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周開荒沒有宣佈,他希鄧名在這個關鍵時刻自己講出來,說服衆人穩定軍心。
與此同時李星漢也約想起第一次見到鄧名的時候就到此人有些特殊,鄧名不斷地請求水營千總把舊川軍渡過南岸,完全不像闖營、西營所爲。當時在江邊只顧渡江,他們匆匆忙忙也沒有多打聽。
現在有了周開荒的提示後,李星漢漸漸明瞭鄧名哪些地方有別於其他人,也許就是宗室子弟的氣質吧。
鄧名的臉上、手上沒有疤痕,更沒有傷殘,大概是份尊貴,沒有上過戰場吧;鄧名材拔,面白皙,額頭沒有皺紋,顯然沒有從事過辛苦勞,也沒有沉重的生活力;;怪不得周開荒對鄧名那麼尊敬,而且趙天霸在鄧名邊隨行也就解釋得通了——一個很重要的宗室子弟,值得派錦衛在側保護。
“卑職拜見殿下。”既然不是西賊又不是闖賊,李星漢立刻想起了鄧名的救命之恩。爲大明戰疆場,又被宗室所救,宗室心裡畢竟對明廷的川軍更親近一些吧!至此今天的事全都能解釋通了。李星漢立刻單膝跪倒在泥濘中:“恕卑職甲冑在,不能全禮。卑職敢問殿下是?”
見李星漢跪倒,他後的譚文部兵也呼啦啦一起大禮參拜,齊聲頌道:“殿下。”
此時鄧名也從最初的震驚中恢復過來,他在心中猜測著周開荒的用意,覺得自己需要對這個一直表現得有些急躁的人另眼相看:“想不到周開荒還有如此急智,嗯,現在確實不能自相殘殺,這個李星漢自稱後還有一千多人,加上我們的人就有兩千多,齊心協力說不定就能闖過譚弘的阻攔;這羣人對闖營和西營的人見已深,顯然只有擡出宗室才能住他們。這短短的幾秒時間裡,周兄居然想得如此徹,而且立刻就付諸行,真是人傑啊。”
自以爲想明白周開荒的用意和計劃後,鄧名又開始慶幸自己剛纔也被周開荒的言論驚得呆住了,而不是立刻跳起來斷然否認,不然現在就不可收拾了:“周開荒爲何不乾脆說出我是哪個藩王家的人呢?我對大明宗室完全沒有了解,若是說一個,也許年紀說得不對,或是有人見過,或是三言兩語出馬腳,那不立刻就讓人家看出來是冒名頂替嗎?”
鄧名慌忙上幾步去扶李星漢,他可不能看著別人給自己下跪。
李星漢及其部下還在等著答案,鄧名也不能讓他們一直等下去,就只好含糊其辭:“我實在有難言之,請大家不要著急,等回到奉節自然會和大家說清楚。”
見鄧名終究還是不肯吐份,周開荒和趙天霸對視一眼,都有些憾。這麼多天鄧名始終不鬆口顯然有很深的顧慮,他們若是強行挑明恐怕會遭到否認。
趙天霸和周開荒的小作沒能逃過李星漢的法眼,他對自己說道:“這兩個傢伙大概知道殿下的份。”
那些袁宗第部的諸葛亮們,有的在心裡猜韓王家、有的猜安東王家,更人猜是永曆皇子,就等著周開荒宣佈或是鄧名自己承認。見鄧名和周開荒都嚴守,這些諸葛亮就做出一副莫測高深的樣子,拒絕回答周圍人好奇的疑問:“說出來不好,殿下要是不想說,直接說了豈不是有違殿下的本意。”——萬一說錯了豈不是有損自己諸葛亮的形象?
這些人的表也落在李星漢眼中,他想:“這位宗室的真實份恐怕只有周開荒和這個西賊清楚,其他大多數人好像還不知道。”
譚文部兵見鄧名含糊其辭立刻就有人喧譁起來,顯然他們對周開荒的話疑心大起,周開荒看見又要起風波,不著急了。
正月里的一天,曹操正自昏沉,忽聽見耳邊有個婦人聲音:“大郎,起來吃藥了……”故事就此拉開大幕——“汝這等契丹、女真野人,可知一漢能當五胡嗎?”“趙家這等天子,如何配受萬民奉養?”“宋江小兒,憑你也配自比劉備?”“吳用,你是孤見過的最無用的軍師了。”“林教頭,孤的虎豹騎以后就交給你了!”“吾旗所指,皆為中華,若不臣服,便為塵土!”
雍涼之地首富之子涼州府第一紈绔,敗家子穿越即滿級?不不不,開局破產,得罪權貴,流放貧瘠之地,妥妥的地獄模式!看劉錚如何將一個“不治之地”,治理成天府之國,世界中心。什麼?讓我當皇帝?別鬧,讓我爹去吧。我只想當個太子爺,吃飯發明打蠻夷,陽謀陰謀,攻城略地,威震寰宇!
錦者,錦衣衛;繡者,繡春刀;且看穿越五百年來到大明萬歷初年的楊震如何走上巔峰,重振河山!
漢末亂世,百姓餓殍遍地,軍閥征戰不休。 張溪,一名來自現代的穿越鹹魚,來到這麼一個要命的時代,首先要考慮的,絕對不能是躺平。 再躺平,那可就真的沒命了。 這是一個鹹魚想翻身的故事,也是一個現代普通人,試圖在漢末三國時代活下去,並且希望活的更好的故事。 PS:本文爲架空歷史文,方便作者偷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