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都參加的第一次早朝,在朝會開始前的待院,段胥便和方先野狹路相逢。
原本正和段胥有說有笑的大臣們一見方先野來了,便觀察著兩人之間的氛圍,將笑意收斂了一些。
這二人均著朱服,方先野上繪著文的云雁紋,腰間配銀魚袋,而段胥上繪著武的虎紋,他們在一群著朱服的中年人之間年輕得扎眼。
這是同年登科的狀元和榜眼,朝中最炙手可熱的青年才俊,只可惜分屬不同黨派,斗得你死我活。若是他們倆能冰釋前嫌,當是大梁未來的雙璧。
方才還在跟段胥攀談的刑部陸大人暗自嘆,這兩黨爭了多年了,儼然是不死不休的勢頭,看來是看不到和解的那天嘍。
只見段胥客客氣氣地行禮,笑道:“方大人,許久不見,聽說您青云直上已然是從四品戶部侍郎,恭喜恭喜。”
方先野謙虛地回禮,道:“段將軍客氣,這一戰您力挽狂瀾,率軍率先越過關河,我在南都亦有所聽聞。圣上欽點您歸來述職,必然有封賞之意,方某在此提前恭喜了。”
兩人和氣生財地互相吹捧了一番然后落座,奉行“眼不見心不煩”的六字真言,一個坐在最左邊,一個坐在最右邊。左邊本來坐的文臣以杜相一派居多,夾了一個方先野進去;而右邊坐的武將以裴國公一派為主,卻坐著一個段胥。
一時間待院的氣氛十分微妙,傳信的鴻臚寺主簿看這架勢都暗自了把汗。
早朝時皇上果然先將從關河以北歸來的將軍們大加贊賞一番,賞賜金銀財寶綾羅綢緞數不勝數,各個加晉爵,秦煥達加封衛國公,段胥也加封忠武將軍。接著皇上又贊揚了戶部籌措錢糧有功,也給了賞賜,一碗水端得四平八穩。一場早朝下來,杜相和裴國公兩邊的面子都照應了。
現如今邊境稍定,聽皇上的意思近幾年并不打算再派秦煥達和段胥去駐守。段胥想這大約便是段章和杜相的安排,讓他留在南都這個權力中心,憑著這段經歷今后或許能進樞院掌軍政。
多人夢寐以求的坦途,在段胥這里卻只有一聲嘆息。離開南都這大半年讓他對朝中形勢有所生疏,于是段胥下了早朝便直奔玉藻樓而去。
玉藻樓是南都七十二樓中最為繁華風雅的酒肆,以酒、食、人為三絕,招徠南都的達顯貴來此消遣,連皇上也曾駕臨玩樂。南都的貴族子弟都是玉藻樓的常客,段胥在離開南都前也不例外。
他一進玉藻樓便被小廝盛相迎,他擺擺手道:“羨姑娘呢?”
羨姑娘論姿雖不是玉藻樓的花魁,但卻是名南都的才,詩詞歌賦不輸男子,琴棋書畫樣樣通,且賣藝不賣。段胥走前與相甚篤,曾一擲千金買下一整個月的時間。
小廝賠著笑還沒說話,便聽見有人道:“這不是段三公子?可真是好久不見了,你離開這麼些日子,佳人早被那狀元郎橫刀奪啦!”
段胥轉眼看去,正是那戶部尚書王大人的四兒子,恰好在玉藻樓喝花酒,他長得倒是一表人才,只可惜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是南都有名的紈绔公子。從前段胥與這些公子們也有些表面上的,他于是笑道:“王公子,你是在說方先野?”
王公子不學無,故而對這些登科及第的士人極盡嘲諷之事,每次方先野都是酸溜溜地喊狀元郎,段胥高中榜眼之后他看段胥也不順眼起來,仿佛是在想當初一起吃喝樂,怎麼偏你沒落下功課?
但是段胥怎麼說也同他一樣是貴族出,和那寒門的方先野大不相同,王公子輕蔑地哼了一聲道:“狀元郎委實是個沒見過世面的,好不容易有了點份錢財,看見羨姑娘眼睛都直了,日日纏著羨。可惜花再多銀子都洗刷不掉上的窮酸氣,我看羨姑娘有口難言,就等你回來呢!我方才看見狀元郎進來,怕是又去找羨了!”
段胥聞言配合著怒道:“平日里朝堂上與我作對也就罷了,還要同我搶羨姑娘,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一揮袖,喚著羨的名字就往樓上走,王公子一臉看好戲的表,小廝則急得攔也攔不住。
段胥走到樓上,徑直推開了羨的房門,便見紗幔珠簾間,方先野果然坐在房。二人驚訝地看著這唐突的不速之客,小廝在一邊賠笑道:“段爺!您看這次是方大人先來的……咱們玉藻樓有玉藻樓的規矩……”
段胥徑直扔了一錠金子給他:“玉藻樓的規矩不就是錢麼,我今日還就要在此刻見羨姑娘了,方大人不介意罷?”
方先野面上驚訝的神褪去,他高深莫測地輕輕一笑:“段將軍剛剛加封,便這般盛氣凌人?”
“若不是方大人,恐怕我還沒有這盛氣。”
兩人對峙之間,羨在珠簾后發話,是個溫婉的氣質人,聲勸道:“兩位公子何必置氣,雅樂共賞亦是樂事,羨愿為二位公子彈曲唱詞。”
兩人誰都不肯相讓,便索都坐下來聽曲。小廝捧著金子又是開心又是擔憂,害怕兩人鬧起來,對羨一番叮囑,羨笑著應下關上房門。
在房門口站了片刻,確認小廝走遠了,便眼觀鼻,鼻觀心,安靜地回到珠簾后,拿起琵琶開始演奏起疾風驟雨般的曲子。
樂曲響亮而急促,能夠掩蓋大部分的聲音。戶部侍郎方大人脊背得筆直如蒼松,他托著茶盞,杯蓋輕扣幾下后轉過頭看向段胥,說道:“段舜息。”
“方大人。”
兩個人對視片刻,耳邊琵琶聲大珠小珠落玉盤似的響著,方先野皺著眉開口道:“你如此任妄為居然還能活著回來,可真是奇跡。”
他話里多有不滿,段胥卻明朗地笑笑著,說道:“不至于罷,我這命數就是逢兇化吉,不逢兇怎麼化吉呢?”
“你早晚有一天要折在里頭,若是想送死,也不必勞煩我來送你去。”
人人都道倒霉催的段家三公子,好好地當著給事中結果被調去武職,新位置還沒坐熱就被一本參去了邊營,統領踏白軍后被扔到關河北岸做餌,一路坎坷至極。
但是只有段胥和他對面的方先野知道,除了丹支突襲這件事外,其他坎坷都是他自己安排的。
中秋宴會上論對兵法,調為武職;為護夏慶生的妹妹,當街與兵部尚書之子相斗,被方先野彈劾派遣至邊營。
不過一場從頭到尾排演完的好戲。
當段胥駐守涼州,給方先野寫信,讓他想辦法把他派去進攻北岸并附上作戰計劃的時候,方先野回信只有三個字——你瘋了。沒過多久,段胥便收到了秦帥讓他攻擊丹支領土,在北岸切斷增兵線路的軍令。
方先野罵歸罵,卻極拒絕他的要求,不管這要求有多麼離譜。
再后來他功解圍,方先野在南都借他人之手捅出馬政貪腐案,他掐好時機一紙奏折送上來,這一番配合便使得皇帝轉念攻擊云二州。
“秦煥達同國公說,你先前有意遮掩鋒芒,但這次在軍中行事狡詐專兵,驍勇且善于籠絡人心,今后無論是在軍中還是在朝中,必大患。”方先野說道。
“我從秦帥那里可從沒得到過一句表揚,原來他背地里是這麼夸我的。夸人得當面夸啊,這背著人夸怎麼能知道呢?”
方先野至今仍不能習慣段胥這般嬉笑的說話風格,便冷聲道:“你認真點。”
段胥收斂了原本玩笑的神,他說道:“戶部尚書大人最近給你的賦稅賬目里埋了陷阱,有幾對不上的地方。你若沒看到他便會抓住你的失職,你若追查下去便牽扯到裴國公兒子家侵吞田地的事。你多加小心。”
“我前段時間查出幾筆數額不小的虧空,以此威脅于他,他對我自然懷恨在心。”
“你還威脅他?”
方先野抬起眼睛瞥了一眼段胥,似乎無言以對,他指向軍營的方向:“你可知道這一場仗燒了多錢糧?戶部在杜相手里,早扯著嗓子喊國庫空虛無錢無糧。若不是我抓住戶部尚書的把柄,得他讓他庇護的那些江南富商們捐米捐糧,你就在北邊喝西北風罷。”
這個一向清傲溫和,壞話也會說得像夸贊似的的方先野,每次一見段胥便好似換了個人,一貫是冷言冷語。段胥時常懷疑方先野在朝堂上與他作對的那些彩言論,到底是演戲還是發自肺腑。
段胥與他茶碗,道:“你在戶部多有不易,辛苦了。”
“你給我寫點信,興許我還能辛苦些。”方先野不吃這一套。
段胥要做的事樁樁劍走偏鋒,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命喪黃泉。即便是裝作針鋒相對,也不需要做得如此真,方先野幾乎肯定段胥就是喜歡刀口的覺。
段胥果然笑起來,他說道:“我打起仗來就是這種玩法,能贏不就行?你習慣了便好。”
他這番并不打算改過的表現讓方先野無話可說。
二人換了軍中及朝堂上的諸多況,一番排布下來,段胥也不知怎的想起賀思慕,突然有一瞬間的恍惚,仿佛離而出以局外人的視角來看他們。
從賀思慕這樣千百年壽命的神仙鬼怪來看他們,不過幾十年生命的凡人步步為營籌謀策劃,或許非常可笑,便如他們看罐子里騰挪跳躍的蛐蛐兒一般。
他并不覺得這一生籌謀有何錯,但他也不能阻止賀思慕覺得,他這樣的一生并無意義。
段胥這番出神立刻被方先野所捕捉,他叩叩桌子道:“你在走神?”
“我在想……前幾天你是不是和靜元見面了?”
“嗯,在金安寺躲雨時偶遇。”
“你喜歡嗎?”
方先野熱茶嗆了嚨,止不住地咳嗽起來。
同樣是穿越,女主沒有金手指,一路艱難求生,還要帶上恩人家拖油瓶的小娃娃。沿街乞討,被綁架,好不容易抱上男主大腿結果還要和各路人馬斗智斗勇,女主以為自己在打怪升級,卻不知其中的危險重重!好在苦心人天不負,她有男主一路偏寵。想要閑云野鶴,先同男主一起實現天下繁榮。
謝家長孫大婚當日,老夫人藏了私心,有意偏袒三爺謝劭,擔心其太懶散,將來敗光家底,素聞溫家長女持家有道,於是偷樑換柱,換了新郎。 不料溫家這頭也起了謀算。 溫老夫人跟前的嫡出親孫女溫殊色,容顏絕佳,奈何從小嬌慣壞了,擔心其將來被夫郎看輕,素聞謝家長孫溫潤體貼,溫老夫人不惜揹負罵名,將她推上了姐姐的花轎。 當夜,謝家大房幸災樂禍的諷刺聲,隔着婚房,都能聽到。 紅燭下,紈絝少爺和嬌氣大小姐大眼瞪小眼,誰也說不了誰,相繼擺爛,唯一安慰的大概只有對方的那張臉。 婚後,兩人將身上的劣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日子捉襟見肘。 溫殊色倒也從未埋怨過,只不過每當謝劭黃昏時歸來,都見其望着隔壁大房的院落,輕羅小扇撲面,面容惆悵生慕,“真想將這牆砸了,果不了腹,聞個味兒總也行。” 好歹是跟了自己,總不能將她餓死,隔日,謝劭第一次進了書房,抄書。 可溫殊色不只是個嬌氣的主,還是個無底洞。 “嫂子今天新置的襦裙真好看。” “小叔子昨兒送了弟妹一對耳璫,那白玉我這輩子都沒見過。” “相公你可知道,今日吳家小娘子用的羅扇,竟然是金的耶。” 謝劭:...... 謝劭咬牙從軟榻上爬了起來。 後來,當謝劭將一品夫人的誥命交到了她手裏時,實在忍不住,“夠了嗎,你要再不夠,爲夫就該去篡位了。” 這日子,真累。
十三歲回京那年遇險,楚悅幸得定國公世子搭救。 世子景璃英姿勃發,又生得俊美無儔,楚悅只見了他一次,便偷偷喜歡了許久。 長輩打趣她,等阿悅長大了,嫁給景璃好不好? 楚悅羞得滿臉通紅,盼着快些長大。 一場變故,楚悅從衆星捧月的寧安郡主跌落成罪臣之女,而景璃彼時卻是上京最炙手可熱的少年將軍。 自此雲泥相別,無人再提兩家結親的話,楚悅默默將心思深深埋下。 楚悅十五歲那年,景璃奉命征討西戎。 聽說那是場曠日持久的大戰,楚悅抱着祖上留下來的護心鏡,在景璃回家的途中等他,卻被與他同行的人奚落笑話。 而她愛慕許久的少年漠然騎着馬掠過,只居高臨下瞥她一眼,楚悅如墜冰窖,她抱着護心鏡落跑回家。 但她沒有料到,景璃出征前那日來找她,他像變了個人,看着她的目光彷彿越過了千山萬水,直落她心底。 暖融的晨光裏,少年將軍一改往日的冷漠,眸光溫柔繾綣:阿悅那日,是不是有東西要送我? *** 景璃與西戎不共戴天,他自小發下宏願,不征服西戎誓不罷休。 上一世,他滅了西戎,成了名振四海的戰神,可他日夜追悔。 失陷西戎那年,他一眼便喜歡上的少女自願和親西戎,用命將他換了回去。 從此天地蒼茫,世間再也沒有她。 再一睜眼,他回到出征前那日。 清晨的薄霧中,少女的眼神躲閃忐忑,景璃連呼吸都在疼,她在害怕。 餘生漫漫,他會讓她卸下心防,連同上輩子欠她的,所有的愛與寵都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