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國子監外,京城共有大大小小的書院二十余家。
作為傳道業、學研究、文化傳播的主要渠道,書院并不是人人都能進的,其中的學子九九都是世家閥門子弟。
科舉制度開始后,書院招收的學子更加多了。
即便是之前的舉薦制度,書院的作用也極為重要,要是問這小子出自哪里,那麼除了自報家門外,還要說是在哪個書院修過學問,要是出名的書院,人家也會高看你一眼。
秦游在城里逛了一天,去了九家書院,謊稱他是禮部尚書安之峰的子侄,的了解了一下各個書院的況。
這一了解,秦游更佳堅定了傳播心學的信念。
夏朝奪的是昌朝的江山,而昌朝在正確歷史中就是從南北朝那會走岔道了,隋朝沒出來,出來個大昌,然后才是夏朝。
甭管歷史走了多岔道,儒學依舊是主流或者說是唯一的學派。
對于儒家思想,秦游說喜歡或者厭惡。
他只知道在百家爭鳴的那個年月里,儒學之所以傳承至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利于掌權者的統治,從儒家思想一變再變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來。
說的再通俗點,那就是只要皇帝,那麼容可以
隨便改。
儒家思想肯定是有優點的,比如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社會責任,以及朝聞道夕可死的神追求,以及尊老尚賢敬師和見利思義的人生準則等等。
當然,缺點也是有的,就比如天人應和天人合一的這種迷信思想,尤其是三綱五常的封建倫理道德維系專制統治與等級社會,可以說是抑人,鉗制思想,甚至嚴重阻礙了科學的發展。
作為一個后世人,秦游明白一個十分淺顯的道理,家庭想要富足,那就需要經濟,國家想要富足,那就需要科學。
而錢和科學,恰巧是古代儒學中鄙夷和唾棄的。
王明的心學也是儒學范疇,不過卻是有著本質的不同。
孔子儒學的主要思想是正名、仁義、忠恕、知命。
王明心學的主要思想為心是理,知行合一,清德、良心、商業、尊重。
孔子主張的是德治,王明主張的是心即理,那麼通俗點來說,前者因為要符合統治者的有利的條件,對臣子、人民,進行了束縛和制,束縛軀,制自由意志。
而后者就比較對秦游的口味了,你覺得對,你覺得行,你覺得可以,那麼干就完了!
打個最簡單的
比方,寒山書院有三個學子,一個正常學儒學,一個正常學心學,剩下一個搞學。
那麼對待這個搞學的,前兩個學子的觀念就是截然不同的。
學儒學的會認為這是奇技巧,完全就是扯犢子,應該被批判,被圈兒踢,被拉出去罵大街。
但是學心學的就會去觀察,去了解,不會帶著刻板偏見,發現這種學說是對的,是正確的,那麼就會贊賞、支持,刷火箭。
可惜,大浪淘沙,九流十家如今傳承下來并且為主流的,也只剩下了儒學了。
各大書院溜達了一圈,秦游的想法逐漸滿。
他想在寒山書院中開設商學、工學、農學等雜七雜八的學科,想要讓這些學科發揚大,那麼勢必就需要推崇一個主流學派來當幌子,儒學肯定是不行了,是士、農、工、商這個主流認知就是純粹扯蛋。
可心學行,心學可以披著主流儒學的外皮兼容其他學科!
待“考察”完了所有書院,已經夜了,秦游騎在馬上陷了思考之中。
七跟在后面,滿面敬佩之。
看看,三爺居然還懂兵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都知道先去各大書院探探虛實了。
京城大門
眼瞅著就要落下,城門郎遠遠就見了秦游騎著的烏月錐,二話不說,又讓人將落到一半的城門拉上去了。
大夏不敢說,但是在整個京城里,長的和哈士奇似的馬匹也就越王府三世子的坐騎烏月錐了。
出了城后,秦游并沒有回書院,而是沿著小河邊溜達了幾圈,繼續思考著問題。
賺錢、哄秦老大、惡心文、為兵部謀福利、安置流民這些事,對秦游來說不過是順手為之。
可今天所想的事,對他來說卻是極為重要的,重要到了可以說是為之斗一生的目標。
如果憑著寒山書院能夠將諸多學科發揚大,那麼就不枉穿越一場。
歷史的車就是那麼一回事,磨磨唧唧的往前蹭,方向或許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
如果是對的,那麼就需要數代人乃至數十代人在后面拼盡全力的去推。
可如果方向錯了的話,那麼同樣需要數十代人用之軀攔住這個巨大的車,更要命的是,即便是攔住了車,又需要數十代人改變其方向。
秦游認為這個車方向就不是太對,至將來的方向不對。
而現在,秦游覺得自己可以憑著一己之力改變這個方向,當方向對
了,數十年后,數百年后,后人就會為這個車加速。
而現在秦游要做的,就是悄悄的將這個車滾的方向改變一下,趁著車滾滾的速度還不快,趁著他這個弱小的屠龍手是個世子殿下。
眼瞅著都快到了子時,七開口說道:“三爺,天兒太晚了,咱回書院吧。”
秦游的思緒被拉回到了現實之中,抬頭四下看了一眼,周圍一片漆黑,不知不覺間,已經過去了這麼久。
微微點了點頭,秦游夾了夾馬腹,準備回去了。
黑燈瞎火的,二人也不敢策馬疾馳,溜溜達達的往書院趕。
“三爺。”七嘿嘿一笑,好奇的問道:“您今天去了那麼多書院,是不是準備暗地里收拾收拾他們?”
“什麼玩意收拾收拾他們,爺我就是了解一下市場行。”
秦游說完后突然樂了一聲。
還真別說,七這話也沒病,如果心學發揚大的話,對這些書院的確可以造一些打擊。
七剛要接口,秦游下的烏月錐突然人立而起,差點沒把秦游掀翻在地。
烏月錐嘶嚎一聲后,突然如同發了瘋一般沖向了河流對岸。
七面劇變:“三爺,快下馬,烏月錐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