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步步生蓮 第29章 得隴望蜀

《步步生蓮》第29章 得隴望蜀

大十八變,如今的爾瑪伊娜和三年前比起來,依然是青春、俏、水靈靈的一朵花兒,只是那種青的味道已經漸漸被一種起來的味道所取代,就像一枚掛在枝頭的青蘋果,已經漸漸出了人的紅

如果不是五了舒特意指出這裡是他兒的住,楊浩第一眼見到爾瑪伊娜的時候,已經認不出眼前這位明眸皓齒、青春俏麗的大姑娘就是他三年前在黨項七氏鍋莊大會上所見到的那位歡快地跳著踏歌舞的俏皮了。

“爾瑪伊娜,楊浩大人來看……,嗯?伊娜,你這是怎麼了?”

五了舒特意落後一步,等到楊浩先進了房間,這才笑瞇瞇地跟了進來,不想一進屋就看見兒眼淚汪汪的模樣,不有些詫異。

“哦!”

爾瑪伊娜趕把手裡的紙人兒攥一團揣進懷裡,一邊吮著手指,一邊吱吱唔唔地道:“我……我……不小心紮了手指頭。”

五了舒正想誇讚自己的兒針織紅的技藝,放眼整個西羌大地都是再也無人能及的,聽這一說,倒是不好替吹噓了。五了舒眼珠一轉,趕又上前一步,指著那做好的鞋子、帽子、子和鞋墊等道:“楊浩大人請看,這是小親手製的東西,自從來到夏州之後,就開始製作,呵呵,你看,這纔多長一點時間,已經做好這麼多了。瞧這鞋上的花兒繡的,就像沾著水的鮮花,如果放在外面,能把蜂都給騙來,多麼啊,這可都是……小的一番心意呀。”

爾瑪伊娜聽了狠狠瞪了老子一眼,心道:“還不是被你得,被姐姐煩得,要不然誰想做這些東西。”

楊浩聽了春風滿面地道:“伊娜姑娘,真是辛苦你了。”

Advertisement

由於楊浩也聽說過自己與爾瑪伊娜間的許多不實傳聞,驟然見到了,神也有些不自然,所以這時刻意地拉開了距離,語氣非常的腔。

他就像一個深基層,搞蜻蜓點水式訪問的領導,帶著一副親切而矜持的笑容,對爾瑪伊娜道:“姑娘冒險犯難,親赴夏州,同令姊一起說服拓拔昊風,爲我們順利攻取夏州提供了巨大的幫助,莫看姑娘沒一刀一劍,卻不知避免了多麼重大的傷亡,而且確保了我方的勝利,可謂是攻取夏州第一功啊。”

他又指指堆得半人多高的鞋子、帽子、鞋墊等,非常地回過頭來,語重心長地對張浦道:“張將軍,你看,伊娜姑娘是細封氏族長的兒,說起來那也是公主般尊貴的子呀,可是你瞧瞧,伊娜姑娘竟然親自手,爲我戍疆守土的將士們製作了這麼多的服,你看看,這麼多的、鞋,這得付出多?實在令人啊……”

張浦自居住於西北地區,當然知道羌人製做這些東西是當作陪送的嫁妝的,一聽楊浩自我覺覺良好的這種理解,他細長的眼睛驀然睜大了一下,待看清楚楊浩的確不是說笑,兩隻腮幫子便一鼓一鼓地學起了蟾蜍。

站在楊浩側的竹韻也知道西北羌人的婚嫁習俗,聽到這裡卻忍俊不,“嗤”地發出一聲輕笑。

爾瑪伊娜聽了楊浩這不著調的讚揚,本來也有些啼笑皆非,可是一聽笑聲,這才注意到楊浩旁邊站著一位十分俊俏的姑娘,纖月似的蛾眉下,眼波狐一般麗,很靈秀、很討喜,和草原上的姑娘一樣、颯俐,但是五眉眼分明又有一種漢家子的溫風韻。

Advertisement

爾瑪伊娜立即對本能地生起一抹敵意,還有一點兒……醋意,就像一隻見到別的領地的小狐貍。

無所不能的白石大神在上,爾瑪伊娜絕不承認……,不,是絕不相信,自己會對一個只在三年前見過一面,而這三年來,天天有人在耳邊聒噪著這個人的名字,但再也不曾見過的一個男人已經產生了意。但是,一個麗、高傲的該有的矜持與自尊還是有的。

看得出,這個笑得非常俏皮可的漢家梳得的是雙丫髻,也就是說,還沒有嫁人,自然也就不會是楊浩那四位夫人之一。既然如此,卻又陪在楊浩邊,那是他的什麼人,自然也無需多言了。

就算自己不喜歡他,也未答應嫁給他,可是自己和他的婚事已經吵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那些蜂一般天天追逐在周圍的年漢子們全都被他們的長輩們耳提面命地趕離了自己的邊,又被老爹關在這個地方,像個小奴隸似的整天趕嫁妝,而他卻帶著一個花枝招展的準夫人出現在面前,這是示威還是本不把放在眼裡?

刺客的覺無異要比普通人靈敏的多,爾瑪伊娜眼中那一抹敵意被迅速竹韻捕捉到了,先是微微一詫,然後便出恍然的笑意。促狹心起的竹韻向爾瑪伊娜扮了個調皮的鬼臉,把爾瑪伊娜逗得氣虎虎的。

楊浩卻沒發覺自己搞了個大烏龍,他還煞有介事地拿起一隻鞋子,仔細地看了看,讚歎道:“看這針腳細的,多結實啊,穿在腳上一定很舒服。不過……我建議這鞋面上就不用繡這些花鳥魚了,太耗費功夫了,有這工夫,能多做多雙鞋子鞋墊啊。”

Advertisement

爾瑪伊娜臉臭臭的,本沒理他的碴兒,五了舒乾笑兩聲道:“啊……這個……,啊哈哈哈……”

親自給兒提親,他到底還是拉不臉來,便向張浦求助似的看了一眼,張浦微微點點頭,然後向楊浩笑道:“大人,咱們再去老蘇喀的住走走吧。小野可兒也在那兒,諶沫兒的第二個孩子馬上就要出生了,他這個做父親的正陪在那兒呢。”

楊浩一聽笑道:“小野可兒又要當爹了?好,咱們瞧瞧去。”

爾瑪伊娜在父親面前扮著乖乖,把楊浩一行人送出去,回便是一個大大的白眼兒,學著楊浩的口吻傻乎乎地道:“這鞋面上就不用繡這些花鳥魚了,太耗費功夫了,有這工夫,能多做多雙鞋子鞋墊啊……”

說著噗吃一聲便笑了出來:“難怪呢,他在汴梁的時候,會落下個‘大棒槌’的諢號,還真是個大傻瓜,嘻嘻……”

楊浩拜訪了七氏頭領之後,天已近黃昏,斜夕照,殘紅如

楊浩對張浦道:“走,咱們再去城外,巡訪一下拓拔各部的營盤。”

張浦神略顯遲疑:“天已晚,不如……待屬下妥當安排一下,明天咱們再去吧。”

楊浩搖頭道:“義父安排的大會之期是明天午時,時間太倉促了,明天的事一定不,在此之前,我總該逐一走訪一下,也算是禮尚往來。等我明日確定了夏州留後的地位,與現在的份便截然不同了,還是抓時間走一遭吧。”

張浦仍在猶豫,楊浩瞟了他一眼,忽然神:“怎麼?莫非……前來迎接我的這些拓拔氏部落中,有人還不甚可靠?”

張浦道:“這個……,其中有些部族,確實是迫於形勢,不得不向太尉低頭。他們與李睿以前的關係太過切,李睿死後,他們與靜州、宥州也還藕斷連,雖然料想他們未必就敢對太尉不利,可是以太尉如今的份,那是一風險也不該冒的,所以……”

楊浩截口道:“你且把各部落的形與我說說。”

二人返回書房坐下,張浦把他所瞭解的各個部落的形逐一與楊浩說了一遍,楊浩聽罷說道:

“我的打算,你是知道的。如今,咱們似乎一下子爲西北第一強藩了,可是我對這片領土的控制力,現在還遠不及李睿。本帥決定歇養生息,穩固本,再徐圖後計。這歇與養,靜與,是相輔相承的。

歇,是要把咱們已經拿下的領土和部落儘快通過各種方法納統治,既要加強約束,改變李睿統治時期放羊般的管理方式,又得儘快恢復農牧業生產,加強工商業規模,他們嚐到甜頭。大棒加胡蘿蔔,一頭苦,一頭甜,他們自然甘心服從,太多的變,現在還不適宜,主要以穩定和發展爲主。這養,卻仍要以戰來養,不管是人口還是經濟,比用和平手段擴張的速度要快上千百倍,要想打下一塊穩定的疆域,戰爭手段必不可。”

他走到牆邊,指著那副西域地形圖道:“你看,宥州、靜州,還在李睿的親信掌握之中,以點帶面,他們還控制著大片的領土,而且把投靠本帥的一些部落和地方勢力割裂了開來。有些部落頭人首尾兩端、三心二意,與此不無關係。

由此往西,河西走廊的很大一片地方,仍在吐蕃、回紇的控制之下,李睿議和的時候,又割讓了一些給他們,李睿兵敗之後,吐蕃回紇又趁機佔據了一些,整個河西走廊現在幾乎全落到了他們的手中,這是不利於我們開發西域商路的。這一片地方,務必要拿下來,拿下來我們纔有發展,纔會繁榮。”

張浦隨之走過去,欣然道:“是啊,河西走廊於南北兩面山嶺的夾峙之中,最寬不過兩百餘里,窄僅數百步,正像一條從東南傾斜向西北的狹長走廊,連接著關隴和西域。古人謂河西之地“自蘭州渡河,夾以一線之路,孤懸兩千裡,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虜,控制河西,退則可以控制西域,進則可以據關隴而中原,這裡是是極重要的門戶咽,必須掌握在咱們自己手中那才放心。”

他瞟了楊浩一眼,又試探道:“河西之地可居高臨下,俯視河隴、關中,河西一帶山川河谷地形地貌,註定了自河西出兵攻關隴易,而自關隴仰攻河西則難。如果咱們把整個河西之地控制在手,後顧無憂,那時便可自北而南、自上而下,圖謀隴右。隴右如今在吐藩人手中,如果得了隴右,那麼關中……”

據河西而謀隴右,據隴右而謀關中,佔據關中之後該圖謀甚麼?

關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龍首。八百里秦川天府之國,五千年曆史帝都之首。經略中原,必自長安始;取長安,必自隴右始。漢武帝劉秀在給他麾下大將岑彭的書信中就說過了:“兩地若下,便可帶兵向南擊破蜀虜。人若不知足,即平隴,復蜀。”

那麼得到蜀之後又想得到什麼?這一點,秦始皇也早給後人留下了正確的指示: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蜀水道通楚,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秦始皇一統六國,就是從平蜀開始的。而今蜀地義軍越來越是壯大,江南不穩,而春秋戰國時候的楚,如今的荊湖,又是剛剛被宋國吞併才幾年的地方。

想像一下,從河西至隴右,從隴右至關中,從關中至蜀,從蜀至荊湖,一旦這個計劃功,宋就了虎口的一塊,完全在他們的包圍之下……,張浦的野心顯然比木恩、木魁這兩個畢生以輔佐主公奪回定難五州爲目標的將領更大。

而這,也將是越來越多匯聚到楊浩麾下的,擁有中原背景的文武員的希,就算是木恩、木魁這樣的將領,在徹底控制河西之後,必然也會萌生這樣的慾

楊浩順著他的手勢看去,目落在隴右之地,隨即卻跳過了關中,直接向標註著蜀的地方深深地看了一眼,在那裡,他已經預埋了一著伏棋了,但是這件事暫時卻不必對張浦說,伏棋能不能用上,還要看他這條大龍能不能做,高手對奕,劫爭之下,看似威猛的大龍也未必不會被人寸斬。有些伏棋,讓它一直伏下去,才能做到進退自如。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