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之峰松了口氣,可秦老大卻滿面狐疑了。
秦游不是搞書院呢嗎,怎麼又和流民扯上關系了?
鄧孝廉拜倒在地,擲地有聲:“越王府三世子秦游欺民,害民,證據確鑿,請陛下明察秋毫以正視聽。”
監察使一般干的活,說好聽點風聞奏事,說難聽點捕風捉影,說準確點,那就是胡姬霸咧咧,所以他們很彈劾別人的時候說出“證據確鑿”這四個字,一般這四個字說出口的時候,基本上已經代表彈劾的人被實錘了。
“原本流民已被告知前往白鷺縣進行妥善安置,可其中部分流民不佳無法長途跋涉,只得留在京外,可誰知越王府三世子秦游前往京外,將所有流民哄騙到了寒山書院之中。”
一聽這話,安之峰坐不住了,厲聲道:“書院乃是教書育人之地,豈能收容流民?”
“安大人,三世子非是收容流民,而是命其做工為謀私利。”
一語落閉,滿殿嘩然。
“臣聽聞此事后前往書院調查,所見所聞,駭人聽聞!”鄧孝廉一副怒不可遏的模樣說道:“那些災民被聚集在了林中,而越王府的護衛好生霸道,提著刀子將那些流民圍了起來,別說逃,就是擅自起都要被責罵一番。”
“此話當真?”秦老大面怒,蹭蹭往上冒:“流民本就可憐,那秦游的良心莫不是喂了狗,為何要囚流民?”
“臣剛剛已是說過,自然是為謀私利,三世子將流民囚了幾日后,便每日讓王府護衛監管他們做工,建造了數個作坊,作坊建造完畢后,流民又要每日進山打獵,下河撈魚,整日都有王府護衛看管。”
“秦游!”
秦老大豁然而起:“他竟然行如
此行徑!”
鄧孝廉就和怕秦老大不生氣似的,又添了一把火:“當日哄騙流民之時,三世子旁還帶有一名小學子,那學子也不知仗的是誰的勢,居然揚起馬鞭打在了工部員李哲的上,還有越王府名七的護衛,竟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將腰刀架在了李哲的脖子上,最令臣驚駭的是,三世子臨走之前,一腳將李哲踹下了山坡,那李哲乃是微臣妻弟,臣前日去看過,如今還未下床。”
“轟”的一聲,議政殿里炸開了。
四個字,國朝未有。
文臣們氣的三尸神暴跳,就連一向偏袒越王府的武將們都不吱聲了。
再看秦老大,微微闔目坐回了座上,比較悉秦老大的人都知道,這是怒了,滔天之怒。
鄧孝廉十分滿意現在的結果,朝臣口誅筆伐,天子怒不可遏,而自己為了流民不畏強權的名也會傳揚四海。
其實一切的起因都因為當時挨揍的李哲,李哲是工部員,鄧孝廉是監察使,工部員挨揍,監察使哪門子心,人家自有上做主。
工部的大佬們當然知道李哲挨揍了,只不過不愿意鬧大,畢竟打人的是秦游,李哲又是個不流的小,也就沒人愿意幫他出頭了。
李哲雖然不爭氣,但是他老姐長的漂亮,漂亮的老姐嫁了個監察使大人,也就是鄧孝廉。
這鄧孝廉常年和媳婦吹牛B,說什麼全天下就沒有他不敢彈劾的人,哪怕是秦老大犯了錯他都敢仗義執言。
牛B吹多了,他媳婦就信了,一看自己老弟都挨揍了,整天吹耳邊風讓鄧孝廉幫李哲出頭。
本來鄧孝廉也不想管這事,畢竟前段時間監察左使上鵬都讓秦游拉下馬了,可架不住媳婦
天天整活啊,最后出于謹慎就調查了一番。
其實這調查也有很大的水分,無非就是讓府中的小廝去看一眼。
書院那是什麼地方,自從秦游做夢鬧鬼后,可謂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尋常人哪里進的去,可雖然進不去書院,但是小廝卻看到了當時在林中那些流民被強迫“午睡”的景,后來又看到這些流民“當苦力”,接連觀察了幾天后,小廝就回城里和鄧孝廉據實稟報了。
一看“證據”如此確鑿,鄧孝廉這才鬧了今天這麼一出。
秦老大面晴不定,腦子里回想起秦游嬉皮笑臉的模樣,盛怒過后,總覺得哪里不太對勁。
其實秦老大也是接連吃了好幾次虧了,每次都讓人給秦游來,最后就變了鬧劇,大家的臉是被打的啪啪作響。
相比鄧孝廉,秦老大更加謹慎了,看向了工部尚書魏云濤:“魏卿,你可知此事?”
魏云濤暗暗苦,上說道:“其中詳老臣并不清楚,不過那品議郎李哲的確是告了假。”
作為工部尚書,下挨揍了,魏云濤當然知道,只不過他不想管,李哲風評不好,而且只是個不流的小,政績平平,沒必要招惹越王府,
別看魏云濤是工部尚書,實際上這六部之中工部的地位還不如兵部呢,士、農、工、商中的工指的就是工部,除了兵部外,其他署衙里,從上倒下都是讀書人,也就是士、農、工、商中的士,再看他們工部,小魚兩三只,其他的都是匠人,無權也無錢,就是平常蓋房子整裝修的,再加上有時候搞土木工程還得借調八大營的人,要是得罪了越王府,就等于得罪了兵部,得罪了兵部,八大營怎麼可能還會幫他們
蓋房子。
總之就是這樣那樣的原因,即便是魏云濤知道李哲挨揍了也只能著鼻子認了。
鄧孝廉趁熱打鐵道:“陛下,三世子做下這如此天怒人怨之事,還陛下為那些流民做主。”
秦老大微微沉了片刻,對白千輕聲說道:“命騎司,將人帶來,還有那鞭打工部員的學子,朕要當面問問他,他這院長,教授的到底是什麼課業,竟連學子都敢無故毆打朝廷員。”
安之峰和越王府以及兵部可是老對頭了,一看又要玩拿人和當庭對質那一套,連忙提議道:“秦游雖貴為世子,可此事著實是駭人聽聞,應由刑部查實再做定奪。”
要麼說人老,要是當庭對質的話,秦游口吐蓮花的那麼一忽悠,說不定秦老大說不定又心了,最后無非就是不痛不的懲戒一番罷了,機會千載難逢,直接給刑部就完事了。
一旦刑部負責,查實之后秦老大就是想偏袒都沒辦法偏袒了。
“陛下。”龔文華突然說道:“此事不可偏聽偏信,監察使誣告他人已不止一次,陛下豈可聽他一家之言。”
恭文華到底還是仗義,見到安之峰都親自上場耍心眼了,只能出班阻止了。
仗義是一方面,龔文華總覺得不太對勁。
之前越王府的人去過兵部,想將煉鹽這事攬過去,說什麼要“承包”,就是為了給災民找點活干賺點粥水錢。
因為不合規矩,所以龔文華就沒同意,但是對這事卻有印象。
如果真如鄧孝廉所說,秦游何必再次攬上這煉鹽一事,又不要收益,真要是榨流民謀取私利的話,讓這群流民們干點別的不好嗎。
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恭文華不相信秦游是這種喪心
病狂的人,如果是的話,當初就不會管屯鹽衛的死活了。
鄧孝廉也不剛恭文華,只是淡淡的說道:“公道自在人心,若是無確鑿證據,臣又豈會彈劾三世子,那些作坊和流民就在城外,是真是假,陛下只需委派一個信得過的大臣一探便知。”
恭文華連忙說道:“陛下,臣愿前往,定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
秦老大猛翻白眼。
他都懷疑這老家伙說話過不過腦子了,他真是同意的話,大家該懷疑他這當皇帝的有沒有腦子了。
果不其然,安之峰怪氣的說道:“誰不知龔大人與越王府私莫逆,若是龔大人去了,想來三世子便是有罪也無罪了。”
“倒也是。”恭文華微微一笑:“那安大人也不能去了,京中誰人不知前些年的時候,你與越王因政見不合多次產生口角,若是安大人去了,這秦游,就是無罪,也變有罪了。”
安之峰微微一愣,接著反應了過來,恭文華不傻,相反,人家很聰明,對方本就不是自告勇的想要去調查這件事,目的是在于不讓自己去。
不由得,所有人都看向了秦老大。
秦老大目四顧,最終落在了上鄂的上。
上鄂毫不意外。
他就知道,這種得罪人的事,秦老大絕對不會忘了“自己人”。
秦游真要是有罪被懲了,越王秦烈回京后肯定會找場子,所以說這活除了安之峰外誰都不愿意攬過去,平常罵歸罵,但是點到即止,真要是整出了事,秦猙和秦烈可是會抄刀子砍人的。
“陛下。”上鄂笑的說道:“老臣以為,孰是孰非,不如陛下您親自前往郊外一觀,那寒山書院落已有兩月,何不趁機看上一看。”
(本章完)
宅男文科生穿越到一個莫名其妙的大明朝,起點很低,身爲粗鄙小衙役,科舉之路是沒指望了,且看主角如何歡歡樂樂從市井之間走出一條另類風格青雲之路.順便揭秘大明官場體系的種種規則!
終宋一朝都未收復燕雲,終宋一朝皆被外敵欺侮……南宋將亡之際,那些終宋一朝都沒能達成的偉業,他要做到。
嬴羽穿越秦朝,成為始皇六子。始皇危機,鎮國簽到系統激活。開局簽到呂布模板,為始皇續命,戰力提升十倍。斬殺趙高獲得,無雙神將趙云!匈奴來犯,長城簽到:大雪龍騎,滅匈奴!六國反叛,函谷關簽到:無雙上將,李存孝!東海簽到:神龍血一瓶!祖龍崩,天下分,大秦二世而亡?不存在的!看嬴羽如何,滅異族,興科舉,帶領大秦走向世界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