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 第109章 一更兩更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嗎》第109章 一更兩更

 太子從慈寧宮撿到了宮外的東西, 這事說小是小,說大也很大,可以讓康熙腦補許多謀。

 太皇太后看了那個小紡車之后, 打消了康熙的謀論腦補。

 太皇太后對這個小紡車有印象:“原來藏在這了。”

 原來是那天太皇太后邀請小姑娘們進宮的時候,小姑娘們都帶了自己親手制作的小東西送給太皇太后。

 刺繡、絡子、小手工藝品,應有盡有。

 “那個孩子是工部尚書富察倪滿的長。”太皇太后道,“本要送給我一個自己做的小紡車,但中途丟失了,急忙報給我。”

 康熙仍舊滿腦子謀論:“居然在慈寧宮丟三落四?”

 太皇太后譏笑著搖頭:“哪是掉的,是被同行的人了。那孩子倒是聰慧,自己承擔了罪責, 說要換禮單上的禮。”

 太皇太后讓人呈上來一支帶著金鏈子的表:“這也是自己的做的。”

 康熙了然:“東西的難道也是富察家的人?”

 太皇太后點頭:“旺吉努那一支沙濟富察氏的兒,父兄不是朝中大員, 我不記得是哪一家的。”

 康熙道:“怪不得要自己承擔罪責。”

 富察氏中, 沙濟富察氏最為顯赫。但現在在朝中為人數較多的旺吉努那一支沙濟富察氏, 原本并不是沙濟富察氏原本的本家。出了努爾哈赤繼妃的莽都朱乎那一支才是。

 莽都朱乎那一支沙濟富察氏與大清皇室聯姻。可惜因為努爾哈赤的繼妃袞代所生兒子在皇位爭奪時失敗, 死后先后被皇太極和多爾袞清算,莽都朱乎那一支因此凋零, 沙濟富察氏的榮耀被旺吉努那一支繼承。

 就順治和康熙而言, 他們對莽都朱乎那一支沙濟富察氏并無惡, 順治甚至因為多爾袞厭惡這一支, 反而對其有好

Advertisement

 前朝的權力斗爭已經過去,何況莽都朱乎那一支沙濟富察氏也只是被卷, 對大清并無二心, 有能人的時候, 康熙就會重用。

 何況這支富察氏和朝中老跳著腳和他對著干的滿族勛貴合不來, 更適合當康熙的孤臣。

 “兩支沙濟富察氏本是同宗。這本就是一個愚蠢的人做的不過腦子的愚蠢的事, 若此事鬧開,誰都落不下好。”太皇太后把玩著鐘表道,“慈寧宮發生的事,避不開我的眼睛。既然我肯定會知曉事真相,也沒必要鬧了。”

 康熙點頭:“的確有點小聰明。”

 太皇太后笑道:“回家之后,家和另一家的命婦立刻進宮請罪。東西的愚蠢子被送出了京城,此事就算了結了。只是小紡車一直沒找到,我還以為被丟路上了。”

 康熙道:“倪滿和馬斯喀關系突然變好,朕還想就馬斯喀那倔脾氣,怎麼會突然向倪滿服,原來還有這事。”

 馬斯喀便是旺吉努那一支沙濟富察氏在朝中的領軍人

 馬斯喀之父米思翰是平定三藩的功臣,可惜死得早,才四十三歲便英年早逝。

 康熙推恩其子,馬斯喀又確實有幾分本事,康熙已經給馬斯喀預留好了重用的位置。馬斯喀自己也知道,所以為人較為傲氣。

 太皇太后嘆息:“原本我給大皇子選的福晉人選便是。”

 康熙愣了一下,失笑道:“這可不巧了?”

 莽都朱乎那一支沙濟富察氏曾經極其顯赫,在前朝落魄后如今重新崛起,但朝中人丁單薄,只有倪滿居高位。

 倪滿家中人口也很簡單,家中一兩子皆為嫡妻所出,家中沒有有名分的側室,確實很符合他們預想中的大福晉家世要求。

Advertisement

 可惜大阿哥自己選了一個戶部侍郎的兒。

 而富察氏那尚書兒的家世,要當太子妃可不合格。

 “朕的兩個兒子對妻子家世都不在乎,既然這麼有緣分,先看著吧。”康熙道,“朕現在有許多用到工部尚書的地方,倪滿還有機會再進一步。”

 康熙對倪滿很滿意。

 倪滿是他親手從地方提拔,一路扶持到工部尚書的位置。

 康熙現在引進西學,工部十分忙碌,倪滿都將事做得井井有條。康熙原本讓倪滿待一會兒工部尚書的位置就外放,現在倒是舍不得了。

 太皇太后提醒:“倪滿的兒雖然聰慧,但這些小好有些上不去臺面,作為太子妃可能不合適。”

 康熙不在乎道:“好什麼的不重要,待嫁人了,自然會改。”

 太皇太后想起自己曾經的好,苦笑道:“也對。”

 哪個人嫁人之后,還能擁有自己的好?

 嫁人后的人生,不過僅剩下“相夫教子”四個字。

 康熙查清富察氏的況之后,興致告訴了胤礽。

 “是不是很有緣分?的小紡車,怎麼偏偏被你撿到了?”康熙逗弄兒子,“想不想多接?”

 胤礽無奈:“兒子還小。”

 康熙道:“先準備著。怎麼?不想看?”

 康熙著一大本資料揚了揚:“不想看?”

 胤礽苦笑著配合康熙:“想想想,讓兒子看看。”

 胤礽心中有一個疑問,確實想找機會打探一下這個孩的況。

 但他越想打探,就越不能出對那孩的興趣,否則會給那個孩帶來災難。

 康熙見胤礽對富察氏的兒并不是特別興趣,松了一口氣。

 他還擔心自己的兒子遇到了“緣分”就腦袋發熱了。如果是這樣,他就要斟酌一下,要不要把富察倪滿外放了。

Advertisement

 他的太子,絕不能對某個特定的人特別興趣。

 胤礽接過康熙給他的資料之后,繼續幫康熙理政事。

 現在康熙已經離不開胤礽這個小書。了胤礽,他的工作效率至降低一半。

 不過胤礽可不愿意當康熙的小書。胤礽更想去和哥哥弟弟們玩。康熙由著胤礽胡來,只在政務實在是過于忙碌的時候,才來抓胤礽壯丁。

 結束一天忙碌后,胤礽拿著康熙給的富察氏的資料,回到了自己在乾清宮的小偏殿。

 今日康熙要去后宮睡妃子,胤礽獨自一人在乾清宮。

 隨著胤礽年歲的增長,康熙明面上對胤礽的護稍稍減了一些。若是胤礽獨的時候,康熙不會派人盯著胤礽的一言一行,隨時報告。

 所以胤礽現在關上門,能擁有短暫的私人時間。

 進乾清宮偏殿的小書房后,胤礽屏退了伺候的人,只讓太監守在門口,打開了富察氏的資料。

 他捻起紙張的手指微微抖。

 胤礽在撿到小紡車的時候就在想,這個歷史中沒聽說過的子,會不會和自己是老鄉。

 會不會也是一個需要同伴的穿越者?

 生出這個念頭之后,胤礽就像是中毒了似的,一閑下來就會想起這件事。

 胤礽本以為自己已經適應這個時代,但遇到疑似穿越者之后,他才發現,自己不可能適應這個時代。

 這個時代沒有電、沒有網、沒有便捷的通;

 這個時代黎民凄苦、權貴不仁、說是盛世其實仍舊殍滿地;

 這個時代他有太多的不能為不可為不敢為,是活著就已經竭盡了全力,而他還想為夢想活著。

 可他的夢想,不能和任何人說,說了就是瘋子。

 胤礽心中悶了太多太多的話,太想找人傾訴。如果對方也是穿越者,那麼他們一定能相互理解吧?

 胤礽深呼吸了幾下,下了抖,小心翼翼翻開紙頁。

 紙頁一張一張翻開,胤礽眼眸中的亮越來越黯淡,就像是快要燃盡的燭火。

 富察氏喜歡發明創造工,算極好。其父倪滿在工部立下的許多功勞,背后都有富察氏的影子。

 但這個富察氏,只是一個厲害的古人,一個類似于嫘祖、義妁、黃道婆之類的巾幗。

 除了才華橫溢和熱發明之外,沒有任何超出的年齡、超出這個時代的舉止。

 確實就是這個時代的十歲小姑娘。

 “原來不是嗎。”胤礽喃喃道。

 胤礽心中五味繁雜。

 失落、痛苦、悲傷、抑……許多負面的緒不斷翻涌。

 他頭埋在雙臂之間,雙手不斷抖。

 “原來不是啊。”胤礽哽咽道。

 許久之后,胤礽抬起頭,臉上的淚痕已干,只有眼角略有些殷紅的印跡。

 他角輕輕上彎,被淚水洗過之后雙眼中不再有絕的痕跡,反倒是濃濃的慶幸和欣喜。

 “原來不是,”胤礽抬起手掌使勁了一下臉,微笑道,“太好了。”

 太好了。

 胤礽自己都沒想到,當得知富察氏并非穿越者的時候,他心中最濃烈的緒居然是松了一口氣的喜悅。

 現代社會的子穿越到這個時代,會有什麼樣的痛苦遭遇?

 他為男子,為太子,都已經快被這個時代瘋。若是子穿越,會活得多艱難?

 誠然,他會對未來的太子妃好。可作為現代子而言,他的好,真的能給予對方藉嗎?

 不會。

 他所有的自以為的溫和幸福,對現代子而言,都是理應獲得之

 關上門那一點小小的幸福,比起大環境對子的摧殘……

 富察氏不是穿越者,真的太好了。

 胤礽重重了幾口氣,腦袋因大喜大悲,有些眩暈。

 他拖著沉重的步伐回到床榻,進溫暖的被子中,閉上了雙眼。

 在夢中,他回到了自己應該存在時代。

 梁九功悄悄給胤礽掖了掖被角。

 他看到小太子在睡夢中出的幸福的睡角也不由浮現出開心的微笑。

 ……

 第二日,胤礽帶著這一疊資料找到康熙:“汗阿瑪,太子妃什麼的是小事,這個富察氏的好和才華可以做大文章。”

 康熙本等著胤礽地問他要富察氏的畫像,沒想到等到胤礽這非常嚴肅的一句話,不由呆滯。

 “汗阿瑪!兒子在和您說正事呢!!”胤礽非常不規矩的按著坐在椅子上的康熙的肩膀晃了晃,“汗阿瑪!別發呆!”

 康熙擺了擺手,讓膽敢晃悠他的兒子一邊去:“行行行,什麼大文章。”

 胤礽先搶了康熙的茶水灌了幾口潤嗓子,才道:“富察氏是個發明家和科學家。可以作為大清新子的榜樣。汗阿瑪不是正在頭疼怎麼讓滿族子別學漢族子的陋習?”

 康熙之前子裹腳,但遭到了包括滿族子在的抵制。

 在這群貴族子們以裹小腳為時尚,認為這是自己高貴的象征,對康熙多有怨言。

 順治當初止裹腳的時候,也被貴族自發抵制,最后懶得管了。

 康熙也差點懶得管了,直到他發現如果大清要在世界舞臺上爭奪霸權,需要極多的勞力。

 大清能賣出去的商品,大部分制作的時候都不需要多大的力氣。比如紡織品,更是子為主要勞力。

 康熙不愿意在大清的土地上搞奴隸貿易玷污他仁君的名聲,就要利用其大清所有能利用的勞力。

 裹腳的陋習原本源自于北方貴族。

 北宋南遷之后,北方貴族子的陋習被帶到了南方,很快風靡南方。

 原本產糧大區沒有子裹腳,以免勞力不足。后來漢族都在南方,勞力過甚,包括四川、兩廣、福建等在的原本沒有裹腳陋習的地區裹腳風氣大盛,一度超過了北方。

 對于游離在封建王朝邊緣的南方貴族而言,家中子裹腳仿佛是證明自己“高貴”最簡單的辦法。

 滿族子自發裹腳,也是源于對傳統漢族貴族“高貴”的自卑。

 裹腳證明自己不工作,證明自己家境優越,證明自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是真正的大家閨秀,這樣也更好嫁出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