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獨占金枝 第434章 分析(六K+)

《獨占金枝》第434章 分析(六K+)

“我讓方大小姐不要撤離盯著衙門的人手不止是讓季崇言他們不能及時手,更是讓無頭蒼蠅一般的方三小姐和劉大夫沒法現。”

所以,眼下的局面就了僵持的局面。

“如此僵持下去,拖到上頭來人帶走周方就了。”姜韶說道,“眼下重要的是找到方三小姐和劉大夫的藏之所。”

局面被孩子一字一句的分析著仿佛漸漸破開了一層迷霧,可以預見其廓了,江平仄點頭了然,想了想,繼續沾著茶水在桌面上寫了起來:“那我著人去查一查劉大夫在晏城的親眷,兩人或許躲藏在了親眷家中。”

姜韶見狀卻是搖了搖頭,寫道:“不必查了,他二人應當不在劉大夫的親眷家中也不在方家產業的鋪子之下。”

若是在劉大夫親眷家中,此時掌控了晏城衙門的季崇言定然能先一步知曉,可看衙門毫無靜,足可見季崇言等人并沒有找到人。要知道若是知曉他二人的藏之所,季崇言便是自己親自無法,也能派人去將他二人找出來的。

會有這樣的形也不奇怪。

劉大夫只是個大夫,除了把方三小姐帶出來這一點,其他用不大,況且為了不在方三小姐面前泄份,定是要配合方三小姐的。

“我若是方三小姐,眼下想要見周方,既要避開衙門的人,又要避開方家的人,便定然不會往與劉家、方家相關的地方躲避。”姜韶寫道,“他們所在的地方定然與兩家都沒有關系。”

Advertisement

不等江平仄看完給出反應,姜韶便繼續寫了下去:“客棧這種地方也應當不在兩人躲避的范圍之,我們能猜到這一點,季世子定然也能猜到,應當早著人找過了,所以他們也不在客棧。”

況且晏城的客棧又不多,挨個查一查也不要多久,沒見到人,兩人定然也不在客棧中。

江平仄盯著孩子寫在桌上的字看了片刻之后,突然覺得有些稽,沾水寫道:“所以,眼下的局面實則變了方三小姐和劉大夫兩人在躲,你們在找?”

姜韶點頭,似是想到了什麼一般,笑了笑,寫道:“方三小姐雖說被沖昏了頭腦,這些時日辦了不蠢事。可同樣的也因為支撐,這躲貓貓的本事倒是我等與季世子一時片刻都落了下風,也有本事的。”

江平仄:“……”這樣的有本事當真不知道是在夸方三小姐還是在罵方三小姐了。

姜四小姐怪氣的本事看來對自己這邊的人也是極厲害的。

這般想了一會兒,江平仄寫道:“那便希方三小姐躲好一點,莫在我們找到之前被季世子他們找到了。”

姜韶點頭。

江平仄想了想,又寫道:“既然如此,我讓人幫忙在城中搜尋,城外附近的山頭也要派人去找。”

為了周方,方三小姐也不會走遠。可都這些天了,連衙門的人都沒找到方三小姐他們,或許是出了城。

城外的山巒不高,卻重重疊疊的,要藏一兩個人也容易。

孩子見狀卻是沉思了片刻之后,搖了搖頭,寫道:“不必去城外浪費人手了,他們應當在城,走不遠的。”

Advertisement

咦?為什麼?江平仄不解:出個城的工夫也不耽誤什麼啊!

“因為……方三小姐要盯周方的向。知道的不多,只知曉周方犯了死罪,可的死罪刑罰還沒下來。若是掉腦袋這等聲勢浩大的能早做準備,畢竟要擇日行刑,可若是一杯鴆酒的話那就悄無聲息了,若在城外的話來不及見周方的。”姜韶認真的寫道,“便是方大小姐告訴我們對周方有了安排,可事關,方三小姐是糊涂的,否則也不會跟著劉大夫離開了。我們要以方三小姐眼下糊涂的想法來看這件事。”

眼下在方三小姐眼中,什麼都比不上周方的安危來得重要,所以不會走的太遠。

“另外劉大夫雖然不算年邁,可素日里也是文弱的,再加上他無法同季世子他們聯系,心中必然不安,也不愿意走遠,所以兩人定然就在衙門附近。”姜韶寫道,“只要在近找就好了。”

可是近的話,且又要不是方、劉兩家相關的宅子,又要不容易被發現,能去哪里?江平仄不解。

孩子想了想,寫道:“江先生可有詳細的晏城堪輿圖,要那等連挨家挨戶鋪子什麼都畫出來的那等。”

江平仄點頭,寫道:“有,城外驛站有賣詳細的風土人圖冊,我去買來。”

姜韶點了下頭,瞥了眼兩側的屋子,起說道:“相逢也是緣分,我會在晏城住上一段時日,眼下要出門一趟,先行告辭了。”

江平仄“嗯”了一聲,將送出了門。

Advertisement

孩子目不斜視的回了自己的廂房,江平仄轉時,眼角余倒是瞥了眼另一側的屋門,不知是不是被孩子提醒了之后,一眼去,往常覺得沒人的廂房之,似乎可見一道影子閃過。

江平仄垂眸,關上屋門向樓下走去。

待得再也聽不到江平仄下樓的腳步聲之后,絕影才看向眼前垂手而立,臉發白的年輕護衛。

“如此莽撞,下回若是出了什麼事,主子定不會饒過你!”

方才聽得江平仄屋中姜四小姐起告辭的聲音,他便站不住了,當即急著要轉離開去告訴世子,而后便被絕影拉住了。

絕影看著年輕人搖了搖頭:聽這種事須得記住待人走后再,萬一被人誑了殺了個回馬槍那就完了!

不過好在,這個江先生沒殺什麼回馬槍,得趕回去告訴世子爺去。

今日的世子爺應當陪國公爺出城了。

江南道的冬天鮮下雪,正月這幾天亦是如此,沒有什麼雨雪,一片晴好,許是天氣太好,聽聞城外山寺的荊桃花開了,引得不晏城當地的富戶鄉紳前去看了。

晏城城季崇言已經陪著安國公逛過一番了,此時聽聞荊桃花開,便同安國公一道出城來看荊桃花。

晏城外的山寺是一座小寺,在晏城當地也沒有什麼名氣,繞著走一圈都不消半個時辰,同尋常的山寺沒什麼不同,遠沒有安國公所見的長安城外寒山寺那樣的名頭。

“這些荊桃花開的倒是漂亮,”安國公看著這一片荊桃花林,風卷起滿地的荊桃花宛如一場花雨,倒是頗有幾分如煙如霧的味道在里頭了,他慨了一番,問道,“是扶桑僧人帶來的嗎?”

荊桃花大周當然不是沒有,卻并不會特意長到山寺后面去開一片,也只那些自海外過來仰慕中原文化的扶桑僧人喜歡帶來種在寺廟后,整個大周這樣的寺廟不在數。

季崇言看了眼一旁刻著扶桑文字的石碑點了點頭,眼角余瞥到突然出現在視野中的絕影時,正要開口尋個說辭,安國公便先他一步開口了。

“有事你自去吧,你祖父我那麼大的人又走不丟的,會自己逛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