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世子兇猛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助我也

《世子兇猛》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助我也

 其實每逢年關的時候,斐國也會派遣使者京,當然,夏國同樣會派遣使者去斐國那邊。

 雙方就是走個形勢,大致意思就是我承認你的國家,不管以后干不干仗殺不殺你全家,至咱表面上是能過的去。

 斐國年關派遣使者京送點小禮什麼的,倒是常態,每年都是如此。

 而涼戎這幾年政權都沒統一,所以幾乎沒派人過京,今年派了使者,擺明是告訴大夏的君臣他們涼戎現在支棱起來了。

 至于天楚,大夏開朝以來倒是派使者來過兩次,不過夏朝君臣沒怎麼搭理。

 首先天楚這名起的就不咋地,但凡帶個“天”字的,秦老大都是本能的排斥。

 其次這天楚人口也就二三百萬,還都窩在犄角旮旯里,雖然講的是漢話行的是漢禮,可在夏朝君臣眼里那和一群野人差不多。

 天楚這個國家建立的很討巧,也招人恨的。

 當年中州大的時候,不民間的草頭王一起跟著起哄,天楚就是其中一波,不過人家很尖,就窩在山林里,上口號喊的亮,可實際上沒什麼行

 到了后期,秦氏三雄奪了京城,占了中州大半地盤,斐國國君也占了潿江以南,這兩伙勢力能夠立足完全就是靠一刀一槍拼出來的,再看天楚,幾乎是沒耗一兵一卒,就是畫了個圈建立了國家,屬于是躺贏。

 如果是躺贏一次倒也不說什麼了,主要是

 人家躺贏了兩次。

 按道理來講,中州平定后,夏朝也好,斐朝也罷,都不會容忍一群鄉下的窮鬼跟著他們瓜分中州大地。

Advertisement

 可問題是誰都不敢輕舉妄,夏朝距離天楚很遠,要是派遣大軍過去,那就得著斐國國境線繞老大一圈,長途跋涉不說,就算是打進了天楚那也是得不償失,因為那破地方太窮了,通還不發達。

 而且斐國也不會容忍夏朝在他們的大后方搶地盤,到時候肯定會介,補給線太長的話,大軍肯定就會被困死。

 而對斐國來說同樣是無可奈何,天楚在他們后方,人家好歹有二百多萬人口,地勢又險要,集結大軍去了的話,打的肯定是拉鋸戰,損耗也嚴重,最重要的是,同樣怕夏朝趁虛而

 夏國顧忌斐國,后者同樣顧忌前者,天楚再加一分,接連躺贏兩次!

 所以夏朝君臣們都不待見天楚的,不過人家天楚不這麼想的,他們認為大家都是國家,應該和平相以禮相待,不能因為你拳頭大就總欺辱我,所以年年來,年年被侮辱,年年被侮辱照樣年年來。

 涼戎、南斐、天楚,派遣使者京,多多都能說的過去,可這晉昌卻是主播關,有史以來頭一次。

 晉昌這個國家并不在中州,而是遠在東海之上,事實上,夏、斐、天楚現在的地盤就是搶人家晉昌的。

 前朝做大昌,而晉昌,自

 然就是前朝的臣民和

 中州大的時候,前朝的諸侯和重臣們在秦烈的窮追猛打下一路東撤,撤到了東海沿岸,最終一看沒地方跑了,被急了就開始造船,然后一路在海上航行,也算是天無絕人之路吧,占據了很多海島,自從也就定居下來了。

Advertisement

 中州大剛平定,秦老大急著消化地盤也就沒讓人造大船攆過去,再一個是也沒什麼善水戰的將領。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全夏朝的人都在后悔,要是當時一咬牙勒腰帶攆上去就好了,現在也沒什麼晉昌國了。

 當年前朝臣民跑的不多,也就幾萬人,可誰知東海那邊還有個小國家,前朝余孽將漢家的禮儀和知識以及各種先進的技帶過去后,就和那個小國家為了類似于“聯盟”的群互相依附,晉昌有技,小國家有人,經過了這十幾年同化,這群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大力發展水軍,而水戰恰恰是夏朝的弱項,晉昌就等于立于不敗之地,建國之后,經常駕船舟去沿海地區燒殺掠奪。

 夏朝沒和斐國開戰,也涼戎也暫時算的上相安無事,但是和晉昌,絕對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可惜,沒船沒海圖,只能著持續掉

 所以說,夏朝和南斐、天楚表面上還能過的去的話,那麼和晉昌就可謂是不死不休了。

 可誰知,這晉昌竟然派遣使者京了。

 而

 且這事說來也是巧了,四個國家都是在這幾日遞了國書,書先到,使者在后面,過幾日就會前后腳的來到京城。

 周伏虎接過卿孫鵬達遞過來的國書,一一打開后,又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一頭的霧水。

 開頭大致容都差不多,都是某某國君敬問大夏天子,愿寢兵休士如何如何的。

 全都是場面話,大致意思就是大家都是干皇帝或者當老大的,現在大家都干的不錯,百姓安居樂業日子都過的好的,過年了,帶著禮來看瞅你兩眼,沒別的意思,別多想想。

Advertisement

 當然,言下之意就是大家剛搶了地盤沒十幾年,沒必要再大干戈,先猥瑣發育再說,以后干再說干,現在咱表面得上先過的去,反正誰也干不了誰。

 不過細節之還是有區別的,拓跋樂親筆書寫的國書有些欠揍,信前面寫的是“天下神明轉世蒼鷹之王金帳大汗草原不敗勇士拓跋樂敬問夏朝皇帝無恙”。

 意思就是人家拓跋樂是所有神明的轉世,是高貴的金帳脈,是草原單挑王,反正稱號一大堆,然后給你只有一個“夏朝皇帝”稱號的夏朝皇帝寫信了。

 從稱呼上就能看出,拓跋樂可能是瞧不起秦老大,也可能是欠揍。

 而斐國國君則是不不卑了,挑不出錯,平平常常。

 至于天楚,基本上有點跪的意思了,說的是愿秦老大安康心麗,希

 你好好治理國家,別一天天和神病似的總惦記著打架。

 而最后的晉昌國書就屬實欠揍了。

 日出月籠之國大昌致書秦氏天子闕下,就這一句話,換了脾氣不好的皇帝可能直接嗚嗷一嗓子就準備拉小弟上去干仗了。

 晉昌承認是承認秦老大的這個皇帝了,只不過前面帶個秦氏,這意思就是這皇帝得位不正,其次是日出月籠之國大昌這個自稱,太出來了,照耀的地方,月亮出來了,籠罩的地方,都是人家大昌的,這也就是說人家不但建國了,而且把地盤都劃分到了整個地球,包括夏朝,整個世界都是人家大昌的。

 最Der的是,晉昌使團的禮是一把劍,而這把劍是前朝殤帝曾經賜予秦老大的爹秦罡的,言下之意,就是你秦氏要是把國家還給我們晉昌,我大昌還能封你為上柱國將軍,咱繼續當君臣,我當君,你當臣。

 周伏虎覺得是既好氣又好笑。

 好笑的是,這晉昌當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論國力夏朝不知強于晉昌多倍,竟然如此大言不慚。

 可好氣的是,晉昌當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嗎,不,他們是故意這麼做的,因為他們打不過夏朝,可是夏朝也不可能去打他們,太遠,件條件也不夠,就是派個使者給你添添堵,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

 凝著基本國書,周伏虎突然笑了。

 “天助我也!”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