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仲輕鬆地靠到椅背去,舒出一口氣油然道:若要有問有答,師仙子最好找李家小子世民,小弟或會令妃暄失。
師妃暄黛眉輕蹙地奇道:寇兄尚未知妃暄問何事,爲何已嚴陣以待,滿懷敵意?
寇仲苦笑道:因爲我怕仙子你想給小弟一個表面看似公平其實卻絕不公平的機會,看看我寇仲是否像李小子般乃統治天下的人才。一旦證實你心中的定見後,以後就算全力助李小子來對付我也可無愧於心了。
師妃暄微笑道:寇兄才思之迅捷,實妃暄生平僅見,難怪能在此世中叱&m;#65533;風雲。
不過請恕妃暄愚魯,寇兄憑什麼說我心中早有見,認爲寇兄及不上李世民呢?
寇仲哈哈笑道:這本不是見,而是事實。現在小弟纔是剛起步,對如何治好國家仍一竅不通,只會給你問得啞口無言,落得尷尬收場。所以願不答,尚可留點神給仙子你想象一下,閒來也會……嘻嘻……想想小弟爲何如此狂妄。
師妃暄沒好氣的道:你倒有自知之明。不過只是這點,已沒有多人可及得上你。
但既是如此,寇兄何不選出心中明主,助他一統天下,以解萬民之困?
寇仲冷哼道:我寇仲豈是肯作人隨從跟班之輩。世爭雄是一套,一統後治天下則是另外一套。你若要問,不若問我如何可得天下吧!其它說來仍是言之過早。
師妃暄興趣盎然的道:寇兄信也好不信也好,妃暄此來並不是要與寇兄談論治國之道。現在寇兄既主提出,妃暄不由生出好奇之心,想請教憑你現下的況,如何能在羣雄割據局面已的形勢中,穎而出?
寇仲瀟灑地聳肩道:我是見步行步,若事不可爲,便返揚州開間小菜館。嘿!我和小陵的廚藝都是出當行,若仙子路過敝館,我們便弄兩道小齋菜你嚐嚐。哈!我本就是個隨遇而安的人。仙子以後再不須爲小弟費神,你若歡喜便去助李小子好了!
師妃暄噗哧笑,其姿態瞧得寇仲目瞪口呆時,始油然道:姜太公得黃帝〈符〉之謀,演〈六韜〉之略,輔武王滅商立國。蘇秦得鬼谷子之法,以合縱之遊說諸侯而掛六國相印。大漢張良研〈素書〉、〈三略〉,爲劉邦平定天下。現在寇兄所得的〈長生訣〉雖是道家瑰寶,可使寇兄晉天下頂尖武學宗師的行列,卻與爭天下治天下沒有任何關係。既是如此,何不早點引退,嘯傲江湖,使盛名永垂,豈非勝過捲政治權力永無休止的爭鬥中。
寇仲苦笑道:難怪你會欣賞徐子陵那傢伙,因爲你後來的幾句話,正是給他最好的寫照。否則若他肯全力助我,肯定我不會以開菜館收場。
以師妃暄恬淡無爲的修養,也不由黛眉輕蹙地苦惱道:你若再顧左右而言他,妃暄只好告辭而去,更不再視你爲一個可談的朋友。
寇仲忙道:仙子息怒,事實上我對你是非常慕。只不過心知肚明終有一天你會與我拔劍相向,才苦苦下心真正的。現在小弟知錯哩,仙子請隨便下問,小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師妃暄自出道以來,還是首次有年輕男子向明宣意,偏又知這宣者只是信口開河,不盡不實。本應心中不悅,不知爲何卻發覺很難真的惱怪他。而這亦正是寇仲無人能及之,即使敵人也很難恨他。
自寇仲踏此廳後,兩人便一直針鋒相對。而寇仲最高明的地方,是本不給對手掌握到他的弱點破綻。以師妃暄的智能,對他亦要生出無從手的覺。
其實寇仲亦是有苦自己知。
若論識見詞鋒,他可肯定自己及不上這清麗如仙下凡的絕世嬈。而擺明是要來勸自己在一是輔助明主,一是退出爭鬥二者中選擇其一。
假設自己是在理屈詞窮的形勢下嚴詞峻拒的好意,加上和氏璧的前科,只會結下這個誰都不願招惹的麗勁敵。所以只能以旁門左道的市井之法,配上坦率直接的態度,教只能大發嗔,但又不會真的與他反目仇。
其中微妙,確是難以言諭。
師妃暄目凝注地瞧了他好半晌後,脣角逸出一僅可覺察的微笑,淡淡道:好吧!道、德、仁、義、禮五者究爲何事,寇兄可否逐一道來?
寇仲聞之愕然,心厲害。
他本意是想把氣走,豈知不但毫不怒,還開出空泛象的題目來考較他,目的自是要他自暴其醜。
這等若迫他出招,再在其中尋找破綻,搖他爭天下的信心。
假如自己仍採先前言詞飄忽的方法,只會令心生鄙視。
再次苦笑道:這像是科舉場中的題目,仙子你可否問些較和現實有關的問題?例如如何做個好皇帝?如何平天下羣雄?如何令萬民生活幸福諸如此類。小弟出市井,自問比之高門大閥出的公子哥兒,更懂回答最後那條問題。但若要我去應科舉試,保證連榜尾都不會。
師妃暄瞿然容,擅觀人於微,聽出這番話確是寇仲的肺俯之言。更知他巧妙地拿自己和李世民作出比較,令到如若以這種方式選取李世民,本是不公平的一件事。等若能高中科舉的,並不代表可以做一個萬民戴的兒。當然自問非是隻從別人的答話便作出定論那麼草率,而是通過長期的觀察來判斷。
就在這超凡俗的以爲寇仲不會答的問題時,寇仲卻正容道:仙子所提出這道、德、仁、義、禮,實五者爲一也。嘻!小弟有說錯嗎?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乃天地萬所應遵循的法則;道立後而德,能堅持正道者便是德;所以道德常拉在一起說。仁義則是發自心的行爲,來自惻惠他之心。至於禮嘛?則是以前四者爲基發展出來所有凡人都便須遵從的規範,以維護人與人間的倫理道德仁義的關係。
這番話本是魯妙子兵法書第一章開宗明義的序言,指出治兵之要,必須先明白天人之道,其詞曰:天人之道未嘗不相爲用,古之聖賢皆盡心焉。堯欽若昊天,舜齊七政,禹敘九疇,文王以八卦陳天道,周公定四時盡。孔子無有,老聃建之以常無有。兵道至此則鬼神變化,皆不逃吾,況於徵戰爭雄之法乎?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放天有仁、義、禮、智、信五德,見之者昌,棄之者敗。寇仲聰明絕世,從之而發揮,爲自己的理論。
師妃暄再次容道:寇兄這番話微言大義,令妃暄不得不刮目相看。只想再請問寇兄一句,寇兄是爲一己之私,還是抱著爲萬民請命之心,道出這番話來?寇仲灑然笑道:若否認不是爲一己之私,我便是有違道德;但只爲己而不爲人,就是欠仁義。
所以都說道德仁義,本爲一哩!
師妃暄首次到自己拿這真小人沒辦法,因他的答案如說是爲萬民的幸福而去爭天下,便可由此手,說他以萬民的利益爲依歸,去幹最該做的事。
寇仲又道:至於何者爲先,誰該爲後,恐怕李小子都分不清楚?否則他便可放棄一己之私,來助我寇仲一統天下了,對嗎?
師妃暄皺眉道:寇兄這番話不無許道理,但卻是遠離實際,更難令妃暄心服。
而這亦是問題所在,就是以寇兄現時的實力功績,如何可以服衆?徒使天下更增紛而已,於寇兄和萬民均有害無利。
連寇仲自己也要承認,師妃暄實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說客。不過說到底並不認爲他寇仲能幹出什麼事來。只是怕他起出傳說中的'楊公寶庫',使天下徒增不可知的變量吧了!
師妃暄出乎意料外的盈盈而起,目深注的道: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火生於木,禍發必克;生於國,時必潰。生者,死之;死者,生之本;恩生於害,害生於恩。妃暄言至此已盡,有緣再與寇兄相見吧!
說罷飄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