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九闕凰圖 第三百二十九章 儲君人選

《九闕凰圖》第三百二十九章 儲君人選

 整個九月帝京都沉浸在一種風聲鶴唳的氣氛之中。

 多事之秋,人人自危。

 而隨著十月的到來,這種氣氛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弭,反而越來越強烈,讓人不安——原因是三皇子被押解回京了。

 通敵之罪,罪不容赦。

 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天子于朝堂上一番冰冷質問,確鑿證據扔在腳下,一字一句皆是夜蕭肅親手筆跡,容不得狡辯。

 帝王之怒,字字雷霆,震得夜蕭肅連辯解的余地和勇氣都沒有,除了惶恐地喊冤之外,只有慘白頹然的臉述說著他心里的恐懼和絕

 辯解太過蒼白無力,看在景帝和朝臣眼中心里頓時明鏡似的,還需要多問什麼?

 圣旨一下,直接將三皇子打天牢,剝去王爵貶為庶人,著刑部審問定罪。

 三皇子一黨的員求卻被當庭罷黜了職,景帝對待通敵一事素來不會手,就算是自己的親兒子也一樣。

 連續罷黜了一位閣老臣,一位尚書,兩位侍郎以及兩位書房參政之后,滿朝文武終于無人再敢求,個個噤若寒蟬。

 夜蕭肅面如死灰般被押了下去。

 他完全沒有料到邊關戰場一走半年,回來居然就是他的死期。

 他不甘,絕不甘心!

 臨走之前,夜蕭肅目冷地搜尋著滿殿的大臣,當看到夜慕琛的影時,狠毒地嘶吼:“夜慕琛,是你在陷害我?!你以為弄死了我,你就能順利當上儲君?做夢去吧!你本沒資格,你沒資格聽到了——”

Advertisement

 “韓墨!”景帝暴怒地截斷了他的胡言語,臉上布,難看至極,“把他押下去!”

 衛統領韓墨走上殿來,親自扣住夜蕭肅的肩膀,強制地把他往外拖走。

 “韓墨?”夜蕭肅目微轉,看向眼前衛統領服飾的男子,眸尖銳一閃,隨即鷙而又慘然地冷笑,“連寒翎的職務都被取代了?好,好……真是好得很,真是好得很啊……好得很……”

 他不在帝京的半年里,究竟發生了多?為什麼他一點消息都沒有得到?

 若是他早知道父皇如此無,又怎會乖乖束手就擒?

 當真是……好得很啊。

 他的父皇對他真是一點都不手

 二十多年父子分,最后依然敗給了皇權帝位,夫妻分,父子分,在絕對的至尊權力面前算什麼?

 算個屁!

 什麼都不算。

 多年籌謀落空,曾經的顯赫榮華一朝褪去,不過是狼狽的階下囚罷了。

 呵呵,階下囚罷了。

 大殿上死一般的寂靜。

 夜慕琛憋得臉青白,幾番言又止,話到邊卻生生卡著。

 他方才特別有想告訴夜蕭肅,真正置他于死地的人是夜紅綾。這扔在大殿上的函名冊之中,有一半之多都是夜紅綾上來的。

 夜蕭肅就算要恨,也不能只恨哪一個人,更不能因為夜紅綾和夜廷淵沒上朝,就把怨恨都讓他一個人上發。

Advertisement

 可夜慕琛不敢,是把話都憋在嚨里。

 父皇的臉已經很難看了,他這個時候若是多說一句什麼,不用想都知道他父皇絕對會直接遷怒,說不定把他也削權降爵,落得跟夜廷淵一樣無事一輕的下場。

 想到幾位皇子目前就他一個人還站在朝堂上,夜慕琛心里就覺得驚險和僥幸并存,他這幾天上朝都不太敢說話,生怕到景帝的哪神經,給自己惹來無妄之災。

 其他大臣更不敢吭聲,面上一片肅穆惶恐,心里卻在暗自思索著儲君之位的最終歸屬。

 “朝中最近發生的事太多,多得讓朕心力瘁。”景帝冷冷開口,言語中抑的暴怒讓人心驚跳,“朕思來想去,諸多事起源皆是因儲位而起。既然如此,朕索就如你們所愿把儲君立下。”

 此言一出,大臣們頓時神一震,隨即紛紛跪下:“臣等該死!”

 雖跪了下來,可群臣之中仍有數道目不約而同地瞄向夜慕琛的方向。

 心里忍不住想,大皇子遠在南圣尚未回朝,四皇子最近境不太妙,三皇子剛剛被貶為庶人打進了天牢,唯一還安然站在朝上的人只有二皇子。

 皇上要立的儲君……

 那一瞬間,夜慕琛也激得一顆心砰砰跳,幾乎抑不住過度的興,心跳如雷,面上卻要強自鎮定,生怕讓景帝看出他的迫不及待。

Advertisement

 “該死?”景帝冷笑,“眾卿憂心國之社稷,是穆國百姓的榮幸,朕心甚,何來‘該死’一說?”

 群臣頓時回神,惶恐道:“臣等該死!皇上息怒!”

 景帝臉上余怒未消,不發一語地注視著朝上眾臣,良久才淡淡道:“朕心中已經定了儲君人選,待時機,自會擬旨昭告天下。”

 待時機

 什麼時候時機才算

 眾臣心頭浮現不解,卻依然高聲唱喝:“皇上圣明!”

 “天闌謙恭穩重,一心社稷,此番替朕出使南圣,為君分憂,定能促使南圣跟穆國友好,有他在,朕也能放心。”

 夜慕琛低著頭,周驟然泛著涼意,仿佛有一盆涼水兜頭潑了下來,瞬間澆滅了他所有的沖和興

 謙恭穩重,一心社稷?

 所以,父皇真正中意的儲君人選是夜天闌?

 夜慕琛眼底澤晦暗不明,心頭一腔火熱慢慢轉化冰,父皇口中所謂的時機指的是什麼時候?

 夜天闌從南圣歸來之時?

 這個認知讓夜慕琛心壞到了極點。

 而群臣一時之間則各有所思,似是有些意外,可意外之后又覺得這個結果分明在可意料之中。

 大皇子在朝堂上低調沉穩,一心政務,雖然沒什麼存在,跟朝臣之間也只是維持著不親不疏的距離,以至于朝臣一直覺得他是個淡泊子,對權勢沒什麼太大的追求,可他的能力毋庸置疑,而且他的母親也是四妃之一,出沒什麼可指摘的地方。

 遙想最近其他三位皇子鬧出來的樁樁件件,相比之下,沉穩有加的大皇子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