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弘元年,我叔祖在懷慶向韃子發起反擊,當時三堵牆已經損失不小,只剩下、不到兩千人了,但依舊在野戰中擊敗了人數比他們還多的滿洲八旗騎兵。”李來亨說道此嘆了口氣。本來已經南下的滿清大軍,在此戰後調頭西進,全力進攻李自。南明弘政權因此爭取到了一年的時間。但弘政權並沒有好好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而是誤認爲他們“聯虜剿寇”政策得到了多爾袞的積極響應,在滿朝的歡慶聲中,史可法指出接下來的南明戰略應該調遣大軍,直指秦關,與滿清配合作戰,夾擊李自。
“雖然我父親和高將軍(高一功)都想重建三堵牆,但當時缺錢糧,大軍都難以餬口,哪裡還有力量培養騎手呢?”當年李自給三堵牆挑選的騎手很多都是十八歲到二十歲之間,是氣方剛的勇猛年,現在這些騎手中最年輕的也已經超過三十五歲了。李來亨看著這隊騎兵從眼前行過,心中也滿是憾:“十幾年前,三堵牆的騎手數以千計,就是懷慶之戰時,他們還能向五千滿洲八旗的騎兵發起衝鋒並把他們擊退。但現在,三堵牆只能和地方上的百來個綠營騎兵廝殺一番了。”
聽完了這個故事後,鄧名也滿是慨。他看著那些把敵人的首級挑在槍尖上的闖營騎手,心中升起一個疑問:“和十幾萬秦軍反覆戰衝殺,經歷過山海關、潼關、懷慶等戰的三堵牆,真的會把這些江西綠營的斬獲看得很重嗎?還是他們只是想鼓舞一下我軍的士氣,或是在懷念過去的歲月?他們會不會把向他們歡呼的浙軍想象十幾年前的闖營大軍,回憶年輕時的榮耀與勝利?”
“這次虎帥繳獲不,有沒有想過重建……不,擴充三堵牆?”鄧名問道。
李來亨側過頭,仔細地看著鄧名,片刻後搖搖頭:“不。”
“虎帥不要誤會,我確實認爲可以擴充三堵牆,他們……”鄧名向那些年長的騎兵一挑下,輕聲說道:“他們會很高興的。”
“是,提督襟開闊,末將是很佩服的。”自從李過接了明朝冊封的爵開始,闖營就不再使用“三堵牆”這個名字,畢竟這支騎兵的名頭是從與明廷的秦軍戰而贏來的。雖然李來亨確信鄧名沒有試探的意思,但他還是覺得用這個名字不妥,就算現在鄧名沒有多想,將來說不定心裡也會生出疙瘩來。
再說,李來亨還有其他的理由:“這次我確實繳獲衆多,也想好好訓練一下興山軍的馬隊,他們纔是……嗯,他們纔是三堵牆。”
鄧名聽明白了,李來亨認爲這支闖營的騎兵隊伍已經沒有了傳承,由於太久沒有新鮮的補充,這些老騎手可能不容易再接繼承者,不願意允許新人進他們的圈子。因此,等這些老騎手都凋零後,三堵牆自然也就不復存在了。
過了幾天,鄧名拿著兩面旗幟來到李來亨的營中。
“這是什麼?”李來亨好奇的問道。
“我送給虎帥的禮。不過我沒有做三角旗,我覺長方型的旗幟更好看。”鄧名攤開了第一面旗幟,上面畫著一隻斑斕猛虎——這面旗幟鄧名已經畫了很久了,本想更晚一點拿出來,但幾天前改變了主意:“送給虎帥的。”
“多謝提督。”李來亨看清這面漂亮的旗幟後又驚又喜,滿面笑容地拿過去看了又看。
“還有一面,是我剛畫的,打算送給虎帥麾下的一支軍隊。”鄧名把第二面也是長方形的旗幟遞過去。
李來亨把第二面旗幟展開,這面旗子的圖案比較簡單,就是前後三排……嗯,好像是三道磚牆。
“這是,”李來亨出不能置信的表,轉頭看著鄧名。
“虎帥覺得是什麼?”鄧名笑著問道。
“三堵牆?”李來亨輕輕地問道。
“正是,”鄧名點點頭:“希這面軍旗能夠一直傳下去,始終飄揚在戰場上,永遠不落敵手。”
李來亨把兩面旗幟都放在桌面上,靜靜地看著。李來亨想起自己“虎帥”這個名頭,其實也是來自父親“一隻虎”的匪號,也就是夔東的闖營將領們用“小老虎”稱呼自己,比較正統的大明臣子都從來不使用這個稱呼。比如張煌言、文安之等人,他們可以用“臨國公”,也可以用“李將軍”,但從未用“虎帥”這個詞來稱呼過李來亨。
“倒是提督……”李來亨心裡想著,重新又把那張虎旗反覆地打量。上面的老虎畫得五彩斑斕,兩隻眼睛威風凜凜,一一的虎鬚、絨也都很清楚細膩,看得出鄧名花了很多心思:“提督從來沒有毫的偏見,說起闖營的時候從來不躲躲閃閃,始終是明磊落。”
李來亨下定了決心,擡起頭替三堵牆的騎手們謝道:“既然是提督的意思,那我們恭敬不如從命。不過這面旗幟不好由我送給三堵牆的騎手們,我想既然是提督親筆畫的,還是由提督親手把這面旗幟給他們吧。”
“不妥,不妥,這面旗幟當然是要由虎帥給他們,”鄧名立刻搖頭道:“我並非三堵牆的頂頭上司,怎麼也不到我把旗幟給他們。不過虎帥說得不錯,既然這面旗子是我畫的,那我當然可以在邊上觀禮了。”
第二天行軍結束後,李來亨就把三堵牆剩餘的騎手全部召來,當著闖營和浙軍士兵的面,鄭重其事地把鄧名所繪的磚牆圖案軍旗到了爲首的騎手手中,讓他們從此用這面長方型的旗幟替代他們現有的軍旗。
李來亨宣佈這面旗幟是江南提督鄧名親手所畫,並趁勢宣佈了鄧名的期盼:“提督希你們能夠把這面旗幟好好地傳遞下去,所以你們要選拔優秀的年輕騎手,把一本領都給他們,讓他們能夠在戰場上保護好這面軍旗。”
“遵命。”接過軍旗的騎手向李來亨鄭重地鞠躬行禮,接著又轉面向側面的鄧名,再次深深鞠躬:“謹命。”
大業九年,李煜來到黎陽碼頭邊,成為叛軍楊玄感手下一員; 這個時代,天下倒懸,民不聊生,反叛者無處不在,蒼生離亂; 這個時代,世家掌控天下,寒門走投無路; 這個時代,李淵、李建成、李世民父子三人霍霍向大隋;李密、王世充、竇建德即將禍亂天下; 這個時代,草原騎兵隨時南下,虎視眈眈,高麗殺我中原將士無數; 這個時代,是一個求活的時代,這是一個英雄縱橫天下的時代。
秦昊穿越了!不知道幾輩子修來的福分,竟然穿成了一國之君!可他還冇在喜悅中回過神來,便得知了一個殘酷的真相。原主是個徹頭徹尾的昏君,一直以來被那位宰相大人掌控,就連後宮佳麗都必須臣服於宰相女兒的威嚴。
典默穿越到東漢末年,成為了典韋的親弟弟。為了入主曹營,典默一紙書信直接震驚曹操。曹操:無論如何也要找到寫信之人,此人必是我要找的天縱奇才!在大營開啟尋人模式的時
國家衰落,從來不是外族之禍;朝堂之亂,才是國亂根本。一個華夏第一特種兵,從戰死他鄉到穿越異界,成為大武帝國的六皇子,但顯得極為光耀的身份,在整個大武皇朝上下,卻成為了被人嘲笑、諷刺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