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游和朱善二人一直聊到了后半夜。
大多數都是秦游在問在聽,朱善在說。
隨著這位府中資歷最老的管家娓娓道來,秦游發現自己真的是很無知,無知到了稚可笑的地步。
當年郭玉及其“黨羽”被喬冉帶著騎司屠戮一空后,兵部人人自危,可以說是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不將領稱病告假甚至直接辭了告老還鄉。
當時大家也沒想到,干武將的風險居然這麼大。
秦老大隨即鞏固了文臣權利,自此就開始了以文抑武的國策。
雖然如今秦游這一代人并不知道十多年前的郭玉是不是真的要謀反,可是現在來看的話,當年秦老大絕對不是無的放矢大干戈,如若不然也不可能讓文臣將兵部打這樣。
郭玉死了后,這衛戍京中的都護將軍就了空缺。
掌握如此權柄的要職,沒人敢擔了,秦老大倒是點了幾個名,點到誰,誰寧愿告老還鄉也不愿意擔任,就和在閻王殿的生死簿上被勾了一筆似的。
也就是在這種復雜的因素和背景下,眼瞅著要去封地魚鄉里的秦猙被推出來了。
就連兵部尚書龔文華也是聯名舉薦中署了大名。
不管秦老大是不是利用“都護將軍”這
個職位做文章鏟除異己,至他的目的達到了,如果連自家大侄兒都不相信,當時京中的將領也沒人能讓他相信了。
就這樣,秦猙了都護將軍,從此開始了勞碌命,也從此開始為兵部的代言人吸引文臣們火力的炮灰。
所謂的國朝中青年將領第一人,所謂的秦烈接班人,所謂的將門虎子,倒也不是夸大其詞,可實際上,兵部的將領們一直在極力鼓吹,恨不得讓全世界的人都混淆,以為這越王府代表的就是兵部,誰搞兵部就是搞越王府。
事實上他們的目的達到了,外界還真是這麼以為的,甚至很多朝中大臣都是這麼認為的。
秦猙擔任了這都護將軍后,文臣們的攻勢才為之一緩。
秦游一直還以為以為現在的文臣們過分,殊不知早些年文臣更為夸張,但凡彈劾武將,本不是蒜皮的小事,不扯到謀反之心都不好意思出去說他是文臣。
那麼文臣愿意天天招惹兵部嗎?
當然不是,武將們都格剛烈,早些年好多武將們被文臣們污蔑的都不想活了,提著大刀就給文臣剁了,最后在當街自刎,這種事一共發生過六次,其中兩次是當街殺人,還有一次是在殿上行兇,可
想而知當時武將們被打的多憋屈。
后來還好點,文臣們收斂了不。
都是打卡上班的,誰愿意天天把腦袋別腰上得罪武將們。
可文臣們必須這麼做,要不武將弄死他們,要不秦老大弄死他們,只能選一個。
到了最近這幾年,外界已經無法分清楚越王府和兵部了,就如當年那些兵部將領們鼓吹的一般,越王府代表這兵部,兵部尚書龔文華就是個吉祥,越王府大世子秦猙才是兵部的話事人!
兵部的權利一再被削減,秦老大的目的達到了,文臣們也懶得像以前那般招惹兵部,因為要顧及越王府的面子,除了禮部的安之峰!
安之峰當年就是靠揭發郭玉“謀反”一事才獲得了天子的寵信,嘗到了甜頭后,愈演愈烈,招惹兵部,搞臭越王府,可謂是議政殿中的“反越”第一人。
而其他文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只能附和或者跟著起哄,心里,他們或許并不想這麼做,可不做還不行,深怕引起秦老大的誤會。
正如斐云榮所說,現在這個瘋狗一般的尚書大人倒了,得利的,不正是那些文臣嗎。
這就好像一群人見到公車上有個手手機似的,這個手手里有把刀
,大家都不愿意多管閑事,可就是有個家伙跳出來大喊抓小抓小,誰要是不抓小,誰的可能就是這個小的同伙。
喊抓小的人不怕刀,不怕死,可是其他乘客害怕,不止是怕死,他們還怕別人誤以為自己真的是小的同伙,以及缺乏道德觀念等等。
安之峰就是那個大呼小喊著讓大家一起抓小的愣頭青,現在這家伙倒了,其他乘客也就徹底松了口氣。
這也就是斐云榮口中的“文臣”得益。
可斐云榮還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對越王府來說,真的是好事嗎?
秦游并不覺得這是什麼值得慶賀的事。
因為如同外界傳言的那般,秦猙代表著兵部,而兵部的將領早就換了一茬又一茬,如果沒有文臣制的話,如果真做了什麼令人不恥的事,會不會打著秦猙的名號,又會不會讓秦猙乃至是越王府背鍋?
后世的無數經驗總結出了一個道理,軍人是用來進攻和防衛的,是為了政治而服務的,而直接干預政治則是大忌。
就如同當年的郭玉似的,結文臣,左右國策,其他幾部的事都在那指手畫腳。
而郭玉這種況就是典型的干預了政治,所以最后死的很慘。
如
果以后文臣不再對武將們指手畫腳,當朝將領中會不會再出第二個郭玉?
加上如今天下的形式如此詭,看似太平,誰知道會不會再起戰事端,到了那時,整個天下勢必再次為將領們的舞臺。
秦老大有這個手腕和手段制武將們,那麼下一代呢,秦玄如果登基了,是否能夠如他老爹那般將以文抑武這一套玩的行云流水?
答案是否定的,秦玄沒有經歷過戰,沒有統領過大軍,沒有任何戰功,本震懾不了兵部的驕兵悍將們。
這一夜,秦游徹夜難眠。
越是細想,越是深想,越覺遍生寒。
斐云榮可謂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文臣如何,秦游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越王府。
被罵,未必是一件壞事。
越王府被罵了,秦老大會心疼,會偏袒,會抱不平,文臣們也知道,越王府純粹是躺槍。
可要是人人夸贊的話,后果不堪設想。
所謂君王,雖是有有,可覺得是最為反復無常的一類人。
秦游不敢賭秦老大的品,他只知道,歷朝歷代,當有一個人或者一個家族被天下稱頌時,那麼離死也就不遠了。
就好比所謂的賢王、明公、民心所向之類,一般都是形容短命鬼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