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謝家皇后 二百二十三 上元

《謝家皇后》二百二十三 上元

 方尚宮說的有理。

 這些人能出力,不象才進宮的新人,做事不手,也不象已經那些進宮多年人,已經年老力衰無法再出力了。

 這樣一想謝寧頓時笑不出來了。

 “離開的人,都會去哪兒呢?”

 “有老家的回老家,回不了的就謀個生計。”方尚宮了解謝寧的心事,安說:“還有個去,就是皇家的寺庵。”

 那里也不是什麼好去

 謝寧再看手里的名冊,頓時覺得重逾千斤。

 和方尚宮都明白,這里面有很多人都是自進宮,多年來連宮外什麼樣兒都忘了。放人的風聲傳出去,保不齊就有人尋短見也不肯出去。反正出去了也沒著落,在宮里沒了,指不定還有相識的人肯花幾個錢給他一領草席埋了呢。

 “主子,可是這些人盤錯節,已經尾大不掉,皇上出此下策,也是沒有辦法。”方尚宮開解:“大不了您多慈悲些,遣散的銀子再給加個兩就是了。其實這些銀子,出去后只要會打算,做個小買賣,置上幾畝薄田,糊口是盡夠了。更別說這些人里頭多辦都有私蓄,這些他們可都是能夠帶走的。”

 謝寧問:“我以前在后苑的時候,從榮安堂門口經過,就是……沒進去過。”

 方尚宮點頭:“榮安堂也得有點關系才能進去。可是那兒雖然有個睡覺的地方,有一日三餐,要不是走投無路的人,也不愿意進去。要是宮里的奴才過了五十都進榮安堂去,那里也早就撐了。”

 謝寧點點頭。

 榮安堂里時常有些怪聲響,象狂笑,又象哭。謝寧有次還聽見有人在里面彈琴唱曲,唱的還相當不錯。

 可是在那種地方聽到致纏綿的曲子,簡直比聽到尖聲還驚悚難

Advertisement

 聽說里面的人有病的

 ,有瘋的,有癱的……誰也說不清里面有多人,也不知道那些人幾時進去的,幾時死去。

 這座宮城看上去錦繡輝煌,但這錦繡之下枯骨累累。

 方尚宮輕聲說:“其實當年,我也差點就進去了。”

 謝寧微微一驚。

 “您?”

 “主子想也知道,我當年也伺候過主子,就是現在旁人說的賀太妃。賀太妃曾經有孕,但是孩子沒能生下來。之后子就垮了,我伺候完最后一程,守了靈送了終,當時宮里風雨飄搖的,想要找個安立命的地方著實不易。要不是當時有人手拉了我一把,我可能就收拾個小包袱進榮安堂了。誰都知道進去了出不來,就是在里面象活死人一樣耗著。什麼時候耗到油盡燈枯了什麼時候算。”

 謝寧看著方尚宮頭頂的華發,不知道過去究竟經歷了多風雨坎坷,鼻子也不一酸。

 “人哪,都是這樣。要是當年有人跟我說,我還會再出來伺候嬪妃主子們,我一定不信。那時候我想的就是后半輩子安安生生再也不要有一點兒起伏了。”

 “那您怎麼到我這兒來了呢?”

 謝寧頭一回問這個。

 方尚宮想了想:“投緣吧……除了這個,我自己也解釋不清楚了。”

 想來應該還有別的緣故。

 但是方尚宮不愿意全說,謝寧也就不追問了。

 誰心里還沒點兒不愿意和別人說的事呢?

 謝寧定定神,再仔細看那本冊子。

 其實送到這兒來,已經是宮監差不多決定好了的。這些人都是要放出去的。當然謝寧有那個權力將其中一部分人圈住,圈住就代表他們可以留下來。

 謝寧想到自己在到皇上召幸之前,也曾經夢想自己能出宮去。

Advertisement

 可是現在不行了。

 就象一粒被風吹

 來的種子,已經在這里扎下了

 這輩子都要在這里生活下去了。

 時間過的很快,一轉眼就又是正月十五了。這一天倒比過年還要熱鬧。去年這時候,皇上帶著謝寧去同樂園了。今年一大家子人,可是弱得弱,小得小,經不起折騰,所以就在宮里過年了。

 過去十來天的象是沒有發生過,除了告病的陳婕妤,宮里的嬪妃都出來了,妝飾華貴,爭奇斗艷。園中彩燈,映亮了一園子的雪。去賞燈的時候,雪又細細碎碎的落下來,落在那些絹花和彩燈上頭。

 謝寧已經不是去年的小婕妤了。以前看到這種熱鬧,都是嘆為觀止,十分贊嘆。而現在看到這些繁華錦繡,謝寧第一先想到:錢!

 什麼熱鬧都是拿銀子堆出來的,這些彩燈,這些扎在樹上的絹花,這些堆塑的冰雪景致,全是銀子啊。

 皇上在桌下握著的手:“怎麼了?眉頭皺起來了。”

 謝寧聞言一驚,趕讓自己將臉頰松展開。

 “臣妾是在想,怕是花費太過了……”

 這種時候說這個實在煞風景,皇上笑著說:“不打,宮燈是舊貨,絹花也都是庫底的了,其實費不了多。”

 這樣就放心多了。

 也知道皇上不是那麼鋪張浪費的人,斷不會為了一晚上的虛熱鬧就白拋費銀子。

 明明過了年,一開春,要用錢的地方那麼多。工部報來的折子都積了厚厚一撂了,每個都是要錢的。雖然說那些銀子都是從國庫支,但庫的銀子也不是能隨便揮霍的。

 剛煮好的湯圓送了上來。這湯圓有各種不同的名稱,可是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人們都認為上元節吃這個是團圓喜慶的事。里面的餡兒一定是甜的,當然,也有咸鮮餡兒的,

Advertisement

 但還是吃甜的人多。團圓時自然是甜甜的,里甜,心里也甜。

 大皇子吃了五顆,多了不敢再吃,糯米面兒總歸是不好克化的,他可不敢吃多。玉瑤公主和他吃的一樣多。但是考慮到兩人年紀的差異,玉瑤公主吃的這也不算了。

 連二皇子都吃了半個,他倒好象不喜歡這種甜膩膩的黏乎乎的吃食,含在里半天沒有咽下去。

 謝寧很喜歡。

 豆餡兒的,吃著熱燙甜糯,格外的香。

 其實在宴前,已經吃過兩顆了。

 那是還在永安宮的時候人,皇上讓人端了一碗來,親手喂了一顆,然后謝寧禮尚往來也喂了他一顆。兩人到了一,險些將剛換好的吉服重新再穿一回,是看著時辰確實不早了,兩人才不得不約束自己,先赴了宴再說其它。

 席間謝寧做為貴妃,領眾人向皇上敬了一回酒。

 經過過年時候的事現在對敬酒二字都有些發悚了。大皇子做為長子,也代弟弟妹妹向皇上敬了一杯酒。皇上含笑滿飲了杯中酒,大皇子小臉兒微紅,不知道是殿熱的還是高興的。

 皇上攜謝寧在宴上了一面,就命諸人散開來自己賞燈了。

 謝寧這里領著大小三個孩子,一個個裹得嚴嚴實實的。大皇子看著延綿鋪展的彩燈,一眼不到盡頭。

 這對他來說是頭一次。

 以前也不是沒過過節,但是那時候他都是被關在屋子里頭的。

 怪不得人們形容上元節,說花市燈如晝。不但宮里熱鬧,往遠的天空張,還能看到宮墻外的夜幕上也有綻放的焰火,爭奇斗妍,不勝收。

 玉瑤公主手里挑著一盞兔子燈,今日穿著一件大紅錦緞斗篷,風帽襟口都是茸茸的兔子,和提的兔子燈倒是相得

 益彰。

 至于二皇子,他還被母抱在懷里呢。可是這小子天生就是個膽大的,看著燈,看著焰火,就想手去抓。

 這個哪里能讓他抓呢?母把這個命子看得的,可知道,要是二皇子掉了兒頭發,皇上都饒不了們這些人。

 亭子上的彩燈里有不燈謎。大皇子把謎面念給玉瑤聽,然后兩人一起猜。有的能猜中,有的猜不中,不過為了圖一個樂呵,猜錯了也就哈哈一笑。

 熱鬧了一晚上,回到永安宮時,大皇子看著與往常一樣靜寂的夜空竟然有些不習慣了。

 上元節,月亮有如圓盤,皎潔而明亮。天氣愈冷,就顯得這月亮越亮。

 大皇子在心中默默祝禱著,但愿以后年年如今日。但愿他能夠多活幾年,能夠多見著幾這圓月盛景,能多經歷幾回這樣的闔家團圓。

 有父皇,有謝娘娘,有弟弟妹妹,有歡聲笑語。

 方尚宮扶著門,遠遠著皇上和貴妃帶著小主子們走進了永安宮的大門,懸了半天的心才算放下。

 雖然今天各人都打起神來,確保各項安排都毫無紕。可是畢竟今天是上元節,到是煙啊火啊燈啊,沒人使絆子,出子的機率也太大了。

 這出去的幾個人,哪一個都讓放心不下。

 現在看他們好端端的回來了,方尚宮才終于放下心事。

 青梅扶著進屋坐下,趕拿了一床狐皮褥子來替蓋在上:“您看您,不讓您出去看吧,您非要出去,這出去一趟回來腳又冰冰涼了吧?”

 方尚宮笑著說:“親眼看看才放心啊。”

 青梅一邊伺候一邊說:“您老這麼盡心的,真是天下難找了。我看咱們永安宮要論對主子的盡心,誰也比不上您,全加起來連您一半兒也趕不上。”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