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李來亨冷笑了一聲,鄧名當時打的比喻李來亨一直牢記在心:“這兩個賊也把我們當驢子看,想用一胡蘿蔔吊著我們。”
“嗯,只要我們殺了郎廷佐,就落他們的算計了,到時候就還得替他們去除掉樑化。他們說得好聽,事先把哨探都調開,那還不是要我們的人去拼命。等我們拼死拼活殺了樑化,幻想後撤三十里就能把自己的人救出來,到時候他們多半還有什麼新花樣出來了。”鄧名不屑地搖頭道:“這兩個人太不會做生意了。”
“提督何出此言?”李來亨倒是覺得對方很明,一點虧都不肯吃。
“因爲他們一點虧都不肯吃,一點本都不肯出。做買賣不是打仗,一廂願是做不的,要雙方都同意才行。”鄧名心裡已經有了打算,不過他沒有立刻說出來,而是問李來亨:“你覺得該怎麼還以?”
“唔……”李來亨眉頭鎖,沉起來。他以前的三十年就是認真練兵、勤學武藝,跟著義父李過打仗,除了打仗和經營領地外,從來沒有接過商業方面的事。在武昌和鄧名相一段時間後,李來亨覺鄧名在自己眼前打開了一扇門,讓自己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武昌和周培公談判的時候,每次鄧名都把自己的理由毫無保留地告訴李來亨,之後還讓他與周培公針鋒相對地打過幾次道。經過這些實踐後,李來亨的談判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之前他還暗暗得意,但今天李來亨又一次被難住了。
“若是我們說,只要他們不答應我們的要求,我們就攻打南京……”李來亨話說了一半,自己就搖頭否決了。對武昌可以用這一招,因爲當時明軍看上去人多勢衆,武昌已經是驚弓之鳥;但現在面對的是堅城南京,城的管效忠和蔣國柱有恃無恐,本不怕明軍強攻。如果說不答應明軍的條件,明軍就要強攻南京的話,不但管效忠、蔣國柱不信,李來亨自己都不會信。
“這麼說確實沒用,他們肯定會說請便、隨時奉陪,到時候我們打也打不下來,或者說了卻本不敢去打,只會讓我們在談判中更被。若是劉將軍在這裡就好了,說不定還可以嚇唬他們一下。”鄧名在邊上嘆了口氣。
以前明軍功地破那些小城的城牆,但是絕對無法與雄偉的南京城牆相比。而且現在鄧名手裡也沒有多火藥,多半炸不開南京的城牆。若是劉純帶著他的破隊,還有大批火藥在這裡的話,倒是可以讓劉純炸一下試試看。若是能製造個豁口出來,一定能幫助明軍在談判桌上取得有利地位。
李來亨苦思再三,最後無奈地搖頭道:“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希他們不會毀約。”
“這就是壟斷的壞啊,一口價,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什麼是壟斷?”李來亨問道。
鄧名給李來亨講述了一些壟斷的定義,以及它的危害,最後說道:“爲了打破壟斷,我們需要引競爭機制。”
不等李來亨繼續詢問,鄧名就用實際行告訴對方,競爭機制到底是什麼。
“來人啊,去把郎總督請來。”
沒有係統,沒有老爺爺,沒有推土機,沒有集郵癖,隻有一個小職員,無財無權無勢,一步步的在三國各路牛人間披荊斬棘!梟雄還是英雄,美女還是江山,陰謀還是陽謀,王道還是霸道?慢慢一路走三國,你會發現其實曹操沒做獻刀,劉備不光會哭,孫權平衡有術,一起來會一會呂布關羽的武藝,順便看看大小喬的呆萌……
農家少年,有如蓬蒿,雷劫之後,風雲變幻魚龍舞。純樸少年為守護家人、親人、友人,不得不步步登高。一個變字,道盡多少無奈,回首望時,初心未改,世事早非。
特別紀念小知閑閑,抗戰普通人的平凡故事,平凡人簡單抗爭才是這個世界主旋律,緬懷先烈。
集中西醫術於一身的楊雲過勞致死,不想卻穿越成了膽小懦弱的大涪帝國十三皇子。楊雲:既然上天讓我將你的生命延續下去,那就轟轟烈烈地活一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