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謝家皇后 二百五十九 換藥

《謝家皇后》二百五十九 換藥

 沒有一個人提起皇上遇刺的事,就算有誰不當心話里帶出一點,也會馬上遮掩含糊過去。

 這件事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只知道宗室之中有參與這次謀逆。宮中的消息傳得五花八門,有人說惪王雖死,可是當年被除了宗籍的惪王之子卻一直賊心不死,暗中串連收買了軍作。還有人說,是明壽公主那時候策的人有網之魚……

 但是無論如何,后宮這些子的生死榮辱都系于皇上一。有皇上才有們,假如沒了皇上,們這些妃嬪馬上就了無浮萍,只能任憑風吹雨打去。

 還有人一面為皇上的平安燒香拜佛,一面卻會悄悄在心里琢磨,皇上平安也就足夠了,怎麼貴妃也好端端的回來了呢?要是皇上回來,卻回不來……那就最好了。

 送走了那些客人,謝寧一面搖頭,一面扶著青荷的手起:“好在不用天天這麼折騰。”

 方尚宮笑而不語。

 這樣眾星捧月似的排場,不知道多人嫉妒羨慕,恨不得對貴妃取而代之。人顯貴從哪里能看得出來?還不就是從別人的討好拜服之中才能更深更真切的會到嗎?常言說得好,富貴不還鄉,如錦夜行。

 可是貴妃就不看重這些。

 其實……方尚宮覺得皇上也不看重這些。

 皇上傍晚時回來的。

 其實他手上的傷還沒有全好,但是在昨日回京的時候,他就已經將外面包裹的白布拆掉了,只涂了一些治外傷的藥膏。

 謝寧理解皇上為什麼不愿意以傷示人。

 蓋因為流言傳的飛快,京中、宮中人心惶惶,皇上在此時毫發無傷的出現在臣民面前,與帶傷出現,那意義是全然不同的。

Advertisement

 但是一回到永安宮,謝寧第一件事就是捧起皇

 上的手腕看他的手。

 傷口不算太深,但是不算短,從手背一直劃到小臂。涂的藥膏是淺淺的褐,帶著一淡淡的苦香。

 “皇上的傷今天讓太醫看過沒有?傷有沒有覺得很疼?”

 “朕沒事。”皇上任將自己的手翻來覆去的細看,輕聲說:“你天天這麼念叨,朕自然分得出輕重。”

 現在圖一時之快,倘若右手真落下痼疾,那可是誤了自己的后半輩子。皇上現在是心急,但再勤政也不會拿自己的手當兒戲。

 “還是讓李署令再過來一趟的好。”謝寧說:“在外頭您怕人看見,這會兒天都黑了,您也不見外人,這手還是包起來的好,免得再蹭著著。”

 皇上一笑:“就不用再讓李署令過來了,不然他白天已經過來一趟,朕一過來又宣他來,旁人不定會怎麼揣測懷疑。不就是換藥包扎嗎?這活兒白洪齊也能干。”

 白洪齊剛才一直站在旁邊裝自己不存在,現在聽皇上提起他了,忙應了一聲:“是是,李署令都待過,如何換藥包扎奴才都記得。”

 謝寧一刻也不想再拖延:“那就先包起來吧。”

 皇上看心急,也為的心意,轉頭吩咐說:“那就先上換藥包扎吧。”

 白洪齊出去了一趟,過了片刻捧了一個竹盒回來,打開來之后里面果然是換藥一應所要用著的東西。

 謝寧坐在一旁,看白洪齊替皇上換藥后,用布巾將皇上的右手仔細的纏了起來。

 要說白公公伺候人那是沒得說,就算讓謝寧自己來干,也不一定就比他干的更好。

 等把手抱好了,皇上把手掌舉到眼前看看,試著活了兩下,嘉許的對白洪齊說了句:“包的不錯。”

Advertisement

 白洪齊趕說:“當不得皇上夸,這是奴

 才份的事兒。”

 用晚膳時大皇子一看見皇上的手包裹起來了,頓時臉就變了。

 “父皇的手了傷?那怎麼昨天回宮時……”

 “只是皮傷,筋骨都沒事。”皇上還特意把手抬起來活給他看看:“傷都已經收口了,就是貴妃不放心,非讓朕再包起來,怕不當心蹭著傷口。”

 謝寧也沒想到這麼一來倒把大皇子嚇著了,連忙附和皇上的話:“確實傷的不重,只是不包起來,怕染上塵灰反而難以愈合,包起來到底要好一些。”

 話是如此,但大皇子不是小孩子了,非是三言兩語就能被哄過去的。

 永安宮出去的人里頭有好幾個沒有一起回來,連泓弟弟的母都了一個,現在連皇上上都帶著傷,可想而知當時的局面兇險到了什麼地步。

 他這麼一留心,就發現白洪齊的一只手也不大靈便,一直在袖子里。

 連父皇和伺候的太監都了傷。

 如果……如果真有個萬一,說不定父皇,他就再也回不來了。

 大皇子想起父皇駕出宮之前自己那些孩子氣的念頭,現在他已經不會那樣想了。

 差一點他就與父皇、與弟弟妹妹們天人永隔。

 皇權威勢赫赫,九五至尊的位置引得無數人前仆后繼,謀詭計層出不窮。

 大皇子默默的用膳,再也沒說什麼。

 謝寧有些不安的看了皇上一眼。

 皇上向微微點頭,示意安心不用擔憂。

 等膳桌撤下去,謝寧在手的空子悄悄對皇上說:“皇上還是多安一下應汿吧,看樣子他心里可不好。”

 皇上點頭說:“朕知道。”

 他雖然想讓孩子們能夠好好的長大,別象他過去那樣吃苦。

Advertisement

 但是他們做為皇子和公主,不可能永遠天真下去。哪

 怕皇上和謝寧極力想讓他們遠離這些煩擾,但他們一天天在長大,很多事瞞不住也哄不住的。

 皇上對大皇子說要問他的功課,用過晚膳父子二人就去了小書房。

 謝寧問玉瑤公主:“甘姑娘安置好了嗎?你們今天見過面沒有?”

 玉瑤公主點點頭,里還含著點心不好張口,旁邊方尚宮替答了句:“郭尚宮暫時將安置在云樓那里了,公主今天還特意過去了一趟。”

 謝寧說:“甘姑娘一個人進了宮,邊沒有悉的人,八要是有什麼委屈也不敢說。”

 宮里的水太深了,謝寧是過來人,當然明白宮里的日子不易熬。

 方尚宮笑著說:“您放心吧,今天公主過去了一趟,那些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對甘姑娘可客氣著呢。”

 謝寧一想也是這麼個理。

 “明天替我給甘姑娘送點東西去,讓針工局給做幾裳,再說這個年紀的小姑娘家,一天三頓飯不夠吃,再給加兩頓點心吧。”

 方尚宮都笑著一一應下了。

 “宮里這些日子沒什麼事。謹妃那里說段醫丞開的方子沒效驗,又要換太醫瞧。還有,趙人也小病了一場。”

 表面上宮里一切太平。

 要的事方尚宮都下了沒說。

 不宗室之中有人牽連進這次的事喪命,東西六宮也有宮人和太監不了干系。東六宮就不去說了,西六宮這邊連抓帶殺,足足沒了近百人。渭王的二兒子也牽連其中,渭王掌管宗正寺幾十年,臨了卻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兒,要說他的過世固然有年老虛的緣故,但是兒子不急氣牽扯進謀逆大案之中只怕才是那催命稻草。

 一個人再能干有什麼用?子孫不肖,連累的他也險些晚節不保。

 如果

 渭王好端端的,皇上多半是要懲降罪的。但因為渭王這麼一死,皇上看在他幾十年兢兢業業的分上,倒饒了他那個不爭氣的兒子一命,自然也沒有再追究渭王府其他人的罪責。

 但其他人就沒有這麼大的面子和這麼好的運氣了。

 聽說京里人現在都不敢從王府街那兒路過了,愿多走好幾里地繞過去。

 王府街是個俗稱,那兒住的都是宗室勛貴,平時百姓們說起來,還覺得打那兒經過,哪怕只是在墻外頭站站,也能沾著點貴氣呢。現在可倒好,經過皇上這麼雷厲風行的一舉查辦,得著風聲的人是唯恐避之不及,生怕沾上了那里的晦氣。

 皇上和大皇子在小書房待了多半個時辰。謝寧不知道這父子倆都說了些什麼。出來時皇上上也有墨跡,大皇子的襟上袖子上也都沾臟了。謝寧來不及多問,趕讓人打水來服侍他們洗澡更

 皇上直接吩咐大皇子:“不早了,你回去早些歇著吧。今天沒寫完的字明天再慢慢的寫。”

 大皇子躬應是。

 謝寧看他神顯然已經輕松不,等大皇子一出去,謝寧就難忍好奇的問:“皇上怎麼開解他的?您可真有辦法。”

 皇上坐了下來,被墨染上的那件袍服已經下了,但是因為已經要就寢了,皇上也沒有再取一件裳換上,就穿著一件白繡竹葉暗紋的里著腳沒有穿子,謝寧挨著他坐下來。

 皇上輕輕將手覆在的肚子上:“你今天子怎麼樣?這小家伙兒沒鬧你吧?”

 “沒有,今天一天都很好,東西也吃了不。”

 皇上輕輕嗯了一聲,彎下腰去,將臉的小腹

 謝寧吃了一驚,本能的想往后

 “別,讓朕這麼抱抱。”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