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獨占金枝 第465章 找到

《獨占金枝》第465章 找到

看著靜慈師太意味深長的眼神,季崇言沒有出聲解釋什麼。

其實,他并沒有靜慈師太以為的那般自信。姜四小姐是不是喜歡他這種事他也曾當面試探過,雖說有所預,可于他而言還需要證實。

這般跳出局外來看孩子的反應對他而言至關重要。

他方才便看到了靜慈師太問孩子話時孩子的反應,一瞬間的錯愕、詫異、恍惚等等諸多緒自面上閃過,這般多而復雜的緒……讓他可以肯定也喜歡他。

于他而言,知曉也喜歡他就足夠了。

般配……他覺得他們很是般配,沒有什麼人比他們更般配的了。至于毒……季崇言擰了擰眉心,看了眼面前的靜慈師太:那樣東西雖然難得,可他會想盡辦法為姜四小姐取來那樣東西。

橫亙在他們中間的刺,他會一樣一樣的拔除,直到一不剩。

在寶陵城頗有聲名的靜慈師太面對他時口風出人意料的“松”,對上靜慈師太一臉坦然中帶著幾分滿意的眼神,季崇言朝靜慈師太施了一禮,淡淡道:“師太放心!”

靜慈師太點頭,斜了他一眼:“貧尼雖不紅塵,是真心還是假意卻是分的明白的。”

言外之意,若非覺得他對姜四小姐是真心,口風不會這般松。

靜慈師太佛門中人,慈悲惜命,尤其是姜四小姐的命,在看來更是重要。這才是靜慈師太口風會這麼松的理由。

季崇言自然明白了靜慈師太的意思,再次朝施了一禮,道:“師太放心!”

試探過姜四小姐的反應自是該離開了,季崇言轉,待要離開之時卻又停了下來,轉頭看向靜慈師太:“師太方才為何突然提及面相之說?”

Advertisement

他只請靜慈師太試探姜四小姐對他的態度,這些面相之說卻是從未提及。

靜慈師太聞言干笑了一聲,打了個哈哈,卻是抬手“阿彌陀佛”了一句便眼觀眼鼻關鼻,一言不發了。

這幅架勢……看樣子是不準備說話了。

季崇言在原地略略一站,目掃過面前這位看著不理世事,卻又著實知曉不事的靜慈師太,轉離開。

……

帶著東西去季家別苑時倒是難得的沒有看到季崇言。

抱著卷宗,頭發糟糟來不及梳洗的林彥朝打了個招呼,一臉惋惜道:“倒是不巧,崇言前腳剛走,去了哪里我卻是也不知曉。姜四小姐可要留下來坐坐?”

姜韶搖了搖頭,對林彥道:“待國公爺釣魚回來了,柴嬤嬤起了,林卿記得代我向二老說一聲。”

林彥點了點頭:姜四小姐來的不巧,崇言才走,國公爺釣魚去了,柴嬤嬤……左右什麼時候都會睡,以至于此時能站出來同打招呼的只他一個。

孩子倒是并不以為意,點了點頭,待要轉離開,林彥卻突然住了

孩子轉頭,看向林彥。

林彥拿著卷起來的卷宗敲了敲腦袋,遲疑了一刻,卻還是問:“姜四小姐眼下可得空?”

姜韶點頭,道:“倒是沒什麼事。”

“如此……”林彥想了想,道,“我倒是有個不之請。”

……

季家別苑的書房姜韶卻還是第一次進。

似季家這等大宅,書房重地自不是能隨便引人進其中的,這一點,莫說季家了,就連姜兆的書房,姜韶在原主的記憶里也鮮踏足。

季家別苑的書房里各類書卷不在數,雖只是個別苑,可以季家的家底,別苑書房中的書卷藏書比起不人家的大宅來都要多上數倍。

Advertisement

姜韶掃了眼書房中的藏書,收回了目,看向面前的林彥。

林彥一邊將手頭的卷宗整理出來堆放到面前,一邊解釋了起來:“山里那些被殺子的份理出來了,我同崇言找到了一些共通之。這些天,我一直在來回翻看這些卷宗,可看了這麼久,卻遲遲尋不到方向,陷了混沌,很想尋人拉我一把……”

這便是辦案之人被諸多線索和矛盾包圍時時常會陷的困境了。人考慮問題的過程是有固定習慣的。習慣了這樣的考慮方法便極有可能陷墨守規的固定套路,一時跳不出來。所以,他偶爾也需要旁人來拉他一把,以不同的考慮習慣和方法來看這些事。

在長安城,他常去阿蘇那里,眼下,看到姜四小姐,倒是突然想讓姜四小姐試試了。

子的想法與男子多有不同,極有可能注意到他不曾注意到的地方。

姜韶聽罷林彥的解釋低頭看向手里的卷宗。

以林彥的手段,查案的方向和方法自然不會有什麼病。

里那些被殺子的共通點已然被他找出來了。

皆是當地商戶之,家族皆是一地商會中人。

至于各地商會……林彥已經著人去查這些商會之間的聯系了,不過看來,這些人的出并不拘泥于一地。林彥手邊攤開的大周堪輿圖上,每一戶商戶所在地也被用朱砂標注了出來,一眼看去,朱砂畫出的紅點分散而凌,一時間倒是難以看出什麼聯系來。

姜韶看罷那些凌而分散的紅點,目再次落到面前的被殺份名單上,只是認真看了一番,便抬眼看向林彥:“林卿。”

林彥“嗯”了一聲,看向姜韶

Advertisement

姜韶道:“有一事……我其實那一日看到便已經發現了。”

“什麼事?”原本懶懶靠坐在椅子上的林彥下意識的坐直了子。

孩子說道:“那些子年歲芳華妙齡,且皆是未曾生育的子。”

芳華妙齡不代表未曾生育。有些地方的子出嫁早些,一樣的十六歲,有些已生了兩子,有些卻還不曾婚嫁。

谷鞻

通醫理之人能從人的骨骼走位看出是否生育過這一點,所以,那一日,便發現了這一點。

當然,這也不定能代表什麼,或許只是巧合。

姜韶看向名單上子的年歲,最小的十六歲,最大的十九歲,除卻被嫁到“權貴”家的開封董家小姐之外,皆未曾出嫁。

“從開封董家的舉來看,這些子未曾婚嫁并非其父母阻撓,所以,當是那人在挑選子時刻意挑了商會中人的商戶之,且還是未嫁。”姜韶說著,垂眸看向名單上那些子,“他這麼做,若說是巧合,我覺得也未免太過牽強了。”

子看問題的角度果真與他不同,林彥聽了姜韶的話忍不住唏噓,不過聽孩子這麼說來,也是本能的點了點頭,道:“不太像是巧合,可我著實不明白他這麼挑選的用意。”

用意?孩子想了想,問了林彥一句廢話:“驗尸了嗎?”

林彥“嗯”了一聲,在未清楚那些份前,可做“無主”理,他自是搶在那些子被認出份前驗了尸。

至于這些子死去的原因也很簡單,便是被人干脆利索的一刀割了嚨。

孩子目閃了閃,沒有問起死因卻問起了另外一件事:“那些孩子生前沒有遇到什麼事吧!”

林彥聽得一愣,待到明白過來孩子的意思時才恍然回過神來,道:“沒有,皆是子。”

說罷不等孩子開口,自己便擰起了眉。

原本他同崇言將注意力都放在了那些孩子的出上,商戶之,家族皆是一地商會中人,再加上所知的董家、王家等人的反應,讓他們幾乎能肯定這些人家定是知道了一些事

這當然沒有錯。

不過,有了孩子的提醒,倒是突然讓他發現了另外一件事。

死去的十三個子皆是云英未嫁的子,一般的兇手,便是偏執可怕的兇手在挑子時也只能據年齡挑選,要知道年齡并不代表什麼,若非早已下過一番功夫,又如何能肯定挑中的這十三個子皆是子?

況且,對子是否是子有要求的,在他經手的案子里多半帶了幾分“邪氣”,多是同邪教之流有關。

既是同邪教之流有關,那發現這些子的地方當是自己搭建的“祭壇”這等地方,可這些子卻是死在一個尋常的山里……

正不解間,面前的孩子再次開口了:“還有一事……”

什麼事?林彥看向孩子。

孩子若有所思道:“這些子被殺的過程前后不超過一個時辰,兇手干脆利落,是個殺人的老手,以安國公聽到的聲音為準,應當是那一日的午時吧!”

說到這里,孩子頓了頓,神復雜似有:“我看過一些關于此道的書……”那些書自是上一世江公留下的藏書。

“那一日在黃歷上屬于諸事皆順的大吉日,午時是吉日中的大吉時,若這些不是巧合的話……”

那些子死去的時辰“吉”的有些不像話了。

“殺人還要挑日子……”林彥臉微變:吉日的吉時殺人……這若不是巧合必然同那等邪之有關了。

林彥想到的事,孩子自然也想到了。想到九龍嶺上那群邪道,孩子蹙眉:“我同季世子在九龍嶺上遇到的事,想來世子已經同卿提過了,那瑞元觀的道士一開始控制旁觀的道士為他所用,用的是號稱能長生不老的子虛丸。”

雖說什麼子虛丸都是子虛烏有的假事,可其中能讓那些旁觀道士“相信”子虛丸存在的佐證是關于那位先太史令陳讓的。

“陳讓死后幾十年有人曾稱在京城看見過年輕時候的陳讓,”孩子說到這里頓了一頓,又道,“我自是不相信什麼陳讓長生不老之說的,那所謂的陳讓在我看來極有可能是他的后人。”

若是陳讓的后人……林彥臉頓變:陳讓和陳先兩師兄弟都能搞出九龍嶺上那麼大排場之事,他們的后人會只是一個普通人麼?

旁人信不信他不知道,但以他林彥見慣了大小案子的經驗來看:陳讓后人是一個普通人的可能極低。

“其實九龍嶺上的事待到事后再來看,與陳讓和陳先的干系已然不大了。”姜韶說起先前的事,自有了不同的看法,深吸了一口氣,道,“雖然九龍嶺上那群道士還在繼續做那件事,前朝皇室還在支持維系此事,可他們師兄弟其實早在立下九龍嶺上七座道觀之后不久就同這件事……割裂開來了。”

史書記載陳讓是致仕之后幾年死的,以陳讓的年紀自是年老自然壽終正寢的,可致仕之后陳讓做了什麼他們并不知曉。陳先……則比陳讓多留下了些東西,留下了九龍嶺上的七座道觀,可除此之外,陳先自已經與九龍嶺上的七座道觀迅速割裂開來了。

“這對師兄弟很快就在史書上無所蹤跡了,可我覺得這件事還沒有完。”孩子眉心,看向林彥,“那些被殺的子的家人或許參與了什麼事,讓他們對此三緘其口,不肯開口,可殺人還要挑日子這件事實在是古怪的厲害。”

林彥垂眸深思。

姜韶說罷這些,再次掃了眼那些被殺子的名單,將它還給林彥,而后頓了頓,道:“當然,這些只是我的猜測,并非真相。”

“猜測便夠了。”林彥眉心,起孩子離開,“今日多謝了,姜四小姐,請!”

……

待到季崇言回到季家別苑時,孩子已經離開了。

林彥坐在堆滿卷宗的書桌后,看向季崇言:“崇言啊,我盡力了。為了你見上一面你心心念念的姜四小姐,還特意多留了一個時辰讓幫忙,可惜,姜四小姐還是在你回來之前走了。”

“無妨,我今日見過姜四小姐了。”提到“姜四小姐”,季崇言的角下意識的彎了彎,似是心不錯。

林彥卻沒有什麼興致同他寒暄,而是將方才同孩子發現的事告訴了他。

“……崇言,你說這些事會不會同你們在九龍嶺上遇到的事有關?”林彥心中有些忐忑。

“或許如此。”季崇言聽到此事的反應卻比林彥想的要平淡不,只略略一頓之后,便將手里兩封信推到了林彥面前,“我今日出去除了見過姜四小姐之外,還有兩件事。”

林彥看向桌上并排排列的兩封信,頓了頓,手向了右側。

“第一件事是楊衍準備告假回江南道了。”季崇言看著右側的書信說道。

林彥聽的:楊家的后宅都這個樣子了,楊衍要還不回來……這祖宅還要不要了?

既然季崇言說了此事,林彥便沒有再看右側的信,手轉向左側。

“第二件事是我們眼下在查的案子,我找到了一個肯開口之人。”季崇言說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