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世子兇猛 第二百一十七章 縣衙貴客

《世子兇猛》第二百一十七章 縣衙貴客

 場之道,秦游一直都不是很懂。

 他也不想懂,因為覺得作為一個世子懂這些沒多大意義。

 可是廖文之這麼一說,他才發現自己走進了一個誤區。

 一直以來,他都認為秦老大是整個國家的扛把子,權利也是最大的,只要牢牢抱住這條,那麼只要自己不造反,就是往死了作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可現在他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稚。

 自己是世子,是天潢貴胄,也立過幾次功勞,按照緣關系,他在議政殿中絕對是秦老大最親的人。

 可秦老大除了是當大伯的之外,他還是個皇帝,而皇帝治理國家,靠的是大臣,想要為明君,靠的是名聲,想要名垂千古,靠的是耀眼的政績。

 明君、名聲、政績,這些東西,大臣們都可以幫他得到。

 皇帝離不開大臣,所以實際上,與皇帝最親近的人是大臣們。

 說的再通俗點,如果大伯與皇帝選一個,秦老大肯定會選后者,事實也是如此。

 在大臣這個圈子里,有規矩,大家都要遵守的規矩,當一個人去破壞這個規矩事,那麼大臣作為皇帝最親近的人,就會“利用”皇帝來除掉這個人。

 在這個過程中,大臣不覺得自己利用了皇帝,皇帝,也沒有察覺到自己被利用了。

 當天子的以為自己金口玉言一出,群臣皆臣服。

 可實際上,天子所說的話,不正是群臣們想讓他說出的話麼。

 天子的很多決策,甚至可以說是大部分的決策,不也是因為到了群臣們的影響才做出的麼。

 秦游明白了,可依舊困不解:“廖爺,您說這些我倒是明白了,可這和陛下不讓我寫書有什麼關系?”

 “這書,定然是要傳抄于世的,都是學問,都是活

Advertisement

 命的法子,若是你一意孤行去寫書,就是讓整個天下的讀書人面無存,這也算是壞了規矩,到了最后,即便你是世子,在朝堂,甚至是這夏朝,都將再無你立足之地。”

 秦游嘿嘿一樂:“那書就不外傳了。”

 “混賬話。”廖文之氣哼哼的說道:“都是了不起的學問,為何不傳。”

 “著書冊得罪人啊。”秦游斜著眼睛問道:“老廖,你不會是為了想把書傳出去連我的小命都不在乎了吧。”

 “你的命才值區區幾何,便是老夫,便是這書院所有的先生,又如何能比得過黎民百姓,此事你就休要管了,老夫辦便是。”

 “好吧。”

 秦游對此也不是很在乎,甚至都不是很好奇,要說別的事吧,他倒不是很放心,可擺弄秦老大,這老頭絕對是專業的。

 “還有一事,老夫要和你知會一聲。”

 “您說。”

 “過些日子這會試,寒山書院就不要參加了。”

 秦游微微一愣:“為什麼?”

 “其一,老夫思來想去,這科考掄才大典是為朝廷擇優選良,寒山書院的那幾位小先生們又不殿為,為了區區虛名,既要整日待在房中做八,又耽誤書院學子們的課業,何苦來哉。”

 秦游苦笑不已。

 千軍馬萬獨木橋一般的科舉,到了人家老廖的里,就變區區虛名了。

 不過秦游也不想較這個真,上一次科考包攬前五有很大一部分運氣份,要是這次考砸了反倒是落人話柄,不如急流勇退不參加了。

 一個書院包攬前五,哪怕只是鄉試,估計也是后無來者了,不失為一段傳奇,見好就收。

 “那其二呢?”

 “其二便是與你編撰的書籍有關,此事還需老夫與其他幾位先生商議一番

Advertisement

 再定論不遲,需徐徐圖之。”

 秦游總覺得廖文之說這話的時候有點準備坑人那意思。

 “好了。”廖文之揮了揮手:“你去吧,剛剛遭了那般劫難,多歇息歇息。”

 “好。”秦游打了個哈欠,哦了一聲:“那您就看著辦吧,有事隨時漂流瓶喊我。”

 ……

 白鷺縣。

 最為距離京城最近的下縣,歷任的員也都算是在天子眼皮子底下當差。

 夏朝的場中有句話流傳甚廣,做想議政殿先去白鷺縣。

 意思就是這白鷺縣實際上就是個鍍金的地方或者是跳板,只要在白鷺縣干好了,任上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要不了個三年兩載就可以為京,甚至直接進了議政殿每日可以面見天

 都說伴君如伴虎,可實際上呢,但凡是穿袍的,誰不想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干活,這樣雖然死的快,可升的也快啊。

 所以說這白鷺縣的縣也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沒有關系,別說白鷺縣,距離京城千里以的縣衙都沒你的份兒。

 這一任的白鷺縣縣令姓仇,單名一個鴻,仇家在京中雖然不是名門族,可也算是有頭有臉的門戶,這兒是在前朝時捐來的。

 秦氏三兄弟推翻前朝后,京倒是換了一大批,不過一些地方員倒是沒怎麼

 所謂捐,實際上就是花錢買,前朝這員花錢就能買,可想而知昌朝末期都腐敗什麼樣了。

 不過當年仇鴻買的是一個小小的芝麻,秦氏三兄弟建立了大夏朝后,仇鴻也慢慢從地方往京里靠,最終為了這白鷺縣的縣令。

 能干到白鷺縣的縣令,可謂是守得云開見明月了,只要熬到年底等吏部一審核,說也會在六部之中擔任個要職,不說從

Advertisement

 此以后平步青云出閣相,至先期投資沒打水漂,怎麼說也熬到了回報期了。

 可誰知眼瞅著十八拜都拜了,最后這一哆嗦沒哆嗦明白。

 在地方府當差,最怕的就是兩件事,一個是天災,一個是人禍。

 人禍涉及到業務水平,也就是能力問題。

 要是能力足夠的話,怎麼可能會出現人禍。

 而出現了天災,那就涉及到道德人品方面了。

 古人都比較迷信,哪里有天災的話,就會說這地方的員們德行不夠,要是德行夠了,老天爺怎麼會降下災難。

 白鷺縣旁邊好幾個輔兵營,外加一個衛所,不可能出現人禍,因為如果誰想支棱一下的話,一般十二個時辰骨灰就會被揚的漫天飛舞。

 人禍倒是沒了,可天災卻降下來了。

 前幾個月地龍出現了,也就是地震了,地龍引起山震,行話做山坡,不但將路給堵上了,還死傷了數十人。

 這地龍一出現,仇鴻的兒基本上算是做到頭了,要是年底之前不去吏部好好上下打點一番,別說知縣了,只狼他都做不

 接連數月愁眉不展的仇鴻,今日可謂是滿面喜意。

 瞌睡了,有人送來了枕頭。

 縣衙中,仇鴻著眼前的貴人,都恨不得跪地上磕倆了。

 “斐公子,這老夫如何激是好,雪中送炭,當真是雪中送炭啊。”

 坐在側首的,正是剛剛回京不久的斐云容。

 此時的斐云容依舊是那副翩翩公子的形象,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

 “仇大人,學生…”

 仇鴻一擺手:“誒,你我雖然年歲差了不,可一見如故,翡公子要是不嫌棄,就一聲公伯兄。”

 仇鴻的字就公伯,而一般以字相稱的,關系必然十分親,這是準備好

 好結一番了。

 斐云容微微一笑:“仇大人說笑了,若是談這采購石料,斐某還是以學生自稱為妙,待這石料送到船上,學生再喚一聲公伯兄可好?”

 仇鴻微微一愣,接著擊掌而笑:“好,好好好,那本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斐云榮這話說的漂亮至極,一碼歸一碼,給你政績,咱在商言商,待你的政績到了手,咱再把酒言歡不遲,省的落人話柄,這番話可謂是說的滴水不八面玲瓏。

 仇鴻樂的和什麼似的。

 他好歹也是一方父母,之所以對斐云容敬若上賓,無非就是人家送錢來了。

 作為京城的下縣,白鷺縣接連兩年的賦稅都有所上漲,歸其原因,就是因為石料賣的好。

 可誰知一場地龍過后,沒人買石料了,還是那句話,古人都迷信。

 這地方都發生天災了,要是將石料買回去,不得要老娘們當家房倒屋塌,所以他們寧可高價去書院大集買也不愿意來白鷺縣,就連工部也是如此。

 正愁沒有招,天上掉下個粘豆包。

 懷巨資的斐云容出現了,而且一買就是三船。

 斐云容來了后就介紹了自己的份,斐國游學來的。

 除了落落大方的承認了自己斐人的份,還拿出了書信,沓州刺史的親筆書信,人家斐云容要在沓州建作坊,所以需要大量的石料。

 其實這段時間比較敏,尤其是關于斐人,大家都怕對方是個細作。

 可仇鴻卻沒有這方面的擔憂,一是有刺史的書信,其次是斐云容這三個字他也打探到了,即便是在京中也頗有才名,在斐國是豪門大戶之子,這種人,怎麼可能是細作,而且哪有細作上趕著送錢的道理。

 二人又聊了一會,仇鴻心中頓生相見恨晚之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