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謝家皇后 一百四十九 心思

《謝家皇后》一百四十九 心思

 這兩天園子里的形都出奇的古怪。一方面,有人上躥下跳的鉆營請托,一方面又有人一聲不響,恨不得把頭都進殼里和烏王八一樣躲得嚴嚴實實。

 施順儀就一步門也沒出,住的怡齋大門閉,連太監宮都一聲不吭。要不是還要一日三回送膳,還會讓人以為這一院子主仆都沒氣了呢。

 高婕妤摔的重,不但腳傷了,連額角也破了,這兩天也只能閉門養傷,一想起那天事來就又是憤恨,又是后怕。

 差一點兒就沒了命,高婕妤能不害怕嗎?

 自認同明壽公主就算不深,也不是仇人,可是明壽公主卻要連們一起端了。想也知道,皮之不存,將焉附?皇上倘若不在了,們這些妃嬪能落著好?說不定想進庵堂了度殘生都是奢,明壽公主心太黑了,手也太黑了,高婕妤可是一路看過來的,對這點深信不疑。據說當年太后要置先帝后宮那些被寵幸過的人,明壽公主看那些當年曾風一時的狐子們不順眼,還說要把們都沉進湖里了事。

 宮正小心翼翼的給上藥,著傷,高婕妤橫眉厲喝:“蠢東西!你這是存心想弄死我啊?”

 宮唬的連連叩頭不迭。高婕妤緩過口氣,也知道這事兒不能怪已經是周到細致的一個了,不讓上藥,難道要讓太醫來伺候?太醫可是男人,高婕妤哪能讓外頭男人擺弄自己的腳和呢?

 “手輕點兒,接著弄。”

 宮連忙謝恩,定定神接著替上藥,又用白絹布裹上。

 高婕妤了傷,換平時,宮里頭人多是要來看的,可是從傷直到現在,一個來看的人也沒有。

Advertisement

 連一直對很謙讓很親厚的施順

 儀都沒來。

 高婕妤的腳不能沾地,只能靠著、躺著,坐著都有點費勁。靠在那兒問:“怡齋沒打發人來?”

 宮小心的回答:“怡齋一直關著大門,沒人出來過。”

 高婕妤也不傻,一想就明白了,難道免有些幸災樂禍:“是心虛吧?是先皇后的人,和明壽公主也有不開的干系。就算這事兒沒摻和,皇上也不可能待見,只怕以后一聽到的名兒就得皺眉。能平安過這一關,就算的大造化了。”

 宮知道高婕妤說話也得有人湊個趣接個話,不然又會被嫌是木頭,不過這話也不是好接的,接不好就輒得咎。

 “施順儀膽子小的,一向老實本分,這種謀逆大事肯定不敢沾吧?”

 “是不敢,可旁人信不信呢?不用多,只要有人在皇上耳邊提一句,過去服侍皇后時,聽說也侍奉過明壽公主,這就足夠了。謀反這種事是頭等大罪,有殺錯沒放過。”

 雖然施順儀一向對高婕妤擺不出架子,甚至有些低三下四的,但是高婕妤對也沒多真心。施順儀仗著是先皇后的人,雖然無寵,份位卻還比高一級呢,平時不顯,一有大事、節慶、飲宴這種時候,施順儀總得坐在的上首,站在的前列,穿的服規制也要高于,這就足夠讓高婕妤不舒坦了。

 高婕妤琢磨著,要不是提攜施順儀一把呢?這個人也不算討厭,很聽話,有事的時候也算有個幫手壯壯聲勢。

 但如果替,一來得有那個機會,高婕妤現在面圣機會不多。二來,高婕妤也怕求反惹禍上,反而自己在皇上面前失了面。畢竟這是謀反啊,不是別的小事小錯。

Advertisement

 還是明哲保

 的好,讓施順儀自己憑運氣去吧。反正皇上應該不會殺,頂多就是降位、失寵之類。施順儀本來就多年無寵,所以失寵不失寵的對來說本就沒差別嘛。

 高婕妤也不敢讓太監出去瞎打聽。但在宮里多年,園子也來過幾回,總歸有些人脈,想知道現在外面什麼形也不難。

 皇上那兒從早到晚都是見不完的人,有宗室,有勛貴,有朝臣,辦差傳訊的快馬一匹接一匹的駛進又駛出,只怕從金風園到京城之間的道都讓他們給踩出坑來了。園子外頭重兵把守,聽說皇上把上護三營都調來了,那可全是只聽命于皇上一人的心腹兵。還聽說不人都被抓了審了,不園子這里,京里聽說更多,京外也有。

 高婕妤輕聲問:“皇上會不會殺自己的姐姐呢?”

 這話宮可不敢接,高婕妤本來也沒指答話,這是問給自己聽的。

 “應該不會的。”高婕妤也想到了之前的惪王之。惪王鬧騰的靜可比明壽公主大多了,他與皇上這一支的關系也早就疏遠了,皇上不是一樣沒殺他嗎?明壽公主還是個子,還沒折騰出點水花就被皇上一網擒,肯定更不會要的命。想象從前一樣富貴尊榮不可能,但置總得比惪王要強吧。

 那些與此事無涉的宗室勛貴來請見,說不定也會替明壽公主討個面的。好歹也是皇上的姐姐,皇上如果自己說不出要赦的話,旁人遞了梯子過來,皇上也好就勢下臺應了這事。

 高婕妤不一直不愿意去想清璧堂的人和事,但想到皇上就繞不過清璧堂去。

 昨天皇上和謝婕妤同來的,走時也不忘將帶上,晚上還是照舊宿在清璧堂,就好象清璧堂有糖把皇上牢

Advertisement

 牢黏住了一樣。這樣,皇上不說來看看,連打發人問一聲也沒有。園子里現在太醫可俏著呢,各都在傳太醫,就算那一點兒油皮沒蹭破的,也說自己了大驚嚇,需要太醫細心看診。就算高婕妤比別人強勢,太醫也不可能圍著一個人轉。可清璧堂那里天天雷打不太醫準點兒就去請脈,明明清璧堂上下沒傷沒病的。

 越想越窩火,高婕妤恨恨的一敲床榻:“狐貍,真是個狐貍。”

 早知道那一批進宮的人里這麼個禍害,早該先想法子除了才是。昨天明壽公主作要是在混戰中被人弄死了多好啊,偏偏一點兒事沒有,老天真是不開眼。

 有這個念頭的,只怕不高婕妤一個人。

 謝婕妤的獨寵在宮中前所未有,擋了那麼多人的路,眾人自然都盼著拔了這眼中釘。

 王默言如常過來給玉瑤公主吹笛子,又和大皇子在一起待了多半個時辰。

 大皇子滿心里都是疑問,父皇那兒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同他釋疑講論,其他人又不合適。現在對著王默言,他不由自主就把疑問說出來了。

 “先生,為何姑母要謀逆?明明父皇待一向優厚,為什麼非要置父皇于死地不可呢?”

 這個問題并不好回答。

 王默言心里雖然明白,但對大皇子來說,一來他年紀還算小,二來,他淡泊,并不能理解明壽公主心中那永無止境的權與貪婪。

 “殿下雖然年紀還小,但想必也聽過明壽公主昔日作為吧?殿下覺得可算得一個值得敬重親近的人?”

 大皇子搖頭。

 他雖然以前日子過的閉塞,也聽說過這位姑母做的事,有恩義與人,攬權貪財,暴戾輕賤人命,件件

 樁樁都是劣跡。

 “這樣的人不會念著旁人待的好,只會覺得全天下人都對不住。若是真的謀逆功,殿下想過清璧堂現在會怎樣嗎?”

 大皇子果然認真的開始想,越想臉越是難看。王默言怕他驚怒沉郁把自己鬧出病來,趕勸說:“皇上英明果決,明壽公主這樣的人不會功的,殿下不必太過為此所擾。”

 “先生說的是,”大皇子抬起頭來,聲音雖然輕,但眼神清明,話語堅定:“如果姑母真功了,不會放過清璧堂上上下下所有人,還會殺死其他許許多多的人,絕不會手下留。”

 想到昨天父皇問他的話,大皇子覺得自己當時的回答確實欠妥了。

 對這樣的人就不應該姑息。我不殺人,人卻要殺我,這種你死我活的事,骨又算得了什麼?

 大皇子有些明白父皇昨天為什麼要這樣問他了。

 父皇希他能自己想通想這件事。

 除了這個疑問,他還有旁的疑問。

 “父皇顯然早就知道了這件事,為什麼之前沒有作,而是放任明壽公主籌謀舉事呢?”

 王默言提起筆來在紙上寫了兩個詞。

 以逸待勞和一網擒。

 “這只是下的一點淺見,殿下有余暇了也可以自己多想想,應該會比下想的更周全。”

 大皇子認真看著這兩個詞。他現在識字已經不,這兩個詞他都認得了,意思也大略知道。他將詞牢牢記住,在心里反復揣念叨幾回,向王默言說:“多謝先生指點。”

 王默言淡然一笑,輕聲問:“殿下無需客氣,聽說謝婕妤昨日了驚嚇?”

 大皇子說:“謝娘娘回來睡了半日,今天看著和平時并無不同,太醫也沒有說什麼,應該是沒事的。”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