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姜六娘發家日常 第一百三十章 破局之法

《姜六娘發家日常》第一百三十章 破局之法

本以為已經見到曙的時候,被人蒙頭就是一棒子,這滋味太難了。白晅走后,姜二爺癱在椅子上不想說話。姜松回來后得到消息,也是久久不語。

姜府西院,姜凌、姜留和姜慕排排坐,聽姜猴兒講千牛衛的事。

“千牛衛共分為左千牛衛和右千牛衛兩衛,左前衛大將軍是孔風閣,右千牛衛大將軍是葉清峰,二人皆為正三品,共領千牛衛六百人……”

姜留驚了,“才-六百-人?”

大周承大唐的律法兵治,雖有一些改變,但再怎麼變,在唐朝大名鼎鼎的千牛衛到了大周,也不至于才六百人吧?

姜猴兒解釋道,“千牛衛是天子的近侍衛,只負責保護天子安危,守護皇宮和皇城的是監門衛和羽林衛。”

“哦。”姜留點頭,如果六百人都是皇帝的侍衛,這麼說來確實不算

“千牛衛兵將選拔極為嚴格,只有二十至三十五歲的相貌堂堂的高手才有資格千牛衛。”姜猴兒無比憧憬地道,“一旦進了千牛衛,就可以跟著萬歲上朝、出巡,若了萬歲的眼,就是一步登天啊……”

姜留提醒道,“也很-危險-啊。”

姜猴兒笑得賊,“六姑娘,世上有幾人敢刺殺天子?就算真有圖謀不軌的,千牛衛還邊還有監門衛和羽林衛擋著呢,刺客本事再大,沖到千牛衛面前時也早已筋疲力盡,只剩下挨刀的份。”

Advertisement

姜留搖頭,心說那可不盡然。看《神探狄仁杰》時,沖到武則天和狄仁杰面前的刺客可不只幾個,千牛衛大將軍李元芳每回都要出生死。

“想千牛衛,父親只符合其中的兩個條件。”見弟弟和妹妹都看著,姜慕燕掰著手指頭數道,“年紀相當,相貌堂堂。”

姜留……

前院,姜槐分析道,“本科擇三百武舉人,再從三百人中選出三十武進士,京兆這一塊武舉人的名額是十五人,此消息一出,爭奪這十五個名額的定不會于兩百人。”

千牛衛的餌在前,京兆貴胄子弟必定要爭破頭,二哥跟他們比本毫無勝算。早知如此,當初還不如讓二哥接著讀書,不管能不能中,起碼不用這幾個月的苦。從來沒吃過苦的二哥為了練箭,手都磨出繭子了,姜槐看著都心疼。

“我去試試,萬一僥幸中了呢。”姜二爺不想讓大哥和三弟失,撐著也要走到最后。

事到如今,也只得如此了。姜松安二弟,“二弟不必太過在意,這科不還有下一科。”

下一科就是三年后了,姜二爺想哭。

第二日,姜二爺沒心思練箭,懶洋洋躺在閨的小石床上乘涼,府里人都心疼他,沒一個過來催的,姜裘見二爺無心讀書,便請命出去忙活府外的事。姜留塞給爹爹一塊糖后,跟著姐姐去滴翠堂讀書。

Advertisement

在滴翠堂學了一個半時辰的《孝經》后,大姐姐回去繡嫁妝,二姐姐和姐姐留下練琴,五姐姐問姜留去不去池塘摘荷花。

姜留搖頭,“我-回-西院-陪-爹爹。”

二伯現在心不好,爹爹和娘親都叮囑不要去西院吵鬧。姜慕錦便道,“那我多摘幾朵給你送過去,讓二伯用花瓣當小船玩,你們多捉幾只螞蟻放在花瓣上,可有意思了。”

姜留謝過五姐姐,趕回西院時,見爹爹還躺在的小石床上,兩條無安放的大長自小石床垂下,他的妾一左一右,正為他打扇捶

真是會!姜留轉頭,決定回去陪五姐姐摘荷花瓣,玩螞蟻船。

“留兒回來了。”姜二爺聽到靜轉頭見六丫頭來了,有氣無力地道,“到爹爹這兒來。”

薛姨娘放下扇子,去給六姑娘搬來小杌子,李姨娘心不甘不愿地讓出位置。姜留坐在小杌子上后,姜二爺過手,“寫字累了吧,爹給你。”

不累你就不了?姜留老老實實地把手遞過去。

薛姨娘見此,屈膝退回小院,李姨娘咬了咬,也三步兩回頭地退了下去。

姜二爺著閨的小胖爪,輕聲問,“爹爹考不中武舉人,留兒是不是很失?”

爹爹活了二十多年,第一次這麼努力做一件事,驗看就要躍龍門了,卻發現龍門被人抬高了八丈,難免會灰心沮喪。姜留心疼還來不及呢,怎會會對他失

Advertisement

“不會。”

姜二爺直直著頭頂上的枝葉繁茂的樹杈,抱怨道,“這些知了真煩人啊。”

“待會兒,留兒-給-爹爹-粘知了。”姜留哄著心不好的爹爹,從挎著的小書包里掏出一摞紙翻看。

姜二爺轉頭,哼了一聲, “你倒開始用功了,要考狀元不?”

姜留笑了笑,沒吭聲。想幫爹爹解開目前的困局,所以讓姜猴兒出去找來禮部下發的本科武舉公文。因為要解困局,就得先了解困局是什麼。否則對武舉選拔的程序都不了解,能幫什麼忙?

姜留聽著知了聲,一頁頁地翻看。前邊四五頁都是歌頌景和帝求才若的廢話,沒一句有用的,翻過。

“這只熱了。”姜二爺抱怨道。

“哦。”姜留轉,把另一只手遞給爹爹。

姜二爺握住閨這只涼乎乎的小胖爪,頭也不轉地問,“在看什麼?”

姜留已翻到了第四頁,盯著上邊的一行字,問爹爹,“爹爹,本籍-是什麼?”

“笨留兒,本籍就是原籍,咱們家雖在京城,但咱們的原籍在泉州。泉州山,不過爹從來沒去過。當過了八月,爹爹帶你去玩。”

姜留兒接著問,“那-寄籍-呢?”

“寄籍就是長期離開本籍,居住外地的那個地方。咱們的寄籍就是都城康安。你祖父生在泉州,你爹我生在康安,待爹的孫子落地時,他的原籍就不是泉州而是康安了。你問這些作甚?”姜二爺轉頭看著小閨

姜留指著公文上武舉報名的條件,問道,“爹爹-看-這里,爹爹-可以-去-泉州-考-武舉,對吧?”

姜二爺盯著閨舉起的紙,念道,“士子參加武科舉,必歸于本籍(亦可在本籍與寄籍中作一選擇)投考,不得越籍赴試……”

念著念著,姜二爺猛然起,握住紙張又讀了兩遍,眼睛都亮了,“本籍……寄籍……本籍!”

“本籍,本籍!”姜二爺騰地站起來,雙手握住閨的小胖腰將舉過頭頂,興地轉起圈來,“對啊,本籍!爹的閨這麼聰明,究竟像誰呢?哈哈哈!”

“啊——”

聰明的姜留兒忽然被爹爹舉高,嚇得尖,驚飛了整棵樹的知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