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跑了青州派來的一營兵,高雲軒等人就返回了灰埠驛,見到鄧名後向他報告戰鬥經過,並說已經放回了兩個信使,讓他們去告訴青州府登陸明軍的強大實力;同時山東大俠也積極聯絡周圍地方的江湖好漢出來助拳,估計很快就可以招募數百人,以監督勞隊認真地工作。
“高俠往來奔波辛苦了,”鄧名覺得高雲軒描述的江湖好漢有些類似佔山爲王的山賊,這些隊伍短期是休想整編爲合格軍隊的。不過看起來山東的綠營也沒有什麼戰鬥力。在大明的時候,魯軍就不怎麼強大,滿清控制山東後這裡又承平二十年,也就是因爲江湖大俠們的裝備和訓練更差,所以山東綠營勉強能制住對手:“務必要提醒諸位好漢,我們來山東主要是爲了吸引清廷的注意力,爲江南的明軍減輕力。如果清軍大兵境,我們隨時可能撤退。”
之前鄧名就說過,一旦明軍撤退,山東起義軍可以潛伏,也可以跟著他一起返回江南,然後鄧名再設法安置他們。雖然現在需要山東江湖好漢的幫助,不過鄧名也不打算瞞真相,這些人就算是山賊,但中也有一腔熱。
高雲軒倒是有些擔憂這樣會泄明軍的機,不過鄧名決心冒這個風險:“諸位山東壯士都是自己人,咱們自己人之間自然要坦誠相待。”
“國公,我們希能在山東打下去。”吳月兒突然說道。見識過遊騎兵的戰鬥力後,山東好漢突然又生出了對勝利的希,在回來的路上,吳月兒和高雲軒就商議過,打算建議鄧名改變戰略,給山東起義軍更多的支持。
“這恐怕不行,”鄧名既然把山東人視爲自己人,也就實話實說:“吳姑娘,飯要一口一口地吃,現在以我軍的實力,爭奪兩江就很吃力了,恐怕不能在山東長期駐紮。”
“不需要國公的兵力,”吳月兒飛快地答道:“宋隊長說了,他們厲害的主要原因就是裝備良,只要國公能提供我們一些裝備,我們山東好漢就能復自己的故鄉。”
鄧名心裡完全不信,不過對方是個年輕姑娘,他的口氣不由得溫和了一些:“裝備只是一方面,還有訓練,也很重要。”
“國公能不能幫我們訓練一下,讓我們學會旗鼓的用和排兵佈陣?”回來的路上高雲軒和吳月兒商量好一起和鄧名談,正是因爲打了這個主意,所以剛纔高雲軒說話吞吞吐吐,不想對其他山東好漢說出明軍隨時可能撤退。
“練兵當然是可以。”鄧名掃了高雲軒一眼,要是這個大漢提出這樣的要求,他就可以直言不諱地告訴他短期見不到效;現在既然是孩子提出要求,鄧名不好拒絕,直說你們這些江湖好漢沒個一年半載磨練不出來:“不過在山東這裡不太好,最好你們能去江南,甚至跟我們回四川,然後在我們的軍校——就是訓練營裡接訓練。等你們準備好了,然後再返回山東起事。”
“多謝國公仗義援手。”高雲軒終於開口了,他急忙把這件事敲實:“我們可以一邊在山東和韃子作戰,一邊派人去四川國公那裡接訓練。”
“你知道四川距離山東有多遠麼?”鄧名反問道。
“不要,”高雲軒和吳月兒一起說道:“我們會說服師父們退到膠東沿海的地方,這樣就可以接國公的裝備,國公也可以幫我們練兵。”
鄧名想再問一句:“你們這是訛上我了嗎?”在他看來,支援於七等人在膠東進行遊擊戰,可能會導致很多江湖好漢犧牲,而對清廷的牽制作用也很有限。
不過看著高雲軒和吳月兒那滿懷希的臉,鄧名只好無奈地說道:“從長計議,容我想一想。”
這時一個斥候趕來報告:“啓稟提督,東面來了兩百人左右的綠營騎兵,他們很多人還帶著雙馬。”
雖然鄧名已經是保國公了,不過很多一開始就跟隨他的將士還是習慣喊他提督,讓鄧名不琢磨著是不是該把提督四川軍務,或是提督長江軍務的差遣再兼起來,反正文督師多半也不會反對。
“是川陝督標。”聽完斥候的報告後,幾個山東人七八舌地解釋,他們對這些陝西騎兵的裝束和旗號十分悉。
第二個接著趕來報告的斥候證實了山東人的猜測,鄧名點點頭,讓跟在他邊的二百多名三堵牆衛士和一百名遊騎兵披甲備戰,並下令道:“把我們抓到的把總以上的俘虜都帶出來,讓他們在邊上觀戰。”
雖然清軍的軍也都被編勞工隊,不過每次有新的清軍隊伍來嘗試收復驛站的時候,鄧名都會把在灰埠驛周圍的被俘清軍軍安排到戰場旁邊,讓他們親眼目睹他們的友軍是如何覆滅的。經過一次次的觀陣,鄧名估計他們僅有的一點反抗念頭也會灰飛煙滅。
而川陝督標無疑是個很好的教材,鄧名已經多次從山東友軍的口中聽過這支軍隊的兇悍名聲,而且那些被俘的綠營也都對川陝督標有一種迷信,因此摧毀川陝督標無疑能有更好的震懾效果。
明軍聽令開始備戰的時候,鄧名一邊披甲,一邊好整以暇地對吳月兒說道:“川陝督標的人數就是我軍兵力的兩倍也不是我們的對手,何況現在我軍人數還比他們多一半,算是非常看得起他們了。因爲是在山東,我軍經不起大的傷亡,所以要在最短的時間裡殲滅他們,給那些俘虜看看。”
看到姑娘眼中崇拜的目時,鄧名忍不住又多講了幾句,最後還向對方保證:“一會兒你就知道了,我們的三堵牆揍川陝督標是一件多麼容易的事。”
遊騎兵裡有三十個人是貨真價實的蒙古人,鄧名沒讓他們加隊列,而是讓他們在陣地後待機,等打垮了川陝督標後去抓俘虜——高郵湖戰後,這些蒙古人都是從那六百名蒙八旗俘虜裡挑細選出來的,一個個馬了得,每次三堵牆和遊騎兵打完仗他們就去抓逃敵,從來沒有一個清軍騎兵能夠逃掉。
來到灰埠驛,騙開清軍大門的也是這三十個蒙古人。灰埠驛的清軍首領被明軍抓住後,在鄧名面前捶頓足,說他還在奇怪怎麼這幫蒙古二太君居然會來膠東,清軍被打的時候都不敢還手;哪裡知道居然世上還有這麼狡猾的蒙古騙子,而且還裝得這麼像。
鄧名的幾句話讓對方停止了哀嚎,只能怪自己有眼無珠:“他們穿的軍服都是真的,前侍衛的腰牌也是你們先帝發的,別說你認不出,就是府城衙門都會信。只要不去濟南,估計不會有人查得到真實況,這些腰牌的主人早就被宣佈爲弒君的叛逆了。”
其他同胞都去做了教,這三十個人被留在遊騎兵隊伍中,因而十分得意:在大清的時候就是衛軍,到了大明這邊還是近衛隊,可見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啊。
跟隨鄧名以後,他們的視野開闊了,對兵法的瞭解也更深了——不僅僅是隊列衝鋒。並不是只有山東人和倒黴的灰埠驛兵被鄧名神鬼莫測的招數震住了,這些蒙古人到的衝擊其實更大。高郵湖一戰後,鄧名一直妥善地保存著衛軍的軍服和腰牌,每次出征都不嫌麻煩地帶在軍中。至今三年,終於讓鄧提督給用上了。果然正如鄧提督說的,勝利總是垂青那些準備好了的人,三年來不辭辛苦地一次次準備,也讓蒙古人徹底看清這個總喜歡把“堂堂正正”掛在邊的保國公。
可是高雲軒、邢至聖的反應就要慢很多了。和鄧名一起離開崇明的時候,送行的兵部尚書張煌言用一種古怪的語氣問道:“國公沒忘記帶剃刀和軍服吧?”當時幾個山東人還不明白什麼意思,張尚書不問糧秣、不問兵盔甲,卻問什麼剃刀、軍服——至於那個剃刀更是問得奇怪。直到拿下了灰埠驛,旁聽了鄧名給部下做的戰後經驗總結,並親眼目睹了遊騎兵隨後的掃戰後,高雲軒等人才恍然大悟,參了張尚書那句問話中的玄機。
攻克灰埠驛後,高雲軒、邢至聖等人就幫著鄧名在周圍招兵買馬,逃散在萊州府的起義者比青州府要多,而且這裡距離濟南遠,府城又要支援登州府圍攻於七,所以很多山寨還沒來得及清剿。有幾個較大的山寨還存在,其中一個就爲明軍提供了七十多名好漢,幾乎趕得上高雲軒他們在青州的全部四個山寨的兵力了。
現在聚集在灰埠驛周圍的山東友軍有三百多人,鄧名已經把盔甲分發給他們,還讓他們繼續串聯,號召更多的散落好漢來灰埠驛這裡領盔甲。
得知又有清軍來了,山東好漢們抓起棒,練地走出營地,率先開上去抵抗清軍。
一開始,灰埠驛這裡的好漢們聽到清軍來了就惶惶不安,不過等明軍連續打垮了兩隊來清剿的綠營後,好漢們生出了清軍不過如此的覺來。而鄧名也覺得,如果明軍把隊伍直接擺開,清軍看到這一大片甲騎後,立刻就有人想逃走,蒙古人雖然馬很好,但總這麼追也太費馬力。
於是灰埠驛的明軍學會了宋唯慎使用過的策略,讓山東好漢先擺出姿態,吸引清軍列陣,明軍則牽著馬一直走到友軍背後,再突然舉起旗幟,迅速發進攻。
現在清軍的俘虜都抓了上千了,山東好漢和明軍已經有了相當的默契,他們嚴嚴實實地把道路完全遮擋住,當看見清軍的斥候時,還齊聲吶喊嚇唬對方。這樣既能阻止對方靠近,還能掩蓋背後的明軍腳步和馬蹄聲。
……
得知前面出現了好幾百個山東起義軍擋住去路後,傅山叉和姚長尊都然大怒,覺這是對川陝標營的侮辱。今天他們是來找機會發財的,如果山東起義軍自己提前跑了,他們就可以立刻手洗劫周圍的富戶。在後半程的路上,傅山叉和姚長尊一合計,也算是明白過來:這幾天沒有接到新的催促命令,多半不是祖澤溥良心發現,而是因爲這幫山東好漢掐斷了驛路,導致濟南的文書過不來。
川陝督標的將士越琢磨越覺得這就是事實真相,再次齊聲痛罵狼狽爲的遼西軍和山東佬不仗義。他們突然對佔領驛站的好漢生出一好,於是大家一致決定,這次剿匪不需要殺人,只要起義軍識相自己跑路,他們也沒必要追著這羣窮泥子不放。萬一馬失前蹄跌個好歹,找誰說理去?
至於起義軍會不會在他們走後再來,那就不是陝西人要考慮的了。反正甘陝綠營都要被祖總督轟走了,而且是被著去跟那個鄧名找不痛快,他們盼著這羣起義者能多多地給祖澤溥和熊森找麻煩。傅山叉不自地哀嘆,當初甘陝綠營爲什麼要那麼賣力地打仗,以至於祖澤溥和熊森能夠放心大膽地過河拆橋。
如果山東好漢擋住去路,那就是和川陝督標兄弟們的發財大計過不去了,幾個已經心難忍的傢伙建議乾脆先去搶一把,然後再去對付那羣不開眼的江湖賊子。
“胡說,這種不地道的事是我們能幹的嗎?”傅山叉怒氣衝衝地責備道:“我們陝西都是厚道人,不能拿錢不幹活,先把正事辦了再說,銀子又沒長腳,不會跑了。”
“銀子是沒長腳,可是大姑娘、小媳婦有腳啊。”還有人小聲嘀嘀咕咕。
打工仔葉天穿越了,醒來后發覺自已竟然是一國之君。 當皇帝的感覺就是爽。 愛江山,更愛美人......
秦小道是一個白白凈凈(腹黑無恥),看似天真憨厚(齷齪陰險)、膽小懦弱(無法無天)的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回到大唐貞觀年間,邊上還有一個嬌滴滴的小娘子喊自己夫君……且看秦小道如何剛正不阿(溜須拍馬)、鋤強扶弱(仗勢欺人)、指點江山(拳打門閥,…
秦始皇死后,被傳送到了一座圍城之中。他發現這里的一天等于外界的一年。而且還會按時間線傳送來更多的皇帝。于是第三天胡亥到來:“父皇,您要為兒做主啊!”十二天后劉邦到來:“政哥,難道你還不知道你的大秦已經亡啦?哈哈哈...”王莽到來:“你們這群無知的古代人。”劉備到來:“高祖,我真的是咱老劉家的人!”武則天到來,驚呆眾人,變成團寵。成吉思汗到來:“論江山面積,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朱棣到來:“爹,你先別動手,兒不是故意篡位的...”溥儀到來:“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