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謝家皇后 二百五十八 應酬

《謝家皇后》二百五十八 應酬

 謝寧穿著一件象牙對襟胡式領子宮裝,象牙很素雅,只是這件裳的一邊肩膀上繡著一朵灼灼艷的紅牡丹花,花蕊以寶石鑲嵌。高婕妤只看了一眼就低下頭去,總覺得再多看一刻,眼睛就要被那牡丹的艷麗灼傷一樣。

 今日永安宮正殿里人來的齊全,從謹妃慎妃以下,宮里但凡能數得著的人都來了。

 謝寧隨駕出宮一趟,雖然中途皇上遇刺,但駕回宮時,方尚宮還是給各都備了一份兒禮。當然這些禮也說不上貴重,都是一些南邊帶來的土產,一塊繡,兩包茶葉,一盒紙,或是一盒筆這樣的東西。于是今天永安宮里滿滿當當都是過來請安說話和道謝的人。

 其實也沒隔多日子,但是謝寧總覺得現在坐在殿中這些人,看來都有些陌生。

 謹妃一臉苦相,的樣子和謝寧記憶中那個沉默小心的韓充容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一臉苦相,角邊的兩道紋路讓的臉容看起來帶著一讓人不舒服的刻薄。最近總是見人就訴苦抱怨,再加上玉玢公主子又不好,壽康宮天天有太醫進出,從那門前經過都能聞到從門里飄散出來的藥味兒。

 謹妃們剛才進來時正好與大皇子上面。大皇子是用過早膳要去書房,上穿著一件淡青緞夾袍,外面罩著銀織錦長比甲,雖然整個人還是瘦瘦,但是神極好,見人的時候十分斯文有禮的問好。

 謹妃心里那怨氣翻騰的更厲害。

 明明當初大皇子也病的要死的,可是因為他是皇子,皇上自然更看重兒子。有好醫好藥的肯定毫不吝惜的往大皇子上使。貴妃宮里養了兩個不是親生的孩子,怕人說閑話,也是玩命的扮

Advertisement

 賢惠。

 可玉玢卻孤零零的,昨兒皇上一回宮就打發人往長寧殿送信兒,可是晚上皇上竟然連看都沒有過來看一回,直接又去了永安宮,晚上也在永安宮留宿。

 就好象永安呂有什麼勾住了他的魂兒一樣。

 謹妃看著永安宮宮門上的三個字,都覺得那三個字比壽康宮匾額上的字更鮮。

 明明壽康宮才是新修繕過的,可是同永安宮一比,壽康宮平白就顯的破敗黯淡。

 等見了貴妃,那麼別致的宮裝,那樣新鮮華的珠飾和絹花,襯得貴妃艷人難以直視。

 謹妃心里酸難當。

 是啊,比貴妃那是輸的干干凈凈,人家既年輕,又漂亮,家里人還新近升遷了戶部高。貴妃生了二皇子,又攏住了大皇子和玉瑤公主,自己哪一樣都比不了。

 高婕妤穿的也是新制的春裝,巧不巧的,繡的也是牡丹花,可是貴妃上那牡丹是國名品,上的這牡丹一比之下,儼然了贗品一般。

 換作以前,高婕妤又該覺得自己被落了面子,該暗生惱恨了。可是現在第一時間想的是,針工局的人肯定是有意給使壞。既然給貴妃的裳上頭繡了牡丹,那給繡什麼不是繡?繡芍藥、薔薇什麼的不也很好嗎?非得也繡牡丹?讓貴妃看見還以為自己是有意和別苗頭。

 皇上前番不是放了一大批人出去嗎?怎麼針工局里還有這種人混著?早晚也給清出去才好。

 打量著貴妃的神

 只一眼看過去,高婕妤就能確定自己沒有猜錯。

 貴妃臉上一點也沒有用,只有上淡淡涂了一點櫻桃紅的口脂,氣還算不錯。

 重要的是,貴妃神在慵懶中出一抹歡喜滿足之

Advertisement

 意。

 也許是高婕妤先為主吧,既然猜測貴妃又有了孕,那麼就會著意的從上去尋找符合自己揣測的痕跡,一條一條的印證心中所想。

 沒錯。

 高婕妤確信自己的判斷沒錯,貴妃確實是又有孕了。

 一時間心里空了一大塊。

 早就不奢自己會有孩子了,宮中宮時才十幾歲,到三十來歲的時候,最好的年華早就過去了,高婕妤有時候照鏡子,都會覺得鏡子中的人面目模糊,形貌蒼老。已經想不起自己宮時什麼樣子了,覺那時的記憶那麼遙遠和模糊。

 既然貴妃還沒有對外宣告這個好消息,高婕妤也就揣著明白裝糊涂,笑著說:“昨天東西一送去我就讓人拆開盒子來看了,南邊的繡法和京城就是不一樣。雖然說未必比得上宮中針工局繡娘的手藝到,但是圖案、用,都和京里的大不相同。”

 曹順容也跟著說:“沒錯。南邊的風格以清雅秀見長,雖然繡娘們的手藝不算頂尖的,但是我覺得那意境人。昨兒我那里收著兩把扇子,一把上面繡的是‘斜風細雨不須歸’,另一把上面繡的是‘窗含丁嶺千秋雪’,今年夏天別的扇子我都不用了,就這兩把就好。”

 謹妃在肚里罵高、曹二人簡直是不知恥。

 一把年紀的人了,為了討好貴妃,放下段這麼恭維討好。

 可心里這麼想,上卻不能這麼說。謹妃的話說的也很客套:“貴妃娘娘出去一趟也還想著我們,那茶葉我也讓人泡了嘗了,確實不錯。”

 只有慎妃一直沒有出聲,坐在那兒端著茶盞一直很沉默。

 青梅在上茶時就發現了,慎妃臉上用了脂,但是端茶盞的手卻比前次來的

Advertisement

 時候顯得枯瘦。

 可謹妃訴苦都習慣了,但凡一開口,一過三句就變味兒。

 這說著茶葉,又拐到玉玢公主上去了。

 “唉,雖然貴妃想的周到,還給玉玢單預備了禮。可玉玢的病一直反反復復的不見好,這些天都沒斷了藥。本來想讓李署令去給瞧瞧,可李署令又隨駕出宮了……”

 謹妃這話說的殿里頭只要聽見的人都暗自搖頭。

 謹妃這也實在太不會說話了。

 你說你過來是來問安兼道謝的吧?這怎麼就埋怨上了?話里的意思好象貴妃有意霸著太醫不讓給壽康宮一樣。

 皇上出巡,李署令做為掌院本來就應該隨駕,謹妃也不仔細想想就圖個上痛快,要是讓別人再挑撥兩句,謹妃這就了對皇上心存怨,最也是個足的分。

 謝寧只當沒聽見。

 陳婕妤沒有面,一直在靜養,聽說尋了佛經在抄。

 倒是李昭容把謹妃的話岔開了,笑著問:“聽說公主自己看中了一個姑娘,帶了回來做伴讀?公主今年就要開始讀書了?從明微公主們嫁出去之后,原來東六宮念書的那一地方也撤了。現在要是再念書,書房設在哪里呢?”

 謝寧應著:“應該不會設在東六宮,那也太遠了一些,天天來來去去的得搭多功夫在路上。”

 話題到了這里本來好,曹順容也說:“從前教學的那幾位尚宮可都老了,這回還得現尋師傅,這事兒可不易辦呢。”

 結果謹妃又上話了:“玉瑤公主今年就要念書了?可憐我的玉玢,病的七死八活的,我也不求能念什麼書,只要活得好好的平平安安無病無災,讓我減壽十年,二十年我也愿意啊……”

 這回連李昭容

 也都不知道怎麼再圓場了。

 謹妃似乎總是覺得別人不懂得心里的苦,不管同誰說話,總要把自己的愁苦和公主的多病拿出來表白一番。言下之意,似乎別人都靠不住,們母孤立無援相依為命,是一個多麼含辛茹苦的慈母,玉玢公主又是一個多麼可憐的孩子。

 這種話聽一遍兩遍,別人會好言安。三遍四遍,也會忍著聽下去。

 可是謹妃見人就說,每回都說,說得人人都厭煩起這一套言辭。

 再說總覺得自己過得不好,總拿自己跟貴妃比,拿玉玢公主跟玉瑤公主、大皇子相比。自然覺得自己過的各種不如意。

 可是在別人看來,謹妃已經比們大多數人都幸運了。起碼有個兒,皇上還給晉封為妃,讓們母遷進了寬敞的壽康宮,平時各種份例是不用說了,份例之外的貢品賞賜也時時不缺。

 但謹妃好象全想不起來這些好,凈想著皇上對玉玢公主不如對玉瑤公主那樣關切慈,想著永安宮風頭更盛,想著自己的家人被欺負打竟然還被參奏,皇上也不為做主。

 高婕妤打量慎妃的時候就更仔細了。

 慎妃近來十分沉寂,幾乎一直沒有什麼靜。

 可高婕妤一點都不敢掉以輕心。對慎妃有一種本能的戒懼。

 這個人城府太深了,誰也沒辦法從的臉上看出在想什麼,也猜不到下一步會做些什麼。

 現在越安靜,高婕妤就越防備,不知道是不是在等一個最合適的機會,做出一件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事來。

 應酬這些人對謝寧來說是不得不做的差事。還是婕妤時,可以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但是現在是貴妃,不可能只想著獨善其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