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世子兇猛 第一百六十五章 受教

《世子兇猛》第一百六十五章 受教

 今天議政殿的朝會就這麼有頭沒尾的結束了,一干大臣離開時滿面的困,不過除了困,更多的是震撼。

 寒山書院,居然將今年科考的前五名包了,不敢相信,卻又不得不信。

 太子秦玄那是個什麼德行,居然也能考了三甲頭名,八大家都看過了,的確是挑不出任何錯,這樣的文章也只能屈居第五,可想而知寒山書院其他考生的文章如何了。

 相比較與這些大臣,此時議政殿中的秦老大更關注另外一件事。

 喬冉已經被白千帶進來了,和幾個大臣站在一起。

 也直到這時,其他人才知道解元居然是騎司首領喬冉。

 秦老大目如炬,盯著喬冉問道:“策問第二題,可是你答的?”

 喬冉應了聲是。

 其實這問的就是廢話,卷子是人家考的,題肯定也是人家答的。

 秦老大滿面怒火:“喬冉,告訴朕,為何這答案,朕在三分卷面上也看到了?”

 喬冉微微一愣。

 他也沒想到李、杜、賀三人也是這麼答的。

 “此等要事,為何不私下稟明!”秦老大一把掃落了面前的茶杯,豁然而起:“若是傳了出去,你喬冉百死莫贖!”

 喬冉依舊是那副不不卑的模樣,臉上沒有任何懼

 可以這麼說,他從小就是被秦老大嚇大的,幾乎可以說是免疫了。

 秦老大眼底滿是莫名:“此事,你還與誰說過?”

 喬冉沉聲道:“陛下,此策非是微臣所想。”

 秦老大微微一愣:“這

 是何意,總不能是書院那些大儒…”

 說到這里,秦老大猛然轉過頭,看向了滿臉如喪考妣的秦游:“難道是你!”

Advertisement

 秦游耷拉著腦袋,微不可聞的“嗯”了一聲。

 “怪不得!”

 秦老大原本以為這是喬冉想出來的,然后“泄”給了李太白三人。

 上鄂皺著眉頭問道:“陛下,這策問究竟寫了什麼?”

 “滅國之策!”秦老大面不斷變換,又深吸了一口氣:“鼎定天下之策!”

 幾個大臣心頭一震,齊齊看向了案幾上的答卷。

 秦老大足足凝了秦游半晌,這才揮手讓幾個大臣拿了考卷觀看。

 幾個大臣先是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當看明白了個大概后,各個倒吸涼氣,隨即瞇起眼睛認真看了起來,不放過任何一段話一個字。

 只有安之峰不斷搖頭苦笑。

 當時將這四份試卷點到榜上點了上佳二字時,他其實也是一時沖,只能說是鬼使神差,因為上面寫的那些容仿佛有著某種魔力一般讓他又驚又俱,那麼片刻的功夫,千般想法浮上心頭,先是覺得可以放出消息震懾斐國,可后來又覺得,這當真是可行的,越是往后想,越覺得若是當真舉國南侵,只要不出意外,這天下都將為夏國的國土,就連前朝都有所不及。

 如同當時的安之峰一般,幾個老臣越看越是心驚,背脊上滲出了的冷汗。

 這策問的答案,那字里行間,仿佛會蠱人心一般,每個字,每段話,都

 仿佛為觀看之人描繪了一個藍圖,一個宏偉的,大家不敢想象的,如夢似幻的藍圖。

 舉國南攻,占斐吞涼,定鼎天下!

 秦老大突然喚了一聲:“白千!”

 “老奴在。”

Advertisement

 “賜座!”

 白千連忙來了幾個小太監,讓他們去偏殿搬幾個繡墩,可誰知秦老大卻一字一頓的說道:“為越王府,三世子,秦游,賜座!”

 白千微微一愣,隨即說了聲是后親自跑去了偏殿。

 要知道議政殿是君臣朝議的地方,即便是秦老大要和誰奏對也不會在這里,而是去敬儀殿這種偏殿。

 而此時非但是在議政殿中,秦老大卻只給秦游一人賜座,這就有些莫名了。

 可幾位重臣的臉上卻沒有任何不滿之,只是雙眼著策問答案,一遍又一遍的看著。

 白千很快就將繡墩搬了過來。

 “越王府,三世子,秦游!”秦老大指了指秀墩:“坐。”

 說完后,秦老大突然將玉冠摘下,放在了案幾上,隨即居然正了正冠,端坐在座,無比的正式。

 上鄂放下試卷,朝著秦游微微一拜,然后站在了秦老大的側。

 恭文華與安之峰也是如此,二人居然都沖著秦游微微一拜,分站兩旁。

 而喬冉則是大步走出,站在了議政殿門口,守在了那里。

 秦游心里直哆嗦,本不明白剛剛那幾個尚書的拜禮代表著什麼,更不知道秦老大為什麼這麼嚴肅。

 秦老大再次出聲:“白千,奉茶。”

 秦游吞咽了一口

 口水,小心翼翼的坐在了繡墩上。

 “秦卿家,這吞斐之策,可是卿家所想?”

 秦游眼皮子都開始跳了。

 這卿家怎麼還都整出來了呢?

 見到君臣一副鄭重其事的模樣,秦游只得點了點頭:“是侄兒想出來的。”

 “善,此策,勝過十萬虎賁。”

Advertisement

 秦游心頭一震。

 秦老大不會真的想這麼干吧,真要是這樣的話,這中州…將會再次大刀兵四起!

 秦老大看向恭文華,微微頷首。

 恭文華側移一步,目不斜視盯著秦游:“敢問世子殿下,舉國南侵,涼戎攻我大夏,便如無人之境,到時候首尾難顧該如何是好?”

 秦游反問道:“主戰場是在潿江,而不是邊關,別說邊關距離潿江了,就是邊關距離京城之間都有多城池,那些涼戎會好心的馳援斐國,而不是消化那些占領的城池?”

 “不錯!”上鄂開口說道:“涼戎人口不足五十萬之數,只會慢慢蠶食各州府重城要陣,若老夫是那拓跋樂,豈會放棄城池馳援斐國。”

 恭文華微微搖了搖頭:“即便吞了斐,我大夏已是元氣大傷,涼戎卻兵強馬壯,又如何從涼戎手中奪回我大夏的江山?”

 “涼戎是游牧民族,他們沒有攻城的經驗,也沒有守城的經驗,更沒有水戰的經驗,如果他們前往潿江,那就是自尋死路。”秦游組織了組織語言,繼續說道:“占了斐國后,其實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只要將潿江附近的樹木一把火

 燒,他們連造船渡江的木材都沒有,潿江前線加固防線,后方消化斐國的地盤。”

 恭文華面沉思之:“不錯,若是沒有戰船,無法渡江,更無法攻城略地,堅守城池以逸待勞,此為上策。”

 “龔大人,關不像是草原那樣一馬平川,涼戎最善騎兵沖鋒作戰,占領了城池,在關中作戰,其實他們已經是將優勢變了劣勢,打仗是要打錢的,打經濟的,他們占了空城有什麼用,生活習變了,知的一切都變了,民生都不知道該怎麼恢復,讓一群游牧民族去種地,他們會嗎,那時候他們所有的優勢全都變了劣勢,所以我才說吞了斐國后就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

 恭文華沉默了半晌,再次朝著秦游微微一拜:“龔文華教。”

 說完后,恭文華退到了一旁,上鄂邁步而出,凝著秦游開了口。

 “敢問世子殿下,舉國攻斐,如何保證天下臣民順從?”

 秦游聳了聳肩:“不是舉國攻斐,是活命的法子,刀都架脖子上了,只有兩條路,要麼占了斐,全天下都是咱們大夏的,要麼被涼戎和斐國前后夾攻弄死。”

 “活命的法子…”上鄂微微點頭:“話糙理不糙,上教。”

 “吞斐…吞斐…”秦老大呼吸有些重,無意識的敲擊著案幾:“先吞斐,再奪回大夏國土,”

 秦游牙花子,有些不明所以。

 這群人到底怎麼了,至于嗎,怎麼和著了魔似的呢?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