相比於德州儀依舊只是一個小公司而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