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謝家皇后 二百三十三 孤獨

《謝家皇后》二百三十三 孤獨

 駕出京那天永安宮上下不到五更天就起了,忙忙碌碌,一直有人進進出出。謝寧早早醒了,收拾停當之后又將周稟辰過來一通細細吩咐。

 周稟辰這人十分實在,夸海口表忠心的話沒有多說,只是對謝寧應下:“奴才一定照看好永安宮上下,不會令大皇子殿下有什麼閃失的。”

 謝寧點頭。

 周稟辰能力是有的,辦事十分周到細致。從他來到永安宮后,凡事不爭先不搶功,但是份差事做的妥當周,讓人一點兒錯也挑不出來。

 這一回謝寧出門,就將周稟辰留了下來。周稟辰知道這一回擔子不輕,可是他盼的就是這樣的機會。差事不難,人人都能辦好的,哪里顯得出他的本事?要想穩當安逸,當初他在后苑管事豈不更穩當更安逸得多?既然來了永安宮,那就是為得求上進。

 大皇子雖然早就知道自己去不了,可事到臨頭還是難免心中不舍。尤其是這一回其他人都去了,只有他一個人留下。

 父皇、謝娘娘,妹妹和弟弟,全都走了。

 大皇子來請安的時候眼圈都有些紅了。

 謝寧看他神不比往日,就知道他八沒有睡好。

 畢竟還是孩子,再怎麼沉穩,這時候要是心中還能把持得住,那反而奇怪了。

 “我們只一二十天就回來。你自己要多留意子,可千萬別一看起書來就忘了時辰。你平日的湯藥食膳我會讓柳尚宮好好看著你,每天都要按頓按時的吃。等我們回來了,想必你的功課也又進益了。你可有什麼喜歡的東西,回頭給你捎回來。”

 大皇子心里酸楚難舍,卻十分懂事的說:“宮里什麼東西也不缺,父皇和謝娘娘能早日平安回來就好。”

Advertisement

 皇上也將他過去囑咐了幾

 句,又勉勵他:“朕已經吩咐過書房的人,往后你每日午后也可以過去,隨侯師傅練一練吐納呼吸之法,在圍場走一走散一散,想騎馬也可以。”

 大皇子果然出了驚喜的神:“多謝父皇。”

 書房其他人也有騎弓馬的課程,大皇子因為年紀和的緣故卻只能一直遠遠看著旁人習練。現在父皇發了話,他午后也可以過去了。

 “但你也要記得,凡事要記得量力而為,過猶不及的道理你懂。世上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你才上手,學這些都要慢慢來,可不要因為急求好,反而損傷了自己的。”

 大皇子連連點頭:“父皇放心,兒子都明白。必定不會讓父皇和謝娘娘在外頭還替兒子心憂慮的。”

 皇上輕輕拍了拍長子的肩膀,對他的聰慧沉穩還是放心的。只是覺到手裳下長子肩胛的瘦削單薄,還是一陣憂心。

 大皇子的底子太差了,縱然有這一年來的細心調養,也依然沒有太大的起。勞累憂心寒暑變化對旁人來說沒什麼,對他來說卻都是難以承擔的重負。

 世上的事似乎總是難以十全十

 倘若大皇子康健……

 皇上把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拋開,又同他說了幾句話,早膳擺了上來,用過早膳,大皇子還是象平時一樣去書房念書。

 他出門時看著燈火通明的永安宮,轉低下頭上了步輦。

 天漸漸亮起,大皇子失落了一會兒,又振作起神。

 他是長子,要給后面的弟弟妹妹做出表率,自然不能一直沉浸于失落寂寥當中。

 皇上要出行的事他的兩位伴讀自然也知道的很清楚。喬書英就得了明微公主的囑咐,進了書房各人坐下來自己讀書,溫習前些日子學

Advertisement

 的功課,也有人在朗聲誦讀今天要講的課業。

 喬書英湊到跟前來說:“皇上與貴妃今兒就了吧?殿下留在宮中要是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盡管同我說。雖然說未必能替殿下分憂解難,但是好歹兩個商量總比一個人煩惱要強。”

 喬書英既是伴讀又是表兄,兩個人的關系自然親近一些,大皇子點頭說:“要是有什麼事,一定和你說的。對了,這次姑母沒有跟著一同去嗎?”

 “我母親沒有去。”喬書英說:“原來是想去的,可是殿下也知道,前日我父親踏青時跌傷了,現在邊離不得人。”

 明微公主與駙馬夫妻恩這在京里是人盡皆知的事,大皇子自然也知道。

 “駙馬的傷如何了?有起沒有?若是需要太醫或是短了什麼藥材,你盡管同我說。”

 喬書英笑著回答:“皇上與貴妃已經賞了不藥材了,太醫也已經看過,說是傷勢不礙事,只是不方便走,怎麼也得再過一個月才能下地呢。”

 如果說以前喬書英對母親一意要他為皇子伴讀的事還有些抵,可是這麼半年相下來,他已經不這樣想了。

 進了宮學,進了南苑書房,他才一天比一天更了解自己的份,更了解權勢的力量。他現在的尊榮日子是因為他是公主之子,可是公主之子的份只能保證他這輩子能做個富貴閑人,想要更進一步,他更得靠著自己上進才行。

 這位皇子表弟比他年紀小,比他進學晚,比他弱。可他是皇子,生來就坐擁了之不盡的榮華富貴。就象剛才那番關心問候喬駙馬的話,他雖然只是個半大孩子,卻說的這樣大方和坦然,帶著一種他自己都沒發現的上位者的氣度。

Advertisement

 有人生

 來就擁有一切。

 喬書英曾經聽過一個謠言。或者不能謠言,那話應該不假。

 說是貴妃娘家有個侄子,也十分聰明,且與大皇子和玉瑤公主關系都十分要好。

 還有人說,皇上有想把他和程錦榮二人換掉的想法,讓林家那個孩子做大皇子伴讀。

 明微公主也聽說過這話,還專門同喬書英說起過這事。

 “林家將來必定得勢,看貴妃的勢頭,皇上重視林家,想栽培林家子孫是一定的。不過皇上的子我了解,他是個最講究規矩禮數的人,你只要不犯錯,皇上絕不會做出無故換人的事來。”

 還有一句話明微公主沒說。

 縱然真要換,那被換的應該也是程錦榮,憑與貴妃的,就算貴妃想讓侄子做伴讀,也不會把喬書英給頂掉的。

 雖然明微公主這樣說,喬書英心里還是有好一陣不得勁。

 縱然他是公主之子,皇子伴讀,但是他的位置卻也并不穩當,隨時會有人將他取而代之。

 以前他覺得自己就是念書來的,對明微公主吩咐他好同窗,尤其要與大皇子培養分的話有些不以為然。

 可是現在他不這樣想了。

 這會兒師傅進來了,喬書英就趕回歸座位,收束心神認真聽講。

 大皇子十分勤,認真專注,人又不笨,書房的師傅也好,侍讀也好,哪怕不因為他份,也會喜歡這樣的學生。皇上出行之前又召了人去囑咐過,書房這些人更是上心,唯恐大皇子過于用功反而影響了他的子。平時都是午時才下學,今日還提前了一刻鐘。

 喬書英和程錦榮二人跟著收拾了書本出來。他們也得了吩咐,午膳他們不必出宮了,就陪大皇子一同用膳,中午歇息之后,下午就可以去書房前

 頭的練武場,陪大皇子一起習練。

 這對二人來說當然是個好機會。

 大皇子平時回永安宮時走的也是這條路,但今天心卻不一樣。

 因為平日永安宮有人在等著他回去,還會有心準備下的熱騰騰的午膳等著他。

 可是今天……

 他離開永安宮里還是歡聲笑語,現在下學回來,永安宮已經人去樓空了,只有周稟辰和柳尚宮二人在門口迎候他。

 “主子臨走時吩咐的,午膳給您預備好了,殿下看要再添個什麼菜?”

 大皇子搖頭說:“不用了,娘娘安排的必定很周到。”

 謝寧確實很細心,不但照顧到大皇子的喜好脾胃,還為二位伴讀添了菜。喬書英吃鴨子,程錦榮喜歡吃魚,這兩樣膳桌上都有。大皇子額外有一盅蓮藕排骨湯。湯熬的稠白,一點油星不見,喝下去溫潤適口,還帶著一點蓮藕的清甜。

 大皇子喝著這盅湯,心慢慢平復下來。

 父皇和謝娘娘并不是將他一個人拋下就不管了。他是長子,理應更穩重懂事。將來父皇出行的日子必定還有,自己應該讓父皇出門在外能夠放心才是。

 外頭有人來回話,說是謹妃和慎妃分別打發人來,一個送了點心,還問候了大皇子的子。另一個送了道湯羹來,說是慎妃親自燉煮的。

 大皇子起謝過兩位娘娘關心。

 但是送來的東西只打開蓋子讓大皇子看了看,周稟辰就利索的讓人拎下去了。

 開什麼玩笑,外頭的東西焉能讓殿下口?

 不說周稟辰如何小心,大皇子自己也不會真想去吃這二位娘娘送來的東西。

 他自有父皇和謝娘娘關心,何需要旁人來多此一舉呢?要是他吃了別人送來的東西,謝娘娘回來說不定要傷心呢。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