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從天后演唱會出道 第364章 各大衛視收視率的黑色半小時

《從天后演唱會出道》第364章 各大衛視收視率的黑色半小時

舞臺上,方澈作為編劇,被大家各種吐槽,尤其是最后“殺青散沒有解藥”那一句,在拍攝的時候直接把大家整哭了。

舞臺上的大家科打諢。

后面秀才和小郭還一起唱了那首定的《最》。

白展堂唱了《忘水》。

一波一波的回憶殺,穩住了收視率。

就這麼著,晚會慢慢進行到了半個小時。

等到八點32分,武林外傳員即將下臺的時候,收視率居然還停留在2.6左右。

這時候,主持人上臺了。

“大家在剛才聽了那麼多好看的歌曲,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一個小品《打工奇遇》,表演者卜月榮、鞏文興,金竹。”

聽到演小品了,有些人準備撤了。

看小品,那還得是遼視。

就在這時,主持人又補充道:“編劇,方澈。”

剛要轉臺的那些人:“???”

那我簡單看一會兒。

畢竟方澈之前的小品還上過春晚呢嘛。

小品《打工奇遇》開始了。

舞臺一轉,背景已經變了一座酒樓,不過這酒樓古香古的,還有穿著古裝的宮,后面是屏風。

酒樓的牌子上寫著“太后大酒樓”五個大字。

穿大紅服的書走到舞臺中央:“大家注意了,總經理到!”

這個時候一陣歡快的聲音響起,這個曲子拉特斯基進行曲。

在音樂聲中,尖猴腮,瘦的跟個猴一樣的總經理穿著長褂,戴著瓜皮帽上臺了。

那步伐,那一個六親不認啊。

看似貓步,實則是瘋貓。

“咱們西餐館都改了太后大酒樓啦,怎麼還放這曲子?”總經理一張,那味就來了。

聲音特別尖銳。

“哈哈哈,這聲音,不當廠公可惜了!”

“這不是太監嘛,這不是!”

電視機前上了年紀的人們覺得還行,能看下去。

Advertisement

很快,小品開始推劇了。

“都給我神著點。今天咱們太后酒樓要開張,招聘慈禧當跑堂,可找了37個老太太都不像,不知道今天這位怎麼樣。傳38號老太太過堂……”

書:過堂?

總經理:“上場!”

書又站在中間,高聲喊道:“三十八號,三十八號……”

一轉,一個神抖擻的老太太,背著麻袋出現在旁:“到!”

電視機前有上了年紀的豫州人表一陣:“這是那個卜月榮吧?我記得上過《梨園春》,怎麼演小品了呢?”

“哎呦,這老太太真神啊。”

……

不得不說,地球上的經典小品就是好,像《打工奇遇》這個小品節奏就特別好,而且人設也好,大家看到這神抖擻的老太太,都倍親切。

經理:“愿意到我們酒樓打工啊?”

老太太:“我們村啊,也想開個大酒樓,在您這打工我不為賺錢,我為的是學習這開酒樓的經驗。”

經理一聽這個,立馬就給錄取了。

要知道,他之前可面了37個都不滿意啊。

一下子經理的形象就立起來了。

唯利是圖。

而老太太呢,神爽朗、干練,不圖錢。

而后就發生了各種啼笑皆非的事

別人都拿手絹跳舞,老太太用抹布,因為以為的干活就是桌子。

后來才知道,經理讓扮上慈禧陪客人吃飯。

當聽到這個要求的時候老太太嚇了一跳:“誰?慈禧?就是那個一頓飯吃200多道菜的皇太后?”

“不行不行不行,我是八輩貧農啊,分太高,我不裝這個!”

“哈哈哈!”電視機前突然有幾個老人哈哈大笑。谷

把旁邊的年輕人嚇了一跳。

分這個事,有點年代,懂歷史的或者年紀大的人都知道。

Advertisement

“慈禧的分確實高。”家里的老頭笑著說道。

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是被中笑點了。

一旁的年輕人一愣一愣的。

這是怎麼了這是?

而后總經理就開始給老太太進行業務訓練了。

“上菜——”

服務員拿上來一瓶酒。

“老人家您請看——”

“這是啥?”

“宮廷玉酒……”

這個時候老太太才知道原來宮廷玉酒就是二鍋頭兌的水,那個“群英薈萃”的菜就是蘿卜開會。

這一下子把老太太整蒙了。

原來他們這酒樓是這麼開的?

“想學就照我說的練,一會兒我檢查你報菜價!”

說完之后經理和書就去后廚看宮廷土豆去了。

“我練你個爪!”老太太突然罵了一聲:“我要是在你這學,我就綁票的了。”

臺下的觀眾笑了。

電視機前的觀眾也笑了。

“在春晚上罵街,這老太太夠給勁的啊!”

“哈哈哈,春晚罵街第一人。”

別說,地球上,趙麗蓉老師也有這個稱號。

敢在春晚上罵街。

觀眾們都看進去了,有上了年紀的人甚至看的特別樂呵。

不知道怎麼滴,就是喜歡看這個。

小品里,這時候老太太正好接到了價局的電話,想讓里應外合,揭穿酒樓的黑幕。

而后也到了小品的膏朝部分。

老太太要用唱的方式報菜價。

就在他們說著的時候,伴奏響起來了。

經理:“老太太,您可別說不練——”

“別耍呀!”

“我要是耍我是個棒槌!”

老太太本就會戲曲,發音清涼,就著伴奏,聽起來倍舒服。

看電視的上了年紀的人眼睛立馬就亮了。

“宮廷玉酒。”

“一百八一杯,”

“這酒怎麼樣?”

“聽我給你吹——”

……

“一杯你開胃,”

“二杯你腎不虧”

Advertisement

“三杯五杯下了肚……”

“保證你的小臉呀,白里著紅啊,紅利著黑,黑不溜啾綠了叭嘰,藍哇哇的,紫不溜啾的,嘟嚕的著那麼……”

看視頻的人都樂壞了。

“這都什麼啊這是!”

“卜月榮老師,您唱的這是臉嗎?這是調盤吧哈哈哈。”

現在的小品,除了遼視那幾個民間藝團的,其他電視臺都是找些年輕演員,甚至是不會表演小品的人,上去就玩尬的,玩煽的。

繁星臺這邊反其道而行之,用老年人上臺,還帶上歌曲。

最關鍵是本子確實好玩。

“想不到啊,這繁星臺的小品居然比遼視的都不差!”

“方澈這腦子也是沒誰了!”

“這小品,要是能上春晚,就好了!”

合家歡啊,這種小品就是合家歡的呀。

遼視那邊也在演小品,結果一看自家的收視率只有1.6。

“人呢?人都去哪了?”導演皺眉問道。

旁邊的工作人員回答道:“去了繁星臺了,現在繁星臺收視率都2.6了。”

導演懵了:“不對啊,方澈上臺他們收視率上漲我能理解,怎麼這麼久了,人還不回來?我們這小品都演了兩個了!”

工作人員一直盯著幾個臺的電視節目,于是張道:“繁星臺剛才也演小品了,而且小品還不錯。”

“能比我們的還要好?”

工作人員咬著手指頭:“看彈幕里的反饋,確實很好。”

導演:“???”

干什麼呀這是!

我遼視演小品都不能把人拉回來了嗎?

確實是的。

從方澈和小趙上臺,繁星臺就開始往外各種拋王炸,人就是不走了。

甚至有的人都不想換臺了。

“繁星臺小品確實好看,我還真不想換了!”

“是吧,真沒想到,一個新電視臺,第一次辦晚會,就這麼強!”

“不過,前面說的傳統文化在哪呢?”

不僅其他的電視臺,就連李立和現任春晚導演萬天都湊在一起看繁星臺的晚會。

越看萬天越難

“這……有點好的過分啊!”

“李老師,我現在力很大。”

李立一瞪眼睛:“你力大個屁,剛才那個小品,給你上春晚你要嗎?肯定你又會覺得有罵人的,又涉及到歷史人了,然后讓你給斃了。”

萬天嘆了口氣:“確實是,但是那恭喜發財和好運來那兩首歌吧,太適合春晚了。”

李立擺擺手:“沒事,問題不大,你這畢竟是中心臺的晚會,他們都威脅不到你。”

他們聊著,《打工奇遇》就演完了。

就在這時,主持人上臺宣布下一個節目:“接下來請大家欣賞由豫州舞蹈藝團21位舞者帶來的作品《千手觀音》。編導方澈,表演者邰麗……”

主持人生生把這21個人的名單都念了一個遍。

因為彩排的時候看過這個舞蹈,覺得不把這些人的名字都念出來,對不起這樣的作品。

這是這場晚會的第一個舞蹈作品。

隔壁臺的舞蹈都已經演了兩三個了,一群帥哥在舞臺上次打次,砰砰砰!

所以當大家聽到《千手觀音》的名字的時候還明顯愣了一下。

尤其是剛才在電視機前一起看小品的人們,還沉浸在剛才的快樂中呢,突然聽到這個名字,下意識問道:“什麼舞蹈?”

“千手觀音?”

“這還能出舞蹈?”

這次的舞蹈團,是方澈廢了很大力氣去教學的。

足足訓練了一個多月。

電視機前,電腦前的觀眾,還沒有意識到他們即將看到的是什麼。

還在那好奇呢。

“這題材,還能出舞蹈?這就是方澈說的傳統文化嗎?”

“我看看。”

“編導還是方澈?方澈整過舞蹈嗎?”

大家剛剛經歷了《打工奇遇》的歡樂,此時的心還沒有平靜下來。

視頻里,舞臺上的燈暗了下去。

就在這時,一道鐘聲響起。

這是寺廟里的那種鐘聲,聲音在舞臺上漾開來。

而舞臺上的燈也一條條地垂下。

舞臺中央,是一座和門一樣的事

呈拱形,上面有火焰紋。

就和電視劇里大家看到的菩薩和佛祖后的背景一樣。

這個事學名做“背”。

其實就是佛祖后的佛,人們在繪畫和雕塑的時候將其象化了。

方澈這里的這座門一樣的事,就是起到了一個“背”的作用。

而在這道“背”下面,站著一位穿金服裝,頭戴金冠的子。

子表莊重,但是卻莫名帶著一親切

神態更是圣潔高雅。

左手向下,右手指上。

這都是有說法的,左手指下是佛家的“與愿印”,也滿愿印,以手自然下,指端下垂,表示佛菩薩能使眾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實現之意。

此印相有慈悲之意,所以往往和施無畏印配合。

右手向上是無畏印,這一手印表示了佛為救濟眾生的大慈心愿。

據說能使眾生心安,無所畏怖,所以稱為施無畏。

看電視的人目開始聚焦。

“這是把菩薩搬到舞臺上來了?”

“這舞蹈可能有點看頭,我們看看。”

這時候大家還沒有看到領舞后的其他人。

“當~”鐘聲再次響起。

伴奏出現了。

陣陣梵唱伴隨著鐘聲。

突然!

在那結印的領舞背后,在側下方,各自出現了一雙手。

“手!后面有人!”有的觀眾突然道。

而后是兩雙手、三雙手……

伴隨著鐘聲,在領舞的背后出現了十幾雙手,如同一把扇子緩緩打開。

“這……”有人開始遲疑了。

到這時候,大家唯一能夠到的就是整齊!

《千手觀音》的舞蹈分為三個部分。

先緩,后急,然后再緩。

第一部分緩,用笛子、琵琶演奏敦煌樂,二十雙手在領舞的背后緩緩舒展著。

而是雙手以驚人的配合度變換著形狀!

時而好似背后生出了一雙翅膀,又時而仿佛是道道佛在菩薩的背后綻放。

看視頻的人慢慢長大。

呆住了。

這不夸張,在這里終于可以肆無忌憚地用震撼、震驚之類的詞了。

因為大多數人看到這個舞蹈的時候都是這樣的。

此時音樂進了第二部分,琵琶快彈、配上鼓點,加快節奏,舞蹈演員的作和拍而變,并不斷變幻陣形。

如同凰涅磐一般。

又如孔雀開屏,更似蓮花綻放。

“臥……”有人想要驚呼一聲,甚至害怕玷污了菩薩,然后捂住了自己的

電視機前那剛剛從小品中放松下來的觀眾眼睛在慢慢地瞪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