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世子兇猛 第一百七十七章 心學

《世子兇猛》第一百七十七章 心學

 董昱這個新鮮出爐的悟道大儒,懷疑人生了。

 幾位早就悟過道的老司機大儒們,也懷疑人生了。

 總之,屋的大儒們都懷疑人生了。

 董昱懷疑人生,那是因為自己所悟的道,人家秦游早就悟過了,悟的更加徹,更加高深,名字都起好了,聽聽,心學,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幾位大儒懷疑人生,那是因為他們覺得這事太娘的扯了。

 董昱悟道,他們當然是喜聞樂見的,而且這道悟的實至名歸,這心即是理短短四字,不正是康莊大道嗎,這人人皆可為圣賢,不正是世間至理嗎。

 然后…秦游嬉皮笑臉的給董昱總結了一下,說這玩意心學,你悟的不是道,是個錘子,你最多就了一下門檻罷了,門檻后面是這麼這麼一回事如何如何,這才是心學,最終,董昱跪了!

 秦游就是再不要臉,那也不了董昱這一跪。

 白嫖個Epic,白嫖個詩詞千古絕句,甚至白嫖個花船地縛靈,他是一點心理力都沒有,穿越者不白嫖,開玩笑,那干什麼,電瓶去啊。

 可白嫖一個學派,而且還是心學,即便連秦游這種臉厚心黑之輩此時也是滿面通紅。

 什麼是

 悟道,又如何創建學派,這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做到的。

 行萬里路,見遍世間萬了酸甜苦辣,總結了無數人生智慧,苦惱了,豁然了,明悟了,這才悟了道。

Advertisement

 要是天天哪都不去就宅在家里打游戲的,讓他怎麼悟,倒是可以悟,思考人生,思考哲學,思考一切,最終思考明白了,也悟了,人生就是在家里干游戲,啥是道,倆字———舒服!

 所以秦游不備悟道的先決條件,更別說創學派了。

 他倒是行過萬里路,高鐵。

 見過世間冷暖,缺氟利昂的空調。

 了酸甜苦辣,串串香。

 也總結了無數人生智慧,九年義務教育。

 就他這熊樣的,怎麼敢著一張臉說自己悟道了,說自己創建了一個學派?

 著董昱那非要讓自己“指點迷津”的死樣子,秦游奪門而出。

 這事,就是個笑話!

 他要是敢在繼續說下去,他自己也笑話了。

 秦游走了,奪門而出。

 殊不知,屋子里的董昱一夜回到了解放前,臉上再次浮現出那種迷茫的表

 董昱,還是那個董昱。

 本來,他已經蛻變了,可現在,他又迷茫了。

 沒有那淡然自信的眼神,

 沒有那經歷了天人戰后的豁達,也沒有那堅定無比的神,悟道前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

 悟道這種事本就是一種升華,就和打游戲似的,升級了,裝備也湊的差不多了,結果一出手村,發現自己依舊是個菜,所以就開始懷疑人生了,尋思自己要不要繼續回新手村混著。

Advertisement

 人就怕這事,信仰好不容易建立起來了,要是崩塌了的話,可能還不如信仰建立之前的狀態,更別說董昱這信仰剛建立起來不到幾分鐘就在秦游面前徹底崩的倒霉催了。

 如果說秦游是個學富五車的老學究,那麼董昱也不至于如此不堪,可問題是秦游太年輕了,連字都寫不全,可想而知對董昱要有多大的打擊,自己悟出來的人生哲理,人家早就想通了,而且還總結了,

 廖文之老淚縱橫,著再次陷迷茫的董昱,活活掐死的秦游的心都有了,心就如同發現隔壁老王家那考上藍翔學挖掘機的兒子實際是自己的種一般。

 而這也是秦游趕跑出去的理由,他真的怕被老廖頭給活活掐死。

 閑著也是閑著,秦游一看書院沒什麼事,七,準備去城里溜達溜達去。

 對于秦

 游來說,城里真的沒什麼好溜達的,不過留在書院容易被廖文之揍的滿頭包,還是先避避風頭的好。

 二人騎在馬上進了城,秦游滿臉的不樂意:“就說那董昱是爛泥扶不上墻,上一秒還一副脈覺醒的模樣,下一秒又變那熊樣了,冤有頭債有主,老廖頭噴我干什麼。”

 七不敢輕易接口,他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怕說錯話挨罵。

 抱怨了一會,秦游也略微有些懊悔。

Advertisement

 嚴格來說,董昱并不算實質意義上的大儒,因為真正的大儒除了才高八斗外,都對萬有一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也就是境界。

 而悟了道,這境界就提升了,境界提升了,才是真正的大儒。

 所以要是剛剛秦游沒有一棒子給董昱呼回新手村的話,寒山書院可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五儒坐鎮了,書院的名還會更上一層。

 可惜,秦游多了。

 事已至此,再后悔也是無用。

 秦游敲了敲自己的腦門,懊惱不已:“這可是心學啊,要是董昱這家伙真的將心學發揚大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失策了。”

 七不解的問道:“三爺,啥是心學啊?”

 這一問還給秦游問愣住了。

 心學說簡

 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

 說是簡單,就是因為這個學問遵從的是最簡單的“心”。

 說是復雜,是因為這個學問涉及到了知行合一。

 作為一個后世人,秦游對心學可謂是推崇備至,只要融會貫通,整個人都會發生一種由而外的轉變,這種學問用到政治上,就為了合格的政客,用到了軍事上,就會為優秀的軍事家,哪怕就是生意場上也能用到。

 心學其實就是一種修行,對自己心的修行,心強大了,人也就強大了。

 可實際上心學又并不是唯心主義,核心是“致良知”。

 人們做每一件事的時候心都會判斷對和錯是與非,可是因為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甚至是出于私,就會心的判斷,而致良知就是讓我們堅持心的判斷,持之以恒的讓良知去做主,能夠做主的良知既是知,又是行,所以才做知行合一。

 “心學和儒學并不矛盾…”秦游的雙眼亮了起來:“與其讓書院的學子們天之乎者也的死讀書,將這心學發揚大的話…”

 說到這里,秦游心里有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而這個決定,事關整個書院,事關這一百多名學子的未來!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