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大人不去嗎?”革職留任的管效忠暫時仍是城中的最高軍事指揮,蔣國柱隨口問了一句,但馬上就後悔了,自嘲地笑了一聲:“這不關管大人的事,唉,其實這幹我什麼事啊?”
說完蔣國柱整理了一下服,就要離去,不想管效忠竟然開口了:“我陪蔣大人去一趟吧。”見到蔣國柱奇怪的眼神後,管效忠苦笑一聲:“出門走走,氣,不然明天蔣大人就可以來給我收了。”
兩個人來到總督衙門,看到鄧名放回來了兩個低級的被俘軍,同時派來一個使者,表示明軍打算換俘虜。
本來鄧名之前一直想做這件事,但江寧知府自認地位太低,不敢作主。昨天鄧名又派人在城下喊話時,知府讓人迴應說巡大人回來了,於是今天鄧名就派來了使者。
閩軍的戰俘大部分都被郎廷佐殺了,但是餘新、甘輝等被俘的高級將領還關在大牢裡,等候北京決定押送京師或是就地斬。鄧名錶示願意用被俘的清軍將領來換餘新、甘輝等人。這幾次戰鬥鄧名抓了好幾個總兵、副將級別的清將,至於參將、遊擊之流更是人數衆多。
聽明白鄧名的意思後,蔣國柱臉一沉,就想回絕了對方的要求。清軍將領大部分不把士兵當人看,高級員也很把將領當人看,平常客客氣氣的那是因爲還用得著,現在這些將領都被明軍俘虜了,部曲也全軍覆滅,一點利用價值都沒有了,那蔣國柱還在乎他們的命幹什麼?而且餘新、甘輝這些俘虜都是功勞,要是把他們出去那麼功勞就沒有了,蔣國柱當然不會用值錢的功勞去換一文不值的本方俘虜。
蔣國柱正打算慷慨激昂一番,痛罵鄧名癡心妄想,宣稱這些將領不肯殺仁,都是辜負君恩、貪生怕死的叛徒。
這時卻突然聽到管效忠嘆了口氣:“可憐啊。”
這聲嘆也了蔣國柱心深的一弦,讓他突然到一陣酸楚。明軍使者剛剛報出的名單中,有幾個也曾和蔣國柱把酒言歡,曾經爲他鞍前馬後地效力。現在蔣國柱家破人亡在即,這些曾經的老部下也在敵營中朝不保夕——蔣國柱突然升起了一兔死狐悲之。
“而且我現在要功勞還有什麼用?”蔣國柱心酸地想著:“皇上發旨給郎廷佐,要抄我的家,把我押送京師,餘新、甘輝他們的功勞再大,也與我沒有半點關係了。罷了,罷了。”蔣國柱想通此節後,就打算和明軍的使者認真商議一下,用甘輝、餘新等人多換一批清軍將領回來。他在心裡對自己說:“就算用這個爲我自己買些人吧,希他們將來能念著我的救命之恩,當我上門時能接濟我些錢財,讓我一家老小不至於流街頭、飢寒迫。”
見在場的兩個清廷文武大員都出同意的跡象,鄧名的使者很高興,趁熱打鐵道:“若是牢中還有其他福建士兵,我家提督也想一併贖回,兩個換一個、三個換一個都可以。放還之後,我家提督也會把兩江總督還給貴方。”
“什麼?”蔣國柱大一聲。
不等蔣國柱出言反對,這麼多天來一直無打采的管效忠突然從座位上一躍而起,向使者怒喝道:“癡心妄想!總督大人國恩深重,對皇上忠心耿耿,他就算沒有機會殺仁,也絕不會同意我們爲了他的平安回來就釋放海逆的!”
“管大人說的好哇。”蔣國柱搖頭晃腦地讚歎了一聲,接著就指著使者向衛兵喝道:“轟出去!”
百年來漢家軍隊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虧一簣,多少志士,徒望兩京興嘆,巍巍青山,何處不埋忠骨? 所幸天不亡漢族,還有劉寄奴,他會用一腔的熱血,吼出這個時代的最強音:漢胡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歡迎隨本書走進那段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年代。
魯襄公三十一年,周王室內亂,魂穿而來的李然,原本在圖書館的鐵飯碗,丟了! 原本最要好的朋友,死了! 大好的仕途,沒了! 自己還被迫流亡,真是慘! 慘! 慘! 這一年,魯襄公剛去世,鄭國子產正在改革,晉國六卿明爭暗鬥,齊景公蠢蠢欲動,南邊的楚靈王的一場弒君大戲即將開始…… 這年頭可真夠亂的,不過沒事,誰讓這時代遇上我呢? 我,李然�
終宋一朝都未收復燕雲,終宋一朝皆被外敵欺侮……南宋將亡之際,那些終宋一朝都沒能達成的偉業,他要做到。
【小說創作,平行世界,純虛構不涉及現實】穿越兩千年前,成為千古一帝始皇嬴政。將死之際,為了重生歸來,將整個始皇陵打造成煉尸地,兩千年后尸變出棺!現在站在你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