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步步生蓮 第27章 拜相

《步步生蓮》第27章 拜相

楊浩原先還有些擔心他是個只知道研究學問的書呆子,於是言談之間有意試探,種放隨口說出,楊浩才發覺這位種進士不但在政治、吏治、經濟方面頗有獨到見解,就算是軍事方面,那也是提綱契領、高屋建瓴。許多見解、看法,與自己經歷過的、和權衡再三正準備去實施的政策不謀而和,不由又驚又想。

窺一斑而知全豹,這個種放如果不是個只會誇誇其談的趙擴,那麼他的才識學問、中韜略,應該比徐鉉、蕭儼那樣的治世能臣還要高明幾分,尤其難得的是,此人與徐鉉蕭儼比起來,那可是文武全才。

楊浩如今手下不乏能征善戰的將領,雖說比起宋國的名將如雲還稍遜一籌,可是有了楊繼業和張浦,手下至有了兩位帥才。但是文治方面,只靠大哥丁承宗和徐鉉、蕭儼撐著,這三人中,丁承宗雖然心思縝,智計百出,但是格局氣量還是太小。

Advertisement

而徐鉉和蕭儼,經過這麼段時間的起用,楊浩已經開始發覺,他們兩人可算是守之臣,若是江山已定,讓他們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地治理天下,他們可以如魚得水,然而打江山闖天下,他們終究還是差了一籌,在自己的文臣之中,始終缺一個能佐主公、理、順四時、下遂萬之宜,外鎮四夷諸侯,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的宰相人才。

如今見了這種放,楊浩不如獲至寶,頓時起了招攬之心。種放倒也不是不想做,只是想起父親要他棄歸鄉深研學問的囑,不又有些猶豫,楊浩便道:“學問,就算窮一生時間,那也是學之不完的,學當致用,纔有學的意義。先生如今正當壯年,難道要學到滿頭白髮,纔來經邦治世麼?

出家人苦苦修行,目的都是爲了出世,即便如此,也有世修行之途,何況先生所學本就是爲了世。古之大儒,哪個不是將一所學用之於天下,這才就他的青史留名?先生如果做了,難道就不能研究學問了?依我看,閉門造車,所研習的學問是否能夠應用,終究難以印證。不如治理一方,事業有,學業麼,自然也會進。”

Advertisement

狗兒見楊浩對救回來的這個書生如此重,自然也要幫腔說話,種放便有些了心思。楊浩又趁熱打鐵,再三招攬,種放終於答應下來。楊浩又得一個人才,自然喜不自勝。接下來幾天常常與種放一起喝茶聊天,他的學問自然是比不上種放這種博學大儒的,然而許多新奇的觀點,總能發前人所未想,令得種放暗暗稱奇,對這位楊大元帥,種放卻也不敢等閒視之了。

這時卻有兩個消息接踵而至,第一個消息是綏州刺史李丕祿和投奔綏州的李繼筠同時遇刺亡,綏州士卒在叢林中找到幾上俱都攜帶著楊浩軍中特有的一品弓。李丕祿子李十二三軍擁戴,繼承刺史之位,同時與靜州刺史、宥州刺史上書朝廷,自陳清白,撇清與李睿的關係。

楊浩聽了正覺驚訝不已,第二個消息又到了,這個消息卻是他的義父李岑病逾加嚴重,要他馬上趕往夏州主持大局。楊浩得了消息不敢怠慢,馬上便與折勳上路啓程,披星戴月地趕往夏州。

Advertisement

馬蹄聲疾,過了已經落楊浩之手的石州關隘,仍然一路疾馳向西,折氣道:“李繼筠、李丕祿同時喪命在一品弓下,我思來想去,總覺得這事兒太過蹊蹺,可惜李老爺子這邊拖不得了,要不然真該去查個明白。”

楊浩一邊快馬加鞭,一邊說道:“這事兒,我也想過了。既然你我已打定主意先修本,那綏州就且由他鬧去,咱們以不變應萬變。”

他冷冷一笑,又道:“那李十二今年十一了吧?嘿!這孩子的名字起的好,依我看,恐怕他這輩子,只能活到十二歲了。”

勳神,追問道:“你是說?”

楊浩不答,卻焦慮地看了一眼前方的茫茫夜,憂心忡忡地道:“我現在最擔心的是……恐怕義父這一遭真是撐不過去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