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世子兇猛 第一百三十一章發酵

《世子兇猛》第一百三十一章發酵

 此時議政殿中一群人爭的面紅耳赤,秦老大依舊是默不作聲,腦子里分析著利弊。

 朝議的容十分廣泛,涉及的乃是一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即便君臣每天都在議政殿開一上午的會,這天下的事務照樣理不完。

 而殿現在討論的正是兵部索要錢糧一事。

 邊關出現了大量的涼戎游騎兵,雖然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沖突,可防患于未然,坐鎮邊關的秦烈要求擴充兵卒,主要還是要馬匹用于作戰。

 兵部自然是支持秦烈的,可禮部卻認為應該派遣使臣前往草原。

 兩部吵的不可開,其他四部員則是看熱鬧,畢竟這事和他們沒關系。

 兵部尚書恭文華氣的胡子直抖,在他眼里,或者說是在所有武將眼里,派遣使者前往草原簡直就是丟人丟到姥姥家的行為。

 前朝的時候,涼戎就是個小歘歘,即便是王朝末期,殤帝揮揮手,涼戎得馬上派使者過來跪地上爸爸。

 哪怕中州大的時候涼戎想要過來趁火打劫,照樣被秦烈率領騎兵深草原殺的這群游牧民族人仰馬翻。

 現在倒好,國朝整實力上升了不止一個層次,卻越混越回去了,還得派使者前往草原詢問人家的意思,這不是丟人是什麼

 。

 當然,禮部也有禮部自己的道理,擴充邊關兵卒沒問題,無非就是調撥青壯罷了,可問題出在這馬匹上。

Advertisement

 關極度缺馬,尤其是用于作戰的戰馬,就算有錢也弄不到那麼多,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有了馬,萬一用不上呢,這錢不都是打水漂了嗎,戰馬這玩意又不保值,損耗極為嚴重,與其投大量錢糧購買戰馬,還不如派遣使者前往草原見一見拓跋樂,是打是和問出個準信。

 不過這也有點異想天開了,人家拓跋樂也不是傻子,要搶劫你的邊鎮還能提前給你打聲招呼咋的。

 秦老大自然是比較偏向龔文華的,涼戎和斐國曖昧不明,早做防患也是穩妥之策,可昨夜他將上鄂和盧通到了偏殿詢問了一下,倆人雙手一攤,一人給出了倆字,上鄂說沒馬,盧通說沒錢。

 上鄂派人接了一些番商,想要詢問能不能加大馬匹的供應,番商說了,非但不能加大,還得減,除非花高價還有可能談一談。

 而盧通是戶部尚書,國庫的況四個字就可以形容,鼠來落淚,一聽上鄂要錢頓時急了,別說馬了,馬勒戈壁都沒有。

 所以目前就是這個況,沒錢,有錢也買不了。

 眼看著恭文華都要開始罵

 娘了,秦老大沉聲道:“此事便議到這里吧。”

 “陛下。”龔文華急的雙眼通紅:“此事拖不得了,為了防患涼戎游騎,邊關的城鎮已經放百姓城了。”

 夏朝人口每年都在增長,邊關也是如此,所謂城鎮并不是所有居民們都活在城里,城外也有大量的農田和作坊,為了怕涼戎游騎擾襲,不城鎮已經將城外的居民放進了城里。

Advertisement

 短期這麼做倒是無所謂,可要是長期的話,那些城外居民靠什麼度日,除非邊關擁有大量的騎兵,一旦涼戎擾襲就會第一時間馳援。

 退一步來講,就算朝廷養得起,邊關城鎮養得起,那些城外的居民們也不愿意這麼干,他們的田地都在城外呢。

 見到龔文華不依不饒的模樣,秦老大也知道前者是擔心邊關出問題,倒也沒有不悅,沉默了半晌后說道:“兵部擬個章程,若是邊關再啟戰事,需要征募多府兵,所需糧草幾何,折沖府最快又要多久才能馳援。”

 夏朝采取的是屯兵制,就是打架的時候抄刀子上,不打架的時候在家種田那種,而折沖府屬于是基層軍事組織,分為上、中、下三等,上府至一千人,多的可能達到一千五百人,而中府滿員一千人,下府八百人

 ,所屬的軍卒做衛士,不用種田,就等著干仗。

 而靠近邊鎮的折沖府有二十多個,召集軍隊速度倒是很快,問題是這些都是步卒,等到地方后除非打防守戰,要是涼戎洗劫完邊鎮后,總不能讓這些步卒靠兩條追人家騎馬的騎兵吧。

 恭文華默默的嘆了口氣,見到秦老大不松口,也只能說了聲“唯”后退回了班中。

 其實恭文華算是比較好說話的,秦猙因為要加強后方防線前往潿江防備斐國去了,要是他在議政殿中的話,事關他老爹,肯定不能就這麼輕易妥協了。

Advertisement

 鬧心的事基本上大家都議完了,按照流程,也該說點開心的事了。

 戶部沒啥開心的事,常年沒錢,說話也不氣。

 吏部同樣如此,眼瞅著開科舉了,也不好意思說以前舉薦的哪個員多好多好。

 刑部倒是報了聲喜,大致意思就是國安穩,犯罪率持續下降,屁話連連。

 工部連連附和,說現在全國平均文化程度都是胎教的子民們素質提高顯著,之前京外那些流民就是很好的例子,來的時候搭了多簡易棚子,走的時候工部收回多木料,一都不

 這話完全就是扯淡了,那群流民都啥樣了,活著都沒力氣了,走的時候

 再順手你個木樁子抗走,這群流民得有多閑?

 提起流民,秦老大看向了安之峰,問道:“那些流民,可是妥善安置了?”

 “回陛下,因水患而來的流民已經全部安置了。”

 “那便好,朕也可以安安穩穩的睡上一覺了。”秦老大出了一笑容:“安卿辛苦了。”

 “陛下過譽,老臣分之事罷了。”

 這事安之峰已經私下稟報過了,多人當苦力去了,又掛了多人,還有多人被京中的“善良”人家買走了之類的,倆人無非就是走下程序讓殿中大臣知道一下罷了,可眼瞅著倆人準備商業互吹一下的時候,一聲既突兀又不和諧的聲音響了起來。

 “臣,監察使鄧孝廉,有事要揍,事關流民安置一事。”

 眾人循聲去,只見一個約麼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出班走到了殿中,遙遙一拜:“流民安置一事,所謂安置穩妥,恕臣不敢茍同。”

 安之峰回過頭,面帶冷意。

 監察使唱禮部的反調,這還是頭一遭。

 秦老大也極為意外:“這是何意?”

 鄧孝廉廊上說道:“臣,彈劾越王府三世子秦游,欺民,害民!”

 安之峰微微松了口氣。

 哦,日常彈劾越王府啊,還以為要彈劾老夫呢,那你繼續。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