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伐清 第13節 債務

《伐清》第13節 債務

看到李來亨和對面這個清軍的使者聊起了家長裡短,任堂到腦子一陣陣發懵:這還是不共戴天的仇敵麼?怎麼看著倒像是深厚的老友?

李來亨推辭不過,只好把錦盒收起來,走到鄧名邊,纔看了那賬單一眼,頓時神驟變,差點一蹦三尺高,向周培公道:“我怎麼會欠你們這麼多錢?”

此時周培公又已經坐下,正慢條斯理地品茶,聽到李來亨發問後,周培公微笑著說道:“提督和虎帥往下看,上面都寫得分明。”

鄧名和李來亨從張長庚那裡先後拿到了一百多萬兩、不到二百萬兩的白銀,很快贖城費張長庚就改用糧食、布匹、船隻支付,但他的回扣依然要收黃金。再往後,周培公又說服明軍接盔甲和武,同時爲張長庚爭取到了二五的回扣(含張長庚的封口經費),再加上週培公的那一中介費,明軍總計要給清方三五的報酬。

Advertisement

周培公來商議武、盔甲以及提高回扣率時,鄧名已經前去南京,所以他不知道此事。李來亨當時倒是還在,但當時已經有好幾隊明軍趁夜潛過武昌,李來亨急著要去和部隊回合,武和盔甲又是急需,就沒有多討價還價答應了周培公的要求。

隨著張長庚不停地貨,留在武昌明軍不得不大量返還給清方黃金,由於金價持續攀高,明軍庫存的白銀數量更是急劇地減——周培公很狡猾地與李來亨達協議:張長庚只接黃金回扣,每一兩黃金固定折算十一兩白銀。

Wшw¸ttκan¸C○

得知鄧名出現在南京後,張長庚確實一度考慮過中止易,但他還沒能下定決心,就得知南京的清軍一敗塗地,連兩江總督郎廷佐都被鄧名抓去了。於是在周培公和其他知幕僚、縉紳的攛掇下,張長庚繼續與明軍易。

Advertisement

張長庚和周培公都算是被鄧名的糖炮彈打中了,二人確定鄧名和李來亨都不在武昌附近後,馬上也製作了他們的糖炮彈去打李來亨的軍,其中包括:貌的歌的食、著名的戲班子等等。

李來亨留下的負責軍雖然對他忠心耿耿,但大多不識字,以前的生活也一直很窮苦,從來沒有機會過,那裡鬥得過見多識廣的周培公?更何況周培公背後還有一幫老謀深算的縉紳讀書人幫他出謀劃策,很快就有一批闖營軍被周培公化,在商品價格上做不到據理力爭。周培公不但功地進行了幾次擡價活,還功地賣給闖營一些高價貨:比如特製的全鐵長槍、裝有倒刺的羽箭等等。這些武確實質量更上乘,但其中的附加值也更高,更不用說周培公還漫天要價功。

Advertisement

現在李來亨的留守部隊不但已經把李來亨的那份銀子都還給了張長庚,更把鄧名的那一半也挪得一乾二淨(當初鄧名和李來亨的協議是二一添作五),還欠下了張長庚一萬八千兩黃金的鉅額債務,以現在武昌的金價折算,大約是三十萬兩白銀。

李來亨手裡本沒有這麼多錢,他本來帶來的銀子大都給部下娶親用了,鄧名在南京分給他的二十萬銀子,也有部分用在了這上面,還購買了一些船隻,現在也就還剩不到十萬兩銀子。不但償還不了欠張長庚的債務,挪用鄧名的銀兩更是天文數字?李來亨馬上大聲宣佈:“我要仔細算一遍。”

“虎帥請便。”周培公贊同地點點頭:“理所應當。”

很快就有人取來算盤,李來亨坐在邊上,看著手下一筆一筆開始覈對賬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